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與審美(北京大學提供的慕課課程)

藝術與審美(北京大學提供的慕課課程)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藝術與審美課程是北京大學於2015年秋冬(首次)在智慧樹網開設的慕課課程、國家精品線上開放課程。授課教師為葉朗、王一川、丁方等。據2021年4月智慧樹網顯示該課程已運行13學期,累計選課97.66萬人,累計學校1126所,累計互動403.79萬次。

藝術與審美課程共十五章,包括人生境界與加強審美教育、什麼是藝術、繪畫、雕塑、建築、設計、書法等內容。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藝術與審美
  • 類別:慕課課程、國家精品線上開放課程
  • 提供院校:北京大學
  • 授課平台:智慧樹
  • 授課教師:葉朗、王一川、丁方等
  • 開課時間:2015年秋冬(首次)
課程性質,課程背景,適應專業,開課信息,課程簡介,課程大綱,授課目標,考核標準,課程特色,所獲榮譽,教師簡介,

課程性質

課程背景

2014年秋季,習近平總書記提出“弘揚中華美學精神”的號召,美學教育是公民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公民的審美能力關乎國家的可持續發展。在教育部體衛藝司委託下,北京大學和智慧樹網,共同策劃和製作了“藝術與審美”共享學分課程。

適應專業

該課程適合藝術學理論類學生學習。

開課信息

開課次數
開課時間
參與人數
授課教師
第1次開課
2015秋冬
30469人
葉朗、王一川、丁方、孫振華、樓慶西、杭間、邱振中、
靳學東、呂藝生、顧春芳、陳旭光、王建男、彭鋒、吳國盛
第2次開課
2016春夏
38296人
第3次開課
2016秋冬
61035人
第4次開課
2017春夏
39011人
第5次開課
2017秋冬
29495人
第6次開課
2018春夏
124719人
第7次開課
2018暑假
2319人
第8次開課
2018秋冬
109636人
第9次開課
2019春夏
82252人
第10次開課
2019秋冬
100553人
第11次開課
2020春夏
136511人
第12次開課
2020秋冬
136107人
第13次開課
2021春夏
待定
註:據智慧樹網顯示,該課程第1~13次開課學時均為42學時

課程簡介

藝術與審美課程共十五章,包括人生境界與加強審美教育、什麼是藝術、繪畫、雕塑、建築、設計、書法、音樂、舞蹈、戲劇、電影、攝影、藝術與宗教、美育與人生、中華美學精神。

