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文學(文學校園)

校園文學

文學校園一般指本詞條

校園文學是一個多義性的概念。單從文學角度而言,校園文學是以校園為題材的文學,與之並列的概念如軍事文學、女性文學等。而現在使用頻率最多的時候則是作為一個兼屬於教育學和文學的複合型概念。它既指作為學校課程組成部分的校園文學活動課程(它同語文學科其他課程及分支、其他學科課程、學校其他隱性課程有著緊密的聯繫),也指作為文學組成部分的校園文學創作及作家作品(狹義地說指校園文學社團成員及文學愛好者所創作的文學作品,廣義地說則泛指反映校園生活的文學作品及所有校園作家作者創作的文學作品),還指既是學校社團又是文學社團的校園文學社團及其區域性或自由組合性的聯合群體的活動,同時還包括以上述所有對象為研究內容的校園文學理論研究。(據〈全國校園文學“十二五”規劃課題申報指南〉)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校園文學
  • 外文名:Campus Literature
  • 學科分類:文學   教育學
特點,定義,相關特徵,文學期刊,刊物簡介,編輯團隊,最新文章,著作代表,

特點

校園文學研究專家、作家王世龍著述的《校園文學與創作》一書,首次對校園文學的概念進行了界定,也是目前較為科學的闡述。摘要如下,以供參考:
校園文學是我國改革開放、社會經濟迅速的發展的產物,它聯繫著教育與文學兩大領域,蘊含著二者相結合的發展規律,是促進素質教育的體現。但是,關於校園文學,目前尚無系統專述的理論體系,而我們不僅要創作出校園文學精品,還需要了解它。在這裡,我們主要從校園文學的定義範疇及其特點、我國校園文學史、校園文學與素質教育等方面進行探討,旨在拋磚引玉,不足之處,我們再進一步研究。

