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大學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中心

山西大學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中心

山西大學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中心前身是山西大學戲劇影視研究中心,該中心成立於2003年。

山西大學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中心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楊家將傳說(楊家將說唱)”的保護單位。主要從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的整理、研究工作。研究方向有藝術學、人類學、民俗學、民間文藝學、民間文學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山西大學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中心
  • 類別:中心
歷史沿革,科研條件,研究方向,在研人員,在研項目,研究成果,

歷史沿革

山西大學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中心前身是山西大學戲劇影視研究中心,該中心成立於2003年。中心主要負責人姚寶瑄教授。 本中心主要從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的整理、研究工作。

科研條件

研究方向

研究方向有藝術學、人類學、民俗學、民間文藝學、民間文學等。中心現有專、兼職研究人員13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4人,具有博士學位的2人,碩士學位7人。2004年起中心開始了對民間說唱文學《楊家將》的蒐集、整理、保護、研究等工作。
2006年,山西省申報第一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民間說唱文學《楊家將》成功入選,位列民間文學類項目第一名。
2008年民間說唱文學《楊家將》成功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
2001年,本中心的前身山西大學戲劇影視研究中心與山西大學音樂學院共同合作成功申請了戲劇戲曲學碩士學位授予點。
2007年由於山西大學文學院戲劇影視專業成功申請了廣播電視電視藝術學的碩士點。
本中心正在積極展開合作,申請相關學科的博士學位授予點,力爭為相關領域培養更多的優秀研究人才。 山西大學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中心與山西省廣播電視總台、山西省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中心、山西省戲劇研究所、山西省音樂舞蹈曲藝研究所、山西省戲劇家協會、山西省電影藝術家協會、山西省電視藝術家協會等多家單位建立了廣泛、深入合作關係。

在研人員

姚寶瑄:山西大學文學院教授,主要從事戲劇影視文學教學研究工作。任山西大學廣播電視藝術學戲劇戲曲學兩學科學術帶頭人,研究生導師;
段有文:山西大學文學院教授,碩士生導師。山西大學文學院教授,碩士生導師,中國民俗學會常務理事,山西民俗學會副會長,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會員;
李 豫:山西大學文學院教授,碩士生導師;
王立軍:山西大學文學院講師;
焦中棟: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博士後;
燕 筠:山西大學文學院講師;
戴少忠:山西大學傳媒實驗教學中心 實驗師;
王麗芳:山西大學傳媒實驗教學中心 實驗師;
劉曉明:山西大學傳媒實驗教學中心 實驗教師。

