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國軍事戰略方針

新中國軍事戰略方針

為了在整體和平條件下保證國家安全,確立新中國軍事戰略方針已成為必須加以解決的一個重要問題。毛澤東指出:中國的戰略方針是積極防禦,決不先發制人。這是對新中國軍事戰略方針最早的表述,為完整確立新中國軍事戰略方針奠定了基礎。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新中國軍事戰略方針
  • 提出者:毛澤東 
發展歷史,社會影響,

發展歷史

新中國成立以前,中國人民解放軍在20多年的革命戰爭實踐中一直堅持積極防禦軍事戰略方針。
在新中國成立初期,雖然在政治上、外交上明確提出並實行一邊倒的政策,加入蘇聯為首的社會主義陣營,共同反對帝國主義侵略,以保衛遠東和世界和平。但對應當採取什麼軍事戰略方針的問題,並沒有明確的思考。
新中國成立後,積極防禦上升為國家軍事戰略。1955年4月,毛澤東在中共中央書記處會議上曾提出,新中國的軍事戰略方針就是積極防禦。1956年3月,中央軍委召開擴大會議討論軍事戰略方針,認為我軍應當採取積極防禦的戰略方針。經毛澤東批示同意並經中央批准後,積極防禦正式確立為新中國的國家軍事戰略。
20世紀60年代中期以後,隨著美國入侵越南的戰爭升級,特別是中蘇兩黨關係破裂,蘇聯在北部對中國的威脅日趨嚴重。毛澤東把防備蘇聯從北部入侵中國的問題提上議事日程,多次提出“要準備打仗”。1964年7月,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上,他明確指出:我們不能只注意東邊,不注意北邊;只注意帝國主義,不注意修正主義,要有兩面作戰的準備。在這種情況下,毛澤東對“誘敵深入”思想逐漸重視起來,推動了軍事戰略方針由“積極防禦”向“積極防禦,誘敵深入”的調整。所謂“誘敵深入”,又叫戰略退卻。在中國革命戰爭時期,毛澤東極其重視“誘敵深入”在積極防禦戰略中的地位和作用,認為這是造成戰略反攻的一個重要條件。他指出:“戰略退卻,是劣勢軍隊在優勢軍隊進攻面前,因為顧到不能迅速擊破其進攻,為了保存軍力,待機破敵,而採取的一個有計畫的戰略步驟。”
1969年3月,珍寶島自衛反擊戰後,中蘇大戰一觸即發,中央軍委和毛澤東已經將積極防禦的立足點放在誘敵深入上。
20世紀70年代後期,毛澤東指示,“誘敵深入”與“積極防禦”並稱,成為統攬全局的軍事戰略方針。
1977年12月,中央軍委明確把“積極防禦”軍事戰略方針調整為“積極防禦,誘敵深入”。
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後,中國進入改革開放新時期,“積極防禦,誘敵深入”軍事戰略方針是否需要調整,如何調整?這一問題,在20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初,受到了黨和軍隊的許多領導人的高度關注。
1980年,軍事科學院院長宋時輪致信中共中央軍委,指出軍事戰略方針是統管戰爭全局,指導戰爭全過程和各個戰略方向的,不宜以“誘敵深入”作為軍事戰略方針,建議仍改為新中國成立初期的“積極防禦”軍事戰略方針。1980年9月,中央軍委決定仍以“積極防禦”作為軍事戰略方針。

社會影響

軍事戰略方針的確立和調整是適應客觀條件變化的結果。從毛澤東確立和調整新中國軍事戰略方針的過程中,可以看出:軍事戰略方針的調整不單純是由人們的主觀願望所決定的,而是由客觀條件的變化決定的。正確認識客觀條件的變化,主動做出反應是實現軍事戰略方針調整的關鍵。只有對客觀形勢與條件的變化加以正確的認識,並且積極主動實現轉變,才能使軍事戰略方針得到及時的調整。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