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藝術、審美》是現代趙元三編著的一部哲學著作。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文學、藝術、審美
- 作者:趙元三
- 創作年代:現代
- 類別:哲學
《文學、藝術、審美》是現代趙元三編著的一部哲學著作。
《文學、藝術、審美》是現代趙元三編著的一部哲學著作。內容簡介本書是“青年思想修養叢書”之一。它以廣大青年讀者為對象,通俗地介紹了美學、文學與藝術的基本知識。全書由二十篇相互獨立,而又有內在聯繫的文章組成。作者集中探討了各...
文學藝術(literature and art)是屬於藝術範疇的文學,是利用文字表達的一種語言藝術。而藝術泛指一切藉助語言、表演、造型等手段形象地反映客觀世界和表達主觀情感的文化。藝術包括語言藝術(詩詞、散文、小說、戲劇文學)、表演藝術(音樂、舞蹈、戲劇表演)、造型藝術(繪畫、雕塑、書法)和綜合藝術(戲劇、戲曲、電影)等。...
文藝美學是研究文學藝術的審美性質、審美價值、審美創造、審美鑑賞及其生成、發展規律的科學。美學的分支學科之一.是美學和文藝學交叉結合的邊緣學科。與哲學美學、心理學美學、生活美學、勞動美學、技術美學等並列。下屬學科有文學美學(其下又可分為小說美學、詩歌美學、散文美學等)和藝術美學(其下又可分為音樂美學...
《藝術審美是一種專業的能力和素養》是藝術評論家王進玉的文章,發表於《 美術報》,並被光明網、中國社會科學網、中國文藝評論網、廣西文聯網等轉載。作品原文 審美問題是一個非常複雜的問題,它包含很多方面,也涉及很多層次、門類和領域,比如有文學上的審美,有藝術上的審美等,文學上的審美又可分為古典文學上的...
審美體驗是審美主體的全部心理因素和功能的投入,實際上就是藝術家創作活動中的生命意識與心理流變的發展和延宕。心理機制 我們閱讀文學作品,或者欣賞藝術作品。當你閱讀一部文學作品,到動情的時候,或者怦然心動,或者潸然淚下。我們都有過這樣的審美感受。當你欣賞一幅藝術名畫,比如說描繪大自然背景的油畫,這個時候...
從這種意義上講,審美學是一門實用性很強的套用美學。特點介紹 審美的首要特點,是將審美與藝術相交織,熔審美與藝術為一爐。這是一種“敢為天下先”的大膽嘗試。在學術界,美學又被一些人叫做審美學,美育又稱為審美教育,兩種名稱,共有著一個美的創造與美的體驗的核心。不過,細究起來,二者還是有些區別的。...
《藝術、審美與修養》是2013年12月機械工業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喬聞種。內容簡介 本書分為上篇與下篇兩大部分。上篇中的3章,主要從理論上闡述文學藝術、音樂藝術以及其他藝術形式對一個人的審美意識形成的意義與作用,旨在讓同學們知道,藝術作品為什麼能夠影響人的心靈並塑造人?藝術作品是怎樣影響人的心靈並...
藝術的審美性 藝術具有審美性。從現代的定義來看,藝術的審美性是指藝術品具有的能引發人的美感、可以被欣賞的屬性,它來自具有形式性特徵的人造工具及其產品給人帶來的便利感和舒適感,也是原始思維及其轉化的結果。此外,在中西方古代,“美”均有與“善”同義的傳統。美與美感,是一組具有辯證關係的範疇。美是...
文學藝術與審美 《文學藝術與審美》是中國文聯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王朝元
【示例】殷謙雜文集《心靈真經》:“人如果沒有一個具有普適性的關於趣味的評價標準,就無法進行積極有效的精神交流和審美評價,這種有害的、低級的趣味會影響人們形成雅正、健康之審美觀。說嚴重一點,它甚至會導致社會性的審美價值理念之混亂,以及審美趣味之敗壞。總之,漢字是中國人的語言,也是一切文化和藝術的...
藝術鑑賞中的多樣性是客觀存在的,它反映出人們精神生活需要的多樣性。藝術之所以包括文學、戲劇、電影、音樂、舞蹈、美術等許多不同的門類,正是為了滿足人們在藝術鑑賞方面的多樣性要求。而在每-個藝術門類中,又有許多不同的體裁和樣式。(2)一致性 藝術世界是多姿多彩的,人們的鑑賞需要和審美趣味也是多種多樣...
文學美學思想,對文學中的美學問題進行研究的門類。是美學中關於文學語言的審美作用、文學作品分類與審美經驗的關係、文學的源流與人們審美態度的關係、文學形象的審美價值與人類社會的關係、文學創作手法與文學批評的審美標準、文學藝術在社會中的審美教育作用等等問題的分支門類。思想介紹 文學是語言藝術。有一個時期,...
所以列寧說:“如果我們看到的是一位真正偉大的藝術家,那末他就一定會在自己的作品中至少反映出革命的某些本質的方面。”(《列寧論文學與藝術》,1983年版第201頁) 文學的教育作用是一種審美的教育作用,這種作用是在審美認識的基礎上形成的。文學描寫並不是純客觀的,它灌注著作家主觀的理想和願望,形成主客觀...
第五章 審美主義思潮的主題揭示 第一節 審美主義思潮主題場域 一 個體場域:凡俗生存與自我救贖 二 社會場域:審美反叛與倫理自由 三 哲思場域:剎那時間與永恆之境 第二節 審美主義文學悖謬主題 一 叛逆與墮落間的生存危機 二 美與罪交織下的倫理困境 三 虛無與反思中的救贖抉擇 第三節 審美藝術發展邏輯及其...
