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間性:記憶與反思》是2016年8月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曹衛東。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文化間性:記憶與反思
- 作者:曹衛東
- 出版時間:2016年8月
-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 頁數:341 頁
- ISBN:9787208138025C.515
- 開本:32 開
- 裝幀:精裝
- 叢書名:曹衛東學術文集
- 版次:01版01次
《文化間性:記憶與反思》是2016年8月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曹衛東。
《文化間性:記憶與反思》是2016年8月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曹衛東。內容簡介本書講述了人們被現代性衝動所折磨,一面經受著意義喪失和自由喪失的痛苦,一面在主流價值觀、宗教、大眾文化的裹挾下行走得跌跌撞撞。1與...
第2章 早期跨文化研究 社會歷史情境 知覺過程和文化 智力和文化 記憶和文化 記憶和文化的現代研究 對標準跨文化研究方法的評估 第3章 認知發展、文化和學校教育 賴比瑞亞的新數學規劃 日常問題解決和學校教育:墨西哥尤卡坦的演繹推理 皮亞傑取向 認知風格 總結 第4章 從跨文化心理學到第二種心理學 反思兩種心理學 ...
本書致力於弘揚中國優秀傳統文化,並從傳播學角度加以探討,形成了學科交叉融合的特色,有助於建構具有中國風格、中國氣派和中國特色的傳播學理論體系,並探討其在當代的實踐,從而為形成傳播學 中華學派 做出更積極的貢獻。圖書目錄 一、華夏傳播與媒介考古學(主持人:姚錦雲)媒介考古視角下書論與墨跡的間性及互證—...
◆兒童精神的人文品性及其教育訴求——文化二維論視野下的兒童精神及教育 ◆論兒 童文化安全及其保障機制 ◆關於遊戲的哲學思考及其教育啟示 ◆兒童動漫:幼年精 神之旅的“魅”與“劫” ◆試論兒童文化的原初性與可塑性 ◆天性與文化性的角逐——兼論兒童文化的生成 ◆從主體間性的視角審視兒童文化與成人文化 年...
第二節 文化教學的服務性原則 第三節 漢語國際教育背景下文化教學策略的思考 第四節 文化因素處理的階段性劃分 第五節 文化導入機制與方式 第六節 文化對比在初級漢語教學中的套用 第七節 文化活動在國際漢語課堂教學中的位置 第四章 多元化文化教學實踐探索 第一節 文化間性視角下的文化教學 第二節 人文主義...
該書對於格林布萊特的文化詩學思想的內在理論邏輯還可以進一步加以提煉,對於以格林布萊特為代表的文化詩學或新歷史主義的局限還需要有一定的批評性理論反思。出版信息 作者簡介 陶永生(1972.11—),文學博士、教授,山東大學文藝美學博士後,山東省作家協會會員,山東省文藝評論家協會會員,山東省美育專家資源庫入庫專家...
論吳宓思想的體系性及其“一多”觀念 第二編 文學審美中的文化 試論《尤利西斯》的父與子主題和文化間性 《杜伊諾哀歌》及其他——關於里爾克的讀解 中美文化關係研究的一種模式——以赫西的小說《召喚》為個例 再回首:中俄文學之交的審視與展望 外國文學研究中哲理意蘊的探討 ...
2017年7月10-16日,在加拿大滑鐵盧瑞納森大學參加“文化間性與人類命運共同體”國際學術研討會,會議發表論文《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全球性運動及其中國實踐》。2017年7月6-9日,應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物質文化遺產亞太地區國際研究中心的邀,在日本東京成城大學參加了主題為“Glocal Perspectives on Intangible Cultural ...
28.《歷史記憶中的王世貞》,《文史知識》2014年10期。29.《附魅、祛魅和返魅:曇陽子傳記形象的歷史演變——從王世貞說去》,《社會科學》2014年10期。30.《從重“曹、韓遺蹟”到“天廄萬匹皆吾師”:王世貞“自然”思想探賾》,《南京師範大學學報》2014年6期。31.《史實、想像與還原:傳記的文本間性——以...
