新浪潮(流行音樂)

新浪潮(流行音樂)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新浪潮(A new wave,new waudio-videoe)是保留朋克音樂的叛逆與新鮮的活力,同時又迷戀於電子、時尚與藝術,風格表現出很大的差異性。

既指代了像 XTC 和 Nick Lowe 這樣激烈有力的流行樂,也指代了像 Gary Numan 這樣的電子合成搖滾樂隊,以及像Graham Parker 和 Rockpile這樣的復興搖滾樂隊。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新浪潮
  • 外文名:A new wave,new waudio-videoe
  • 興起時間:70 年代末90年代初
  • 特點:朋克音樂的叛逆與活力結合電子
  • 風格:偏向於流行而傷口的主調
  • 來歷:法國記者1957年10月3日的快報
  • 法語名:La nouvelle vague
概述,風格,典例名單,消亡信息,來歷,電影,代表人物,作品,科幻,簡介,特點,過程,影響,

概述

朋克搖滾流行的時間雖然很短(約1977-1980),有人卻把它與普萊斯利、"披頭士"並列,認為是搖滾樂歷史上強調反叛精神的第三次"革命"。不管怎么說,朋克搖滾的表現的確太極端了。可能為了逃避別人的指責,使自己不那么被人討厭,緊接著朋克,出現了搖滾樂的一個新名“新浪潮"。 新浪潮的概念是模糊的。它可以看作是從朋克派生出來的一種搖滾樂,但其目的是為了區別於那些朋克樂隊,而且力求在材料和演奏方面更具專業性。於是到了70年代末,英國很多朋克樂隊,包括"衝撞"都變成了新浪潮樂隊。英國的新浪潮代表人物是埃爾維斯·科斯特洛(Elvis Costello,生於1955年),他將多種風格與搖滾樂相結合,剔除了朋克中極端的成份,使音樂聽起來不顯得那么喧鬧。同時他也為朋克時期英國的搖滾樂走向專業化道路(使其具有音樂性)作出了很大的貢獻。新浪潮的概念在美國用得更為廣泛,只要不是明顯的朋克或帶有先鋒派特點的都稱作新浪潮。其中,最重要的樂隊是"傳聲頭像"(Talking Heads),他們帶領其他樂隊從朋克走向新浪潮。 "傳聲頭像"由領隊戴維·伯恩(David Byrne,生於1952年)建立於1975年。他們避免奇裝異服和舞台上的古怪行為,從現代的嚴肅音樂中吸取材料,產生一種更加複雜的風格,歌詞經常強調個人與社會的矛盾衝突。專輯《永不熄滅》(Remain in Light,1980)採用一種來自"簡約派"創作原則的搖滾樂風格。在器樂伴奏中,使用了非洲的複合節奏,持續不斷的音型貫穿始終,聽起來就像是巨大的機器穩定而連續地生產出音樂來一樣。在他們的作品中,有時還可感覺到雷蓋音樂(Reggae,見下文)和其他黑人音樂的影子。
新浪潮 作品新浪潮 作品

風格

和那些主要的藝人們一樣,這些曇花一現的樂隊也表現出風格上很大的差異性,但是他們都偏好於流行而上口的主調、使用現代的人工合成的錄製方法、並迷戀於稍微激進的行為方式。直到80年代早期,新浪潮仍被用來描述所有新的流行/搖滾藝人,特別是那些使用電子合成器的樂隊,比如 the Human League 和 Duran Duran.80年代初MTV的出現使得新浪潮得到了進一步的推進,電視上沒完沒了地播放新浪潮的錄影帶以使他們不斷地被傳播,於是本來被認為快要消亡的新浪潮在1982年的時候重獲了新生。
在這裡補充一點,新浪潮在某種意義上也出現了NewSchool(以下稱NS)和OldSchool(以下稱OS)的分類,很多人把NS新浪潮和OS新浪潮搞混,因為它們本身都屬於新浪潮,但本身的元素是不同的,OS的元素可以分解為POP+電子,而現代的NS的元素則變成了PUNK+電子。例如 the Human League ,Duran Duran 都可以被分為OS,而Polysics(日本)這樣的樂隊則可以分為NS。

