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遺產保護研究中心,是北京大學人文社會科學虛體研究機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文化遺產保護研究中心
- 掛靠單位: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
- 負責人:孫華
文化遺產保護研究中心,是北京大學人文社會科學虛體研究機構。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文化遺產保護研究中心,簡稱“文化遺產保護研究中心”(CCHC),是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主管的科研學術機構。相關簡介作為國內唯一的國家級考古科研機構,工作範圍面向全國。50多年來,考古研究所在...
文化遺產保護研究中心 文化遺產保護研究中心,是北京大學人文社會科學虛體研究機構。
青田縣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保護中心是青田縣境內組織機構。所獲榮譽 2019年11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青田縣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保護中心獲得“燈舞(青田百鳥燈舞)、燈舞(青田魚燈舞)”保護單位資格。
豐城市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保護中心,是豐城市的政府工作部門。2019年11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豐城市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保護中心獲得“鑼鼓藝術(花鑔鑼鼓)項目”保護單位資格。
鄭州大學歷史文化遺產保護研究中心,前身為鄭州大學科技考古中心,成立於2001年12月,重新組建於2004年9月,2008年獲批為河南省教育廳人文社科重點基地。簡介 歷史學系始建於1958年,是鄭州大學建校之初建立的七個系之一,已有近五十年的...
丹東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研究中心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2019年11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丹東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研究中心獲得“朝鮮族花甲禮、嗩吶藝術(丹東鼓樂)項目”保護單位...
吉林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研究中心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2019年11月12日,入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獲得對“鼓舞(烏拉陳漢軍旗單鼓舞)、滿族珍珠球、廟會(北山廟會)”的保護資格。
山西大學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中心前身是山西大學戲劇影視研究中心,該中心成立於2003年。中心主要負責人姚寶瑄教授。 本中心主要從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的整理、研究工作。科研條件 研究方向 研究方向有藝術學、人類學、民俗學、民間文藝學...
貴州文化與自然遺產保護研究中心是貴州師範大學科研平台。工作思路 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緊扣文化、自然遺產保護這個主題,從科學保護貴州文化自然遺產、貴州文化與自然遺產的傳承、文化內涵的充分挖掘與展示等方面出發,對貴州省具有重大旅遊...
簡介 歷史文化遺產保護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的依託單位是陝西師範大學。評估 2019年10月至12月,依據《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建設與運行管理辦法》和《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評估細則》,教育部對該中心評估結果為良好。
遺產研究中心積極關注中國文化遺產事業的健康發展,踴躍參與有關方面的規劃工作和決策諮詢。在文化遺產研究日益得到重視和文化遺產保護機構逐漸增多的今天,復旦遺產研究中心通過一系列研究和實踐工作,努力以前瞻性、示範性創立學科品牌,在文化...
中心以推動《保護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公約》的落實為宗旨,以服務世界遺產保護和項目申報為目標,以歷史城市景觀研究為特色方向,充分整合各方面專家資源,立足杭州、面向世界,舉辦世界文化景觀國際峰會等交流活動,提供文化遺產保護相關信息服務...
景德鎮市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保護中心隸屬市文廣新局,正科級全額撥款事業單位,是全省各設區市文化系統中首個單獨成立的非遺機構。中心共有11個事業編制,現在崗工作人員11人。設書記、主任兩個正科職位,內設綜合科、保護科。主要承擔全...
研究方向 絲路文化遺產保護利用協同創新研究中心將以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為指導,按照“溯到源、找到根、尋到魂,找準歷史和現實結合點的要求”,堅持世界眼光、國際標準、西安特色,充分借鑑國內外經驗,立足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
國際文化財產保護與修復研究中心(International Centre for the Study of the Preservation and Restoration of Cultural Property),簡稱ICCROM,於1959年在羅馬成立。該組織是一個政府間國際組織,它被授權推動世界範圍內所有類型文化遺產的...
大專院校的專家學者共同開展有關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認定、保存、傳播、保護和利用等領域的研究,突出區域性與民族性,努力開創少數民族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的新空間、新途徑和新思路,為少數民族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可持續開展提供有力的...
華中科技大學文化遺產研究中心是華中科技大學下轄機構。華中科技大學文化遺產研究中心,是集建築與城市歷史類課程教學、文化遺產保護研究和遺產保護工程設計於一體的工作機構。現有教授5人,副教授5人,講師3人以及博士生9人。華中科技大學文化...
中國美術學院文化遺產研究中心為人類文化遺產保護提供美術學院的智慧和力量。主要工作有系統梳理和研究國內外文化遺產基礎理論;探尋和建構有美術學院特色的文化遺產教學體系;參與文化遺產保護策略和管理規範的制訂;發揮美術學院的學科特長,致力...
現任中心主任:張紅研究館員,副主任:謝中元副研究員、博士。廣府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中心設廣府非物質文化遺產調查與研究、廣府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與保護等兩個團隊。研究方向包括:1.非遺基礎理論研究,主要承擔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基本理論...
社會影響 註冊成立大連市海島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與保護中心是大連市文化和旅遊局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大力支持長海縣發展部署的一項工作實踐,是匯聚社會力量、專業人員踐行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有意探索。
所獲榮譽 2019年11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萍鄉市湘東區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保護中心被文化和旅遊部認定為傳統美術“萍鄉湘東儺面具”項目的保護單位。
2023年4月18日,國際古蹟遺址日中國主場活動,在圓明園正覺寺舉辦,活動現場舉行了“北京古遺址保護研究中心”掛牌儀式。社會影響 中心旨在集結多學科、多方合作力量形成一批具有廣泛推廣價值的技術和成果,促進文化遺產保護學科的進步。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研究中心入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簡介 2019年11月12日,入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獲得對“瑪納斯、新疆維吾爾木卡姆藝術(十二木卡姆)、烏茲別克族埃希來...
省世界遺產與風景名勝保護研究中心,正處級,設在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主要職能是: 研究擬訂全省世界(國家)自然遺產、自然與文化雙遺產發展戰略及保護利用的政策;承擔全省世界(國家)自然、自然與文化雙遺產保護、監督管理及規劃、建設...
灣里區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保護中心是一個組織機構,為“元宵節(上坂關公燈)”項目保護單位。2019年11月12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灣里區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保護中心獲得“元宵節(上坂關公燈)”項目...
在人才培養上,2008年起在全國率先開始了非物質文化遺產學專業的博士、碩士研究生培養,為國家培養了一批德才兼備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與管理高級人才。並積極與海外高校及學術機構建立學術聯繫,主辦國際會議、開展合作研究。
中心成立 2020年8月21日,陝西省黃河文化遺產研究中心在陝西文物科技大廈正式揭牌,並召開首次黃河文化遺產保護研討會,討論下一步工作。陝西省黃河文化遺產研究中心由西北工業大學、西北大學、陝西師範大學、西安美術學院、西安工程大學5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