定義

翻開文學史,所謂“校園文學”尚無記載。社會經濟的發展,新時代的要求,使全社會對青少年成長的重視與關懷進入了首要地位。同時,青少年對精神生活的渴求也越來越高,而文學藝術的發展對青少年來說影響最廣泛。於是,在我們的校園裡如雨後春筍般出現了文學社團,湧現出了一大批小作家、詩人、他們在校園裡開展讀書活動、出牆報、辦手抄報、出油印小報,發展到編輯印刷與國家公開發生的報刊相媲美的自辦內部交流報刊…不少學生的作品發表後產生了良好的社會效應,有的還獲了各種各樣的獎,作品被改編成電視、電影劇本搬上了螢屏和銀幕。這種文學現象,由小到大,由弱到強,逐淅被社會關注。各級報刊紛紛開闢專欄,1989年應運而生的《中國校園文學》雜誌在北京創刊,成為一面大旗。
那么,什麼是校園文學?它的內涵是什麼?如何界定它的定義範疇?
“校園文學”這個名稱是由校園裡所發表的文學作呂面約定俗成的,不是學術理論界創造的。我們探究它的理論,要根據現象及其客觀規律,全面地考查、總結、論證。
台灣《聯合文學》1989年3月出版的第53期開闢了一個“校園文學特輯”,在首篇文章《所謂“校園文學”》中說,“校園文學”一詞,指的是大專及中等學校學生的文學作品,校園文學作者隨著學生身份的取得或喪失而進退於這個集合詞的轄區。顯然,台灣“校園文學”的含義專指學生的文學作品。
1985年,前蘇聯《文學報》經“文學與學校”為主題 進行了全民性的討論,其主旨是,怎樣發揮以校園為題材的文學作品在學校中的教育作用。許多讀者和作家都認為,學校題材的文學作品,應該反題材內容 延伸到校外複雜的社會中去,通過學生生活的各個領域,充分反映學生的思想性格和成長過程,從而對青少年一代進行現實的生動活潑的教育。可見,他們校園文學的概念,並非完全界定在校園內。
在我國,關於“校園文學”的界定也不完全相同。有人認為“校園文學的出發點在校園,歸宿點卻在社會,凡有利於師生道德情操陶冶、傳統精神文明發揚光大,有利於全格人才的健康成長的,皆可謂校園文學。”(余琳)《校園文學之我見》原載《校園文學導報》1996年1月)這個含義籠統了;還有人認為“顧名思義,校園文學即為學校範圍之內的文學。一般說來,校園文學是校園師生自己創作的反映校園生活的各種體裁的文學作品,這具有短小、精悍、清新、健康、向上的色彩。”(岳斌《關於校園文學的思考》原載《校園文學導報》1995年創刊號)這個界定的範圍以狹窄了。
還有人把教師創作的文學作品也列入校園文學。在校園文學的興起與發展中,教師是處於主導地位的,特別是語文教師或者說身為教師的作家,為培養文學新苗、發展校園文學起到了決定性作用。這些教師言傳身教,帶動學生創辦文學團,一起開展文學社活動,在輔導學生寫作的同時逢己也堅持創作,成為校園文學的火車頭。但是,教師畢竟是成人,是社會中的一份職業,他們創作的文學作品不能簡單地劃為“校園文學”,比如,有的教師作家創作的反映社會問題的作品就不是。因而,可以把“教師文學”作為一種獨特的文學現象去研究。
《中國校園文學》1993年筆1期發表了牛雅潔《談“校園文學”》的文章,從兩方面對“校園文學”概念進行了界定:(1)所有反映校園生活的文學作品,其作者包括學生、作家各一切社會人士;(2)學生所寫的一切文學作品,其內容包括校園內外。這種界定的範圍是較全面的,也是符合實際的,但是沒有揭示出“校園文學”概念的確切內涵。
考察我國校園文學的發展過程和現實情況,特別是研究當代校園文學的許多作品,我們看到推動校園文學發展的主流是學生,特別是“中學生文學”和“大學生學”。據有關報刊調查,全國中學生文學社就有上萬個,幾乎遍及城鄉國中、高中、中專、技校等各類學校,取得了一定成績、在全國有名的就有幾千個。在當代文壇湧現出來的青年作家,大部分是從中學時代就開始文學創作並取得了成果的,也就是說,是校園文學培養了他們。
校園,學生是主體,學生與學生、學生與老師、學生與家庭、學生與社會,構成了以學生為主體的豐富多彩的校園生活。而學生以是受教育者,因此,如何寫好以校園生活為題材的文學作品,如何引導學生從校園認識社會並寫出文學作品,如何發揮“校園文學”在學校中的教育作用,是“校園文學”的主要任務,也體現出“校園文學”的內涵。
綜上所述,校園文學是指學生時代創作的文學作品,或者通過校園生活反映社會人生的、主要為學生欣賞和接受的文學。
有人說:“校園文學”就是兒童文學。”這種說法是片面的。作為各種領域中的文學“品種”,都不是絕對“獨立”的,都有多邊關係。校園文學與兒童文學的界限也不是截然分開的,二者之間更是存在著交叉和模糊的現象。兒童文學是指以少年兒童為主要閱讀對象的文學作品,這裡的“少年兒童”包括還沒有上學的“嬰幼兒文學”而校園文學主要面向大中國小,經青少年為主要對象。還有人以“青春文學”、“少年文學”來命名,這些都是某一特定年齡階段的文學,按人成長的規律順序應排列為“兒童文學”(幼兒、小學生文學)、少年文學(初、高中文學)、青春文學(高中、大學生文學),這些也都不能截然分開,都有交叉模糊的現象應歸於“校園文學”之中。
也有人說“校園文學”的提法不科學,它從概念上局限於校園,其外延小。從“文以載”而言,不能體現出校園文學作品的內涵,也不能確切地概括這一文學現象。儘管這一名稱已約定俗成,但從理論上難成體系,不便於研究、發展。這種意見不無道理。
1993年筆者在《中國當代校園文學叢書》總序中提出了“教育文學”,其中說:“這個概念比‘校園文學’的範疇要大,可囊括‘兒童文學’‘中學生文學’‘大學生文學’‘教師文學’等一切以教育(不僅僅是校園教育)為題材的文學作品。”關於“教育文學”理論,我將在《教育文學論稿》中闡述。總的來說,教育文學就是倡導經學校教育為題材,或者弘揚社會正氣、塑造民族精神、健康向上、格調高雅、思想性與藝術性高度統一、具有高尚的審美趣味和教化特點的文學作品。正如教育作家韓作黎先生所提倡的,要創作出像前蘇聯的馬卡連柯的《教育詩》、電影《鄉村女教師》,像我國葉聖陶的《倪煥之》、柯岩的《尋找回來的世界》那樣的優秀作品。使各個不同年齡階段的澩生(或讀者)在“本性自由”的文學創作呂陶冶情操、完善自我,在閱讀欣賞、審美活動中潛移默化,不知不覺融入心靈,“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相關特徵

