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端產生
指的是1977年開始出現的以“文革”時期社會生活為題材的小說,其主旨在於展示極左思潮對同一時期的中國人身心所造成的摧殘。這一小說現象因盧新華的短篇小說《傷痕》而命名,劉心武的《班主任》則是這一小說現象的開山之作。傷痕小說開啟了現實主義復歸的潮流。
盧新華的《傷痕》通過知識青年王曉華在主流意識形態的影響下與“
叛徒”母親決裂但仍然無法被主流意識形態真正接受的故事,反映了“血統論”思想對兩代人身心造成的巨大創傷(無法癒合的心靈傷痕)。作品不僅表達了“
傷痕”主題,而且對當時文學界的幾
大禁區如悲劇、愛情和人性問題進行了有力的突破。
劉心武的《班主任》中的謝惠敏形象具警世作用。
思想內容上的基本特點:(1)否定文革。(2)反個人崇拜。
審美形態上的基本特點:(1)開啟悲劇意識。(2)回歸
現實主義。
即思考的文學——文學的思考——文學的探索階段,從對政治的視角轉向人的視角文化的視角;
《班主任》以其老師的敏銳觀察控訴
四人幫的愚民政策,揭示極左對青少年的戕害,否定文革的文化大倒退。其獨特性在於刻畫出年輕一代的精神狀態和心靈傷痕。
宋寶琦、謝惠敏分別代表了不同類型的學生,一個人生形態扭曲,一個思維方式僵化。特別是後者,更有警世的作用。
此期,劉心武還有《愛情的位置》 《醒來吧,弟弟》影響也很大。政治的視角,說教的語氣,且每篇小說中樹立一兩個正面形象來鼓舞人心,顯出劉心武藝術上的準備不足,但《班主任》在新時期小說中起了開拓奠基的作用,初步奠定他在當代文學史上的地位。
《我愛每一片綠葉》由“政治性、政策性向社會倫理道德領域轉移”,這是一篇“給個性落實政策”的作品。雖還有說教,但已進入著力描寫人的性格和命運領域。
《如意》具有突破性的意義。進入寫人,寫人的內心,寫人的命運,表現作者出對普通人尊重、關心和理解。石義海“人要善待人”的人生信條,表現出樸素的人道感。
《立體交叉橋》向市井風俗和文化小說發展。
《鐘鼓樓》集大成者。榮獲第二屆茅盾文學獎。(1)八十年代全方位的市民生存狀態(2)桔瓣式結構(3)濃郁的京味。
劉心武視人道主義為中心議題,以其敏銳性取勝,使之在各個文學潮頭中都有地位。《風過耳》《棲風樓》《
四牌樓》等長篇小說,《5.19長鏡頭》《公共汽車詠嘆調》等
記實小說也有較大影響。
2.深沉反思——反思小說:50年代中期以來共和國走過的艱辛歷程,對歷史道路反思……
代表作
茹志娟《剪輯錯了的故事》
王蒙《布禮》《蝴蝶》
指的是1979年開始出現的對中國20世紀50年代中期至“文革”結束20年間的社會歷史進程進行回顧和反省的小說。反思小說是傷痕小說的延續和深化。它不僅展示了極左思潮對中國社會和中國人的巨大危害,而且努力探討極左思潮得以實行的社會歷史根源。如
茹志鵑的《剪輯錯了的故事》、王蒙的《布禮》 、《蝴蝶》、張賢亮的《綠化樹》、
高曉聲的《李順大造屋》、
魯彥周的《天雲山傳奇》、
張一弓的《犯人李銅鐘的故事》和
古華的長篇小說《芙蓉鎮》、
李國文的長篇小說《
冬天裡的春天》等。
