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必須懂得尊重學生

《教師必須懂得尊重學生》選自葉千華著作《心靈夜語》,該文刊載於《跨世紀中國小教師教改論文集》第73頁,1998年7月出版。轉載於豆丁網。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教師必須懂得尊重學生
  • 作者:葉千華
  • 關鍵字:教師、尊重、學生
  • 發表日期:1998年7月
轉載原文,

轉載原文

教師必須懂得尊重學生
○作者 葉千華
在我的筆記中記著這樣一句話:人應當尊重自己,同時更應該尊重他人。作為教師對學生的影響和教育,無不是用愛來塑造他們,用尊重的教態來獲取教育成功的。因為愛是創造一切的源泉,教育者必須懂得愛,對學生必須充滿真誠的愛,這種愛就是以尊重為別名,以尊重體現教育原則的。懂得尊重學生是教師表現的一個基本素質,也是教育教學方法中的一種得力措施。為人師者唯有尊重你的學生,方能指導和要求你的學生。學生就會遵從你的教導來嚴格、規範、勤奮、守紀地做人和學習。
國內外有許多教育家正是從尊重學生出發,付出一片愛心,才使得教育教學事業順利而蓬勃地發展,為世界、社會和未來作出豐碩的教育成果。我國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說:“當教員貴在有赤子之忱”。因此他以博大的愛心,獲得了“愛滿天下”的美譽。他處處事事尊重學生,對學生從不擺師者架子,常以真誠而溫和的態度幫助學生,諄諄誘導學生,從而取得了學生對他的尊敬和由衷的佩服。一個很普通的道理,就是你尊重別人,別人也尊重你。教師就應該率先作出尊重人的典範。對學生尊重不僅是教育教學的需要,而且也是教師自身形象和人格的需要。若沒有尊重,人之間一切美好的形象和需要都將是暗淡的,無色彩可言。尊重是人格心理需求在相互生存的環境中得以平等的態度,它既是感情的流露,也是品質的體現。特別是對學生來說,教師若輕視對學生的尊重,一味嚴厲指責批評學生,甚至不給學生明辨是非的機會和說話的權利,這就會挫傷他們的自尊和上進心,而且將影響他們一生的發展和成長。
學生的自尊心是很強的,他們如果都能得到老師的信任和尊重,就會產生積極學習的心理,能使課堂教學在自覺、平等、融洽的氛圍中得以有效的進行。若老師不能付出耐心和愛心,特別是對差生,以為那是浪費精力和時間,對學生態度冷淡,教學馬虎,造成學生對老師敵視,聽課隨便,使差生越來越差,同時也直接影響好的學生,導致惡性循環,這是極不可取的,作為教師不應有這種表現。教師應以飽滿的熱情和健康的工作態度投身於教育教學事業中去,懂得尊重每一個學生。
蘇聯教育家馬卡連柯說過:“要儘量多地要求一個人,也要儘可能地尊重一個人”。這才能使受教育者獲取心理的平衡。教師在教學中既可育人,也能誤人,因此,樹立和把握教師的正確教育觀是培養懂得尊重學生的先決條件。在目前九年制義務教育的實施和達標過程中,能真正按教育教學原則與法規對學生實行達標和素質教育的學校並不多,從這方面就普遍忽略了教師對學生全方位的教育和尊重。教師也很難在打破常規的教育體制中去尊重學生,這種不完善的輕屬重主的應試教育也自然形成不是常規的常規。原因是教師的教學主要體現於應試教育,忙於教學知識單方面的成績提高,甚至在節假日和雙休日也安排上課。這都是由於領導排名次,教師拿獎金造成的現實。學校要求教師,教師要求學生,迫使某些教師在教鞭下用簡單粗暴的做法對待學生,對學生施加壓力,強制性地要求學生,增加學生的學業負擔,考試和測驗頻繁,致使屬科和國小科靠邊拭目以待。當然,這種情況憑教師是鞭長莫及的。主要因素是領導階層,他們只知要求,忽視了尊重。所以,懂得如何尊重學生,這就勢必要教師本身作出努力,領導轉變辦學和教育思想,真正挖掘教育教學的深刻含義,充分體現新時期的教育方針在學校的貫徹和實施。特別是在當今的市場經濟衝擊下和應試教學的體制中,教師更應深知學生需要尊重和信任,需要自主和自立。這一點不能因教學而剝奪,也不能因學生犯了錯誤而被忽視。他們有自己的思考和意見,要讓他們有發表個人見解的權利和機會,以增強師生間的團結、民主、尊重和友愛。無論在什麼情況下,都不能損傷學生的自尊心。否則,你苦口婆心也不能令他們心悅誠服,反而越加使他們沒有興趣,討厭你的所言,造成與你對立。倘若你能尊重學生,與學生平等友好,語氣和藹,即使批評指責他們的錯誤,他們不僅樂意接受,而且還以此為動力,認真聽課學習,比無威信不受尊敬的老師的表揚還來得有力有情在理。
尊重源於我們的言行,體現於我們的言行。只有尊重學生,才能施教學生,要求學生,教育的目的就能實現,教師的形象才能得以建立和完善。(該文刊載於《跨世紀中國小教師教改論文集》第73頁,1998年7月出版)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