斥漳縣

斥漳縣

斥漳縣,古代縣級行政區名。西漢置斥章縣,治今河北省曲周縣東南。屬廣平國東漢屬鉅鹿郡。三國魏屬廣平郡。西晉稱斥漳縣。北魏太平真君三年(442年)省,太和二十年(496年)復置。東魏天平初改屬魏尹北齊併入平恩縣

斥章縣自西漢始置,至北齊廢止,斥漳縣建制存在時間長達640餘年(其間短暫廢止)。斥漳縣治所斥漳城在今曲周縣城東南12公里西呈孟村。斥漳縣轄境大致在今河北省邯鄲市曲周縣一帶。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斥漳縣
  • 政區類別:縣
  • 始置年代:西漢武帝建元年間
  • 縣治所在:斥漳城(今曲周縣東南西呈孟)
  • 所屬地區:廣平國 鉅鹿郡 廣平郡 魏尹
  • 廢止年代:北齊天保七年(556年)
  • 存在時間:640餘年(其間短暫廢止)
  • 地理位置:今河北省曲周縣一帶
  • 文獻記載:漢書 後漢書
歷史沿革,斥漳故城,文獻記載,漢書,《水經注》,魏書,元和郡縣圖志,太平寰宇記,

歷史沿革

西漢武帝建元年間置斥章縣(治今曲周縣城東南12公里西呈孟),屬冀州刺史部廣平國
東漢改屬冀州刺史部鉅鹿郡。
三國時期入魏國,屬冀州廣平郡
西晉稱為斥漳縣,屬司州廣平郡。
北魏太平真君三年(442年),併入列人縣(治今肥鄉縣東北12公里)。
北魏太和二十年(496年),復置斥章縣,屬相州(今安陽市)廣平郡。
東魏天平元年(534年),改屬司州魏尹(治今臨漳西南18公里鄴鎮)。
北齊天保七年(556年),平恩縣(治今邱縣城南10公里邱城鎮)移治斥章城,改斥章縣為平恩縣
開皇六年(586年),平思縣徙還故治。以縣西近洺河改置洺水縣,屬洺州(治今永年廣府城)。
大業三年(607),改州為郡,洺水縣武安郡
武德元年(618年),改郡為州,洺水縣復屬洺州
會昌三年(843年),洺水縣併入曲周縣(治今曲周縣東北18公里古城營)。

斥漳故城

斥章(漳)故城
曲周縣東南,漢置斥章縣,屬廣平國,後魏屬鉅鹿郡,晉曰斥漳屬廣平郡,後魏太平真君三年併入列人縣,太和二十年復置,東魏天平初屬魏郡,北齊省入平恩縣,隋開皇六年改置洺水縣,屬武安郡,唐初屬洺州,會昌初省。《元和郡縣誌》洺水縣西至州五十里本漢斥章縣,漳水經其城,其地斥鹵,故曰斥漳。開皇六年以縣西近洺河改為洺水縣。《太平寰宇記》髙齊天保七年移平恩縣理斥漳城,隋開皇六年以縣西近洺河於此立洺水縣。唐會昌三年併入曲周。——《大清一統志》卷二十一古蹟
斥漳故城與衡漳
水經注》濁漳水出上黨長子縣西發鳩山……又東北逕斥漳縣照刪奔南【今曲周縣東有斥漳故城】,《尚書》所謂“覃懷厎績,至於跨雅灑衡漳”者也。渭按漢志,鄴縣東有故大河,北入海。又廣平斥漳縣注應劭曰“漳水出治北入河”。《通典》雲“衡漳入河在肥鄉縣界”。蓋河由鄴東而北,漳從鄴北橫流至肥鄉、斥漳二縣界入河,故酈氏以為《禹貢》之衡漳也。——《禹貢錐指》卷二胡渭

文獻記載

漢書

[漢]班固撰 [唐]顏師古
卷二十八下 地理志第八下
斥章【應劭曰幾棄:漳水出治北入河,其國斥鹵,故曰斥章。】

《水經注》

北魏·酈道元《水經注》
卷十
濁漳水
濁漳水出上黨長子縣西發鳩山。
又東過列人縣南。
漳水又東,右逕斥丘縣北,即裴縣故城南,王莽更名之曰即是也。《地理風俗記》曰:列人縣西南六十里,有即裴城,故縣也。漳水又東北,逕列人縣故城南,王莽更名之為列治也。
又東北過斥漳縣南。應劭曰:其國斥鹵,故曰斥漳。漢獻帝建安十八年,魏太祖鑿渠,引漳水東入清、洹,以通河體尋墓漕,名曰利漕渠。漳津故瀆水舊斷,溪東北出,涓流濗注而已。《尚書》所謂“覃懷厎績,至於衡漳”者也。孔安國曰:衡,橫也,言漳水橫流也。又東北逕平恩縣故城西。應劭曰:縣故館陶之別鄉,漢宣帝地節三年置,以封后父許伯為侯國,王莽更曰延平精愉婆也。
又東北過曲周縣東,又東北過鉅鹿縣東。
衡漳故瀆東北逕南曲縣故城西。《地理志》,廣平有南曲縣。應劭曰:平恩縣北四十里有南曲亭,故縣也。又逕曲周縣故城東。《地理志》曰:漢武帝建元四年置,王莽更名直周。余按《史記》,大將軍酈商以高祖六年封曲周縣為侯國。