茹志鵑的《剪輯錯了的故事》通過砍樹運柴草和砍樹種麥子兩個事件展示40年代到50年代幹部和民眾關係的變異,以50年代幹群關係疏離的事實表達了對極左思潮的思考。傷痕文學的深入與自然延伸,對極左理性的批判。此時的文學從單一的政治視角轉向歷史、文化和人的心理反省。它在傷痕文學的基礎上有兩大突破:
(1)將時間從文革向前推移,四清、大躍進甚至到建國之初,對左的思想進行全面清算,涉及黨政乾群,工農學商方方面面。
(2)將筆觸深入人的內心世界乃至集體無意識。王蒙、劉心武、高曉聲、李國文、張賢亮等作家都有力作,中篇小說尤為出色。其它文體亦有佳作。
3、大潮奔涌——改革小說
指的是反映1978年以來中國社會所進行的政治經濟改革的小說創作,其濫觴之作是
蔣子龍發表於1979年的《
喬廠長上任記》。此外,
柯雲路的《三千萬》、《新星》,
張潔的《沉重的翅膀》,
張賢亮的《男人的風格》,李國文的《花園街五號》及賈平凹的《臘月正月》、《雞窩窪的人家》,
路遙的《人生》,
何士光的《鄉場上》等都是極負盛名的改革小說。
何士光的《
鄉場上》通過鄉場上兩個女人的糾紛這一極小的生活事件,具體而形象地寫出了馮麼爸由怯到勇,由無聲到憤怒,從屈辱中站起來的精神變化過程,為農村新的經濟政策的實施所帶來的農民的心靈解放唱出了一曲頌歌。如果說傷痕文學、
反思文學都是面向過去的歲月,那么
改革文學便是擁抱現實的文學。蔣子龍的《喬廠長上任記》便是其發軔之作。呼喚改革的緊迫,塑造改革的英雄成為當時的主旋律。而厚重之作多為後來出現的長篇。如《沉重的翅膀》、《浮躁》等。
發展演變
新時期小說現代主義等浪潮衝擊文壇,文學呈扇面展開(1985——1989年)
從
反思小說探索中派生出來的一種小說現象,主要借鑑的是西方現代小說的技巧,以人物心理活動為體,打破時空限制,以“心理一感覺”模式進行
小說敘述。其代表作家作品有
王蒙的《布禮》、《蝴蝶》,茹志鵑的《剪輯錯了的故事》,
宗璞的《我是誰》,
諶容的《人到中年》以及
張辛欣的《在同一地平線上》、《
我們這個年紀的夢》等。
現代派小說:1985,當代城市青年……觀念意識到形式技巧全面借鑑西方現代派小說代表作:
劉索拉《你別無選擇》
主要指1985年開始出現的以劉索拉《你別無選擇》和
徐星《無主題變奏》為代表的小說現象,還包括
陳村的《少男少女,一共七個》、
陳建功的《籌毛》、
劉西鴻的《你不可改變我》、
王朔的《橡皮人》等一批表現當代城市青年精神生活的作品。新潮小說更多受到西方現代思潮的影響。
新潮小說多以青年為主人公,寫出了當代青年青春心理的騷動不安、個人意識的萌動以及因當時社會現實而產生的荒誕意識和反叛情緒。在敘事形式上,新潮小說注重內心體驗,採用反諷語調,部分作品還表現出口語化傾向。
指的是80年代中後期出現的
馬原、
洪峰、格非、
余華、
蘇童等人的作品(271—290頁)。如馬原的《
岡底斯的誘惑》、《虛構》,洪峰的《極地之側》,格非的《迷舟》、《褐色鳥群》,余華的《現實一種》,蘇童的《罌粟之家》等。
先鋒小說總體上以形式和敘事技巧為主要目的,致力於顛覆故事、解構意義的遊戲,通過敘述和語言的操作徹底地表達帶有神秘、悲觀和虛無色彩的某種情緒。
尋根文學:1985,
反思文學的延續和深化,政治反思後走向文化反思,民族性、國民性反思。