課程大綱

緒章人生境界與加強審美教育
0.1什麼是人生境界
0.2三個名人的人生境界故事
0.3加強審美教育是培養創新人才的迫切要求
0.4加強審美教育是21世紀經濟發展的迫切要求
第一章什麼是藝術
1.1藝術觀念的演變
1.1.1藝術品與藝術觀念
1.1.2歷史上西方的四種藝術觀念
1.1.3歷史上中國的三種藝術觀念
1.1.4藝術定義問題
1.2藝術與藝術品
1.2.1藝術即感興
1.2.2藝術媒介層、形式層和形象層
1.2.3藝術品質層
1.2.4藝術餘興層
1.2.5藝術在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
第二章繪畫
2.1東西方繪畫比較
2.2東西方繪畫的高峰期
2.2.1東西方繪畫的高峰時
2.2.2繪畫高峰期的“絲綢之路”
2.3線條與造型
2.3.1顧愷之——“春蠶吐絲”
2.3.2曹仲達——“曹衣出水”
2.3.3“犍陀羅”與“屈鐵盤絲”
2.3.4吳道子——“吳帶當風”
2.3.5東西方人物造型線上條的比較
2.4團塊
2.5暈塗與皴擦
2.6東西方聖像畫的異同
2.7小結丁方
第三章雕塑
3.1雕塑在空間形體上的特點
3.2圓雕和浮雕
3.3中國古人對雕塑的貢獻
3.4雕塑的空間形體美賞析
3.4.1古埃及、古希臘雕塑
3.4.2中國古代雕塑
3.4.3抽象之美與意象之美
3.5空間形體在現、當代發生的變化
3.5.1造型方式的變化
3.5.2雕塑材料的日益豐富多樣
3.5.3科學技術在雕塑上的運用
3.6雕塑審美方式的變化
第四章建築
4.1形象之美
4.2人文之美
4.2.1歷史建築的人文內涵
4.2.2名人故居的人文美
4.3意境之美
4.3.1什麼是意境之美?
4.3.2建築如何體現意境之美?
4.4景觀之美
4.4.1鄉愁——最是家鄉美
4.4.2鄉土景觀——門文化
4.4.3鄉土景觀——農耕文化
4.4.4鄉土景觀——服飾文化
4.4.5鄉土文化景觀之美
第五章設計
5.1各自說設計
5.2設計的哲學本質
5.3設計的現代性問題
5.4應有的設計
5.5設計的複雜關係
5.6設計的小而美
5.7重提包浩斯
5.8設計的風格
5.9未來的設計
第六章書法
6.1書法究竟是什麼
6.2書法作品的視覺形式
6.2.1書法的基本構成
6.2.2線條
6.2.3結構和章法
6.2.4共同特徵
6.3對書法作品的感受
6.4書法史上的名作解析
6.4.1篆書
6.4.2隸書和楷書
6.4.3行書
6.4.4草書
第七章音樂
7.1音樂是怎樣的藝術
7.1.1物質材料的特性
7.1.2音樂內涵的特性
7.1.3創作方式的特性
7.2音樂語言的構成
7.2.1旋律與音色
7.2.2節奏與節拍
7.2.3調式與調性
7.2.4和聲與復調
7.2.5曲式與體裁
7.3中國傳統音樂的形態特色
7.3.1豐富的“線性思維”
7.3.2多樣的樂音體系
7.3.3靈活的節奏律動
7.3.4漸變的樂思布局
7.4如何提高音樂鑑賞能力
第八章舞蹈
8.1中國舞蹈的藝術特徵
8.1.1中國當代舞蹈的歷史背景
8.1.2中國舞蹈的禮樂結合性
8.1.3中國舞蹈的敘事性
8.1.4中國舞蹈的技藝性
8.2中西舞蹈交匯的特點
8.2.1“卡農現象”
8.2.2中西舞蹈發展交匯現象的啟示
8.3中國舞蹈的缺失及對未來的期待
8.3.1“禮樂結合性”的發展
8.3.2“敘事性”的發展
8.3.3“技藝性”的發展
第九章戲劇
9.1全球化戲劇時代
9.1.1東西方戲劇的形態
9.1.2近現代西方戲劇的三次蛻變
9.1.3全球化戲劇時代下的戲劇觀念演變
9.2戲劇的基本特性
9.2.1戲劇的四個基本特性
9.2.2戲劇藝術的核心
9.3戲劇的審美維度
9.3.1戲劇與歷史的關係
9.3.2戲劇與文化的關係
9.3.3戲劇與哲學的關係
9.4為什麼走進劇場
第十章電影
10.1關於電影
10.1.1電影是生活
10.1.2電影是夢想的實現,身體的延伸
10.2電影是一門藝術
10.2.1電影歸根到底是一門藝術
10.2.2電影藝術的分類
10.2.3電影中的藝術成分
10.2.4電影的藝術特性
10.2.5電影藝術的辯證
10.3電影與人生
10.3.1夢
10.3.2窗戶
10.3.3鏡子
10.3.4寓言
10.3.5小結
第十一章攝影
11.1論攝影
11.1.1攝影之道
11.1.2攝影之術-起源
11.1.3攝影之流-創意流
11.1.4攝影之流-中國攝影流派
11.1.5攝影之惑
11.2讀照片
11.2.1攝影讀圖元素之瞬間
11.2.24種攝影類別的賞析原則
11.2.3審美辯證-物和心的關係
11.2.4審美辯證-洋和土的關係
11.2.5審美辯證-奇和凡的關係
第十二章藝術與宗教
12.1藝術和宗教的關係
12.2宗教的定義
12.3宗教信仰的對象以及證明
12.4對信仰對象的看法
12.5宗教的幾個層面以及與藝術的關係
12.6宗教與現代藝術
12.7藝術的宗教性理解
12.8小結彭鋒
第十三章美育與人生
13.1美育屬於人文教育
13.1.1美育的目的
13.1.2海倫·凱勒的故事
13.2美育在教育中具有獨立的價值
13.3美育在當今世界的緊迫性
13.4美育應該伴隨人的一生
13.4.1美育應該滲透在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
13.4.2美育應該伴隨人的一生
第十四章中華美學精神
14.1從四個層面看中華美學精神
14.2美不能離開心靈的創造
14.2.1美不能離開心靈的創造(上)
14.2.2美不能離開心靈的創造(下)
14.3社會生活的美
14.3.1《清明上河圖》
14.3.2普通老百姓的美感世界
14.3.3中國古人的審美追求
14.4自然的美
14.4.1中國傳統哲學是“生”的哲學
14.4.2書畫中的生態美
14.4.3文學中的生態美
14.5追求人生的神聖價值
註:課程大綱排版從左到右列

