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技術學研究方法基礎(第2版)》是由謝幼如、李克東編著,2017年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國家級規劃教材。該教材可作為高等學校教育技術學專業本科生相關課程教材,也可供各級各類教師、教學研究人員、教育信息化從業人員和教育技術工作者閱讀。
該書分為12章,主要包括教育技術學研究、數據的統計分析、評價研究、質的研究和研究論文的撰寫等內容。
基本介紹
- 書名:教育技術學研究方法基礎(第2版)
- 作者:謝幼如、李克東
- 類別:“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國家級規劃教材
-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7年2月14日
- 頁數:296 頁
- 開本:16 開
- 裝幀:平裝
- ISBN:978704046738
- CIP核字號:2016275745
- 字數:390千字
成書過程
修訂過程
工作人員
策劃編輯 | 責任編輯 | 封面設計 | 版式設計 | 插圖繪製 | 責任校對 | 責任印製 |
---|---|---|---|---|---|---|
劉艷 | 劉艷 | 於文燕 | 徐艷妮 | 杜曉丹 | 劉穎 | 劉思涵 |
內容簡介
教材目錄
前輔文 | |
第1章 教育技術學研究方法概述 | |
1.1 科學的研究方法及其特徵 1.1.1 科學研究方法的特徵 1.1.2 科學研究方法的程式 1.2 教育技術學研究方法體系 1.2.1 經驗方法 1.2.2 理論方法 1.2.3 系統科學方法 1.3 教育技術學的研究任務 1.3.1 揭示和發現科學事實 1.3.2 探求科學規律 1.3.3 建立和發展科學理論 | 1.4 教育技術學研究方法的作用 1.4.1 促進教育技術學科的形成和發展 1.4.2 規範教育技術學科研究 1.4.3 豐富教育技術學科內容 1.4.4 推廣運用教育技術學研究成果 1.5 教育技術學研究的內容 1.5.1 教育技術學研究內容概述 1.5.2 典型的教育技術學研究課題介紹 拓展資源 練習與思考 研究實踐 |
第2章 教育技術學的研究設計 | |
2.1 研究課題的選擇 2.1.1 研究課題的來源 2.1.2 研究課題選擇的原則 2.2 研究變數的確定 2.2.1 研究變數的類型 2.2.2 教育技術學研究中常見的研究變數類型 2.3 研究假設的建立 2.3.1 假設的一般特徵及其作用 2.3.2 假設的陳述 2.4 研究樣本的抽取 | 2.4.1 抽樣的基本概念 2.4.2 常用的抽樣方法 2.5 教育技術學研究方案的撰寫 2.5.1 研究方案的內容 2.5.2 典型教育技術學研究方案:“國小科學探究過程的可視化研究”研究方案 拓展資源 練習與思考 研究實踐 |
第3章 數據和資料的收集 | |
3.1 文獻檢索 3.1.1 文獻檢索概述 3.1.2 常用的文獻檢索工具 3.1.3 基於Internet的文獻檢索 3.2 問卷調查 3.2.1 問卷調查概述 3.2.2 問卷與量表的設計 3.2.3 調查的實施 3.2.4 問卷調查研究案例:高校教育信息化資源建設與共 | 享績效評價 3.3 結構化觀察 3.3.1 結構化觀察概述 3.3.2 結構化觀察表格的設計 3.3.3 結構化觀察的實施與結果的分析 拓展資源 練習與思考 研究實踐 |
第4章 教育技術實驗研究 | |
4.1 教育技術實驗研究概述 4.1.1 教育技術實驗研究的特點 4.1.2 教育技術實驗變數的類型與控制 4.1.3 教育技術實驗研究的類型 4.2 教育技術實驗設計的基本類型 4.2.1 單組前測後測設計 4.2.2 實驗組對照組前測後測設計 4.2.3 實驗組對照組後測設計 4.2.4 所羅門(Solomon)四組設計 4.3 教育技術實驗反應變數的測量 4.3.1 教育技術實驗反應變數的選擇 4.3.2 教育技術實驗反應的測量方法 4.4 教育技術準實驗研究 | 4.4.1 準實驗研究的特點 4.4.2 準實驗研究的設計 4.5 教育技術實驗研究典型案例:智慧學習環境下學生科學探究心智技能訓練的實驗研究 4.5.1 問題提出 4.5.2 研究設計 4.5.3 研究實施 4.5.4 效果分析 4.5.5 研究結論 拓展資源 練習與思考 研究實踐 |
第5章 數據的統計分析 | |
5.1 教育技術學研究數據的統計描述 5.1.1 統計描述方法概述 5.1.2 總體特徵分析—X-S平面分析模型 5.1.3 各層次分布特徵分析—利用常態分配進行層次分析 5.1.4 單項內容掌握情況分析——達標度分析 5.2 教育技術學研究數據的統計檢驗 5.2.1 差異顯著性檢驗原理 5.2.2 大樣本平均數差異顯著性檢驗(Z檢驗) | 5.2.3 小樣本平均數差異顯著性檢驗(t檢驗) 5.2.4 計數資料的差異顯著性檢驗(卡方檢驗) 5.3 SPSS的套用 5.3.1 SPSS概述 5.3.2 SPSS的使用 拓展資源 練習與思考 研究實踐 |