繆斯是希臘神話中司文藝的女神的名字,繆斯教育是綜合性的文學藝術教育。在體育中,希臘人重視身體的健美和動作的優美。希臘還有雄辯術,它的主要目標雖是發展智力,但也包含語言美的訓練。希臘的教育和美學理論都強調“美德”,即美與善的統一。中世紀的歐洲雖然貶低藝術,卻仍然利用教堂建築、教堂音樂、聖像畫、宗教...
藝術與審美課程是北京大學於2015年秋冬(首次)在智慧樹網開設的慕課課程、國家精品線上開放課程。授課教師為葉朗、王一川、丁方等。據2021年4月智慧樹網顯示該課程已運行13學期,累計選課97.66萬人,累計學校1126所,累計互動403.79萬次。藝術與審美課程共十五章,包括人生境界與加強審美教育、什麼是藝術、繪畫、雕塑...
文學中的“美學”主要指對文學藝術進行的哲學思考,其思辨性最強,關照範圍最廣。研究對象 第一種意見提出:美學的研究對象就是美本身。在持這種意見的人看來,美學要討論的問題不是具體的美的事物,而是所有美的事物所共同具有的那個美本身,那個使一切美的事物之所以美的根本原因。第二種意見提出:美學的研究對象是...
藝術美和藝術不是同一概念。藝術是和哲學、宗教、倫理等相併列的社會意識形態。藝術美是對藝術品審美屬性的概括。藝術美的種類繁多,存在於一切種類、樣式的藝術作品中。造型藝術如工藝美術、建築、雕塑、繪畫;表演藝術如音樂、舞蹈;綜合藝術如戲劇、電影、電視劇;語言藝術如文學等。這些都是藝術美存在的具體形態。藝術...
全面論述藝術與審美的當代形態。作品目錄 第一章 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文學生產方式論 第一節 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文學生產方式 第二節 審美的現代性:馬克思的提問方式與當代文學實踐 第三節 當代中國文學生產方式的理論規定 第二章 全球化時代的當代中國文學 第一節 全球化語境的形成及特點 第二節 文學的世界性與民族性...
除時代因素和民族因素外,階級因素對文學風格的影響也較明顯,有時候還表現得十分突出。因為,不同的階級有不同的審美觀念和藝術趣味,它會影響到不同階級風格的形成。歷史上文人創作和民間文學風格的巨大差異,其原因也在於此。風格形成的因素是多方面的,這多方面的因素並非是平均發揮作用的,可能某種因素的作用力強...
審美意識形態,是指與現實社會生活密切纏繞的審美表現領域,其集中形態是文學、音樂、戲劇、繪畫、雕塑等藝術活動。審美意識形態在意識形態中具有特殊性:它一方面被看做意識形態中的富於審美特性的種類,但另一方面又滲透著社會生活以及其他意識形態的因子,與它們複雜地交織在一起。因此,審美意識形態不是審美與意識形態...
而這裡的“意識形態”已與“人類意識的外在化形態”大相逕庭:“意識形態是與經濟基礎相對的一種上層建築形式,指上層建築內部區別於政治、法律制度的話語活動,如哲學、倫理學、宗教、文學及其它藝術等。”(註:童慶炳:《文學理論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65頁。)此處也對審美作了正面闡釋:“審美是人類...
關於文學特徵問題的思考 文學與審美 文學的格式塔質和審美本質 現實主義文學的審美范型 特徵原則與作家的發現 藝術真實性問題漫議 文學語言論 論美在內容與形式的交涉部 論文藝作品內容與形式的辨證矛盾 藝術作品內容與形式辨證矛盾的心理學內涵 論審美知覺的基本特徵 自我情感與人類情感的相互征服——論文學藝術中審...
1.美術學(繪畫、雕塑、陶藝、設計、建築、書法、篆刻、攝影、行為藝術、裝置藝術、大地藝術、波普藝術、現成品藝術等)2.設計學(視覺傳達設計、環境設計、工業設計、建築設計、服裝設計、公共藝術、工藝美術、數字媒體藝術等)3.音樂學(聲樂、器樂、歌舞劇等)4.文學(詩學、散文學、小說學等)5.戲劇學 6.電影...
《文學與藝術》雜誌是經國家新聞出版署批准,由:吉林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主管,延邊州文學 藝術界聯合會主辦。本刊系CNKI中國期刊全文資料庫、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資料庫等網路資料庫全文收錄、中國核心期刊(遴選)資料庫收錄期刊 欄目設定 文學研究、藝術理論、文藝探討、學術論壇、藝體教育等。來稿須知 一、論文一般...
《藝術與審美》是2023年譯林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北京大學美學與美育研究中心。內容簡介 從審美的角度講藝術,全面涵蓋繪畫、建築、雕塑、書法、音樂、舞蹈、電影等藝術門類。同時,對藝術的理解處處指向人生,探討美育應該如何滲透進人生的方方面面。最後,通過對藝術作品的欣賞,提煉中華美學精神,提倡對人生神聖價值...
美學範疇之一。人類原始審美意識開始萌生時即已伴隨著模糊表達這種意識的口頭語言和肢體語言。此後隨著人類審美實踐、審美意識、科學技術的發展,審美創造美的語言逐步發展為書寫語言和文學語言、藝術語言、科學語言、人工語言等,並日益豐富化,形象化、精確化、複雜化。中國古代美學中的“言盡意”與“言不盡意”的論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