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況
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位於鄭州市建設路31號(碧沙崗公園內)。前身為鄭州市文物工作組,成立於上世紀60年代,後併入鄭州市文物陳列館(鄭州市博物館前身),1984年恢復為鄭州市文物工作隊;1995年,更名為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2006年,更名為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內設辦公室、文物考古發掘部、文物資料保管部、文物保護科技部、古建築保護研究部、文化遺產規劃設計部、對外聯絡部七個職能部門。主要負責鄭州市六(縣)市六區7446.2平方公里內的文物保護、考古調查、發掘、研究及古代建築保護與文化遺產規劃設計等工作。現今單位編制40人。其中,中國考古學會理事1人,國家文物局專家1人,省級學術帶頭人1人,全省宣傳文化系統“四個一批”人才1人,市級學術帶頭人3人,市級專業技術撥尖人才3人。獲考古發掘團體領隊資質,已形成包括考古發掘、專業測繪、航空攝影、科技保護、遺產評估、文物修復、古建築保護、遺產規劃、公眾考古學傳播、文博創意等在內的綜合型考古科研機構。
文物普查
單位自建制以來,先後參加了第一、二、三次全國文物普查工作,承擔了國家科技部基礎研究重大項目、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教育部重點人文基地重大項目、夏商周斷代工程、中華文明探源工程、長江三峽庫區文物發掘、南水北調中線乾渠工程等考古發掘工作;與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學等知名院所合作開展了重要遺址的考古工作。獲全國年度十大考古新發現7項;國家田野考古質量獎4項;三峽庫區年度十項重要考古發現1項等。
業務成果
近年來,該院不斷解放思想,轉變發展觀念,最佳化發展結構,積極開拓古建築保護及大遺址規劃設計業務,為單位事業發展注入新活力。目前,已完成《鄭州新區文物保護規劃》、《滎陽漢霸二王城、京襄城保護方案》、《鄭州商城城垣保護展示工程方案》、《鄭州市城鄉優秀近現代建築保護規劃》、《鄭州碧沙崗北伐軍陣亡將士紀念館勘察報告暨維修加固設計》、《密縣縣衙一期、二期修復工程設計》、《登封少林寺二祖庵現狀勘察暨維修加固設計》、《中牟壽聖寺雙塔維修加固設計》、《安陽市城隍廟牌樓維修加固設計》、《薊縣北少林寺多寶塔維修加固設計》、《沁陽神農山古建築群—紫金頂建築群維修加固設計》;參與《新密李家溝遺址文物保護規劃》、《鄭州西山遺址文物保護規劃》、《新鄭望京樓遺址文物保護規劃》等遺址保護及設計工作。
2008年,該院貫標ISO14001:2004環境管理體系,在此基礎上,該院率先在全國開拓了文物環境影響評估業務,先後完成了《鄭州市城市快速鐵道交通文物環境影響評估報告》,《鄭州五中文物環境影響評估報告》、《鄭州十四中文物環境影響評估報告》、《河南正商置業藍海港灣向陽廣場項目文物環境影響評估報告》等文物環境影響評估工作。
在公眾考古傳播方面,積極回響中央“讓文物活起來”的指示要求,在市紀委指導下,聯合開展每年一屆的全國“天地之中杯”廉政暨文化遺產漫畫大賽;協助市紀委完成十集廉政歷史人物紀錄片《正氣貫古今》的拍攝;完成國內首部文化遺產保護法律法規漫畫版《如是漫說》第一、二季,考古動漫《九鼎傳奇》,考古公益廣告片《考古》,網路大電影《殷商傳奇之再生緣》,組織創作了《剪紙上的鄭州》、《老鄭州民俗風情畫集》等。
在業務工作開展的同時,積極開展科學研究,出版學術專著40餘本(部),發表簡報與論文近千篇。獲全國文博考古十佳圖書2項,省社科聯優秀成果一等獎2項等。
科研成果
在業務工作開展的同時,該院積極開展科學研究,先後出版專著20餘部,編輯歷史文化叢書20餘本,發表論文與報告500多篇,其中獲全國文博十佳圖書2項,省社科聯優秀成果一等獎2項,二等獎3項,三等獎1項,市社科成果一等獎5項,二等獎3項,三等獎10餘項。
在業務工作開展的同時,該院積極開展科學研究,先後出版專著20餘部,編輯歷史文化叢書20餘本,發表論文與報告500多篇,其中獲全國文博十佳圖書2項,省社科聯優秀成果一等獎2項,二等獎3項,三等獎1項,市社科成果一等獎5項,二等獎3項,三等獎10餘項。
目前,該院正與全國近十家知名院所合作開展學術攻關項目,也誠摯的邀請您前來鄭州,與我們一起做好鄭州市歷史文化遺產保護與傳承工作。
獲得榮譽
先後獲得鄭州市文化系統先進集體、鄭州市先進工會集體,鄭州市衛生先進集體,鄭州市推行人事制度改革先進集體、市政工程建設工作配合獎獲獎單位、鄭州市 改革開放30年最具影響力單位、河南省文物普查工作先進集體、河南省省級文明單位等殊榮。
機構設定
機構領導
院 長:顧萬發
書 記:顧萬發
副院長:李建和
副院長:杜新
下設部室
辦公室 主任:靳曉倩
文物考古發掘部 主任:劉彥峰
文物資料保管部 主任:張文霞
古建築保護研究部 主任:信應君
對外聯絡部 主任:王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