在研項目

民間說唱文學《楊家將》
山西大學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中心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楊家將傳說(楊家將說唱)”的保護單位。
民間說唱文學《楊家將》是至今仍保存在民間的以鼓詞形式流傳長篇的說唱文學。以楊家將歷代抗遼抗西夏的故事為主體,講述楊家九代人的英雄事跡。史詩全長可演唱600小時左右,約三十萬行,是今發現發掘的第一部漢民族長篇史詩。這一研究成果,將填補中國漢語言文學中沒有史詩這一文學巨製的空白。在方言研究,民俗文化,民間藝術,戲曲生成等研究方面有著極為重要的價值和作用。
2006年,民間說唱文學《楊家將》已入圍山西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位列第一。
2008年被正式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世界各國對各國各民族古代史詩的研究,早已是汗牛充棟,理論體系完整,涉及內容廣泛,研究方法得當,科研成果豐碩。國內對史詩的研究,雖說起步較晚卻也名家輩出,碩果纍纍。特別是建國後藏族《格薩爾王》、蒙古族《江格爾》、柯爾克孜族《烏納斯》三部鴻篇巨製的蒐集、記錄、整理、研究,確立了中國史詩研究的學術地位完善了理論體系建設和系統的研究方法。同時,西南少數民族史詩群的挖掘整理與研究,對這一學科的進一步完善和學科隊伍的建設,研究人才的培養,做出了重大的貢獻。然而,華夏的主體民族有著五千年歷史,世界各民族中人口最多,幅員最為遼闊的漢民族,雖有“詩國”的美譽卻無有史詩這一文學形式流傳於世。一百多年來,無數前輩學者前赴後繼,細心鑽研,從理論探討到史籍檢索,從田野調查到比較分析,做了大量的工作,卻始終沒能解決漢民族是否曾經出現史詩這一文學巨製的問題 成為一個困擾學界長達百年的學術懸案。也是本課題需要研究的第一大難點和重點。
經本課題負責人姚寶瑄教授多年的研究,在理論探討和田野調查兩方面做了大量細緻的工作。他認為:東起中國東北的白山黑水與南西伯利亞,過蒙古草原進入中國甘、青、川、新地區,穿中亞,過黑海、裏海至地中海東岸——小亞細亞,是由阿爾泰語系諸民族聯接起來的一條古來的民族遷徙路線,也是一條史詩產生的文化地理路線。縱貫古今中外,凡是在歷史上與這條文化地理上的民族有過征戰、交往、遷徙、或者民族交融、文化撞擊、語言融合的民族,均產生過“史詩”這一文學形式。(姚寶瑄《世界史詩的文化地理樞紐》,見《晉陽學刊》1990.4期。《環太平洋文化的樞紐動力區》,見《晉陽學刊》1992.2期。《太平洋文化比較研究》,中國戲劇出版社,2005年版。) 由此可以在理論上推斷:沿中國長城東西一線,古代阿爾泰語系遊牧民族與漢民族相互征戰,撞擊與融合的地區,是中國漢民族產生史詩的關鍵地區。
雖然歷史的腳步已邁入二十一世紀,但在這一地區相鄰近的,較為落後的,有著濃重地方方言的地區還應當保存著民間史詩這一文學遺存。而主要內容,應當以《楊家將》為主體。因為楊家將故事、傳說不但符合上述的各項條件,也符合世界史詩內容的三大要素:一,不同民族不同語言之間的撞擊與融合。二,以保家衛國為主要敘事內容的說唱藝術。三,以一個英雄或是英雄家族的故事為內容的載體。這是本課題所要研究解決的第二大難點,重點和主要創新之處。  在姚寶瑄教授這一研究理論的指導下,山西大學文學院有關師生在長達十年左右的時間裡,在山西、河北、陝西、內蒙等地尋找宋代楊家將抗遼,抗西夏的歷史遺蹟和民間傳說 故事。特別著重在楊家將古代主要活動區域的周邊地帶,比較偏僻的,方言保存完好的,古來即為民族雜居地區進行普查。經過大量的長時間的田野調查,終於在2004年底,于山西西北部廣靈縣與河北蔚縣交界地區,找到了至今仍流傳於民間的長篇說唱文學《楊家將》。在山西大學校長基金和社科基金的支持下,將至今仍可以演唱的三位老藝人(最大的七十六歲,最小的六十一歲)接到山西大學,由山西大學戲劇影視研究中心,文學院主持,由院電子傳媒實驗室具體承擔,開始全面系統地記錄這部史詩全部的音、像資料。截至2006年底,已完成全部錄音(包括同時錄像)共520小時。現已整理出文稿約320小時。