第6章 內容分析 | |
6.1 內容分析概述 6.1.1 內容分析的意義 6.1.2 內容分析的步驟 6.1.3 內容分析類目表格的設計 6.2 內容分析的套用模式 6.2.1 特徵分析 6.2.2 發展分析 6.2.3 比較分析 6.3 教育技術學內容分析典型案例:精品視頻公開課的教學特徵與師生行為的分析 | 6.3.1 問題提出 6.3.2 研究設計 6.3.3 精品視頻公開課的教學特徵分析研究 6.3.4 精品視頻公開課的師生行為分析研究 6.3.5 研究結論 拓展資源 練習與思考 研究實踐 |
第7章 社會網路分析 | |
7.1 社會網路分析概述 7.1.1 社會網路分析的概念 7.1.2 社會網路分析的特徵 7.1.3 社會網路分析在教育技術領域的套用 7.2 社會網路分析方法和工具 7.2.1 社會網路分析過程和方法 7.2.2 社會網路分析工具 7.3 社會網路分析典型案例:基於學習元平台的師生共讀 活動社會網路分析 | 7.3.1 研究背景 7.3.2 研究設計 7.3.3 社會網路分析結果 7.3.4 結論與建議 拓展資源 練習與思考 研究實踐 |
第8章 評價研究 | |
8.1 評價研究概述 8.1.1 評價研究的概念 8.1.2 評價研究的基本程式 8.1.3 評價研究的組成要素 8.1.4 評價研究的類型 8.1.5 教育技術評價研究的內容 8.1.6 教育技術評價研究需要注意的問題 8.2 評價指標體系的建立 8.2.1 指標項的形成 8.2.2 評價標準的確立 8.2.3 權重的確定 8.2.4 評價得分的計算 | 8.3 教育技術評價研究中典型的評價指標體系 8.3.1 中國小“優課”評價指標體系 8.3.2 國家級精品資源共享課評審指標體系 8.4 教育技術評價研究典型案例:電子書包教學套用績效評價 8.4.1 評價研究概述 8.4.2 評價研究過程 8.4.3 研究數據處理與分析 8.4.4 主要研究結論 拓展資源 練習與思考研究實踐 |
第9章 行動研究 | |
9.1 行動研究概述 9.1.1 行動研究的意義 9.1.2 行動研究的特徵 9.1.3 教育技術行動研究的套用範圍 9.1.4 教育技術行動研究需要注意的問題 9.2 行動研究的操作程式 9.2.1 行動研究的操作模式 9.2.2 行動研究的基本環節與操作程式 9.3 教育技術行動研究典型案例:基於電子書包的國中英 語口語交際能力培養模式的行動研究 | 9.3.1 問題提出 9.3.2 基於電子書包的國中英語口語交際能力培養模式雛形 9.3.3 行動研究過程 9.3.4 效果分析 9.3.5 研究結論 拓展資源 練習與思考研究實踐 |
第10章 基於設計的研究 | |
10.1 基於設計的研究概述 10.1.1 基於設計的研究興起的背景 10.1.2 基於設計的研究的定義 10.1.3 基於設計的研究的特徵 10.1.4 基於設計的研究與其他研究方法的比較 10.2 基於設計的研究程式 10.2.1 基於設計的研究的操作過程 10.2.2 基於設計的研究的常見模式 | 10.3 基於設計的研究典型案例:電子書包支持的國中數學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研究 10.3.1 問題提出 10.3.2 研究設計 10.3.3 實施與評價 10.3.4 教學模式的完善 10.3.5 研究結論 拓展資源 練習與思考研究實踐 |
第11章 質的研究 | |
11.1 質的研究概述 11.1.1 質的研究的定義 11.1.2 質的研究的基本特徵 11.1.3 質的研究的操作程式 11.2 質的研究資料的收集與分析 11.2.1 訪談資料的收集與分析 11.2.2 觀察資料的收集與分析 | 11.2.3 實物資料的收集與分析 11.3 質的研究報告的撰寫 11.3.1 質的研究報告的主要內容 11.3.2 質的研究報告典型案例:基於網路的協作學習活動形式的質的研究 拓展資源 練習與思考研究實踐 |
第12章 研究論文的撰寫 | |
12.1 研究論文的類型與結構 12.1.1 研究論文的類型 12.1.2 研究論文的結構 12.2 研究論文的撰寫 12.2.1 準備工作 | 12.2.2 撰寫初稿 12.2.3 修改定稿 拓展資源 練習與思考研究實踐 |
附錄一 t值表 | |
附錄二 χ2值表 | |
參考文獻 |
教學資源
- 課程資源
數字課程名稱 | 出版社 | 出版時間 | 內容提供者 |
---|---|---|---|
教育技術學研究方法基礎(第2版)數字課程 | 高等教育出版社、高等教育電子音像出版社 | 2017年1月 | 謝幼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