校園文學的特點及其創作導向
綜覽校園文學的發展史,分析研究校園文學作品及其發展的背景,特別是80年代以來新時期校園文學迅速成長的狀況,我們看到,校園文學是和文學社團緊緊聯繫在一起的。這是校園文學產生和發展的一大特色。但我們這裡主要從作品本身研究它的特點。
校園文學聯繫著教育和文學兩大領域,決定了在當代言學中的重要地位。它有哪些特點呢?
首先,校園文學比一般社會文學有著更強、更富有成效的審美教育作用。為著下一代健康成長的需要,校園文學作為青少年學生的精神食糧,有著更純淨、更富有營養性的要求。這種教育作用是由校園獨特的環境決定的。
關於文學作品的教育作用問題,文藝界曾有過相當激烈的爭論,就是到現在仍有不少人反對強調文學作品的教育功能,文學就是文學,是藝術,但是,文學是人學。文學作品憑藉藝術的魅力,美的感染力,把真、善、美相統一的藝術形象通過娛樂、審美傳染著讀者,歸根結底還是教育著人。只不過這種教育人的方式是藝術化的。如果一個人去閱讀了格調低下的作品,特別是那些“低級趣味”的東西,那就起到反面教育作用。而我們的校園文學就是堅決抵制那些具有不良傾向的創作心態。一個作家思想越高尚,情感越純潔,境界越開闊,以生活的評價就能正確、深刻更富有超前的人生導向,他的作品的教育作用就越顯著。當然,文學作品的教育作用決非生硬的說教,校園文學既是文學,就應該充分發揮文學作品的藝術效能。無論如何,作為人類精神現象的以審美為其特質的文學,它的終極目的在於使人提高,使人心靈淨化,使人精神世界變得豐富,性格變得更為健全,更具智慧,在貼近人生與宇宙的真諦中,獲得至高的精神享受。這是一種人格、素質升華的效應。這也是提倡素質教育掃需要的。
校園文學的教育特點不僅體同於成人作家的作品中。學生在接受、欣賞大作家們的作品時,自身也開始進行創作。文學的魅力使他們在追求中促進成熟,過早地或更深刻地認識社會。學生時期,成長的任務在於認識事物、體驗世界,從吸收知識、感觸人事中追求美好。對他們來說,充分發展幻想、想像、感知世界的能力,也是一種“教育”過程。在創作中,“自我完善”,使心靈得到升華,從而達到一種獨特的受教育的目的。大量的學生作品,形成了校園文學的主流,從學校湧向社會,湧向讀者,成為精神文明建設的巨大力量。
校園文學的教育作用,引起社會的廣泛重視,特別是教育界、文學界,對如何達到更好的教育效果有了爭論,對其創作要求有別於一般社會文學。他們不贊成在校園文學中過多地描寫犯罪、家庭矛盾等內容,反對那些庸俗不堪的愛情描寫,反對恐怖兇殺而具有刺激精神的描寫,反對那些消沉厭世的情調和牢騷怨世的情緒的作品等等。總之,他們都從教育角度出發去要求校園文學創作,否則,校園文學也就失去意義了,根據學生的特點,校園文學應當以樹立崇高理想,培養愛國主義精神,和勇敢、正直、誠實等做人的美好品質為主要內容,以追求真、善、美為主題。
校園文學的獨特的教育作用是其自身的特點,也是適應家庭、學校、社會及青少年自身的需要得以蓬勃發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校園文學的另一個特點是思想與形式上的不成熟性和新穎美與創造性的統一。這裡指的是大中學生的作品。這個特點是由青少年年齡段的心理特徵所反映的。
青少年處於成長階段,對事物的認識往往缺乏必要的文學修養、創作經驗和寫作技巧而顯得有那么成熟,往往具有模仿、斧造的痕跡。但是,這些不足正表現出校園文學的特色,他們不受“技巧”的約束,不循規蹈矩,全憑真情流露而定出活生生的新鮮味。文學作品重在創新,而青少年的思想最活躍、最真純,不偽裝,不保守,最富于敏感想像、激情,這正是創新的內驅力。他們在創作時,儘管構思不是那么全面嚴密,但寫其已經認識的部分,就毫無顧忌地傾吐心意,盡情揮灑。成長著的枝葉是新嫩可愛的,成長著的思想和寫作水平,也往往露出新穎和創造的美。我們閱讀許多同齡人作品,感覺到那勃勃的生機的青春氣息,如新春蓓蕾,充滿著開放的力量。這就是校園風格。