全部史詩據老藝人們講,每天演唱三回,(約3-4個小時)可連續演唱八個月。據不完全統計,整部史詩可錄音(錄像)600小時左右,全部整理成文學,約三十萬行。這一宏篇巨製可以認定是發掘出的第一部漢民族(用漢語地方方言演唱)所有的民間英雄史詩。這部史詩共有三部分組成。上篇主要講述楊繼業、佘賽花二人的故事,至金沙灘血戰,穆桂英現身戰場。中篇以楊六郎、楊宗保父子與穆桂英故事為主體。下篇以楊文廣與呼家將聯合征西、征南的故事為主體,牽起楊家將六、七、八、九代人的內容,以佘老太君遵旨率全族西遷至西寧結束。課題組正在組織人員進行最後的文字記錄和前期研究。對該史詩的理論定位和敘事、演唱、語言、民俗等方面的研究是該課題所要解決的第三個難點、重點及創新之處。  以下將民間說唱文學《楊家將》流傳區域及地理環境,歷史淵源,基本內容特徵,規模,主要價值作以簡單的介紹:   民間說唱文學《楊家將》主要流傳在山西廣靈與河北蔚縣交界地區。 廣靈縣位於山西省東北部高原邊緣、永定河上游、北嶽恆山東襟、太行山北端。東臨河北蔚縣,南接靈丘,西連渾源,北邊是山西陽高、河北陽原。現屬山西省大同市。 蔚縣現屬河北省張家口市。  廣靈—蔚縣歷史悠久,遠在石器時代就有人類生存。廣靈春秋時為代國地,戰國時屬趙國,西漢始置平舒縣,至北齊縣廢;“遼統和十三年(公元995年)正月甲寅日,復置為縣,名廣靈。”雖歷代各有所屬,但在唐亡後370餘年的歲月里,歷屬遼、金、元這三個中國北方少數民族建立的政權,以漢民族廣聚而受少數民族統治,雖知有宋,卻只能面南而望,慨嘆歸漢無期。  廣靈—蔚縣一帶自古便是邊塞用兵之地。自秦漢以來,北方少數民族與中原漢民族時有爭戰,邊塞自然首當其衝,在此地域留下了許多戰爭遺蹟。現南部群山中尚殘留古長城數十公里,據清光緒本《蔚州志》按《史記》所載,築於戰國趙肅侯十七年(公元前331年),歷代不斷修葺。另有建於群山中易守難攻處的古代寨洞13處,和歷代所建莊堡95處。 廣靈地貌西高東低,三面環山,中部大小盆地相間,而東部低洼處與河北省蔚縣接壤,形成了較大的“廣蔚湖盆”,因而歷史上建置沿革時有併合,並由此形成了一個獨特的方言區和相對穩定的姻親社會,與宋遼之際楊家將活動的主要區域相鄰。民間說唱文學《楊家將》就產生在這一帶。 獨特的建置沿革、長期的邊塞爭端和幾百年的屈辱歷史,使得久居於此的漢民族產生了獨特的抗爭情結,民間多有關於古代戰爭的傳說和戲曲流傳。因而在這片土地上產生民間說唱文學《楊家將》,便成為一種必然的文化現象。 分布區域  漢民族民間說唱文學《楊家將》主要分布在西起山西廣靈縣中部,東至河北蔚縣中部,北起廣靈縣斗泉鄉,南至河北蔚縣下宮村鄉,東西、南北直徑均不超過四十公里的原晉察冀三省交界的山區丘陵地區。另有老藝人高秀才等曾先後至靈丘縣部分鄉村、大同礦務局一、二、三礦家屬區演唱過《楊家將》。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中期郭樹槐、柳順二位老藝人曾在河北張家口地區的寶昌縣、張北縣、沽源縣、康保縣部分農村游呤演唱過一次《楊家將》部分章節。 歷史淵源  民間傳唱史詩《楊家將》的故事本事源於北宋與遼並存時期楊家將世代抗遼抗西夏的歷史真實。千餘年來,史書、野史、文人札記多有記述,民間傳說、戲曲故事廣為流傳。需要著重指出的是,民間史詩《楊家將》流傳的核心區域於宋遼之際屬遼國轄地。整個“楊家將”史詩的故事框架及主要內容,是歷代居住在遼、金、元屬地的漢族百姓口耳相傳、或攙雜戲曲故事、文人記述、筆記演義、民間傳說的民間集體創作的結晶。於清代中後期借鼓書這一曲藝形式而逐漸形成的鴻篇巨製。 基本特徵  漢族民間英雄史詩《楊家將》,規模宏大,故事完整、系統。楊家將譜系明晰。並且與戲曲故事、演義傳奇多有不同之處。  以廣靈鼓書形式演唱。其所用器具及演唱技巧獨樹一幟。演唱語言屬於廣靈---蔚縣一帶的方言、俚語,並融入晉北、晉東北一帶的民歌、戲曲演唱曲調、形體動作,形成一種以純方言演唱的表演形式。 演唱唱詞與道白以地方方言音韻為準(年輕一點的藝人已開始摻入國語),一部長篇一韻到底,分為大音詞、小音詞。演唱板式、曲調有《揚腔》、《頭性》、《原扳》、《垛扳》、《雙高》、《蹲口》、《螞蚱蹬邊》、《九吆》、《十三咳》、《大送》、《大背調》等十餘種。