典例名單

Talking Heads,Blondie,the Jama-ha,ABC,The Fixx,Cheap TrickNew Order,Roxy Music,the CarsEurythmicsCulture Club,Arcadia,Talk Talk,Culture Club,B-52's,the CureDevoDuran Duran,Elvis CostelloGang Of FourINXSJapanKilling JokeModern Englishthe Policethe PretendersSimple MindsTears For FearsVisagePolysics,Luke haines,Black Box Record,The Auteurs,Cyndi lauper

消亡信息

事實上,1982年和1983年像 Culture Club, Adam Ant, Spandau Ballet, Haircut 100, 和 A Flock of Seagulls 這樣優秀的通過MTV傳播的樂隊極其繁榮的年份。然而新浪潮最終還是在1984年消亡了,因為它的創立者們已開始轉向製作更專業的音樂錄影帶,同時一批新的吉他導向的樂隊如the Smiths 和 R.E.M.的出現,也捕獲了那些靠學院傳播的地下搖滾樂迷的注意力。不論如何,結果表明新浪潮的影響力要比它的批評家們所能料想的大得多,那些在90年代中期占主導地位的樂隊—從 Blur 到 Weezer —都是在這種音樂形式的基礎上提高的。
法國電影新浪潮法國電影新浪潮
準確來說,新浪潮並沒有消亡,他進化成了一種更令現代聽眾接受的NS新浪潮。但一定要說消亡的話,則是屬於20世紀的OS新浪潮。

來歷

“新浪潮”這個詞最早來自法國女記者弗朗索瓦絲·吉羅(Françoise Giroud)於1957年10月3日發表於法國時事周刊《快報》(L'Express)的一篇以社會調查報告為依據的文章,這篇名為《新浪潮》的文章是改期《快報》周刊的封面文章,文章中將二戰後新一代法國青年統稱為“新浪潮”。之後,這個概念最早由法國影評人皮埃爾·比亞爾(Pierre Billard)於1958年2月的《電影》(Cinéma 58)第一次運用到電影批評中,在文章中,比亞爾列舉出一個法國青年導演的名單,名單上有22位新導演,在文章的末尾,比亞爾不無感慨地寫到:“這股‘新浪潮’為什麼還服服貼貼地跟著前輩轉,真令人困惑。”但法國新浪潮運動,一般認為是從1959年坎城電影節上出現的一批法國青年導演為標誌,從此人們將這批青年導演通稱為“新浪潮”一代。
新浪潮 中國新浪潮 中國

電影

(法語:Nouvelle Vague,英語:New Wave),來自法語La Nouvelle Vague,意為“新的波浪”的意思,特指從上世紀50年代末在法國發生的一場電影運動,後來“新浪潮”一詞被廣泛用於其他電影史上其他國家在二戰之後興起的新興電影運動。
“新浪潮”在電影史中第一次被提到是在1954年,特呂弗的《論法國電影的一種傾向》中。他主張把“優質傳統”,美化現實的電影改造成“作者電影”。
新浪潮強調存在價值的荒謬性。
特點如下:
1:哲學上:受存在主義,弗洛伊德主義,現象學思潮影響,唯心主義色彩濃厚,否認客觀規律的存在,強調直覺
2:否認理性的能動作用,認為感覺,直覺是主要的
3:宣揚“人性惡”的人性觀
4:宣揚個人與社會的對立,強調人與人的隔膜與猜疑,強調人生無意義。
5:強調自我的精神存在為中心,強調個人的絕對自由,強調存在先於本質。人不可能認識世界,重要的是內省。
新浪潮貢獻:對好萊塢的突破,擴大電影的視覺表現力,特別是在縱深調度和長鏡頭上進行挖掘,意識銀幕化,闖入人的內心領域以及多樣的結構方式。

代表人物

作品

戈達爾經常流連於巴黎的咖啡館,或在水壩工地上當小工,這孕育了第一部短片《混凝土工程》(1954)。1960年,他的第一部故事片《精疲力盡》獲法國讓·維果獎。此片沒有腳本,導演連夜突擊對白,並在排練中進行修改。在後來的影片中,甚至在拍攝中還需導演向演員提示對話內容。他的這種即興式拍攝風格大多數是實景、外景,獨樹一幟,蜚聲國際。該片連同特呂弗的《四百下》等影片被認為是“法國新浪潮”的代表作。
戈達爾是一位思想激進且多產的導演,主要作品有《小兵》(1960)、《蔑視》(1963)、《美國製造》(1966)、《中國姑娘》(1967),前期作品表現了西方人的精神危機和混亂生活,後期轉向對左傾思想的研究。1959年,在特呂弗的幫助下,29歲的戈達爾導演了第一部長故事片《精疲力盡》並一舉成名。50年代末至60年代中期是戈達爾創作的高峰期,主要影片有《精疲力盡》、《卡賓槍手》、《狂人皮埃洛》等。