富於幻想、新奇,具有冒險精神,和較強的趣味性,是校園文學又一特點。這種特點主要表現在詩歌、小說、童話、科學文藝、校園戲劇小品等體裁的作品中。我們可以從張之路的長篇小說《第三軍團》得到印證。成長中的青少年兒童是不安分的。兒童時期往往是在神話傳說、童話寓言伴隨下度過的。他們從這些作品中獲得了智慧,吸取了營養,插上了翅膀,然後再去創作屬於自己的文學作品。特別是少年時期,更富於幻想,喜歡獵奇冒險,對宇宙充滿著飛翔的欲望。一種創造的形象為現實生活中所未曾有過的,超常的新奇的東西出現在了文學作品中,像孫悟空、美人魚等文學形象。這種創造性想像就是幻想。因為幻想,使青少年描畫美好的、全新的生活圖景,帶著心靈超越現實,進入了全新的、自由的未來境界。
正是由於這些特點,才使那么多青少年在“幻想”的王國里,創造著校園文學。
校園文學還有一個特點是對生活充滿熱情、激情,既洋溢著時代氣息,又表現出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外國一位教育家曾說過一句話,要想真正聽取時代的脈搏,那就去貼近中學生的胸口。青少年,有朝氣,有理想,熱情激揚、敢於追求、拼搏向上。青春,是美麗的花季,是綠太陽紅月亮,一切都是美好的。在青春的天地里容不下醜惡與謊言。改革開放,經濟潮流,各種思潮向他們湧來,湧進校園。正義與邪惡,文明與腐敗。愛與憎,隨著他們的成長而逐漸辯清。對社會上出現的一些不良現象,對“大千世界無奇不有”的事情,他們表現出疾惡如仇,卻有困惑無奈。於是,他們以飽蘸激情之筆,或頌揚,或鞭撻,在他們的作品裡表現出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從而使校園文學面向社會,增強了作品的厚度和廣度。
此外,校園文學作品的語言清新、明朗、純正、規範,與社會上有些作品相比也是一大特點。此多不述。
綜上所述,正因為校園文學是以學生為主題創造的,才有以上特點,才使“校園文學”立足於文壇,獨樹一幟。校園文學是作家的搖籃,是當代文學的苗圃,是新世紀中國文學的生力軍。隨著校園文學的發展,其特色將更成熟,從整體上形成“獨立”的校園風格。
校園文學與素質教育
1996年春節前夕,我隨同校園文學研究中心的兩位老師去拜訪著名校園文學作家、教育家韓作黎先生。韓老首先談到我國文學創作隊伍目前所面臨的年齡結構老化問題,青年作家和後備力量產生嚴重不足的局面。他說,中國作家協會的5000名會員之中,40歲以下的會員只有400人,僅占總人數的8%,30歲以下的會員寥寥無幾。令人憂慮的不僅僅是文學事業本身的問題,而是我們整個民族的精神、情感、想像、創造及生活問題。從這方面看,校園文學任重而道遠。當然,搞校園文學不僅僅只是培養大作家,還是提高學生各種能增強素質的切實有效的教育方式。韓老還說,實踐已經證明,校園文學活動是教育教學的一種好形式,重在陶冶情操,開發學生思維,培養學生創造能力等。他還呼籲:社會上相當泛濫的是武打、言情、驚險的東西,這對教育新一代是十分不利的,文藝工作與教育工作應該緊密配合起來,校園文學應是文學的一個相當重要的組成部分,是新生力量,校園是文學的一片沃土,需要廣大教師和作家們共同耕耘。
這番話,道出了校園文學對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意義。
從1300多年前誕生的科舉制度,到今天的大學入學考試,成為我國培養選拔人才的主要模式—閉卷考試。一場考試決定了莘辛學子的命運,高考指揮棒誤導了教育方向,考場靠什麼,學校就教什麼;在考試的科目里鑽牛角尖,不考的科目靠邊站,用的是一套比較簡單的硬背、加班加點、題海戰術的灌注法,使學生不勝負荷,身心健康受到損害,使教育走進不惜以犧牲個人特長、有礙身心發展為代價,以求考場得高分的功利主義的“應試”死胡同。面對我國應試教育一統天下的現狀,許多有識之士頻頻亮出了黃牌,上至教育專家,下至普通教師,大膽實踐,勇於探索,提出了教育改革的一些問題,並取得了可貴的經驗,推動了素質教育的發展和實施。