4、“根”的追尋——尋根小說尋根小說,至少有兩重追尋。一重是追尋中國傳統文學的審美表現手法,一重是追尋中國傳統文化之根。
阿城的《棋王》、
韓少功的《爸爸爸》、
王安憶的《小鮑莊》是代表作。
新寫實小說:抽掉了啟蒙意識和主流意識形態觀念的寫實手法,對1949年後國人生存進行客觀敘述的小說,主張還原現實生活的原生態。
5、原汁的生態——新寫實小說
新寫實小說指的是以抽掉了啟蒙意識和主流意識形態觀念的寫實手法,對1949年以後中國人生存狀態進行客觀敘述的小說。方方的《風景》,池莉的《煩惱人生》,劉震雲的《塔鋪》、 《新兵連》 、《單位》、《
一地雞毛》等是代表作。
代表著作
新時期小說
1、新女性小說
林白、
陳染、
徐小斌、
徐坤等的“私人化小說”。林白的《
一個人的戰爭》、陳染的《私人生活》等。主要表現了作者的“自戀”情緒,一種對女性身體和情感的眷戀。女性小說的極端是“另類小說”(
衛慧、
棉棉的小說),表現自虐和放縱的情感。
它不再嚴守“寫史”的創作準則,而強調對歷史的拆解和顛覆。
蘇童的《我的帝王生涯》、
劉震雲的《故鄉相處流傳》。
3、新現實主義衝擊波
以活躍於20世紀90年代中期中國文壇的河北“三駕馬車”
何申、
談歌(《大廠》)、
關仁山(《九月還鄉》)及湖北作家
劉醒龍(《分享艱難》)為代表。作品關注的是市場經濟啟動後中國社會各階層的生存狀態,側重反映中國20世紀90年代面臨的經濟問題。
新生代指稱一批生於60年代,90年代登上文壇的一個小說家群體。
何頓、
邱華棟、東西、
李馮、
鬼子、
韓東、
朱文等等。欲望化敘事是他們共同的特徵。
代表作家
新時期小說掀起新時期小說創作第一個熱潮的,是一批深刻地控訴十年動亂給人民造成的災難和心靈創傷的作品的湧現,這批小說被稱為"傷痕文學"。"傷痕文學"的主體是短篇小說,包括
劉心武的《班主任》、
盧新華的《傷痕》、
陳國凱的《我該怎么辦》、
王蒙的《最可寶貴的》等。以
葉辛的《蹉跎歲月》、
周克芹的《許茂和他的女兒們》為代表的、為數不多的長篇小說,也是"傷痕文學"中的成績突出者。"傷痕文學"中還有一類作品,它們以謳歌革命戰士堅持鬥爭、不屈不撓的高風亮節為主題;
從維熙的被人稱為"大牆文學",取材於監獄生活的系列作品,是這部分小說的代表。《
大牆下的紅玉蘭》是從維熙的代表作。
張潔的《森林裡來的孩子》、
張賢亮的《土牢情話》、
葉蔚林的《在沒有航標的河流上》等作品,是以讚美人民美好情*為主題的"傷痕文學"的重要組成部分。 "傷痕文學"亮出"傷痕"後,接下來自然就是對歷史悲劇根源的探尋。茹志鵑的《剪輯錯了的故事》首先反思了極"左"思想的危害。此外,
高曉聲的《李順大造屋》、
劉真的《黑旗》、
張弦的《記憶》、
魯彥周的《天雲山傳奇》、王蒙的《蝴蝶》、
古華的《芙蓉鎮》等等,都是對歷史事實的深入回顧思考,因此它們被稱為"反思文學"。
1979年,正當"反思文學"方興未艾之際,蔣子龍以他特有的敏銳感覺和出色才識把目光投向了一個嶄新的領域。他的短篇小說《喬廠長上任記》以振聾發聵的思想和藝術力量,為新時期文學開拓了一片新的天地"改革文學"。很快,"改革文學"的大旗下便聚集了一批優秀的作家和作品。蔣子龍除《喬廠長上任記》之外,又陸續發表了《開拓者》、《赤橙黃綠青藍紫》、《燕趙悲歌》等。此外,還有柯雲路的《三千萬》、《新星》、《夜與晝》,
