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社會學叢書:課程社會學

教育社會學叢書:課程社會學

《教育社會學叢書:課程社會學》是1999年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出版的一本圖書,作者是吳永軍。

基本介紹

  • 書名:教育社會學叢書:課程社會學
  • 作者:吳永軍
  • ISBN:9787810473989
  • 頁數:387
  • 出版社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1999-10-01
  • 裝幀:平裝
  • 開本:32 
作者簡介,內容簡介,目錄,部分內容,

作者簡介

吳永軍,男,1964年10月生於南京,副教授,碩士生導師。1994年畢業於南京師範大學教育系,獲博士學位,現任教於南京師大教科院,並釺中國教育學研究會教育社會學專業委員會秘書長、全程專業委員會常務委員、南京師大東*實驗學校副校長。長期從事教育社會學、教學論、課程論的研究,先後參與了10部專著代計30餘萬字的寫作,並在省級以上刊物發表學術論文60餘篇。其中在《國外社會科學》、《教育研究》、《教育研究與實驗》、《課程·教材、教法》等核心刊物上發表論文25篇,有6篇被《新華文摘》、人大複印資料《社會學》、《教育學》、《中國小教育》等刊物全文轉載。作為主要參與者參與的研究成果“教學的社會學模式初探”獲江蘇省第五次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然;曾於1997年獲南京師大屆青年教師工作學習“雙優獎”一等獎。

內容簡介

《教育社會學叢書:課程社會學》內容包括:課程社會學研究概述、當代西方課程社會學研究述評、社會系統與課程、課程內容的社會學分析、課程結構的社會學分析、課程授受的社會學分析、課程評價的社會學分析、課程現代化的社會學分析。

目錄

總序
導言:開展課程社會學研究的審視
第一章 課程社會學研究概述
第一節 課程社會學研究脈絡
一 中國學者的論述
二 西方學者的論述
第二節 課程社會學研究內容及理論基礎
一 課程界說
二 課程社會學研究內容
三 課程社會學研究的理論基礎
四 課程社會學研究的學科性質
第三節 課程社會學研究方法
一 研究方法論
二 研究取向
三 具體研究方法
第二章 當代西方課程社會學研究述評
第一節 課程社會學研究產生的背景
一 獨特的社會背景
二 學科邏輯基礎
三 方法論基礎
第二節 課程社會學研究的主要內容
一 新教育社會學的課程研究
二 新馬克思主義社會批判理論對課程的研究
第三節 課程社會學研究評析
一 政治傾向
二 科學價值
三 不足之處
第三章 社會系統與課程
第一節 課程產生與發展的社會基礎
一 課程的產生
二 課程的發展
第二節 社會系統要素對課程的制約
一 政治經濟對課程的影響
二 文化對課程的影響
第三節 課程的社會功能
一 社會政治經濟合法化的功能
二 社會意識形態的鞏固和強化功能
三 社會控制的整合功能
四 社會“制度文化”保存與活化的功能
五 政治社會化功能
第二節 課程社會學研究的主要內容
一 新教育社會學的課程研究
二 新馬克思主義社會批判理論對課程的研究
第三節 課程社會學研究評析
一 政治傾向
二 科學價值
三 不足之處
第三章 社會系統與課程
第一節 課程產生與發展的社會基礎
一 課程的產生
二 課程的發展
第二節 社會系統要素對課程的制約
一 政治經濟對課程的影響
二 文化對課程的影響
第三節 課程的社會功能
一 社會政治經濟合法化的功能
二 社會意識形態的鞏固和強化功能
三 社會控制的整合功能
四 社會“制度文化”保存與活化的功能
五 政治社會化功能
第四章 課程內容的社會學分析
第一節 課程內容的價值特性及其社會本質
一 意識形態辨析
二 課程內容的價值特性
三 課程內容的社會本質
第二節 課程內容選擇的過程
第五章 課程結構的社會學分析
第六章 課程授受的社會學分析
第七章 課程評價的社會學分析
第八章 課程現代化的社會學分析
後記

部分內容

三、課程內容的社會本質
前面已說過,課程內容說到底是社會對其未來成員加以控制(即社會控制)的中介。從社會學角度講,學校實質上是社會對年輕一代實施控制的主要工具,因為學校被人們視為保存和傳遞人類文化精華的主要機構,其保有和傳遞的知識是教師與學生開展教育活動的基本依據,社會期待學生所學習的各種知識、技能及價值觀念基本上都濃縮在學校課程中,並且常常被視為不容置疑的客觀真理。因此,統治階級總是力圖通過控制學校課程來達到社會控制的目的;從微觀領域來說,社會控制的主要方面在於課程內容的控制。因此,課程內容就其社會本質而言是社會控制的中介。資本主義社會,統治階級更是在“民主”的幌子下加強了學校及其課程的控制,因為“在發達的工業社會中,學校是特別重要的文化資本的分配機構,它對於給範疇、知識形式以合法化起著關鍵作用”。
明確了課程內容的社會本質,我們不難理解,為什麼特定社會的知識總體中的某些部分能成為課程知識,而另外部分卻不能成為課程知識。其主要原因可由“社會控制”來解釋。任何一種知識無論其社會價值和本體價值有多大,要想成為課程知識,必須符合社會統治階級的意識形態,滿足其社會控制的目的。否則很難或根本不可能進入學校課程。前文已述,不同作家的作品能否進入課程從而顯現出不同的“命運”,充分說明“社會控制”的機制所在。即使是同一作家,其不同作品以及同一部作品在課程中也會有不同的“命運”。例如葉聖陶先生,作為現代中國語文教育的先驅者,其作品一再被選人中國小語文教材中。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