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3月29日,故宮博物院新成立五個研究所,在新聞發布會上,嘉賓共同為新成立的研究所揭幕。
當日,故宮博物院宣布新成立玉文化研究所、文物保護科技研究所、古書畫鑑藏研究所、建築與規劃研究所、智慧財產權研究所。故宮研究院以“學術故宮”為宗旨,自2013年10月成立以來已經形成一室(研究室)、一站(博士後科研工作站)、二十一所,加上新成立的五個研究所,2019年故宮研究院將形成共二十八個機構的學科布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文物保護科技研究所
- 隸屬:故宮博物院
2019年3月29日,故宮博物院新成立五個研究所,在新聞發布會上,嘉賓共同為新成立的研究所揭幕。
當日,故宮博物院宣布新成立玉文化研究所、文物保護科技研究所、古書畫鑑藏研究所、建築與規劃研究所、智慧財產權研究所。故宮研究院以“學術故宮”為宗旨,自2013年10月成立以來已經形成一室(研究室)、一站(博士後科研工作站)、二十一所,加上新成立的五個研究所,2019年故宮研究院將形成共二十八個機構的學科布局。
以套用研究為主,利用現代科技、結合傳統工藝,對中國古建築、石窟寺以及各種不同質地、不同類型的出土文物、館藏文物的科學保護進行研究;負責全國重點文物古蹟、古建築、石窟寺的勘測設計和施工技術指導等。地址:北京市北海後門西 考古...
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簡稱“文研院”)成立於1935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文物局直屬的文化遺產保護科學技術研究機構,坐落於北京市。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主要開展國家文化遺產資源的調查、登錄工作;承擔國家水下文化遺產保護相關工作;承擔...
陝西省文物保護研究院成立於1989年,原名西安文物保護修復中心,是國內成立較早、規模較大、門類較全的省級文物科技保護專業機構,隸屬陝西省文物局。2010年12月,更名為陝西省文物保護研究院。 陝西省文物保護研究院編制83人,其中,高級職稱...
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是我國西南地區規模最大、人數最多、門類最齊的文物科研單位,在田野考古、古建築石窟保護、文物保護修復技術等方面有著較強的實力,尤其在古代巴蜀文化的研究、古代壁畫、古代青銅器和石質文物保護方面取得了較為突出...
對古遺址、古墓葬及出土文物實施預防性保護、科技保護和數位化保護;負責考古出土文物收藏、保護、研究、展示和利用工作;負責晉祠、永祚寺、天龍山石窟、龍山石窟、竇大夫祠、多福寺、淨因寺、關帝廟、北齊壁畫等文物景區的文物保護、管理...
甘肅大地灣文物保護研究所為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4年12月,中共甘肅省委確定為“甘肅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歷史沿革 甘肅大地灣文物保護研究所 大地灣新石器時代遺址位於甘肅省秦安縣城東北45公里的五營鄉邵店村東,座落在...
承擔考古遺址現場保護與出土文物保護修復工作;承擔制定古蹟遺址保護規劃和保護方案;承擔古蹟遺址保護展示工程、博物館陳列展示等設計和施工製作;開展文化遺產保護科學與技術培訓,傳播最新的文化遺產保護理念、法規和方法;進行中外文化遺產保護...
從事文物保護與考古的科學研究工作,是廣西唯一同時具有考古發掘單位資質和文物保護工程勘察設計乙級資質、施工二級資質的文物機構,承擔著全區文物調查、勘探、發掘、科學研究和文物保護工程設計及施工的主要任務。內設機構 單位現內設五個...
據2019年4月研究院官網資料顯示,研究院內設9個部門,包括辦公室、安全保衛部、調查勘探部、考古研究一部、考古研究二部、文物保護規劃部、文物保護科技研究部、文物保管部、文物信息部。科研成就 考古發掘 先秦考古 2014年6月至2015年5...
市文物保護和考古研究院未來將推動淄博考古調查與勘探、田野發掘、文物保護與利用、科學研究、公眾考古及人才隊伍建設等方面全面發展,進一步拓展全市文物保護和考古工作新發展格局,彰顯淄博文化魅力。
後併入鄭州市文物陳列館(鄭州市博物館前身),1984年恢復為鄭州市文物工作隊;1995年,更名為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2006年,更名為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內設辦公室、文物考古發掘部、文物資料保管部、文物保護科技部、古建築保護研究...
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是我國西南地區規模最大、人數最多、門類最齊的文物科研單位,在田野考古、古建築石窟保護、文物保護修復技術等方面有著較強的實力,尤其在古代巴蜀文化的研究、古代壁畫、古代青銅器和石質文物保護方面取得了較為突出...
山西省古建築保護研究所是國內重要的文物保護科學研究機構,成立時間較早,科研成果顯著,為國內的文物保護及研究作出了重大的貢獻。簡介 山西省古建築保護研究所成立於1980年。主要從事對古代建築、石窟、壁畫、塑像等歷史文物的調查研究工作...
張然(1983.12—),男,北京人,北京科技大學科學技術史專業碩士畢業,中國國家博物館文保院文物與科技研究所所長、副研究館員。研究方向 主要從事金屬文物、近現代科技文物保護工作,主持完成大鐘寺銅、鐵鐘保護修復項目,主持館藏13件...
近年來,師資隊伍建設成績斐然,潛偉教授當選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成員(2015年),李延祥教授被評為北京市優秀教師(2013年),陳坤龍副教授入選北京高校“青年英才”培養計畫(2013年)、首批國家文物局文物保護科技優秀青年人才計畫(...
中國科學院文化遺產科技認知研究中心面向國家需求和學術前沿,致力於傳統工藝等文化遺產的調查和科學技術研究,保存現狀與保護技術的評估,以及文化遺產的管理研究,重視國際交流與合作。2004至2010年期間,中心就紙張、木材與石質文物的保護...
(1)文化遺產研究:周秦漢唐考古研究、絲綢之路考古研究、科技考古研究;(2)文化遺產保護規劃研究:大遺址保護規劃編制研究、文化遺產保護管理研究;(3)文化遺產保護技術研究:文物分析技術研究、文物保護技術研究。基礎設施 基實驗室現有...
重慶市文物考古研究院成立以來,已先後完成500餘個考古調查、勘探、發掘項目,開展了200餘項建築遺產保護項目,實施了140餘個、25000餘件(套)可移動文物修復保護項目,在科技考古、大遺址保護、金屬文物保護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在重慶史前...
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隸屬江西省文化和旅遊廳,主要是負責江西省地下、水下文物保護和研究的機構,屬公益一類事業單位。研究院內設辦公室、考古研究室、古陶瓷研究中心、科技考古與文物保護中心、配合基本建設文物保護辦公室、文物技術修復室...
該所還先後完成60餘處文物保護單位的測繪和維修設計方案。在文物科技保護方面,開展了濉溪隋唐大運河出土唐代木船、潛山漢墓出土漆木器等項目脫水定型和六安雙墩1號漢墓出土文物現場保護處理工作。 同時,文物考古研究所學術研究取得重要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