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書名:教育科學分支學科叢書 教育社會學
- 作者:吳康寧
- ISBN:9787107122071
- 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
- 叢書:教育科學分支學科叢書
內容介紹,目錄,
內容介紹
為了進一步促進我國社會主義教育科學的發展,中國教育學會教育學分會與國家教委課程教材研究所共同組織編寫《教育科學分支學科叢書》(以下簡稱《叢書》),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發行。
《叢書》從教育科學分類學的觀點出發,比較系統地從教育科學分支學科的角度反映教育科學發展的歷史與現狀,試圖勾勒教育科學的概貌。
《叢書》以歷史唯物主義和“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戰略思想為指導。同時力求做到“三個結合”:歷史與邏輯相結合,材料與觀點相結合,敘述與評析相結合。
《叢書》屬於學術性著作。作者在廣泛占有資料的基礎上,力圖從縱向上論述學科發生、發展與趨勢,從橫向上比較和分析不同流派的觀點。“知人者智,自知者明”,通過對國內外有關研究成果的梳理辨析,努力反映學科前沿,亦體現作者自身的見解。
為了進一步促進我國社會主義教育科學的發展,中國教育學會教育學分會與國家教委課程教材研究所共同組織編寫《教育科學分支學科叢書》(以下簡稱《叢書》),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發行。
目錄
前言
第一編 教育社會學學科論
第一章引言
第一章 教育社會學的學科要素
第一節 教育社會學研究對象
一、研究對象諸說
二、研究對象界定
第二節 教育社會學學科性質
一、學科性質諸論
二、學科性質分析
第三節 教育社會學方法論
一、事實判斷還是價值判斷
二、演繹性模式還是解釋性模式
三、定量分析還是定性分析
第二章 教育社會學的學科發展
第一節 理論奠基時期
一、教育學視野的拓寬
二、社會學興趣的擴展
第二節 學科成形時期
一、學科制度的成形
二、研究範式的成形
第三節 範式轉換時期
一、證驗性研究範式的確立
二、功能主義學派的壟斷
第四節 學派爭鳴時期
一、衝突論學派的抗衡
二、解釋論學派的衝擊
第五節 取向修正時期
一、巨觀研究與微觀研究的結合
二、理論研究與套用研究的並存
第六節 我國教育社會學的發展
一、創建時期
二、重建時期
第二編 教育的社會背景
第三章引 言
第三章 社會結構:教育格局的規定因素
第一節 經濟結構與教育職能
一、“農業社會”的經濟結構與教育職能
二、“工業社會”的經濟結構與教育職能
三、“後工業社會”的經濟結構與教育職能
第二節 政治結構與教育控制
一、“中央集權”的政治結構與教育控制
二、“地方分權”的政治結構與教育控制
三、“地方自治加中央調控”的政治結構與教育控制
第三節 文化結構與教育取向
一、“後喻型”文化結構與教育取向
二、“前喻型”文化結構與教育取向
第四節 傳遞結構與教育權威
一、“學校中心”的傳遞結構與教育權威
二、“非學校中心”的傳遞結構與教育權威
第四章 社會差異:教育機會不均的主要根源
第一節 地區差異與教育機會失衡
一、省區市差異與教育機會失衡
二、城鄉差異與教育機會失衡
第二節 階層差異與教育機會反差
一、經濟階層差異與教育機會反差
二、文化階層差異與教育機會反差
第三節 性別差異與教育機會偏斜
一、性別地位差異與總體教育機會偏斜
二、性別角色差異與分類教育機會偏斜
第五章 社會變遷:教育變遷的根本動力
第一節 社會漸變與教育微調
一、系統水平的社會漸變與教育微調
二、因素水平的社會漸變與教育微調
第二節 社會劇變與教育重構
一、直前式社會劇變與教育重構
二、振盪式社會劇變與教育重構
第三節 社會混變與教育失范
一、體制混變與教育失范
二、觀念混變與教育失范
第三編 教育自身的社會系統
第六章引 言
第六章 教育中的基本社會角色(1):教師
第一節 教師的社會地位
一、教師的整體社會地位
二、教師的層面社會地位
第二節 教師的雙重角色
一、教師的角色轉換
二、教師的角色衝突
第三節 教師的教育權威
一、教師權威的源泉
二、教師權威的變化
第四節 教師的職業社會化
一、預期職業社會化
二、繼續職業社會化
第七章 教育中的基本社會角色(2):學生
第一節 學生的社會位置
一、學生的三重社會
二、學生的社會位移
第二節 學生的同輩群體
一、同輩群體的功能
二、同輩文化的類型
第三節 學生的家庭背景
一、學業差異的家庭背景
二、品德差異的家庭背景
第四節 學生的重要他人
一、互動性重要他人
二、偶像性重要他人
第八章 教育中的主要社會組織(1):學校
第一節 學校組織的性質
一、規範一功利性組織
二、規範一強制性組織
第二節 學校組織的結構
一、異質性結構
二、多權威結構
第三節 學校組織的取向
一、普遍主義取向
二、成就本位取向
第四節 學校組織的分層
一、學校組織間的分層
二、學校組織內的分層
第九章 教育中的主要社會組織(2):班級
第一節 班級組織的特性
一、自功能性
二、半自治性
第二節 班級組織的結構
一、正式結構
二、非正式結構
第三節 學生的家庭背景
一、學業差異的家庭背景
二、品德差異的家庭背景
第四節 學生的重要他人
一、互動性重要他人
二、偶像性重要他人
第十章 教育中的特殊社會文化:課程
第一節 課程社會學的研究範式
一、四種研究範式
二、研究範式分析
第二節 課程的價值取向
一、課程的價值認可
二、課程的價值賦予
第三節 課程的地位分等
一、異套課程間的地位分等
二、同套課程間的地位分等
第四節 課程的實踐命運
一、教師對課程的重構
二、學生對課程的適應
第十一章 教育中的核心社會活動:課堂教學
第一節 課堂教學中的時空構成
一、時間構成
二、空間構成
第二節 課堂教學中的角色
一、教師角色
二、學生角色
第三節 課堂教學中的互動
一、互動類型
二、互動差異
第四節 課堂教學的社會學模式
一、模式分類
二、構成要素
第四編 教育的社會功能
第十二章引言
第十二章 教育的社會功能諸論述評
第一節 “唯正向功能論”述評
一、涂爾幹的“功能·目的一體觀”
二、帕森斯的“功能·期待一體觀”
第二節 “有條件的正向功能論”述評
一、“形成·釋放說”
二、“期望·實效說”
第三節 “負向功能論”述評
一、分析的負向功能論
二、批判的負向功能論
第十三章 教育的社會功能述要
第一節教育的社會功能的區分
一、方向區分
二、層面區分
第二節 教育的社會功能的形成
一、功能取向的確立
二、功能行動的發生
三、初級功能結果的產生
四、次級功能結果的衍生
附:圖表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