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講到視角我們會想到熱拉爾·熱
奈特的說法:“敘事投影(即視角)在所有關係到敘事技巧的問題中,是十九世紀以來人們經常研究的問題。”也會想起雷班的說法:“我認為,在整個複雜的
小說寫作技巧中,視角起著決定作用———所謂視角即敘述者與他講的故事間的關係。”“視角”原出於繪畫透視學中一術語。畫家寫生要善於選擇“最佳視角”。所謂“最佳視角”就是指畫家觀察生活、描寫人物、揭示人物的精神特徵,掌握人物與景物的準確對比度和調整光線明暗關係的一個最恰當的角度。視角選擇不當,便會影響畫稿的藝術質量。作家創作小說一樣要選擇最佳
敘述視角,否則也會影響小說的創作質量。小說的
敘述視角與人稱有密切關係,本文試從這個問題入手,對小說的敘述視角作簡略的探討。
詳細內容
小說是敘事文學的一種,作家進行創作,選擇最佳角度進行敘述是至關重要的。
敘述視角的選擇和確定,不單是個技巧問題、藝術形式問題,它與作品的內容和作家為表現這一內容所採取的整體構思都密切相關。小說的
敘述視角就是根據作家主觀意圖所確定的敘述主體及所選擇的反映生活的觀察點和立足點。
(二) 視角與人稱的關係
談到視角就
不可避免地涉及到人稱,視角的確定和人稱有密不可分的關係,以至於當前的小說理論中常把
敘述視角與敘述人稱混為一談。實際上視角與人稱相關而不相等。比如說敘述口吻一般為第三人稱,但第三人稱卻不是一種固定的視角,即使在同一部小說中,第三人稱仍然可能由許多
敘述視角來承擔。有的作品為了具有可信性和親切感使用了第一人稱,如
日記體、書信體等。在這種作品裡,
敘述視角便是固定的第一人稱。但在當代的許多小說中,第一人稱卻不是一個固定的視角,如在
韓少功的《歸去來》、蘇童的《故事:外鄉人父子》中,“我”的角度就至少有兩個。
敘述視角的分類有許多種,這裡採用從視域的限制分類,敘述視角大致可以分為三種,即:全知敘述、限制敘述、純客觀敘述。
在全知敘述中,敘述者無所不在、無所不知,有權利知道並說出書中任何一個人物都不可能知道的秘密,所以這種視角又被稱為“全知全能敘述”。這裡的第一人稱“我”是隱含的作者,不在作品的情節中出現,作品中通常出現的是作者描繪的對象,是第三人稱;限制敘述這種視角的特點是:敘述者知道的和人物知道的一樣多,人物不知道的事,敘述者無權敘述,敘述者可以是幾個人輪流充當,限制敘述作者可以用第一人稱的姿態出現,也可以不直接出現而比較客觀地以第三人稱去觀察和敘述;純客觀敘述中,敘述者只描寫人物所看到和聽到的,不作主觀評價,也不分析人物的心理,這裡的作者也不在作品中出現,更加“隱含”,作品中常出現的人稱是第三人稱,仍是作者描寫和敘述的對象。
在以上三種視角中都沒有涉及
第二人稱。現在國內外都有用
第二人稱寫作的小說,如阿拉貢的小說中有這樣一段:“他在路中碰見羅曼,問他昨天為什麼不告而別。羅曼聳聳肩,腳步不停地走
過去了。這傢伙在生我的氣呢,餵,你這小子可真———他立刻又止住了話,覺得沒有必要解釋,便望著羅曼的背影,輕輕地吹了聲口哨,徑直去車間上工去了。”這是第三人稱他與
羅曼對話中出現的
第二人稱,指的是羅曼。
第二人稱出現在小說中充當敘述人是很彆拗的,所以這種視角極少被作家採用。
二、視角的選擇與作家的藝術構思
視角的選擇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作品的成敗。上述三種
敘述視角各有利弊,作者在選擇視角時要根據作品的內容和整體藝術構思慎重行事,以揚長避短,使視角最大限度地發揮其作用。下面是對這種視角的特色所作的分析:
(一)
