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語概念 基本信息 詞目:斗栱
拼音:dòu gǒng
注音:ㄉㄡˋ ㄍㄨㄙˇ
英文:bracket set
套用學科:建築與園林及城市規劃(一級學科);中國
古代建築 及構造(二級學科)
基本解釋 ["Dougong": a system of brackets in Chinese building;wooden square blocks inserted between the top of a column and a crossbeam.] 中國建築特有的一種結構。在立柱和橫樑交接處,從柱頂上加的一層層探出成弓形的承重結構叫拱,拱與拱之間墊的方形木塊叫斗,合稱斗拱。
引證解釋 1、亦作“ 斗拱 ”、“枓拱”或“枓栱”。斗與拱,均為我國木結構建築中的支承構件,在立柱和橫樑交接處。從柱頂探出的弓形肘木叫拱,拱與拱之間的方形墊木叫斗。斗拱
承重結構 ,可使
屋檐 較大程度外伸,形式優美,為我國
傳統建築 造型的一個主要特徵。《
禮記 ·禮器》“
山節藻梲 ” 唐
孔穎達 疏:“山節,謂刻柱頭為斗拱,形如山也。”《明史·輿服志四》:“庶民廬舍,
洪武 二十六年定製,不過三間,五架,不許用斗栱,飾彩色。”
2、亦作“鬭拱”。即斗拱。 唐
元稹 《連昌宮詞》:“虵出燕窠盤鬭拱,菌生香案正當衙。” 唐
盧綸 《蕭常侍癭柏亭歌》:“攢甍鬭栱無斤跡,根癭聯懸同素壁。”參見“ 斗拱 ”。
基本含義 斗拱,又稱枓栱、斗科、欂櫨、鋪作等,是中國漢族建築特有的一種結構。在立柱頂、額枋和檐檁間或構架間,從枋上加的一層層探出成弓形的
承重結構 叫拱,拱與拱之間墊的方形木塊叫斗,合稱斗拱。
斗拱的產生和發展有著非常悠久的歷史。從兩千多年前戰國時代採桑獵壺上的建築花紋圖案,以及
漢代 保存下來的
墓闕 、壁畫上,都可以看到早期斗拱的形象。
中國古典建築 最富有裝飾性的特徵往往被皇帝
攫為己有 ,斗拱在唐代發展成熟後便規定民間不得使用。
斗拱,是
漢族建築 上特有的構件,是由方形的斗、升、拱、翹、昂組成。 是較大建築物的柱與屋頂間之過渡部份。其功用在於承受上部支出的
屋檐 ,將其重量或直接集中到柱上,或間接的先納至額枋上再轉到柱上。一般上,凡是非常重要或帶紀念性的建築物,才有斗拱的安置。
斗拱通過力學原理,將梁對外挑屋檐的受力傳輸到立柱,從而解決了大面積挑空屋頂的受力難題。它既起到了承上啟下、傳遞荷載的作用,也起著使建築物出檐更加深遠,造形更加優美、壯觀的作用。在中國古代,斗拱是區別建築等級的標誌,越高貴的建築斗拱越複雜、繁華。過去人們一直認為斗拱是建築裝飾物,而研究證明,斗拱把屋檐重量均勻地托住,起到了平衡穩定作用,有著很強的抗震、抗壓能力。
斗拱使人產生一種神秘莫測的奇妙感覺。在美學和結構上它也擁有一種獨特的風格。無論從藝術或技術的角度來看,斗拱都足以象徵和代表中華古典的建築精神和氣質。斗拱中間伸出部仍叫做耍頭。雕著一個立雙式的青色龍頭。其兩旁的墊拱板雕半立體火焰珠一粒,象徵吉祥如意。
斗栱構件 承托建築物檐宇部分的構件。主要由方形的斗和弓形的栱經多重交叉組合而成。每一組合稱一攢。按安裝部位分科,位於柱頭上的稱柱頭科,位於屋角柱上的稱角科,分布於柱間部位的稱
平身科 。斗栱對屋檐有支撐和減震作用,也有較強的裝飾性,因此,多用於較高等級建築上。斗栱發展至清代,被作為
建築模數 使用,一座建築的所有尺度均以