魏書

志第五 地形二上
司州治鄴城
斥章:前漢屬廣平,後漢屬鉅鹿,晉屬廣平。真君三年並列人,太和二十年復。天平初屬。

元和郡縣圖志

卷第十五
洺水縣,上。西至州五十里。本漢斥漳縣,屬廣平國。漳水經其城,其地斥鹵,故曰斥漳。隋開皇六年,以縣西近洺河,改為洺水,屬洺州。
衡漳故瀆,俗名阿難渠,在縣西二百步。蓋魏將李阿難所導,故名。  黃塘陂,在縣西北十五里。晉龍驤將軍劉牢之救苻丕,追慕容垂大軍於黃塘泉,即此陂也。

太平寰宇記

[宋]樂史
洺州。廣平郡,今理永年縣。《禹貢》冀州之域,星分昴宿一度。《禹貢》曰:“覃懷厎績,至於衡漳。求囑墓頌”衡漳在今州南肥鄉縣也。……周武帝建德六年於郡置洺州,以水為名。隋大業三年罷州為武安郡。唐武德元年又改為洺州,領永年、洺水、平恩、清漳四縣;二年陷竇建德;四年建德平,立山東道大行台,又置曲周晚挨囑戒、雞澤二縣;五年罷行台,置洺州大總管府,管洺、衛、岩、相、磁、邢、趙七州;六年罷總管,以磁州之武安、臨洺、肥鄉三縣來屬;貞觀元年又以廢磁州之邯鄲來屬;天寳元年改為廣平郡;乾元元年復為洺州;永泰之後,復以武安、邯鄲屬磁州;會昌元年省清漳、洺水二縣入肥鄉、平恩、曲周等縣。
平恩縣。東北五十里,舊十四鄉,今三鄉。本漢舊縣,屬魏郡;宣帝以許廣漢為平恩侯。魏屬廣平郡。高齊天保七年移於斥漳城,今洺水縣是也。開皇六年又自斥漳移在平恩川今理。唐台澤。一作康台澤,在縣東五里。
又東北過斥漳縣南。應劭曰:其國斥鹵,故曰斥漳。漢獻帝建安十八年,魏太祖鑿渠,引漳水東入清、洹,以通河漕,名曰利漕渠。漳津故瀆水舊斷,溪東北出,涓流濗注而已。《尚書》所謂“覃懷厎績,至於衡漳”者也。孔安國曰:衡,橫也,言漳水橫流也。又東北逕平恩縣故城西。應劭曰:縣故館陶之別鄉,漢宣帝地節三年置,以封后父許伯為侯國,王莽更曰延平也。
又東北過曲周縣東,又東北過鉅鹿縣東。
衡漳故瀆東北逕南曲縣故城西。《地理志》,廣平有南曲縣。應劭曰:平恩縣北四十里有南曲亭,故縣也。又逕曲周縣故城東。《地理志》曰:漢武帝建元四年置,王莽更名直周。余按《史記》,大將軍酈商以高祖六年封曲周縣為侯國。

魏書

志第五 地形二上
司州治鄴城
斥章:前漢屬廣平,後漢屬鉅鹿,晉屬廣平。真君三年並列人,太和二十年復。天平初屬。

元和郡縣圖志

卷第十五
洺水縣,上。西至州五十里。本漢斥漳縣,屬廣平國。漳水經其城,其地斥鹵,故曰斥漳。隋開皇六年,以縣西近洺河,改為洺水,屬洺州。
衡漳故瀆,俗名阿難渠,在縣西二百步。蓋魏將李阿難所導,故名。  黃塘陂,在縣西北十五里。晉龍驤將軍劉牢之救苻丕,追慕容垂大軍於黃塘泉,即此陂也。

太平寰宇記

[宋]樂史
洺州。廣平郡,今理永年縣。《禹貢》冀州之域,星分昴宿一度。《禹貢》曰:“覃懷厎績,至於衡漳。”衡漳在今州南肥鄉縣也。……周武帝建德六年於郡置洺州,以水為名。隋大業三年罷州為武安郡。唐武德元年又改為洺州,領永年、洺水、平恩、清漳四縣;二年陷竇建德;四年建德平,立山東道大行台,又置曲周、雞澤二縣;五年罷行台,置洺州大總管府,管洺、衛、岩、相、磁、邢、趙七州;六年罷總管,以磁州之武安、臨洺、肥鄉三縣來屬;貞觀元年又以廢磁州之邯鄲來屬;天寳元年改為廣平郡;乾元元年復為洺州;永泰之後,復以武安、邯鄲屬磁州;會昌元年省清漳、洺水二縣入肥鄉、平恩、曲周等縣。
平恩縣。東北五十里,舊十四鄉,今三鄉。本漢舊縣,屬魏郡;宣帝以許廣漢為平恩侯。魏屬廣平郡。高齊天保七年移於斥漳城,今洺水縣是也。開皇六年又自斥漳移在平恩川今理。唐台澤。一作康台澤,在縣東五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