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禁果心理
- 外文名:Forbidden fruit effect
概述,疏導,危害與現狀,形成,利用,事例,學生禁果逆反心理,戀愛禁果心理,旁觀者禁果心理效應,參考資料,
概述
土豆在法國的引種就是一個典型的事例。在當時的法國,土豆被稱為 “鬼蘋果”,農民都不願引種。著名法國農學家帕爾曼想出了一個絕妙的辦法。他受到法國國王的特許,在一個貧瘠的土地上種土豆,並由著軍禮服,全副武裝的國王衛隊看守。一到夜晚,衛隊故意撤走。結果,人們受到“禁果“的吸引,每到晚上就來挖土豆,引種到自己的田裡,通過這種方法,土豆的種植在法國得到了迅速的推廣。這就是逆反心理現象。至於某些電影,書籍越禁止越走俏;奧斯卡電影越是晚發布獲獎人名單,人們越是想知道結果 等事實,更是為人們所熟知。利用禁果逆反心理作用,常常可以收到其他方法難以取代的效果。
疏導
首先是對逆反心理的追根溯源,要求教師要有敏銳的觀察能力,善於及時從蛛絲馬跡中發現"逆反心理"的萌芽。同時,作為教育者,力求做到知心知情,充分尊重學生,以溝通求信任,以溝通求融合,以溝通求理解。始終給學生以親切感,用溫暖火熱的心腸去溫暖學生的心,感化學生,消除“冰點”。其實人們生活中的不少事件就告誡了人們。如:假冒偽劣產品,任何人都不會搶購,因為這裡沒有好奇可言。從中人們得到啟示,教師在做出某項禁令以前,必須認真疏導,充分說理,曉以利害,學生在充分了解了它的壞處後,自然不會像“明知是劣質產品,偏要買回看看”那樣傻了。
凡是有逆反心理的人,一般都喜歡逆向思維,逆向思維作為一種認識手段,有時能達到正向思維難以達到的境界。當逆反心理得不到合理調適就會呈現消極作用,學校教育不能順利進行,進而轉化為矛盾,嚴重者會造成事故,甚至釀成悲劇。學生的逆反心理往往具有求異思辯的特點,是孩子智慧的火花,創造的源泉。積極的逆反心理卻是一面明鏡,如能加以正確地利用和引導,既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又能促進人們改進教育工作的方式方法。因而,對於青少年學生的逆反心理問題,人們要採取積極的態度,科學地分析,做到揚長避短。
危害與現狀
逆反心理,在中外傳統心理學概念中沒有提及,然而,卻是國人近年來教育實踐中被人們關注的一種心理現象。逆反心理,是客觀要求與主觀需要不相符合時所表現出的強烈牴觸情緒,其實質在於突出主體(自我)的某種需要或尊嚴,突出自我的獨立性、自主性或存在價值,相反,表現出對他人(非我)的不尊從(或抗拒)。可以說,凡有思維能力的人存在於社會就會有逆反心理、逆反現象的存在,人的一生都存在著逆反心理。
逆反心理是小學生心理障礙的一種,這樣的學生會出現對人、對事多疑、偏執、不合群的病態性格,使之信念動搖、理想泯滅、學習被動、生活萎靡,嚴重影響了學生的健康發展,妨礙了學生學習活動的正常進行,進一步還可能走上犯罪的道路。據統計,當前有15%——20%的小學生存在不同程度的逆反心理傾向,如有的學生把尊敬老師看成是“溜須拍馬”;把向老師匯報情況幫助同學進步說成是“出賣朋友,不夠意思”;把勸阻同學打架鬥毆看作是“孬種,不夠哥兒們義氣”;把刻苦學習,努力為人民服務看作是“傻瓜”,“不懂得人生價值”,等等。這是兒童成長曆程中一個必然的階段,特別是中高段學生,處於這一時期的兒童,由於心智發展自我意識的發展,有了一定 的思維,主觀能動性也隨之增強,表現欲望強烈,其逆反心理障礙尤其嚴重。 逆反心理在一定程度上是學生思維活躍、自立自主意識增強的表現,但它畢竟是一種不健康的反常心理。如果一個人說話辦事常常由逆反心理支配著,時間久了就會導致病態,對什麼事都不感興趣,對什麼事都看不慣,最終將會喪失對事業的熱愛和對理想的追求,嚴重妨礙一個人的成長發展,因此必須引起家長和社會的高度重視。為了促使學生健康、有序發展,作為教育者,人們必須探究學生逆反心理的化解藝術,爭取主動權。
