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管理技術基礎

教育管理技術基礎

《教育管理技術基礎》是1999年4月1日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李方。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教育管理技術基礎
  • 出版社: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
  •  平裝:473頁
  • 正文語種: 中文
  • ISBN:7536123167
  • 開本:32
  • 出版時間:1999年4月1日
內容簡介,目錄,後記,文摘,

內容簡介

《教育管理技術基礎》主要內容:教育管理技術是教育技術中的一個領域。教育技術是指“人類在教育活動中所採用的一切技術手段的綜合。包括物化形態的技術和智慧型型態的技術兩類”。(參考教育學的學科層次)。一般來說,教育管理技術大多屬於行為學上的技術、智慧型形態類的技術;它是人們開展教育管理工作,從事教育管理研究所使用的操作性程式和手段。教育管理內容的安排,教育管理過程各個環節的運作,都要解決技術問題,教育管理技術貫穿於教育管理過程的各個方面。

目錄

第一章 教育管理技術概論
第一節 教育管理技術的內涵
第二節 學習教育管理技術應注意的問題
第二章 方法論對教育管理技術的影響
第一節 哲學方法習記盛戶論與教育管理技術
第二節 系統科學方法論與教育管理技術
第三章 統計表與統計圖
第一節 統計表
第二節 統計圖
第四章 教育管理日常統計
第催罪嚷一節 分類統計
第二節 比較分析
第三節 動態分析
第五章 統計舟歡只量數
第一節 集中量數
第二節 差異量數
第三節 相對量數
第六章 相關分析
第一節 相關概述
第二節 類別與類別變數之間的相關分析
第三節 類別與等級變數之間的相關分析
第四節 等級與等級變數之間的相關分析
第五節 類別與等距、等級與等距變數之間的相關分析
第六節 等距與等距變數之間的相關分析
第七章 抽樣
第一節 抽樣概述
第二節 抽樣要求
第三節 抽樣方法
第八章 統計推斷
第一節 基紙端本概念
第二節 總體參數估計
第三節 平均數差異顯著性檢驗
第四節 比例差異顯著性檢驗
第五節 相關量數檢驗
第九章 教育測評基礎
第一節 教育測評概述
第二節 教育測量的基礎知識
第三節 教育評價的基礎知識
第四節 教育目標設計的基礎知識
第十章 教育預測基礎
第一節 預測概述
第二節 教育預測內容
第三節 教育預測規律
第四節 教育預測方法
第五節 教育預測步驟
第十一章 教育決策規劃基礎
第一節 教育決策基礎
第二節 教育規劃基礎
第十二章 教育實驗基礎(上)——基本理論
第一節 我國教育實驗的發展
第二節 教育實驗及其有關名詞的界說
第三節 教育實驗效度理論
第十三章 教育實驗基礎(下)——基本方法
第一節 教育實驗的控制
第二節 教育實驗方案的設計
第三節 教育實驗的實施
第四節 教育實驗報告的撰寫
第十四章 教育調查基礎(上)
——問卷設計及其資料統計分析
第一節 教育調查問卷設計
第二節 教育調查問卷資料的統計分析
第十五章 教育調查基礎(下)——基本方法
第一節 教育調查概述
第二節 教育管理三種常用調查
第三節 蒐集資料的基本方法
第四節 教育調查計畫和提綱的制訂
第五節 教育調報告的撰寫
第十六章 行動研究和經驗總結
第一節 行動研究
第二節 經驗總結
第十七章 計算機基礎
第一節 計算機概述
第二節 計算機在教育行政管理中的運用
第三節 計算機在教務管理中的運擊盛棄洪用
參考書目
後記

後記

本書的出版,得到廣東省高等教育廳有關領導和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領導的大力支持,副總編陳輝和編輯張敏芝的熱心幫助的指導;本書部分內容曾得到華南師範大學教務處副處長曾桂興先生審閱並提出寶貴意見;在撰寫過程中,作者參考並吸收了國內外專家學者以及教育工作者的文獻資料和研究成果,在此一併致以由衷的感謝。由於作者水平所限,不足和錯漏難免,敬希讀者不吝賜教。