科幻

簡介

“新浪潮運動”主要發源於英國科幻,是科幻文學史上繼坎貝爾主導的“黃金時代”之後又一次有意識的文學探索,在此之前,科幻小說幾乎被太空冒險類型所壟斷,一些新生代作家認為:科幻小說已經到了必須改革的時刻,而改革必須先從文學角度尋找突破口。倡導寫作重心從描寫外部物質世界轉向內心世界,關注心理學、社會學和語言學。在其發展過程中,將科幻文學引入了更廣闊,更深入的天地中,而新浪潮的影響也波及到世界各地。 如美國作家羅傑·澤拉茲尼的《趁生命氣息逗留》,法國作家塞爾日·布魯梭羅的《獵夢人》(電影《盜夢空間》的原型)。

特點

“新浪潮”影響下的科幻作品有以下幾個特點
1)故事性、可讀性減弱
2)文學性增強,表現手法更加多樣
3)題材更為寬泛

過程

美國科幻小說於戰後傳入英國,在英國贏得了大批讀者。相當一批英國本土的科幻作家也在利益驅動下,為美國出版商寫作。當然,前提是要適合美式科幻的風格,也就是由坎貝爾確定下來的那些風格標準。其實,這些“坎貝爾標準”,不僅僅是靠某個人的特殊魅力才得以流行開來,它們也有堅實的社會基礎。
首先,美國科幻小說自成一體,萌生於美國主流文學界之外,所以容易形成獨立的風格。其次,黃金時代的美國科幻愛好者大多是青少年,他們自然比成年人更重視未來,追求對外冒險重於心靈探索,重視靈感、創意勝於重視文學技巧。這些特點都成為那個時代科幻小說的烙印。
但是,“英國坤士”與“美國牛仔”之間畢竟有文化和趣味上的區別。隨著時間的推移,不少英國本土的科幻作家逐漸厭倦了美國科幻文學重視外在探索而不重視人性本身;重視創意、內容,而不重視文學性的缺陷。另外,在英國本土,科幻小說並不是一個單獨形成的文學品種,與主流文學之間也沒有明顯的界限,所以科幻作家們在創作時,更重視主流文學界的反應,想在他們那裡博得彩頭。不過,這種現象的形成與其說是證明英國科幻小說的藝術水平高,不如說是因為英國科幻小說的個性不鮮明。
在這些原因的推動下,新浪潮運動開始了。科幻小說新浪潮運動的核心是英國的《新世界》雜誌。這本雜誌創辦於1939年,在二戰的戰火中斷續出版了幾期。於1954年成為月刊。1964年夏,年僅二十四歲的科幻作家米切爾·莫考克(1939-)出任主編。此人15歲便綴學,以科幻小說和幻想小說的創作、編輯和搞搖滾樂為生,積累了豐富的社會經驗,同時也保存著年輕人的反叛精神。
莫考克成為主編後,立刻開始推出一批革新的科幻作品,使得此前一直以暗流形式存在的英國科幻新趨勢擁有了展示自己的核心陣地。《新世界》雜誌推出了巴拉德、奧爾迪斯等代表作家。他們的作品一反美國科幻重視科技發展的傳統,將心理學、社會學、政治學乃至神學作為題材選擇。並且大力吸取當時歐洲的各類現代派文學,如象徵主義、意識流等創作手法,改變了坎貝爾時代以現實主義手法描寫超現實情節的傳統。
同時,受歐洲文化界內省化和悲觀主義日益濃厚的傾向影響,這些作家的作品不再有美國科幻作家的樂觀精神,常常描寫個人在巨大災難前面的消極和無奈,美式英雄形象被凡夫俗子代替。為了區別以前的美國科幻傳統,其中一些作家們甚至將科幻小說的縮寫“SF”賦予新的含義——“思索性小說”(speculativefiction)。
1968年,女科幻作家兼編輯家朱迪·梅麗爾將這一流派的代表作編成集子,並定名為“新浪潮作品”。“新浪潮運動”的名稱由此而來。
新浪潮運動的主力是英國作家J·D·巴拉德,他也是《新世界》雜誌上最早推出的作家。巴拉德於1930年生於中國上海,太平洋戰爭中被關進在蘇州的戰俘營。後來他將這段經歷寫成《太陽帝國》。1987年,好萊塢著名導演史蒂芬·史匹柏(StephenSpielberg)親自操刀,來到上海將其搬上銀幕。