形成
禁果逆反心理是指人們彼此之間為了維護自尊,而對對方的要求採取相反的態度和言行的一種心理狀態,理由不充分的禁止反而會激發人們更強烈的探究欲望。古希臘神話中的大帝宙斯,一次派侍女潘多拉傳遞魔盒。在交給潘多拉魔盒時,宙斯叮囑她萬萬不能打開盒子。然而,宙斯的告誡,反倒激起潘多拉不可遏制的好奇和探究欲 望,於是她不顧一切得打開魔盒,結果,盒子裡裝有的所有罪惡都跑到了人間。
心理學大量的經典研究表明,探究周圍世界的未知事物,是人類普遍的行為反應,是人在長期生物進化中形成起來的具有生物意義的穩定需要。對一件事物作不說明原因的簡單禁止,會使這件事物有區別於其它事物的特殊吸引力,使人自然地將更多的注意轉移到這件事物上。而且,沒有得到解釋的禁止會引發起各種推測和假設。當人們對禁止感到理由不充分時,人們就找不到充分理由來遏止自己的探究欲望,從而心理平衡會朝違反禁止的方面傾斜,使人傾向於做出偷食禁果的行為。移用潘多拉打開魔盒的神話,稱之為“潘多拉現象”。學生中存在的逆反現象,部分就源於該原理。青少年學生的好奇心強,由於閱歷和經驗的不足,情緒失控,道德觀念和社會化發展不成熟。他們不迷信、不盲從,具有較強的求知慾、探索精神和實踐意識。但家長或教師在教育孩子時,為了讓孩子不走彎路,常用自己的所得經驗阻擊孩子的好奇心。孩子受好奇心的驅使,聽不進大人們忠告,對於越是得不到的東西,越想得到,越是不能接觸的東西,越想接觸。這樣,孩子不聽勸告的逆反行為就形成了。
利用
那么如何來疏導禁果逆反心理呢?首先是對"逆反心理"的追根溯源,要求教師要有敏銳的觀察能力,善於及時從蛛絲馬跡中發現"逆反心理"的萌芽。同時,作為教育者,力求做到知心知情,充分尊重學生,以溝通求信任,以溝通 求融合,以溝通求理解。始終給學生以親切感,用火熱的心腸去溫暖學生的心,感化學生,消除“冰點”。其實人們生活中的不少事件就告訴了。如:假冒偽劣產品,任何人都不會搶購,因為這裡沒有好奇可言。從中人們得到啟示,教師在做出某項禁令以前,必須認真疏導,充分說理,曉以利害,學生在充分了解了它的壞處後,自然不會像“明知是劣質產品,偏要買回看看”那樣傻了。
凡是有逆反心理的人,一般都喜歡逆向思維。如果逆反心理得不到合理的調適,就會出現消極作用,教育失靈,增加反向矛盾,甚至可能釀成悲劇;積極的逆反心理,加上正確的引導和利用,能擦出智慧的火花,是創造的源泉。因此對於逆反心理,不要一昧的否定,要能科學分析,做到揚長避短。
事例
學生禁果逆反心理
潘多拉現象本身無所謂好壞,關鍵在於如何引導這一心理機制。有這么一個學生,他一直認為自己在老師眼裡是一個一無是處的,對於老師的說教愛理不理,自己口裡也老嘀咕:我是壞孩子,我是最差的。對於個人衛生更是不在乎。同學要求他整理自己的書包和抽屜,相反,他卻將座位搞的更亂更髒。經過觀察,老師挑選了一天放學時,請這位學生在教室里等老師,告訴他老師想請他帶一封信給他母親。當著他的面,老師寫了封信,隨後強調了好幾遍,信是寫給她媽媽的,不允許他擅自拆看,於是將信留在教室,稱自己去取信封讓他稍等。學生點頭答應,但一臉的不情願。老師走出了教室,在教室外暗暗地觀察著,沒一會,發現這孩子謹慎的打開老師的信讀了起來,漸漸地臉上露出了微笑。稍後,老師進教室將信封好交給了他。其實,孩子原本認為老師帶信是為了告狀,卻沒想到老師在信中寫了他很多閃光點,並肯定、表揚了他。讓他認識到了自己的優點。之後的日子裡,學生各方面都有了明顯的改觀。這中間,就是利用了學生禁果逆反心理,引導了孩子,達到了多次談心都無法達到的說教效果。
又如:在一次上新課前,老師故弄玄虛地說:“同學們,老師這裡有一道題本想讓你們做一做,可是連老師都沒辦法做出來,看來你們就更難了。”這時,一個學生請求到:“老師,讓我們看看這道題吧。”好幾個學生也接著請求。老師裝作無可奈何的樣子把題板書在黑板上。全班同學都忙碌起來。