常用的不過三五種,帶有明顯的晉北民歌和地方戲曲風格。 主要價值  民間傳唱史詩《楊家將》最大的價值在於其唱詞(詩句)文本。其次是表演形式。世界上其它文明古國均有史詩傳世,中國的少數民族如藏族、蒙古族、柯爾克孜族、彝族、羌族等,也有史詩傳世。唯獨擁有五千年文明延續不絕的漢民族,沒有民間史詩(或長篇敘事詩)出現。因此,廣靈鼓書《楊家將》的發現、發掘整理、研究刊布,將改寫這一歷史,填補這一空白。以往中國文學藝術界對楊家將故事的說唱鼓詞的研究,多納入“曲藝”這一藝術表現形態之中,而忽視了對其文本進行系統深入地研究。廣靈鼓書《楊家將》文本的研究、刊印,將對這一現象產生重大影響,並足以使《楊家將》與世界上其它著名英雄史詩相媲美  故事完整、內容豐富、情節動人、沒有文人介入,是其又一價值。從第一代楊令公、佘太君到楊家八代、九代傳人的英雄故事,抵抗外侮的以家庭英雄譜係為主體的框架結構,體現了愛國、愛家、愛民族的英雄人格及深刻的主題。符合國內外藝術界對英雄史詩的理論界定和規模要求。其原真、唯一、整體性得到充分體現。因此說,《楊家將》是至今發現的最完整的漢族民間英雄史詩。  對其音樂、唱腔、表演、器具的研究,將豐富中華民族的曲藝藝術寶庫。 對這一英雄史詩使用的方言,唱詞格律、民俗文化、地方習俗的研究,對其敘事方法、結構故事的特點,描寫技巧的分析研究,對其與戲曲、傳說、故事、歷史本事的關係的研究,都將成為各學科主要的研究內容並將產生更多更高層次的研究成果。 瀕危狀況 已無一人專門從事《楊家將》的演唱。現今健在的為數不多的老藝人已無一人能完整的演唱《楊家將》。據老藝人們講,當初演唱《楊家將》時一天唱三回(約三個小時),可連續演唱八個月。如今這一規模已不可能完整地記錄下來。 藝人們年事已高,現今健在的老藝人年齡最小的已六十一歲(1946年生人)。  流傳區域狹小,該史詩、曲種不足已賴其養。 這一珍貴的民族文化遺產急待保護和傳揚。
山西省非物質文化遺產申報項目
——中秋習俗 2008年7月,山西大學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中心對山西省晉城市澤州縣中秋習俗進行了一系列整理、研究工作。 澤州地區位於太行山南端晉豫交界處。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得這裡成為了歷代為兵家必爭之地。戰國時期的長平之戰便發生在此地。戰爭給澤州人民造成過巨大的心理創傷,因此,當地人對於舉家和睦團圓便有著更深的嚮往和精神寄託。因此,澤州地區自古就有對天體文化的崇拜,其崇拜核心便是對月亮文化,特別是對中秋圓月的崇拜。獨特的地理環境、長期的征戰創傷、歷史悠久的月文化崇拜,造就了當地形式獨特、極具保護價值的中秋習俗。
山西省民族傳統節日保護示範地申報項目
中秋節 2008年7月,山西大學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中心對山西省晉城市澤州縣中秋節習俗以及當地中秋月文化進行了一系列整理、研究工作。 澤州地區,位於太行山南端的晉豫交界,特殊而重要的地理位置,使得這裡歷代為兵家必爭之地,戰亂頻仍。戰國時著名的長平之戰便發生在這裡,這場戰爭以趙國慘敗告終,一時屍骨遍野,血流成河。長久而持續不斷的戰事,多少澤州兒女捐軀沙場,戰爭創傷給澤州人民帶來了刻骨銘心的悲痛,甚至恐懼。因此,相比別處而言,這裡的老百姓對和平的渴望和對團圓的嚮往就顯得更為迫切,更為深刻。而中秋節的傳統內涵恰恰迎合併滿足了澤州人民這種樸素的心理渴求。 珏山示範地位於晉城市區東南二十公里處,其核心地區是以今澤州縣珏山為中心,輻射至三晉、豫西北、冀南等中原地區。“珏山吐月”為古澤州八景和晉城四大名景之首,這一勝景尤以八月中秋為最佳。自然環境的優勢,加上長久戰爭的創傷以及澤州地區自古對天體文化的崇拜習俗等,使得中秋節在珏山一帶集中展示與體現,並得以代代傳承,成為極具地方特色和保護價值的中秋節文化傳統示範地。
山西省民族傳統節日保護示範地申報項目
重陽節 5.非物質文化遺產專題片、申報片的攝製 中心共攝製《朔州秧歌》、《喜樂》、《賽戲》、《騾馱轎》、《莜麵製作》、《懷仁大旺火》、《廣武傳說》、《澤州中秋習俗》等十餘部非物質文化遺產專題片、申報片。

