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康德主義

新康德主義

新康德主義(德文:Neukantianismus 英文:Neo-Kantianism)是一場針對在古典唯心主義浪潮消退後科學領域泛濫的唯物主義思潮的反對運動。其發源地為德國,是多個不同學術中心流派的總稱。它們的共同之處是企圖通過復活和解釋康德的有關理論來建立自己的理論體系。它們之間的差異往往表現為從不同方面不同角度出發來利用和重新解釋康德。因此嚴格地說,新康德主義不是一個單純的哲學流派,而是當時在德國出現的一種復活和重新解釋康德哲學的廣泛思潮。

理論簡介,理論形成,早期發展,馬堡學派,西南學派,其他學派,

理論簡介

1865年,奧托·李普曼在《康德及其模仿者》一書的每一章都以“回到康德去”為結論,這部書使得當時德國哲學家對康德哲學的熱情再度高漲,標誌著新康德主義的開始。新康德主義是學院哲學,在世紀之交,德國幾乎所有的大學教授都被新康德主義占有。
這一運動要求重新返歸康德,並要求的哲學。對人文科學的效用理論以及政治科學的哲學理論建構的興趣是新康德主義的特點。新康德主義的馬堡學派為伯恩施坦修正主義提供了理論基礎。在20世紀初的俄國哲學中新康德主義也起到了重要作用,它成為溝通東正教神秘玄學與唯物主義無神論的橋樑。

理論形成

康德哲學在19世紀末德國唯心主義的強勢下淡入背景。在這一時期尚默默無聞的叔本華(Arthur Schopenhauer)在其代表作《作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Die Welt als Wille und Vorstellung)的首版中對康德認識論作了批判性和開創性的分析。在黑格爾逝世一年後,貝內克(Friedrich Eduard Beneke)以《康德和我們時代的哲學任務》(Kant und die philosophischen Aufgaben unserer Zeit,1832)邁出了重新發現康德的第二步。懷澤(Christian Hermann Weisse)在1847年做了題為《我們現在在何種意義上必須使德國哲學重返康德》(In welchem Sinne die deutsche Philosophie jetzt wieder an Kant sich zu orientieren hat)。
新康德主義的正式興起是與這幾個名字緊密相連的:赫爾姆霍茨(Hermann von Helmholtz)、李普曼(Otto Liebmann)、朗格(Friedrich Albert Lange)、策勒(Eduard Zeller)。朗格在《唯物主義史》(Geschichte des Materialismus,1866)中對這一觀點做出了詳盡的批判。李普曼在其《康德與後繼者》(Kant und die Epigonen,1865)中則用四個大段分別對唯心主義費希特謝林黑格爾)、現實主義(赫爾巴特)、經驗主義(弗里茨)以及先驗哲學(叔本華)等給予批判,並且在每一個章節的末尾用類似戰鬥口號的方式寫到:“必須重返康德”。
新康德主義這一術語大約在1875年前後被用於專業文獻。該學派的代表是馬堡學派(die Marburger Schule)和西南學派(Südwestdeutschen Schule,又稱海德堡學派)。除此之外尚有一些相對獨立的哲學家被歸入“批判主義”(Kritizismus)的名下。

早期發展

李普曼、朗格等人為代表的早期新康德主義在重新解釋康德哲學的過程中,只強調康德的理論哲學,不重視康德的實踐哲學。在對康德理論哲學的解釋中,他們一般都採取心理學或生理學的觀點,即用認識主體的心理或生理的結構說明知識的問題。李普曼把康德所謂的先驗性解釋為意識的生成組織。朗格把康德所說的先天的認識形式歸結為先天的生理結構,從而拋棄了康德哲學中的唯物主義因素,使康德哲學徹底唯心主義化。

馬堡學派

馬堡學派以數學、科學指向見稱,創立者為柯亨(Hermann Cohen ,1842–1918)。柯亨站在康德主義的立場反對心理主義(Psychologismus)。“存在不受心理支配的事物”可以被“數學在教材中不依賴於主體而存在”這一簡單的事實而證明。與此相對應,認識也不單單只和主體相關聯。柯亨在對時代進程進行語言學闡釋之後發展出了一個獨立的觀點,即,吸收唯心主義的觀點,將判斷而非概念作為人類思維的基點。納托普(Paul Natorp ,1854–1924)也主要分析了科學的邏輯基礎,但是他反對物自體以及獨立於智性的直覺的存在。
卡西爾(Ernst Cassirer ,1874–1945)就其年歲而言更靠近馬堡學派的傳統,但是就他對諸如意義問題及符號哲學的涉獵來看,他已經完全應該被歸入20世紀哲學家之列。在他看來,確立於世界關聯的不光是範疇,還包括各種各樣的符號形式,如語言、宗教、藝術、技術、歷史和法律。

西南學派

至此相對的的是以價值為指向的西南學派(海德堡學派),代表為文德爾班(Wilhelm Windelband ,1848–1915)與李凱爾特(Heinrich Rickert ,1863–1936)。文德爾班首先看重的是有關具備普遍意義價值的學說,即思想中的真理,意願與行為中的善以及感覺中的美。他在原則上分清了歷史與科學的界限。對於文德爾班來說,理解康德就是要超越康德。李凱爾特強調人文科學同自然科學的差異,並形成了自己的價值哲學

其他學派

在德國,新康德主義還有其他一些學派,如以A.里爾為代表的實在論派,以F.保爾遜為代表的形上學派,以L.內爾遜為代表的心理學派,等等。不過,它們的影響都較小。1896年,德國哲學家H.魏亨格爾還創辦了《康德研究》這一專門刊物,並於1904年組建了“康德協會”。新康德主義在西方其他國家也有流傳。法國的 C.勒努夫耶、英國的 R.亞當森、義大利的C.坎托尼等,實際上都是新康德主義的代表。第二國際和德、奧社會民主黨內的E.伯恩斯坦、K.施米特以及俄國的"合法馬克思主義者"Π.В.司徒盧威等人,都是新康德主義的信徒。20世紀20年代以後,新康德主義逐漸失勢。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又有復活的傾向。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