素質教育從本質上說,是以提高全民族素質為宗旨的教育。素質教育是為實現教育方針規定的目標,著眼於受教育者群體和社會長遠發展的,以面向全體學生,全面提高學生的基本素質為根本目的,以注重開發受教育者的潛能,促進受教育者德智體諸方面生動活潑的發展為基本特徵的教育。也就是說,素質教育要面向全體學生,而不是面向少數學生;要促進學生全面發展,而不是單純應付考試;要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自我發展,而不是單純應付考試;要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自我發展能力,而不是讓學生被動地、機械地接受知識。素質教育講究針對學生的身心特點,用符合教育規律和身心發展規律的辦法來教育引導,以全面提高思想品德、科學文化和身體、心理、勞動技能素質,發展特長,培養適應時代的能力。因此,素質教育重視校園文化建設
校園文學作為校園文化的一翼,自然被素質教育所重視。而校園文化的基礎來自語文課的教育,因而,作為學生要重視語文課的學習。不是死學,是要靈活的學。從素質教育的角度講,語文學科的教育比其他課程顯得更重要,因為語文竟課內外、校內外、學校、家庭、社會連為一個整體,形成一個網路,是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的綜合。因此,我們要樹立大語文的觀念。
已故特級教師張孝純和他的學生語文教師張國生共同創立了“大語文教育”的思想模式,是素質教育的突破,也有利於校園文學的發展。“大語文教育”主張語文教學以課堂教學為軸心向學生生活的各個領域開拓、延展,全方位地與他們的學校生活和社會生活有機結合起來,並把教語文同教做人有機結合起來,把傳授語文知識同發展語文能力、發展智力教育和非智力教育有機結合起來,使學生接受全面的、整體的、強有力的培養和訓練。
而把語文教學和社會生活、語言實踐結合起來,是“大語文教育”的精髓。
為什麼呢?特級教師顧黃初說:“語文社會的公器,語文教育應當貼近生活、靠攏生活,這是由語文工具的性質和特點決定的。‘狹的籠’與語文教育天生不容。”
其一,語文和文學一樣,是一種社會現象,與社會生活有著極為密切的關係,它是在社會生活中產生和發展,在社會生活中學習和運用,又為社會生活服務的。這一特點決定“語文學習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人一旦脫離了社會生活,思想就會枯竭,語文也就失去了生存的土壤。如果把學生關在教室與豐富多彩的社會生活隔絕,只一味地接受枯燥乏味的訓練,豈非花盆中栽樹、溫室里育苗?正如語文專家、詩人劉國正所說:“語文是天然與生活聯繫在一起的……語文離開了生活,就變成了空殼,就沒有了實際內容。”語文與生活的關係,決定了在社會生活中有許多學語文的渠道。由於語文是人們社會交往的工具,日常生活中的各種交際活動就是學語文的好機會。近年來隨著廣播電視事業和電腦科技的飛速發展,產生了新語文學習領域___影視語文學習、電腦語文學習。教育家呂叔湘曾說:“語文課跟別的課有點不同,學生隨時隨地都有學語文的機會:逛馬路;馬路旁邊的廣告牌;買東西,附帶的說明書。到處都可以學語文。”