全知視角便於展現廣闊的生活場景和社會畫面,自由剖析眾多人物心理,其弊端是這種無所不知的敘述的可信性值得懷疑。如韓吉尼亞·沃爾芙《到燈塔去》一書中對拉姆齊太太的年歲和外表是這樣描寫的:“她嘆了口氣,年過半百了,也許她會把事情料理得更好———她丈夫、錢、還有他的書。”這種深入到人物內心世界的描寫剖析其可信性的確是值得懷疑的。中外古代小說採用這種
敘述視角的很多,如三言、
二拍、《天方夜潭》。在五·四新文學小說中,為了避免這種敘述的缺陷,或以史實為本構思小說,或者插入社會流行的名人軼事,或者引進報紙刊載的新聞、報告,或者用購買書籍、拾到筆記等引出故事,目的都是為了藉以增加小說的可信性和“權威性”。
這種視角也不時用來作其它視角跳躍、轉換、交迭過程的中介,起調節作用。愈是限制視角變化多端,就愈需要
全知視角去光照、去統帥,由此可顯示作家刻畫人物和駕馭題材的藝術才能。梁啓超先生曾說全知敘述便於敘述“一種社會之歷史”。由於它的這一特點,所以宏大的作品一般都採用這種全知敘述。
托爾斯泰便在作品中以這種視角去敘述俄羅斯當時的社會狀況。無怪乎
列寧稱他是“俄國革命的一面鏡子”。他的《戰爭與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復活》反映的社會面都是非常宏大的,這樣巨觀的觀察和揭示是非
全知視角而莫屬的。正如
張德林在《“視角”的藝術》中所說:“一部小說的各個組成部分猶如交響樂隊中的各個成員,而‘
全知全能’的作家便是這個交響樂隊的總指揮,沒有他任何美妙動聽的樂曲都演奏不出來。”這裡所言“全知全能的作家”也就是
全知視角。
(二) 限制敘述中只允許視角人物行使全知權利,作者無權超越視角人物的視野。由於這種局限,對於這種視角的選擇是特別能體現作者的藝術才華的。魯迅在《孔乙己》中選擇了小夥計作為限制視角就頗具匠心。這個小夥計年齡小、閱歷淺、
不諳世事,帶幾分稚氣。他所看出的
孔乙己的真實度比其它人都準確得多。這個封建科舉制度培養出來的沒落人,儘管他是那么迂腐無能,不能自食其力,但他的本性卻是善良的。在他的可鄙可笑的言行中,不時流露出一些人性的感情,自有其可憐和可愛的一面。別人鄙薄
孔乙己而小夥計對他的悲慘結局則至少是同情的。這才是魯迅描繪
孔乙己的真實意圖。如果選擇掌柜、酒客或者其它任何人來作為
敘述視角的話,效果便截然不同。可見作家的藝術構思和人物視角的選擇兩者的關係是多么密切。
如果作者發現一個視角無法完善地表現觀察對象時,可以選擇兩個、三個視角,從不同角度敘述事件進程。在《紅與黑》中,
司湯達不時變換
敘述視角來豐富於連的形象:在德·瑞納夫人眼中,於連是單純可憐的;而在德·拉眼中,他則是成熟瀟灑的。於連在眾多視角的觀察中,複雜豐富的形象便體現出來了。魯迅的《離婚》上半截著重表現鄉人的同情和愛姑父親的隱憂,自然以莊木三為視角較合適,下半截
直接描寫衝突的雙方,則轉為以愛姑為視角。兩種視角獲得兩個截然不同的場面和印象,並體現兩種表面不同但實質很相近的心態,使離婚這一事件得到立體的表現。
臺靜農的《拜堂》乾脆分為三個自然段,第一段以
汪二為視角,第二段以汪大嫂為視角,第三段以汪二的爹為視角,從三個不同的視角表現大嫂改嫁二姑這一事件在三個家人心上投下的陰影。隨著作家們創作技巧的日趨嫻熟,這種視角的優勢也明顯起來。這種優勢是具有可信性和較強的說服力,缺點也當然
不可避免地存在,即視角受到嚴格限制,不可越雷池一步。否則這種可信性便消失了。所以許多作者在選擇這種視角時,常藉助於敘述人物與他人通信、讀報、參加各種社交活動來擴大敘述視野,從而增加小說容量。
限制敘述中有第一人稱和第三人稱之分。
第一人稱限制敘述又稱為自由視角。這種
敘述視角不僅具有可信性而且也易在全篇小說中統一。採用這種