生命主體性指的是人不僅僅是有意識的個體,而且還包括信念、欲望、記憶、情感生活及自主地去追求自己的目標等等一系列特徵,從而強調了一個人生存的內在價值性。生命主體性蘊意的是對工具理性和自然主義的一種反抗,認為嚴酷的工具理性和因果決定論是對個性、人格和自由的否定,因而應從生命和生存出發去講宇宙人生,用...
在個體層面主要涉及初始體驗(感覺、知覺)與反思性體驗(如記憶、情感、想像);在主體間性層面主要分析在周圍世界、共同世界、前人世界三種空間背景下的空間體驗溝通問題;在隱喻層面主要研究社會-文化背景與人類的空間隱喻之間的互動生成機制。 研究意義和主要創新點包括:第一,提出呈現-溝通-生成的分析框架;第二,...
來重現“歷史記憶”,以期達到審視和反思現實的目的。銘刻在肉體上的記憶 “124號惡意充斥著一個嬰兒的怨毒。房子裡的女人們清楚,孩子們也清楚。多年以來,每個人都以各自方式忍受著這惡意。”小說開頭即將讀者拋入一個封閉、孤立的空間,“124號”沒有名字,只有門牌號,這所位於藍石路上灰白兩色的房子成為現實...
9. 主持完成2016年度蘭州大學中央高校基本科研業務費專項資金重點項目“文化記憶與藝術新形態:以《西遊記》的記憶空間為中心”。10. 主持完成2017年度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規劃基金項目“倫理詩學中的民族性問題研究”。(免鑑定結項)11. 主持完成2017年度甘肅省社會科學規劃項目“絲綢之路文化間性關係研究”。(免...
鄉村作為人類文化記憶延續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我們的生活產生著潛移默化的影響。當下鄉村文化建設的意義和價值可以通過一個很“文藝”的詞來表述 ——“鄉愁”,其所指稱的意義即是無論時代怎樣發展,都不能抹殺鄉村精神,不能抹殺自然生態和傳統文化。留住青山綠水,傳承傳統文化,這便是“雲中鄉歌”的展覽初心。“...
政治傷痕的文化記憶 中篇 苦難與溫暖的家園 用本分和善良來校正世界 現實主義的底層溫暖 一滴水的負重飛翔 對話“文學的第三地”輓歌從歷史密林中升起 “溫暖”使我們躁動不安 打開日常生活的隱秘之門 下篇 現實與荒誕的烏托邦 巫性、人性與寫作間性 面對鄉村精神的喪失 選擇的可能性與未完成的墮落 歷史的宿命和...
文化間性與中國少數民族文學26 少數民族兒童文學的獨特性31 建設多民族共同的精神家園33 中國當代文學因之更加豐富和多樣 ——《民族文學》少數民族文字版的意義37 高山族文學創作的風貌 ——《新時期中國少數民族文學作品選集·高山族卷》序41 “文學桂軍”的一個重要方陣 ——簡評《廣西少數...
6.2023年,首屆物質文化與設計研究學術研討會,作《中國古代設計史學科範式反思——基於“長信宮”燈書寫文本的個案探究》學術報告,清華大學 7.2023年,新文科視野下的鄉村設計暨“摩登田野”藝術鄉村計畫創新發展研討會,上海大學 8.2023年,藝術與傳媒跨學科理論暨《設計研究理論》新書交流學術沙龍,上海師範大學 9...
漢學家與文化中國建構的多樣性:一種跨文化視角 單波 張洋/221 批判式閱讀 肖勁草/238 李普曼的思想困局 單波 羅慧/240 《親身影響》的影響及其傳播學意義 單波 林莉/260 假如自然不沉默 紀莉/274 如何討論幸福:對亞里士多德幸福觀的當代反思 肖勁草/278 “隨波逐流”的讀書記憶/288 站在“...
日常生活的還原/197 五 對話體:主體間性的互動/201 第六章 歷史轉型與人物形象塑造的主體性/208 一 人物形象主體性的歷史演進/209 二 創造主體、接受主體對對象主體的影響與生成/226 三 人物形象主體性嬗變的外部制約與內在動因/240 四 主體性與人物形象塑造的反思/252 參考書目/258 後 記/262 ...