其二,人的語文能力的形成又是一個大的系統工程,包括著德、識、才、學等諸多方面。其中“德”包括思想品德、思想感情和思想認識能力等;“識”是指生活見識和生活積累,總是見識越豐富,積累越厚實的人,語文能力越強;“才”,即今天所說的智力與才幹,包括先天的資質與後天的培養,總是智力越好,越有才幹的人,語文能力也越強;“學”是知識積累,不僅是語文一方面的,還應包括其他各方面,也總是知識越豐富,語文能力越強。而這幾方面,而這幾方面除了“學”主要靠語文外,其餘都不可能僅憑語文課堂所能形成,必須依靠各科共同努力,依靠社會生活與語言實踐。
遍覽中外文學史和文人傳記,可以發現,語言文學上有大成就者,往往不是單靠學校培養,更主要的是靠他的人生有著不同尋常的經歷,即依靠豐富的社會生活和語言實踐。司馬遷寫《史記》“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李白成為“詩仙”與其遊歷山河不可分;杜甫“國家不幸詩人幸,活到滄桑句變工”,是安史之亂顛沛流離的生活極大地豐富了他的詩作;奧斯特洛夫斯基寫《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靠的是他曲折的人生;還有曹雪芹,還有高爾基,等等,無不是依靠社會生活和社會實踐。
綜上所述,“大語文教育”實質上跟校園文學有著相同的意義,校園文學就是“大語文教育”實質上跟校園文學有著相同的意義,校園文學就是“大語文”,都體現著以素質教育為目的。而將二者相互結合,將校園文學活動成為“大語文教育”更高層的部分,會更完善。
李嵐清曾指出:“全面貫徹教育方針,培養面向21世紀全面發展的優秀建設人才,就必須重視和加強學校美育與藝術教育,將藝術教育作為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轉軌的重要途徑之一”。而校園文學正好適應素質教育的要求。而校園文學社;;團形式以是校園文學的一大特色,是一個直接實踐的園地。
校園文學要和美術、音樂等結合起來,利用自身的特長,讓受教育者在具備語文能力的基礎上,提高文學藝術修養,積極地參與社會生活實踐,通過文學活動與創作“自我完善”,發展他們的身心,挖掘他們的潛能,啟迪人們的智慧,發揮他們的創造力,提高他們發現問題、分析問題、決策問題、解決問題的社會適應能力。一句話,通過文學的興趣與誘惑力,引導、挖掘、培養受教育者在未來社會的生存、況爭、發展和創造的綜合能力,同時,又使受教育者在文學的薰陶中具有責任感,成為德才兼備的人。愛因斯坦說過:“因為一個由沒有個人獨創性和個人志願的規格統一的個人所組成的社會,將是一個沒有發展可能的不幸的社會。相反的,學校的目標應當是培養有獨立行動和獨立思考的人。”校園文學屬個性教育、個性培養。個人的志趣、特長是一筆巨大的素質財富,只有通過注重個性、特長發展的素質教育,才能培養出高層次的人才,據報導,美國科學家最新發現表明,讓孩子學習藝術課有助於智力提高,提高他們的讀、寫、想像能力和計算能力。而文學藝術自然成為重要內容。一個人從小就追求文學藝術,一定會使智力超群。1930年主持青島大學國文系招生的聞一多,毅然接納臧克家入學,不因臧克家的數學考得一塌糊塗而割愛,僅據他一則“三言雜感”寫得鞭辟入裡、超凡脫俗而破格錄取。要按“應試”看總分的錄取標準,臧先生只有名落孫山,一代詩宗就可能被埋沒。當然“聞一多”現在也有,據不完全統計,從1986年到1996年,從校園文學培養出的優秀中學生作家詩人被大學中文系免試特招的不下百名,但大多的還是捧著詩歌挾著散文被拒之門外。
1912年,現代教育家蔡元培先生就任中華民國臨時政府教育總長時,發表在《對教育方針之意見》,第一次把美育確立為教育方針之一:“文學教育兼及智育和美育兩者,在傳播知識的同時,還承擔著通過審美教育,塑造新的、全面健康發展的人性之功用。”然而在當今社會,作為“文學教育”基礎階段的中國小語文課,已成為孩子們日益沉重的負擔。目前,我國素質教育已開始全面實施,為我們校園文學的發展提供了美好的環境。願校園文學在“園丁”和莘莘學子的辛勤耕耘中,開出更燦爛的花,結出更豐碩的果。