敘述視角,應從“我”出發,一以貫之,不得任意變換。凡是“我”沒有出場的地方和沒看到的東西都無法寫。即使在場除“我”以外的人物的內心活動,也不能直接寫,他們的內心世界只能通過各自的表情、神態和語言,取得外在形式,並由“我”之所感加以間接烘托(如上文提到的《孔乙己》)。這也是它的局限性。所以那種規模宏大、人物眾多、線索紛繁的小說,一般不宜採用第一人稱。這種視角的益處是
直抒胸懷,
侃侃而談,行文活潑自由,這些方面比其它視角的敘述方便得多。結構上,因為敘述主體始終是“我”,線索比較單純集中,由“我”來穿針引線,情節的推進場面的轉換也較自由。這種視角便於把敘述、描繪與抒情、議論揉合起來,也便於剖析敘述者“我”的內心世界,所以在
日記體、自傳體和懺悔型小說中常見。如舍伍德·安德林的《我真傻》的開頭一段:“這件事曾給我以巨大的震動,其強烈程度是我從未經過的。而且,這全是因為我當時太傻了。就是現在有些時候,每當我想起這件事時,都恨得要哭、要詛咒自己,或是狠踢自己一頓。也許即便現在,這么多年
過去了,如果因為講出了它而使我看來是可鄙的,那我還是會從中得到一種滿足。”丁玲的代表作《莎菲女士日記》中有這樣一段:“我想也許我是發狂了!假使是真發狂,我倒願意。我想,能夠得到那地步,我總可以不會再感這人生的麻煩了吧……”。盧梭的《懺悔錄》也屬此類。
第三人稱敘述,相對於
第一人稱來說較客觀些。局限在於,敘述者不自覺的“越位”———在嚴格的第三人稱限制敘述中,夾入一兩段全知敘述。最常見的破綻是作者既選擇甲作為視角人物又突然跳出來分析乙的內心活動,破壞了視角的統一,如
葉聖陶的《病夫》、
張資平的《植樹節》。這種情況在我國五·四時期白話小說剛興起時常見。在80年代後這種視角得到了成功的運用,但是與傳統的用法又有不同。這個“他”已不再是語法教材中那冷漠中性的第三人稱,而是帶有了作者主觀情感和評價的。如
蘇童的《儀式的完成》、《離婚指南》中“他”的視角,
劉震雲的《一地雞毛》、《單位》中“小妹”的視角里都不難看出作者的審美意向和感情色彩。
(三) 純客觀敘述中,作者不但不作主觀評價,而且不分析任何人物心理,只是冷靜地記錄人物的言論,描寫人物的外部動作,其它的則讓讀者自己理解品味。這種純客觀敘述方式比限制敘述更易產生真實可信感,正如劉半農所說的“寫來不著形跡,其妙處全在字句之外。”在兩次大戰期間有達奇爾·哈梅特的小說和
海明威的小說運用這種敘述(如《殺人者》和《失去的天堂》)。19世紀的許多嚴肅小說家也使用這種手法,如巴爾扎克的《驢皮記》、《當代史內幕》等。在《邦斯舅舅》中主人公長時間地被當作一個身份可疑的陌生人來描寫和跟蹤,敘述者如同一個局外人一樣客觀而冷靜地述說;
福樓拜的《包法利夫人》中出租馬車那一段也用了這種方法。但是這種敘述角度的難度也大,作者更易在此法中
捉襟見肘地插入自己的主觀思想。不過處理得好的作家,即使帶些主觀色彩,讀者也不易察覺。哈代的《德伯家的苔絲》中,苔絲第一次見到
亞力時,作者是這樣描述的:“他差不多是黑胸膛兒,兩片厚嘴唇,雖然紅而光滑,樣子卻不好,其實他不過二十三、四歲,但嘴上卻早留了兩撇黑鬍子,鬍子修剪得很整齊,尖兒朝上撅著。雖然他全身的輪廓帶著一些粗獷的神氣,但是他臉上和那雙滴溜溜轉的眼睛裡,卻含著一種特殊的力量。”這裡的描寫雖然是苔絲站在那裡的觀察,卻顯然加入了作者本人的主觀感受。
在中國五·四作家中真正掌握純客觀敘述技巧的,大概只有魯迅和
凌叔華,魯迅的《示眾》、《彷徨》便是純客觀敘述的代表,所謂“冷靜”、“
白描”、“穿插”都可以從中找到解釋。《肥皂》的“無一貶詞,而情偽畢露”,更是純客觀敘述的絕好典範。80年代以後也有一些作家在這種敘述中作過嘗試並取得了成功,如蘇童的《妻妾成群》是
從頌蓮的視角來客觀地打量陳府上下的一切,而作者卻隱退了。
這裡所說的純客觀敘述是相對而言,因為文學作為作者的一種主觀創造,