二戰後,巴拉德進入了劍橋王子學院攻讀醫學,並開始業餘創作,於1956年發表他的第一篇小說。由於巴拉德早年灰暗複雜的生活經歷,他對人性的理解頗深,也具有濃厚的悲觀主義傾向。在他創作的科幻小說中,經常用隱喻和象徵手法表達自己對人性的理解。
巴拉德的科幻代表作有《沉沒的世界》(1962)、《燃燒的世界》(1964)和《結晶的世界》(1966),合稱災難三部曲。在《沉沒的世界》中,來自兩極的冰川融水淹沒大地。在《燃燒的世界》中,毀滅文明的主角變成了旱災。在《結晶的世界》中出現的災難則是無法以科學知識來理解的全宇宙的結晶化。在這三部作品裡,不再有以前的救世英雄,主要角色都是普通人,在毀天滅地的大災難面前掙扎著。
巴拉德的作品還有《終端的沙灘》(1964)、《暴行展覽》(1970)、《海底飛船》(1976)等等。
新浪潮的又一位主將是布里安·奧爾迪斯。他於1925年出生於英國的諾福克郡。二戰時到緬甸服役四年。後來當過書商、編輯。其中於1961年到1964年,兼任過“矮腳雞科幻叢書”的編輯。就在這段時間裡,奧爾迪斯大量接觸美國的科幻小說,並受其影響開始自己的科幻創作。1954年發表了自己的科幻處女作《犯罪記錄》。1959年發表了第一部長篇科幻小說《直航》。1962年,奧爾迪斯出版了他的代表作《溫室》。這部作品描寫了千萬年以後的地球,由於自轉速度逐漸下降,終於以一面永遠朝向月亮。巨大的植物遍布地表,人類已經退化成原始狀態。主人公古連便是在這樣的世界上探索著自己的人生道路。小說中奇異的自然風光和神秘色彩構成了迷人的藝術魅力。
後來,奧爾迪斯還創作了科幻史著作《萬億年的狂歡》。他提出的將《弗蘭肯斯坦》作為第一部科幻小說的觀點受到世界科幻界普遍贊同。1978年,奧爾迪斯作為英國文化名人訪華團的一員來到北京,受到鄧小平的接見。1991年和1997年兩次在中國舉行的世界科幻協會大會上,奧爾迪斯均不顧高齡親自參加。
作為“新浪潮”運動組織者,莫考克本人也創作了許多科幻作品。其代表作是《瞧這個人》。“瞧這個人”是《聖經》里的一句話,指的便是耶穌基督。在小說里,持無神論觀點的主人公乘時間機器來到公元一世紀的以色利,想說服當時的人們不要追隨耶穌。結果發現當時的耶穌完全是個低能兒,其母瑪利亞是個蕩婦。而他自己則陷入命運的擺布中,陰差陽錯地成了救世主,最後被釘死在十字架上。
由於不再以理性、科學為出發點,宗教題材也大量出現在新浪潮作品中。在法默爾的《江河世界》里,人類歷史上生活過的所有的人都復甦過來,生活在一艘巨大無比的船上。這是基督教末世審判思想的直接藝術表現,已經無法以科學理論來解釋了。
象二十世紀許多西方現代派文學一樣,由於只強調錶現作家的自我表現而不尊重讀者的閱讀需要,新浪潮的核心《新世界》雜誌每況愈下,不得不靠英國藝術委員會的補助和主編莫考克自掏腰包來維持,六十年代末就停刊了。新浪潮運動也衰落下來。
新浪潮運動將現代文學思潮和哲學思潮帶入科幻創作中,開闢了新的題材領域,豐富了科幻小說的創作手法。作為一種嘗試,新浪潮本身確實給科幻文學留下了值得吸取的東西。最重要的,當然是新浪潮運動中產生的那些經典作品。
不過,新浪潮本身更適合小資需要,始終沒有成為世界科幻的閱讀主流。那種題材虛幻,表現上也重寫意而不寫實的手法,很難取得讀者共鳴。直到今天,黃金時代科幻作品的基本風格:題材幻想與手法寫實,仍然主導著科幻文學的創作和閱讀。
世界各地都偶爾有科幻作家嘗試類似的寫法,但沒有什麼人獲得成功。除了科幻界外,新浪潮運動在主流文學界也幾乎沒有任何反響。這個事實說明,新浪潮運動只是單方面從主流文學那裡引進創作手法,它對於整個文學世界的進步沒有什麼影響,其貢獻遠不及坎貝爾時代的科幻小說。畢竟坎貝爾領導他旗下的科幻作家們,創造了一個不可替代的文學品種。