文學期刊

刊物簡介

《校園文學期刊》以校園文化為主題。主要面向各地校內師生徵稿,(也收關心校園文學的校外文學愛好者來稿)此期刊為原創類文學期刊。創刊號欄目,共五個板塊,分別為:青春的故事;詩路雨花;散文拾貝;古韻詩詞;那封情書。
校園文學(文學校園)
本刊為眾人協作的寫作方式,只有認證作者才能直接在書中編輯,其他投稿者請到本刊專屬投稿地址進行投稿:

編輯團隊

主編:夕澤(諸金龍)
副主編:尚霜
名譽副主編:新綠(雷州市新詩學會秘書長)
實習編輯:葦草胡帆劉敏
顧問:月色江河(江蘇詩歌論壇版主)季本勇(中國劇作家協會會員、南通市作家協會會員)
顧問:趙芸芸 杜艷梅
協作:一起寫網 詩文韻論壇 金心詩社論壇

最新文章

那封情書 大學生的奇特家書 (文/尋找姚黃)
原創歌詞 好想用一輩子去愛你(詞/杜銀三)
三月的原野(謝英
愛在日誌(尚霜)
雨夜想起海子(張啟新)
盛夏多妖嬈 (文/賈文)
首飾物語 (文/阿土
不過父親節 (文/何君華
世說新語中庸之道---讀《中庸》有感 (文/王詩琪
秦始皇(朕在此)

著作代表

《從番職出發》全書15萬字,以高職高專為背景,為亘谷科技25歲CEO鄭俊雅所著(2006年畢業於廣州番禺職業技術學院),於2009年4月份由中國戲劇出版社出版。
從番職出發從番職出發
《從番職出發》作為中國高職學生第一本探索學習、工作、創業經驗與心得的開山力作,因作者人生歷程的心靈自白,因書中系統而全面的剖析及辯證,必將引來全國無數大學生尤其是高職生對學習、工作和創業進行更多真實、真誠的交流與分享。在作者深刻的高等職業技術教育情結中,我們看到了高職學子與高職教育的血脈相連。一個懂得感恩的大學生,他的路必將更加寬廣;一個善於分享的大學生,他的世界將因此更加燦爛。
《從番職出發》上部分內容是大學、工作與創業,作者以自身為例,擇學習、生活、師生、同學、戀愛、活動、求職、職場、薪水、創意、網路、行銷和市場等等眾多大學生最關注的熱點,逐一詳細剖析,將理論思辨與故事融合於一體,深入淺出地和讀者分享了諸多經驗、教訓、建議和創意,從巨觀到微觀,系統而清晰地和讀者分享了大學生尤其是高職生迫切需要了解的各種問題。下部分內容是困境、思辨與超越,作者毫無保留地將自己多年來的心路歷程一一真實展現,箇中充滿困惑、挑戰、懷疑、思索、辯證、執著、堅持、探索、感悟與收穫,有血有肉,感人至深……
立身社會和服務社會需要一技之長;追求無我,成就自我,需要綜合素質。大學生一技之長和綜合素質的培養必須結合生活的需求、社會的需求、時代的需求和歷史的需求。
離開需求來談教育,教育將變得孤芳自賞;離開需求來談自修,自修將變成閉門造車。
高職教育不是模具,而是平台。這個平台,時刻提醒高職院校領導、老師要將大學之道融入高職之教,考慮學生的職業能力與生涯發展。多年來,我國高職院校,在探索“職業性、大眾化、開放式”辦學模式,構建“一技之長+綜合素質”的人才培養目標,樹立“實在、樂業、和諧、激情”的高職教育精神,付出了艱辛的努力。
然而,教育再完善,亦無法取代學生自修。而大學時期恰恰是學生自修歷程中的重要階段。“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每一步都至關重要,都需要長期的努力和寧靜的修煉。
大學生的自修,為安身立命,必須了解需求;為馳騁千里,必須引領需求。緊跟需求,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當能學以致用!
作者用他三年番職三年企業的風雨六年,告訴年輕大學生朋友:
年輕人,走進校門,你從哪裡來到自己的大學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大學三年,你收穫了多少?
大學生,走出哪所大學的校門也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從大學向哪裡出發!你創造了多少?
《從番職出發》作為中國高職學生第一本探索學習、工作、創業經驗與心得的開山力作,因作者人生歷程的心靈自白,因書中系統而全面的剖析及辯證,必將引來全國無數大學生尤其是高職生對學習、工作和創業進行更多真實、真誠的交流與分享。在作者深刻的高等職業技術教育情結中,我們看到了高職學子與高職教育的血脈相連。一個懂得感恩的大學生,他的路必將更加寬廣;一個善於分享的大學生,他的世界將因此更加燦爛。
《從番職出發》這本書最珍貴的,不僅是年輕人蓬勃的拼搏、深邃的思辯與文筆的雋永,更是一種精神,一種追求!而這種精神,這種追求,詮釋著大學之道與高職之教的內涵與社會價值。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