不可避免地多少都會打上作者的主觀思想烙印。
三、視角的轉換、交叉和作品的藝術容量
最早發現作品中多視角也稱“復調”的是
巴赫金,他在研究陀斯妥耶夫斯基的作品時,說:“這些聲調互不相讓、互相爭吵,作者的聲音只能成為其中的一種聲音,並和作品中的人物的聲音發生爭吵,作品中的人物也互相爭吵。”正如《罪與罰》這部作品中所有的人物都有一套
自圓其說的觀點,準也說服不了誰,最後也沒有一個明晰的結局,作者也無法作結論。
當然,作為不同的
敘述視角,
全知視角、限制視角和純客觀敘述視角三者之間絕非孤立無援、互相排斥。恰恰相反,它們經常是互相滲透、複合交疊在一起,密不可分的。特別是隨著小說藝術的不斷發展,由作家安排的有頭有尾、單純單線發展的封閉式故事情節逐漸減少了,以揭示人物內心世界為主要內容,強化人物的主觀內向性,在藝術形式上追求開放性、多元化,對傳統藝術手法的大膽突破已在不斷嘗試中,並已成為
勢不可當的潮流。在
敘述視角上表現為由單純的敘述視角向豐富多彩、靈活多變的視角轉化,由以
全知視角為主、作者統領全局向視角交叉、多聲部的“復調”小說轉化。這是小說藝術走向成熟期的標誌。
視角的選擇轉換可以起到深化主題的重要作用,也可以增加作品的藝術容量。古典作品中其實已經
作過這樣的嘗試。
安徒生的《皇帝的新裝》就是用這種方法開掘了作品的思想內涵。皇帝穿著舉世無雙的華貴新裝,大搖大擺地走在遊行隊伍里,大街上圍觀的人一個個讚不絕口。這時候,突然冒出一個小孩,指著皇帝說:“他光著身子,沒有穿衣服!”轉換一個
敘述視角,讓天真無邪的孩子出來說一句真話,這畫龍點睛之筆起到了妙用,一下子把皇帝的寵臣、顯貴以及圍觀的民眾那種虛偽、做作、愛說假話的嘴臉暴露無遺了。《紅樓夢》第三回,黛玉進賈府,這一回出場的人物眾多,要寫好這個大場面,確實困難,弄得不好容易
顧此失彼。
曹雪芹在此運用了轉換
敘述視角的方法,用人物之間的相互觀察來刻劃人物的外貌特徵。賈母及賈府中的重要人物是通過林黛玉的眼睛和心理感受來寫的,而黛玉的外貌和風度則通過王熙鳳、賈寶玉和眾人的眼睛來觀察的,這樣每個人物的肖像就都具備著一定的客觀特徵,又融鑄著敘述主體的感情烙印,成為主客觀統一的有機整體,寫得非常成功。
中國80年代後小說的復調就更加複雜,它已不單是某一種視角的選擇貫穿始終,而是多方位多視角的敘述。靳凡的《公開的情書》和
汪浙成、
溫小鈺的《土壤》都採用了三元視角,
諶容的《人到中年》、高行鍵的《有隻鴿子叫紅唇兒》、
韋君宜的《洗禮》、
張承志的《北方的河》這一批作品中都設定了兩個以上的視角。這些作品的多元視角複合交錯,始終處於流動變化的狀態。而在《岡底斯的誘惑》中還出現了作者與敘述者分裂的情況,作者
馬原直接進入小說成為敘述對象,有時他是敘述者馬原,有時是被寫進小說成為敘述對象的馬原,還有時藉助於兩個虛構出來的人物———姚亮和陸高作為他的替身,使三者分別表現自己、袒露自己,我們不能不被這種獨具風采的技巧折服。
蘇童在《罌粟之家》中改用了羅伯特·布朗寧的敘事詩《指環和書》的方法(後又被
電影《羅生門》引用),將讀者“你”引入小說成為其中獨立的視角,與其它視角共同敘述同一事件。
當然,新時期作家中採用傳統的單一的
敘述視角進行創作的也不乏其例,但都已不是單純的回歸和遵循,而是鳳凰涅?之後的新生。
敘述視角的開放性和多元化的確是現當代小說的主旋律,這些作品普遍運用這種多視角的“復調”來增加作品的藝術容量,來反映當今紛繁複雜的社會和無法評判好壞優劣的各種現象和思想。這種對視角藝術多方位、多側面立體化的探索也許不是那么盡善盡美,但是我們不能否認,這是當今小說發展的主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