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文化遺產保護研究中心,簡稱“文化遺產保護研究中心”(CCHC),是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主管的科研學術機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文化遺產保護研究中心
- 主管部門: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
- 全稱: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文化遺產保護研究中心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文化遺產保護研究中心,簡稱“文化遺產保護研究中心”(CCHC),是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主管的科研學術機構。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文化遺產保護研究中心,簡稱“文化遺產保護研究中心”(CCHC),是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主管的科研學術機構。相關簡介作為國內唯一的國家級考古科研機構,工作範圍面向全國。50多年來,考古研究所在...
文化遺產保護研究中心 文化遺產保護研究中心,是北京大學人文社會科學虛體研究機構。
豐城市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保護中心,是豐城市的政府工作部門。2019年11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豐城市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保護中心獲得“鑼鼓藝術(花鑔鑼鼓)項目”保護單位資格。
青田縣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保護中心是青田縣境內組織機構。所獲榮譽 2019年11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青田縣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保護中心獲得“燈舞(青田百鳥燈舞)、燈舞(青田魚燈舞)”保護單位資格。
山西大學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中心前身是山西大學戲劇影視研究中心,該中心成立於2003年。中心主要負責人姚寶瑄教授。 本中心主要從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的整理、研究工作。科研條件 研究方向 研究方向有藝術學、人類學、民俗學、民間文藝學...
吉林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研究中心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2019年11月12日,入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獲得對“鼓舞(烏拉陳漢軍旗單鼓舞)、滿族珍珠球、廟會(北山廟會)”的保護資格。
丹東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研究中心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2019年11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丹東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研究中心獲得“朝鮮族花甲禮、嗩吶藝術(丹東鼓樂)項目”保護單位...
鄭州大學歷史文化遺產保護研究中心,前身為鄭州大學科技考古中心,成立於2001年12月,重新組建於2004年9月,2008年獲批為河南省教育廳人文社科重點基地。簡介 歷史學系始建於1958年,是鄭州大學建校之初建立的七個系之一,已有近五十年的...
保護和利用等領域的研究,突出區域性與民族性,努力開創少數民族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的新空間、新途徑和新思路,為少數民族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可持續開展提供有力的學術支撐和智力支持,推動民族地區文化和社會發展,促進中國-東協文化...
遺產研究中心積極關注中國文化遺產事業的健康發展,踴躍參與有關方面的規劃工作和決策諮詢。在文化遺產研究日益得到重視和文化遺產保護機構逐漸增多的今天,復旦遺產研究中心通過一系列研究和實踐工作,努力以前瞻性、示範性創立學科品牌,在文化...
華中科技大學文化遺產研究中心是華中科技大學下轄機構。華中科技大學文化遺產研究中心,是集建築與城市歷史類課程教學、文化遺產保護研究和遺產保護工程設計於一體的工作機構。現有教授5人,副教授5人,講師3人以及博士生9人。華中科技大學文化...
中心成立 2020年8月21日,陝西省黃河文化遺產研究中心在陝西文物科技大廈正式揭牌,並召開首次黃河文化遺產保護研討會,討論下一步工作。陝西省黃河文化遺產研究中心由西北工業大學、西北大學、陝西師範大學、西安美術學院、西安工程大學5所...
(四)組織開展文化遺產展示、展覽、展演等活動,組織實施“文化和自然遺產日”相關活動,開展文化遺產相關的文化交流與合作活動。(五)組織開展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學術交流,編纂研究成果、普及型讀物;依法合理使用和維護非物質文化遺產知識...
榮縣文化遺產研究保護中心 榮縣文化遺產研究保護中心(榮縣文物管理服務中心、榮縣博物館),位於四川省自貢市,宗旨和業務範圍是“貫徹落實黨和國家關於文物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方針政策、決策部署和相關法律法規;執行相關規章制度和行業規範。
簡介 歷史文化遺產保護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的依託單位是陝西師範大學。評估 2019年10月至12月,依據《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建設與運行管理辦法》和《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評估細則》,教育部對該中心評估結果為良好。
景德鎮市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保護中心隸屬市文廣新局,正科級全額撥款事業單位,是全省各設區市文化系統中首個單獨成立的非遺機構。中心共有11個事業編制,現在崗工作人員11人。設書記、主任兩個正科職位,內設綜合科、保護科。主要承擔全...
貴州文化與自然遺產保護研究中心是貴州師範大學科研平台。工作思路 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緊扣文化、自然遺產保護這個主題,從科學保護貴州文化自然遺產、貴州文化與自然遺產的傳承、文化內涵的充分挖掘與展示等方面出發,對貴州省具有重大旅遊...
中國美術學院文化遺產研究中心為人類文化遺產保護提供美術學院的智慧和力量。主要工作有系統梳理和研究國內外文化遺產基礎理論;探尋和建構有美術學院特色的文化遺產教學體系;參與文化遺產保護策略和管理規範的制訂;發揮美術學院的學科特長,致力...
灣里區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保護中心是一個組織機構,為“元宵節(上坂關公燈)”項目保護單位。2019年11月12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灣里區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保護中心獲得“元宵節(上坂關公燈)”項目...
開展平遙世界遺產城市的保護與發展狀況評估,推動平遙世界文化遺產保護發展的機制創新,逐步探索並形成“世界遺產”保護與發展的“中國方案”。發展歷程 2021年10月9日,阮儀三文化遺產保護與傳承研究中心(平遙)在平遙古城正式揭牌。
該研究中心將在黃岡非遺保護、非遺產業開發、黃岡民俗、民歌、民間工藝、禪宗文化、文化傳說、東坡飲食等方面開展廣泛深入研究,進一步推進黃岡市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傳承與研究開發。黃岡市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中心成立於2011年6月1日,依託...
其前身是國家社科基金資助項目“重慶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對區域經濟發展的促進作用”課題組。理念 中心以“昌明國故,融化新知”為宗旨,以“弘揚傳統,共創和諧”為目標。發展 中心秉承理論與實踐並重的學風,在弘揚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同時,...
秉承“加強和保障非物質文化遺產、茶馬古道文化遺產保護”,做好全市規劃、普查、保護、利用、開發等工作。具體組織雅安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和茶馬古道文化遺產保護項目的挖掘、搶救、研究、保護和整理工作;承擔非物質文化遺產申報前研究論證...
廣西民族大學文化遺產研究中心,是廣西民族大學民族學與社會學學院的科研平台,主要開展民族文化遺產保護、傳承與利用的研究。單位職能:廣西民族大學文化遺產研究中心主要開展民族文化遺產保護、傳承與利用的研究,積極與校外單位聯繫,積極參與...
社會影響 註冊成立大連市海島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與保護中心是大連市文化和旅遊局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大力支持長海縣發展部署的一項工作實踐,是匯聚社會力量、專業人員踐行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有意探索。
這一系列工作為南方少數民族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中心和湖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中心的成立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中南民族大學南方少數民族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中心是國家民委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該基地下設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政策研究、民族...
研究方向 絲路文化遺產保護利用協同創新研究中心將以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為指導,按照“溯到源、找到根、尋到魂,找準歷史和現實結合點的要求”,堅持世界眼光、國際標準、西安特色,充分借鑑國內外經驗,立足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