影響

在美國,托瑪斯·迪什、約翰·斯拉戴克、羅伯特·希弗伯格、菲利普·法馬爾等人也接受這些創作手法。大洋兩岸相互促進,形成了整個英語科幻文學中的一個新流派。
不過,以筆者所見,美國最具有新浪潮特點的作者,要屬菲里普·迪克了。1928年12月16日,迪克出生於芝加哥。童年時父母離異,成年後自己的婚姻生活也一波三折,前後結過五次婚。還有失業、吸毒等歷史。到了晚年,才因《機器人夢到電子羊》一書被改編,進入小康生活。未幾便於1981年去世。甚至沒有看到這部影片的上演。前不久,史匹柏根據他的小說《少數派報告》製作了同名科幻片。
菲里普·迪克的科幻小說以短篇為佳。《少數派報告》、《全面回憶》、《第二類型》、《冒名頂替》都被搬上銀幕。他的短篇構思奇特,風格詭異。其小說的主要特點:遠離新奇發明,描寫高度地自我懷疑、對他人的不信任,主要人物都是小人物、邊緣人,情節淡化,色彩陰暗,等等,都具有典型的新浪潮風格。
迪克的長篇雖然構思都不錯,但寫作手法過於隨意,枝蔓太多,顯示了技巧方面的不足。其中,《城堡里的男人》堪稱“烏托時科幻”的代表作。這部小說虛構了日德戰勝英美,瓜分世界的故事。構思雖然極棒,但情節卻很混亂。
迪克的生活經歷充分體現在作品裡。他的人物們互相懷疑,猜忌,這種彼此提防就成為小說的主要情節。比如在《第二類型》里,幾個身處險境的人彼此懷疑對方是機器人殺手,以至相互殘殺。迪克筆下從未有一對恩愛情侶,夫妻之間都象陌路人一樣彼此警惕。在《少數派報告》里,安德頓懷疑妻子和副手串通起來陷害自己。在《RH—3之謎》里,電視明星賈森一覺醒來失去了身份,妻子也和其他人一樣不再認識他。
甚至,迪克筆下的人物不僅從不信任他人,更充滿了自我懷疑。《全面回憶》中的奎爾不知道自己是個普通職員還是一個星際間諜,《電蟻》中的普爾事業有成,卻突然發現自己不過是一個機器人傀儡。《冒名頂替》里的沃爾曼堅信自己是地球人,結果卻是外星人製造的冒名機器人。可以說,身份之謎和自我懷疑構成了迪克科幻的“母題”。
有趣的是,這些身份之謎背後,體現著一個小人物的無奈。他們在真實社會中地位低下,而在幻想里卻能左右人類命運。這在《全面回憶》中體現得最明顯。本來只是個小職員的奎爾,最終卻是童年時便與外星人訂立和約的人類救世主。
從菲里普·迪克身上,我們也可以看到後世科幻作家和凡爾納威爾斯等人的不同。那些宗師往往處在同時代文化知識界的高層,以俯瞰眾生的態度來創作科幻小說。而迪克等現代科幻作家則是一群邊緣化的人,過著邊緣化的生活。他們如果想在科幻作品裡描寫英雄偉人和傳奇業績,往往很不真實。而他們真實的生活卻往往不科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