斗口 為單位,長度同於最下坐斗的開口大小。 作為斗栱原始形態的櫨欒,最晚在西周時期已經出現了,西周初年的“令殷”,四足做成方形短柱,柱上置櫨斗,兩柱之間櫨斗口內施橫枋,枋上置二方塊,類似散斗,和櫨斗一起承載上部板形的座子。這些構件的形狀和組合方法與後代
檐柱 上的結構大體相同。斗栱是用方形木塊和前後左右挑出的臂形橫木互相結合而組成的一種結構,它可傳遞荷載,將建築物上部的重量平均分配在這承托的構架上,以分散橫樑和立柱銜接的地方橫樑所受的集中
剪力 ,使梁木不易折損。斗栱發明後逐步成為大型建築物所不可缺少的構件。
斗栱結構 安陽
婦好 王后墓中出土“
偶方彝 ”的年代早於“令殷”.它的蓋頂下的
櫨斗 似的結構,也是仿木斗栱結構的形象。此外在山東臨淄郎家莊一號東周墓(時代可能為春秋戰國之交)出土的一件漆器圖案.也看到斗栱的形象。
作用 斗栱在
中國古建築 中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主要有四個方面:
一、它位於柱與梁之間,由屋面和上層構架傳下來的荷載,要通過斗拱傳給柱子,再由柱傳到基礎,因此,它起著承上啟下,傳遞荷載的作用。
二、它向外出挑,可把最外層的桁檀挑出一定距離,使建築物出檐更加深遠,造形更加優美、壯觀。
在它成型之後很長一段時間內,被作為構件大小的基本尺度(“模數”制)
後來的斗拱逐漸變為裝飾(後來採用磚牆,出檐變近許多,作用減少),也是區別建築等級的標誌。越高貴的建築斗拱越複雜、繁華。
三、它構造精巧,造形美觀,如盆景,似花籃,又是很好的裝飾性構件。
四、榫卯結合是抗震的關鍵。這種結構和現代
樑柱 框架結構極為類似。構架的節點不是剛接,這就保證了建築物的剛度協調。遇有強烈地震時,採用榫卯結合的空間結構雖會“鬆動”卻不致“散架”,消耗地震傳來的能量,使整個房屋的地震荷載大為降低,起了抗震的作用。
中國古建築 屋頂挑檐採用斗拱形式的較之沒有斗拱的,在同樣的地震烈度下抗震能力要強得多。斗拱是榫卯結合的一種標準構件,是力傳遞的中介。過去人們一直認為斗拱是建築裝飾物,而研究證明,斗拱把
屋檐 重量均勻地托住,起到了平衡穩定作用。
斗栱用於柱頂、額枋和屋檐或構架間,它的產生和發展有著非常悠久的歷史。從兩千多年前戰國時代採桑獵壺上的建築花紋圖案。作為中國傳統木架建築顯著特點之一的斗拱在
漢代 普遍使用。宋《
營造法式 》中稱為
鋪作 ,清工部《工程做法》中稱斗科,通稱為斗拱。斗是斗形木墊塊,拱是弓形的短木。拱架在斗上,向外挑出,拱端之上再安斗,這樣逐層縱橫交錯疊加,形成上大下小的托架。斗拱最初孤立地置於柱上或挑梁外端,分別起傳遞梁的荷載於柱身和支承
屋檐 重量以增加出檐深度的作用。唐宋時,它同梁、枋結合為一體,除上述功能外,還成為保持木構架整體性的
結構層 的一部分。明清以後,斗拱的結構作用蛻化,成了在柱網和屋頂構架間主要起裝飾作用的構件。
演變 對斗栱的起源有三種說法。一種認為由井幹結構的交叉出頭處變化而成;一種認為由穿出柱外的挑梁變化而成;一種認為由擎檐柱演化為托挑梁的斜撐,再演化成斗拱。
斗栱在中國木構架建築的發展過程中起過重要作用,它的演變可以看作是中國傳統木構架建築形制演變的重要標誌,也是鑑別中國傳統木構架建築年代的一個重要依據。斗拱的演變大體可分三個階段。第一階段為西周至南北朝。西周銅器拱令簋上已有大斗的形象,戰國中山國墓出土的銅方案上有斗和45°斜置拱的形象。