水運憲的《禍起蕭牆》,張賢亮的《龍種》、 《男人的風格》 ,張潔的《沉重的翅膀》,李國文的《花園街5號》,
陳冲的《無反饋快速跟蹤》,張契的《改革者》,賈平凹的《雞窩窪人家》和《浮躁》等。這些作品從不同側面展示了各條戰線的人們不畏艱險、銳意進取的
精神風貌。
建國後成長起來的第一批
青年作家,修復好"文革"中折斷的文學翅膀,在新時期再次振翅高飛。
鄧友梅在新時期伊始就創作了《我們的軍長》和被譽為中篇"開路先鋒"的《追趕隊伍的女兵們》。80年代後,他的創作轉向對市民生活的描寫,創作了《尋訪"畫兒韓"》、《那五》、《煙壺》等充滿
地方色彩和民俗風情的作品,表現了他獨特的美學追求。
汪曾祺以短篇小說《大淖記事》、 《受戒》從
逝去的年代里發掘蘊藏於各種人物身上的美好情愫,表達他對歷史文化的見解。
劉紹棠對"鄉土文學"的倡導與實踐,為新時期小說創作做出了獨特貢獻,代表作有《蒲柳人家》、《漁火》 、 《蛾眉》 、 《瓜棚柳巷》 、 《魚菱風景》 、《小荷才露尖尖角》等。
陸文夫的"小巷文學"在讓人們欣賞
蘇州小巷中人物的表演的同時,細細地體味人生的真諦。
馮驥才的"文化小說"《神鞭》、《三寸金蓮》等,以通俗的形式表達了鮮活的當代意識。
何士光以清澈的憂鬱細膩地刻畫了普通知識分子的心理。代表作為《草青青》、《
似水流年》。
改革開放後,東西方文化的碰撞,啟發了許多人回過頭去追尋自己的文化傳統,80年代中,一度出現了一股尋根熱,這就是所謂的"尋根文學",代表人物有:賈平凹、韓少功、
李杭育、
鄭萬隆等。其中雖不泛象
鄭義的《老井》這樣的優秀之作,但仍有許多內容雜蕪、手法怪異,令人費解的作品。
軍旅題材小說在新時期,題材相對獨立而自身發展又始終持續不斷並有所突破。80年代,
徐懷中的《西線軼事》首先突破以往注意戰爭過程與場面的寫法,通過主人公劉毛妹矛盾、
憂怨、苦悶的內心世界,展示了歷史傷痕與當代軍人職責之間對立而統一的思想與情*。很快,新時期的"軍旅文學"便擁集有:
朱蘇進的《射天狼》,
朱春雨的《沙海的綠蔭》、《亞細亞瀑布》,
簡嘉的《女飲事班長》,
李斌奎的《天山深處的大兵》,
劉兆林的《雪國熱鬧鎮》,
李存葆的《山中那十九座墳塋》,
韓靜霆的《凱旋在子夜》等大批優秀作品。新時期的"軍旅文學"較之傳統的軍事文學有了長足的進步,這主要表現在:思想內涵豐富多樣,人物形象與情感複雜深刻,敘事方法新穎獨特。
新時期小說創作的另一支生力軍,是在新時期步入文壇的青年作家,他們中間有
鐵凝、
張抗抗、
梁曉聲、王安憶、
孔捷生、
史鐵生、張承志等。王安憶以《雨,沙沙沙》為文壇所矚目,它以
抒情詩般的輕柔訴說著對理解和溝通的渴望;張抗抗的《夏》、《北極光》等對當代青年的追求、理想、個性進行了深入地觸及;張承志的《黑駿馬》、《
北方的河》等充滿了深厚的歷史文化感與社會人生意蘊;史鐵生的《
我的遙遠的清平灣》讓讀者感到逝去的歲月並非一片空白;
梁曉生的《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講述著英雄毀滅后庄嚴升騰的價值觀;
孔捷生的《南方的岸》以對城市空虛的極度厭倦表達對人生真正道路與真實價值的追尋……