►分析有關童婚、早婚和強迫婚姻、女性生殖器損毀/切割、間性兒童的非自願手術、強制絕育、性同意年齡、社會性別平等、性傾向、社會性別身份、人工流產、強姦、性虐待、性販賣的地方或國家法律和政策;以及人們獲取性與生殖健康服務和捍衛生殖權利的途徑(知識);► 說明人權遭到侵犯並影響到性與生殖健康的情況(知識...
“對話是人與人之間的接觸,以世界為中介,旨在命名世界”,對話就是人和人聯合起來,反思現實,改造世界。指導意義 對話理論對改變語文閱讀教學現狀的指導意義 “語文是最重要的交際工具,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在對話理念視野下來關照這段對語文課程性質與地位的...
的本土化 第十二章 “生活審美化”“審美現代性”與“藝術的終結”難題 第一節 “日常生活審美化”的結構 第二節 “審美日常生活化”的轉變 第三節 “審美現代性”的不同路向 第四節 “藝術的終結”之後的美學 結語 從“文化間性轉向”到“全球對話主義”參考文獻 附錄 中國美學大事記(1875-2018)後記 ...
第一章 身體的歷史、記憶及意象重構 後現代主義的奴隸敘事 奴隸書寫的歷史 《家族》的後現代主義架構 後現代主義文本 《家族》中邊界的缺失 第二章 《野種》:身體標記的悖論 性/ 別二元對立框架的建構與解構 間性主體的種族身份標記 身體的書寫 第三章 《模式之王》:性別主體身份的層級架構 主體身份的多元...
結語 從"文化間性轉向"到"全球對話主義"附錄:參考文獻 中國美學大事記(1875-2019)後記 作者簡介 ★劉悅笛,現任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美國富布萊特訪問學者,北京大學博士後,中華文化促進會主席團榮譽委員,遼寧大學生活美學研究院院長,曾任國際美學協會(IAA)五位總執委之一與中華美學學會副...
5.4 影像中的“青春”:記憶的葬埋與自我寓言 5.5 影像中的“戰爭”:人性的拷問與反思 影視藝術主題測試題 第六章 大師雲集:影視藝術導演 6.1 創造票房神話的“電影奇才“:史匹柏和他的創意才華 6.2 戴墨鏡的“當代詩人”:王家衛和他的“香港”情結 6.3 為人民抒寫的“西北漢子”:吳天明...
第十二章 “生活審美化”、“審美現代性”與“藝術的終結”難題 第一節 “日常生活審美化”的結構 第二節 “審美日常生活化”的轉變 第三節 “審美現代性”的不同路向 第四節 “藝術的終結”之後的美學 結語 從“文化間性轉向”到“全球對話主義”附錄:參考文獻 中國美學大事記(1875—2009)後記 ...
後來這些文章以高建平主持的專欄“文化間性與美學對話”刊發於《東方叢刊》2008年第一輯。我很高興在其中採用了穆爾教授的《禪宗與電腦維護的技術》一文。其他國外學者的文章包括日本著名美學家佐佐木健一的《觸覺文化》、小田部胤久的《比較美學的先驅鼓常良及其“日本藝術風格無框性”理論:走向文化間性美學》和土耳其...
大學者無不對希臘文明進行反思。尼采對希臘文明的精闢分析,海德格爾提出回到古希臘文明;“我們以回到康德為藉口,只不過是以他的權威來保護人本主義的偏見而已。龐朴認為要把傳統文化和文化傳統區分開來。文化傳統是溶入我們生命中的一些價值、觀念。“文化傳統是一民族最深沉情懷之寓所,人類的早期記憶像個體的童年經驗...
劉承華:走向主體間性的音樂美學——兼及音樂美學研究中的文化學維度 耿幼壯:偶像、聖像、形象——反偶像崇拜運動的神學與美學意義 陳捷:現代電影的歷史與未來(上)藝術教育研究 奚傳績:反對文化實用主義、樹立正確藝術教育觀 劉道廣:論二級學科藝術學的課程設定 方儀:關於二級學科藝術學研究界域與課程結構之探討 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