漢代 的石闕、明器、畫像石和畫像磚上也有大量斗拱的形象。從漢高頤闕和四川牧馬山、山東高唐出土的漢明器陶樓上可以看出,柱頂有斗拱承托檁、梁或樓層地面枋,挑梁外端的斗拱承托檐檁,各個斗拱間互不相連。漢代以後開始在柱間用斗拱,最初是一種在現代稱為人字拱的斗拱,即在額枋上立一個叉手,上置一斗,承托檐檁。
至初唐,從西安慈恩寺塔門楣石刻《說法圖》上還可看到佛殿柱間仍用人字拱。第二階段為唐代至元代。這個時期斗拱的主要特點在於柱頭斗拱所承托的梁多插入斗拱中,使斗拱和梁架拉結在一起,順屋身左右橫出的拱也和井幹狀的柱頭方(即枋)交搭在一起。建築的一圈柱頭枋和同它成直角的正、側兩面的梁交織成一個分為若干井字格的水平框架,斗拱成為各交叉處的加強節點。這時斗拱已不再是孤立的支承架或挑檐的構件,而是水平框架不可分的一部分。這個水平框架如今稱為“
鋪作 層”,用於殿堂型構架柱網之上,對保持木構架的整體性起關鍵作用。現存唐代五台山佛光寺大殿的斗拱,就是這種做法的典型實例。
宋《營造法式》中所載各種殿堂構架的斗拱與梁架結合,已不如唐代緊密,但仍類似。第三階段為明代至清代。自明代開始,柱頭間使用大、小額枋和隨梁枋,斗拱的尺度不斷縮小,間距加密。
清式建築的梁不再像宋式那樣穿插在斗拱中,而是壓在斗拱最上一跳之上,直接承挑檐桁。因此,斗拱發展到明清以後便不再起維持構架整體性和增加出檐的作用。它的用料和尺度比宋式大為縮小。
種類 斗栱的種類很多,形制複雜。
按斗拱在建築物中所處的位置 分為外檐斗拱和內檐斗拱:
斗拱名稱
宋代名稱
清代名稱
柱頭斗拱
柱頭科
柱間斗拱
平身科
轉角斗拱
角科
外檐斗栱 :處於建築物外檐部位。分為柱頭科、平身科、角科斗拱;
其中,轉角斗拱的結構最為複雜,所起作用也是最大。
內檐斗栱 :處於建築物內檐部位。分為品字科斗拱、隔架斗拱等。
歷史 起源
斗栱起源於漢代
崖墓 、
石室 、
石闕 和
明器 ;現存實物有四川省綿陽縣平楊鎮漢代石闕
一斗三升 斗拱,和四川雅安縣後漢高頤墓闕一斗二升斗拱。這種形式的斗拱後傳入日本,例如
法隆寺 。
漢代陶樓中的斗拱 北魏(386年—534年)
雲崗石窟 外廊中的斗拱,大體繼承漢代形式,多為一斗三升,但多了人字形補間
鋪作 ,和一斗三升交錯排列。拱呈上彎曲線,而人字
補間鋪作 的兩邊作直線形,如雲崗第9窟。北齊
天龍山石窟 中的斗拱,大體相似,但人字鋪作的兩邊呈上彎曲線狀,如同小屋頂輪廓。
北魏·山西大同雲岡石窟中的斗栱 北齊(公元550年—577年)
雲岡石窟 與天龍山石窟的仿木結構雕刻中,
補間鋪作 的位置都使用了人字形栱。不同的是雲岡石窟中的
人字栱 的斜邊為直線,天龍山石窟中的人字栱斜邊則為弧線型。九原崗壁畫以及國博所藏的北朝石棺中的人字栱也皆為弧線造型。這反映出北朝早期與晚期的風格差異。這種風格在唐代
懿德太子墓 (
懿德太子 李重潤 ,682年-701年)的壁畫中仍有體現。
北朝·山西忻州九原崗北朝墓葬壁畫
唐·懿德太子墓壁畫 唐代(618年-907年)
陝西西安
大慈恩寺 大雁塔入口處有一塊精細的黑大理石雕的佛殿浮雕,顯示角柱上的二跳
角科斗拱 ,補間
斗拱 則是人字形上托短柱。唐代實物在中國有山西五台山
佛光寺 大殿和
鑒真 法師建造的日本奈良招提寺。
唐·山西五台縣佛光寺柱頭鋪作 五代十國(907年-979年)
遼代(公元907年—1125年)
宋代
李誡 《
營造法式 》將這種結構稱為
鋪作 ,並將之標準化,成為
大木作 的一部分。清代雍正十二年(1734年)頒布的《清工部工程做法則例》稱之為斗栱,並對斗栱的形式、用材和比例定下嚴格的規範。從唐到清,斗栱的排布由疏到密,與立柱高度的比例,由大變小,斗栱的結構作用越來越小,裝飾性越來越強。斗栱是禮制的重要體現,等級森嚴,同時也是建築尺度的標準。斗栱結構也傳至朝鮮半島、日本、越南等地。