研究成果

中心蒐集、整理、申報的民間說唱文學《楊家將》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文化遺產保護項目。 策劃、編導、攝製了《朔州秧歌》、《喜樂》、《賽戲》、《騾馱轎》、《莜麵製作》、《懷仁大旺火》、《廣武傳說》、《澤州中秋習俗》等十餘部非物質文化遺產專題片、申報片。姚寶瑄出版有《華夏神話史論》、《絲路藝術與西域戲劇》、《太平洋文化比較研究》、《姚寶瑄劇作選》等四部著作。編著有《中國神話大系》等三種。在《文學遺產》、《民族文學研究》、《新疆社會科學》、《晉陽學刊》、《山西大學學報》、《民間文學論壇》、《東南文化》、《光明日報》、《中國文化報》等報刊發表文章五十多篇。 2007年,話劇《立秋》獲中宣部“五個一工程”特等獎、國家文華大獎、2005-2007年度國家舞台藝術精品工程“十大精品劇目”、中國藝術節“觀眾最喜愛劇目獎”、第二屆趙樹理文學獎。《立秋》代表中國參加第九屆BESETO(中韓日)國際戲劇節。《張騫》獲曹禺戲劇文學獎、中宣部“五個一工程”獎、國家文華大獎、全國戲劇節優秀劇本獎等。2005-2006全國舞台藝術精品入選劇目,代表中國參加第四屆BESETO(中韓日)國際戲劇節。話劇《天河》獲山西省“五個一工程”獎、“杏花獎”優秀劇本獎。兒童劇《橡皮鴨子歷險記》獲上海市優秀兒童劇劇本獎。話劇《美人灣》獲山西省委宣傳部劇本徵集優秀劇本獎。 段有文 主要著作有:《汾河兩岸的民俗與旅遊旅遊教育出版社,《黃河中下游家族村落民俗與社會現代化》中華書局出版,主編並主要撰寫了“黃河文化叢書”《民俗卷》,參加了《民俗學概論》、《民間文學教程》、《民間文學導論》等多種國家級教材的撰寫。在《文藝研究》、《文藝理論與批評》、《東方叢刊》、《民間文學論壇》、《民俗研究》、《民俗曲藝》(台灣)等刊物上發表學術論文三十餘篇。代表性的論文有:《南蠻盜寶型傳說母題的文化闡釋》,《論民歌的審美意象》,《五四知識分子與民間文藝運動》,《平水神祠碑刻及其水利習俗考述》,《抹不掉的集體記憶——山西祁縣昌源河洪澇災害與民俗調查》,《鄉村權利文化網路中的“社”組織研究》,《“走西口”習俗對蒙漢交匯區村落文化構建的影響》等李 豫《元代的寶卷》,《殷都學刊》,2002年12月。 《民國元年的山西社會變異-----《共和白話報》評析》,《山西檔案》2006年2月、4月第1、期連載,李豫、李雪梅 《趙二姑寶卷和清代叩閽大案》,李豫、李雪梅。《山西檔案》,2003年第3期。 《富有商業特色的祁縣民報》,《山西檔案》06年10月第5期。李雪梅、李豫 《光緒介休縣誌稿未刊行原因初嘆》,《中國地方志》,2007年3月,第3期。 《山西大學百年紀事》、《山西大學百年校史》,中華書局,2002年4月。執行主編。[1]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