授課目標

1、提高學生的藝術教養與審美素質。
2、引導學生追求更有意義、更有價值、更有情趣的人生。
3、引導學生擁有高遠的精神追求,追求高尚的精神生活。

考核標準

平時成績30分
平時成績=學習進度分(5.0分)+學習行為分(25.0分)。
章測試成績10分
章測試
單項類目名稱
卷面分
單項滿分
緒論單元測試
100
0.8
第一章單元測試
100
0.8
第二章單元測試
70
0.6
第三章單元測試
80
0.7
第四章單元測試
100
0.8
第五章單元測試
20
0.2
第六章單元測試
100
0.8
第七章單元測試
100
0.8
第八章單元測試
100
0.8
第九章單元測試
100
0.8
第十章單元測試
20
0.2
第十一章單元測試
35
0.3
第十二章單元測試
100
0.8
第十三章單元測試
100
0.8
第十四章單元測試
100
0.8
註:表格內容參考資料
見面課成績24分
見面課成績得分=見面課實際得分/見面課總分*權值。
單項類目名稱
單項滿分
芭蕾肢體的審美與芭蕾身體的審美
4.0
令人迷醉的古希臘藝術
4.0
從似與不似之間看中國畫的欣賞
4.0
藝術品的層面
4.0
從“二生三”到“雜於一”——當代古琴藝術的困境與悖論
4.0
電影:藝術與商業的矛盾與張力—以當下“新力量”電影導演為例
4.0
註:表格內容參考資料
期末考試成績36分
期末考試得分=期末考試實際得分/期末考試總分*權值。
採用線上期末考試形式作為期末考試成績。
試卷:教程考試。

課程特色

課程設計原則
1、從審美的角度講藝術。
2、對藝術的理解處處指向人生。
3、理解中國藝術、傳播中國文化、弘揚中國特色。

所獲榮譽

2017年12月26日,該課程被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認定為國家精品線上開放課程。

教師簡介

葉朗,北京大學哲學社會科學資深教授,,北京大學藝術學院名譽院長,博士生導師。
王一川,主要研究領域為文藝美學、藝術理論、影視評論。
丁方,中國人民大學藝術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孫振華,中國美術學院博士、《中國雕塑》主編。
樓慶西,1952年畢業於清華大學建築系,長期從事中國古代建築歷史的教學與研究工作。
杭間,高校藝術學理論教指委委員。
邱振中,紹興文理學院蘭亭書法藝術學院院長。
靳學東中國音樂家協會理事,天津市音樂家協會副主席。
呂藝生,北京舞蹈學院學術委員會主任。
王建男,中國攝影家協會資深會員,中國新聞攝影學會常務理事。
彭鋒,北京大學美學與美育研究中心副主任。
吳國盛,教授,博士生導師。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