部件 斗栱由五種部件構成:
栱介紹 形如弓,與建築物表面平行的稱為栱,栱的中間有卯口,以承接與之相交的翹或昂,栱的兩端向上彎曲如弓,其上安升子。
瓜栱 最短,安置在斗栱最底層。
外拽瓜栱 《
營造法式 》稱為瓜子栱:在
檐柱 中心線外,與第二道翹或昂相交、與建築物正面平行;外拽瓜栱之下為翹和翹外端的
十八斗 ,外拽瓜栱之上為昂、栱兩端三才升、外拽萬栱
里拽瓜栱 《
營造法式 》稱為瓜子栱:在
檐柱 中心線內,與建築物正面平行。里拽瓜栱之下為翹和翹里端的
十八斗 ,里拽瓜栱之上為昂、栱兩端三才升、里拽
萬栱 。
萬栱 ,中長,安置在瓜栱之上。
正心萬栱 《
營造法式 》稱為
足材 慢栱:在
正心瓜栱 之上,與建築物正面平行。清式斗栱中,在正心瓜栱之上,只有一層
萬栱 ,萬栱之上承托一至六道重疊的正心枋,直到正心桁。
外拽萬栱 《
營造法式 》稱為單材慢栱:在
檐柱 中心線外,與建築物正面平行,外拽萬栱之下為外拽瓜栱和兩端三才升,外拽萬栱之上為三才升、外拽枋。
里拽萬栱 :《營造法式》稱為單材慢栱:在檐柱中心線內,與建築物正面平行,里拽萬栱之下為里拽瓜栱和兩端三才升,里拽萬栱之上為三才升、里拽枋。
廂栱 ,只有外拽,里拽,沒有正心。《營造法式》稱為令栱。
外拽廂栱 :安裝在最上層的昂翹的最外端,由
十八斗 承托;外拽廂栱之上為兩端三才升、外拽枋,垂直方向耍頭。
里拽廂栱 安裝在最上層的昂翹的最里端,由
十八斗 承托;里拽
廂栱 之上為兩端三才升、里拽枋。
從栱長看,栱長最長的為
萬栱 ,其次為廂栱,最短為瓜栱。
翹
弓形木,與建築物表面成直角,因此也和栱成直角的,稱為翹。翹的形式和功能和栱相同,惟方向與之垂直最底層的翹伸出最少,往上的翹,伸出逐層增加。《
營造法式 》稱翹為
華栱 ,無論長短。
搭角鬧翹 :角科上由正面伸往側面的翹。
斜翹 :角科中在45度角的翹。
昂
斗拱中在中心線上前後伸出,前端下斜帶尖的木材部件稱為昂,《營造法式》稱為下昂,其功能與翹相同,形式不同。
搭角鬧昂 :角科上由正面伸往側面的昂。
斜昂 :角科中在45度角的昂。
斗
斗栱中承重的方形木塊,承托橫豎兩個方向的重量,上開十字卯口。
坐斗 坐斗 ,又名
大斗 :《
營造法式 》稱為
櫨斗 。坐斗在全攢斗栱最底層,承托全攢重量的斗狀方木塊,開十字卯口
十八斗 :《營造法式》稱為
互動斗 ,在翹昂兩端,承托上層栱昂交叉點、栱翹交叉點,十字卯口。
升
也稱升子,栱與翹或昂交點之間,栱的兩端與上層栱之間的斗狀方木塊。升只承托一個方向的重量,只開一字口。
槽升子 :在
正心栱 兩端,承托上層栱或枋。《營造法式》稱為齊心斗。
三才升 :在各種外拽栱、里拽栱的兩端,承托上層栱或枋。《營造法式》稱為散斗。
斗口 斗口 是
平身科 坐斗的卯口,是清式建築中的基本度量單位。例如正心瓜拱的長度為6.2斗口,高為2斗口,寬為1.25斗口,坐斗長寬各為3斗口,高2斗口。兩組斗拱的間距為10-12斗口。
形式 按昂翹數目分類:
《營造法式》鋪作圖 單昂斗栱
單翹單昂斗栱
單翹重昂斗栱
重翹重昂斗栱
重翹重三昂斗栱
按出踩的多少分類;
單翹(三踩)品字斗栱:里外各支出一層。
五踩重翹品字斗栱:里外各支出二層。
七踩三翹品字斗栱:里外各支出三層。
九踩四翹品字斗栱:里外各支出四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