由
高行健、
李陀等人提倡,經劉索拉、徐星等人實踐的現代派文學發展很快,劉索拉的《你別無選擇》、《藍天綠海》,徐星的《無主題變奏》,劉西鴻的《你不可改變我》等,從各自角度展示了一代青年在舊價值觀廢棄後找不到新價值尺度的茫然與混亂狀態;
莫言的《透明的紅蘿蔔》刻意追求與表現奇異、獨特的藝術感覺,另外還有著名的《檀香刑》和《豐乳肥臀》;馬原等人更多是在小說的敘事方式上下功夫。
主潮流變
新時期小說 新時期小說中,最早出現的是所謂的“
傷痕文學(小說)”,直接起因於揭露文革的災難,描述知青、知識分子、受迫害的官員在文革中的悲劇性遭遇。劉心武的《班主任》和盧新華的《傷痕》是較早產生影響的兩篇作品。“傷痕文學”的概念產生不久,又有了“
反思文學(小說)”的提法出現,“
反思小說”和“傷痕小說”在時間上有一定的先後區別,但在特徵上兩者的界限並不十分清晰。可以這樣說,“傷痕文學”是“反思文學”的源頭,“反思文學”是“傷痕文學”的深化。在內容上,“反思小說”的主題動機和結構,表現了作家這樣的認識:“文革”並非偶然事件,其思想動機、行為方式、心理基礎,早已存在於“當代”的歷史之中,與中國當代社會的
基本矛盾,與民族文化、民族心理的封建主義積習相關。與“
反思文學”差不多同時出現的是“
改革文學(小說)”,蔣子龍是這一題材的代表性作家,其小說《喬廠長上任記》被認為是開“改革文學”的風氣之作。“改革文學”的思想內容旨在呼喚、表現城市和鄉村的變革。“傷痕文學”、“反思文學”、“改革文學”可以看作是一個整體性的文學之潮流,在八十年代初達到高潮。
1985年前後,小說創作出現了一些新的變化,首先是知青作家中的一些人提出了“文學尋根”的口號,認為:中國文學只有而且應該建立在廣泛而深厚的“文化開掘”之中,開掘古老土地上的“文化岩層”,才能與“
世界文學”對話。其中,汪曾祺的
高郵市鎮風情小說,賈平凹的
商州系列小說,李杭育的葛
川江系列小說,以及
鄭萬隆的《異鄉異聞》、阿城的《棋王》、王安憶的《小鮑莊》等作品被看作是“
尋根文學”成功的例證。這樣,就形成了一股表現傳統生活方式及其變遷歷史的創作風氣,並與當時的市井小說、鄉土小說一起形成了具有獨特思想特徵的創作潮流。其次是先鋒小說的誕生,馬原、
殘雪、洪峰、蘇童、余華、格非、
孫甘露、
葉兆言等人構成了這一文學潮流的基本力量。比現代派小說稍晚,出現了“新寫實主義。1988~1989年,《
鐘山》雜誌開展了一系列關於“新現實主義”小說的活動。新寫實小說主張還原現實生活的原生態,
直面現實,直面人生,注重表現普通人的生活煩惱與欲望,追求“客觀”的敘述方式。劉震雲的《一地雞毛》、《單位》,池莉的《煩惱人生》、《不談愛情》,方方的《風景》,
劉恆的《狗日的糧食》、《伏羲伏羲》,一般被認為是新寫實小說的代表作。
90年代,文學的發展呈現出“無名”的狀態,女性小說、新體驗小說、
新市民小說、新生代小說、
新現實主義小說異彩紛呈,呈現出多元而破碎化的格局,但迅猛的發展中也難免顯現種種浮躁的心態和現象,離中國當代小說創人
作新的繁榮期恐怕還有一段不小的距離,真是任重而道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