文摘

突變論的發展雖然起步不久,還不十分完善,但目前已引起教育界的注意。它述及許多質變和量變現象,揭示了七種突變類型的一般規律,提供了描述突變過程的數學工具和理論模型,使我們拓新思路。我們可以在它的啟示下,對教育管理中的突變現象和量變質變規律作量化描述和進一步的研究,並探索預測、控制、利用教膠訂良育現象突變過程的方法和技術,從而豐富和發展現有教育管理技術,令未來的教育管理技術呈現嶄新的面貌。五、耗散結構論方法與教育管理技術
耗散結構是指物質的一種結構形態。耗散結構論(1heooftheDissipativeStmctul)是研究耗散結構的性質、形式、穩定和演變規律的科學。它研究一個系統從無序向有序槓您兆轉化的原理、條件和規律,查明了一個遠離平衡的開放系統,在和外界不斷更換物質和能量的過程中如何通過漲落波動,使系統躍進到新的有序狀態。即如何從一個質的狀態向新質狀態發展①。耗散結構論是1969年由比利時的普利高津教授提出的。普利高津等人在長期的研究中發現,一個開放系統在達到遠離平衡態的非線性區時,通過不斷地與外界交換物質和能量,當外界條件的變化達到一定的閾值時,可以從原有的混沌無序的混亂狀態,轉變成為一種在時間上、空間上或功能上的有序狀態②。
耗散結構理論為許多學科領域提供了新的理論和方法。如何把它引入教育管理技術領域?值得我們研究,例如,能否把教育系統同樣看成一個耗散結構?因為一般系統形成耗散結構所應具備的條件在教育系統中也具備。如,教育系統是一個開放系統,它與外界不斷地進行物質、能量和信息的交換。
第二節 教育調查問卷資料的統計分析
第十五章 教育調查基礎(下)——基本方法
第一節 教育調查概述
第二節 教育管理三種常用調查
第三節 蒐集資料的基本方法
第四節 教育調查計畫和提綱的制訂
第五節 教育調報告的撰寫
第十六章 行動研究和經驗總結
第一節 行動研究
第二節 經驗總結
第十七章 計算機基礎
第一節 計算機概述
第二節 計算機在教育行政管理中的運用
第三節 計算機在教務管理中的運用
參考書目
後記

後記

本書的出版,得到廣東省高等教育廳有關領導和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領導的大力支持,副總編陳輝和編輯張敏芝的熱心幫助的指導;本書部分內容曾得到華南師範大學教務處副處長曾桂興先生審閱並提出寶貴意見;在撰寫過程中,作者參考並吸收了國內外專家學者以及教育工作者的文獻資料和研究成果,在此一併致以由衷的感謝。由於作者水平所限,不足和錯漏難免,敬希讀者不吝賜教。

文摘

突變論的發展雖然起步不久,還不十分完善,但目前已引起教育界的注意。它述及許多質變和量變現象,揭示了七種突變類型的一般規律,提供了描述突變過程的數學工具和理論模型,使我們拓新思路。我們可以在它的啟示下,對教育管理中的突變現象和量變質變規律作量化描述和進一步的研究,並探索預測、控制、利用教育現象突變過程的方法和技術,從而豐富和發展現有教育管理技術,令未來的教育管理技術呈現嶄新的面貌。五、耗散結構論方法與教育管理技術
耗散結構是指物質的一種結構形態。耗散結構論(1heooftheDissipativeStmctul)是研究耗散結構的性質、形式、穩定和演變規律的科學。它研究一個系統從無序向有序轉化的原理、條件和規律,查明了一個遠離平衡的開放系統,在和外界不斷更換物質和能量的過程中如何通過漲落波動,使系統躍進到新的有序狀態。即如何從一個質的狀態向新質狀態發展①。耗散結構論是1969年由比利時的普利高津教授提出的。普利高津等人在長期的研究中發現,一個開放系統在達到遠離平衡態的非線性區時,通過不斷地與外界交換物質和能量,當外界條件的變化達到一定的閾值時,可以從原有的混沌無序的混亂狀態,轉變成為一種在時間上、空間上或功能上的有序狀態②。
耗散結構理論為許多學科領域提供了新的理論和方法。如何把它引入教育管理技術領域?值得我們研究,例如,能否把教育系統同樣看成一個耗散結構?因為一般系統形成耗散結構所應具備的條件在教育系統中也具備。如,教育系統是一個開放系統,它與外界不斷地進行物質、能量和信息的交換。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