不一會兒,一半學生舉起了手。老師拖著長腔問:“怎么樣,不會做吧?”誰知下面學生齊聲說:“老師,我們已經做出來了。”老師分別找幾名學生說出算式和解題思路,他們都說得正確而且思路清晰。這時,老師故意裝做甘拜下風的樣子說:“同學們,你們真了不起,比老師還聰明,看來這節新課你們自己肯定自學就會,有沒有信心?”同學們齊聲回答:“有!”學生們興趣盎然,學習的積極性特別高漲。
是誰說逆反心理只會帶給人們無奈呢!它可以激發兒童的好奇心,引發兒童求知慾望,幫助他們創造生活中的奇蹟!作為教師,每天都在與一個個鮮活的靈魂對話,每一個孩子都是可教育的,用師者廣博的生命之愛,民主思想去尊重每一個孩子,澆灌他們的心田,幫助他們形成積極的自我觀念和健康的人格,讓他們思想接觸過的東西,在每個人成長的歷程中留下永恆的痕跡。
戀愛禁果心理
“禁果”就像一個帶刺的仙人球,匆匆忙忙採摘,也許會帶給你滿手的傷刺。一般來說,戀愛中的男女雙方,對初次性交後的心理反應是很不相同的。在多數情況下,如果男方對女方有好感,那么在幾次約會以後,就很容易要和女方發生性關係的衝動。而對女方來說,內心則要複雜得多。許多人會產生一種莫名的性恐懼,面對男方的性衝動,陷入了矛盾的漩渦。有些男子認為,出現這種情況是同為女性怕羞的緣故,只要大膽占有,打破了第一次的心理障礙,以後就自然了。其實,這是一種對女性心理的無知和粗暴,在這種認識的背後,往往潛伏著今後衝突的種子,是釀成悲劇的根源。
對女子來說,初次性交後產生的對貞操和自我的失落感,是造成女子害怕婚前性交的隱秘心理因素。一個女孩從13-14歲進入性發育期,產生性意識後,到20多歲結婚,前後需要經歷10年時間。在這10年時間裡,盤踞在女子內心深處的貞操觀念,不是一下子就可以改變的。即使有些女子當時可能出於衝破傳統觀念束縛的動機,但事後隱藏在心靈深處的貞操觀念會突然鮮明起來,使她感到恐懼不安,表現出一種強烈的依賴心理,唯恐對方疏遠自己。只要男方稍有疏忽,或熱情減退,女方就會產生焦慮、失落感。這種心理變化,初戀男子在嘗“禁果”後,往往毫無所知,也不知道應該如何去進行調解。
對男子來說,初次性交的衝動往往是強烈而難以自制的。在多數情況下,男方性高潮已結束,女方的性慾還未喚起,加之處女膜破裂會使女方感到一些疼痛,這就更加劇了女方的緊張心理。尤其是婚前的初次性交,由於受到客觀條件的限制和干擾,女方更難感受到愉快。所以,初次性交可能會給男方帶來一種衝動與占有的滿足,而對女方來說卻並不快樂。有些女子甚至因此而害怕性交,可又無法解釋這其中的原因,於是雙方產生猜疑、不安。結果,婚前性交非但沒能促進兩人感情的深化,反而增加了許多心理障礙,使雙方陷入困惑之中。因此,戀愛中的青年男女,為了保護好自己的愛情,也為了今後的婚姻幸福,千萬不要無知而冒失地匆匆品嘗“禁果”。
旁觀者禁果心理效應
所謂旁觀者效應是指旁觀者介入緊急事態的社會抑制。正是因為在一種緊急事件中有其他目擊者在場,才使得每一位旁觀者都無動於衷,旁觀者更多的可能是觀察其他旁觀者的反應,因此世人不能主觀地判斷這些人存在病態的性格缺陷。
1964年3月,在紐約的克尤公園發生了一起震驚全美的謀殺案。一位年輕的酒吧女經理在凌晨3點回家的途中,被一個殺人狂殺死。這名男子作案時間長達半個小時,當時,住在公園附近公寓裡的住戶有38人看到或聽到女經理被刺的情況和反覆的呼叫聲,但沒有一個人下來救她,也沒有一個人及時打電話報警。美國大小媒體同聲譴責紐約人的人性異化與情感冷漠。然而,兩位年輕的心理學家――巴利與拉塔內並沒有認同這種說法。對於旁觀者們的無動於衷,他們認為還有更好的解釋。為了驗證自己的假設,他們進行了一項試驗。他們讓72名不知真相的參與者,以一對一和四對一兩種方式,與一假癲癇病患者保持距離,使用對講機通話。在交談過程中,當那假病人大呼救命時,事後的統計數據出現了很有意思的一幕;在一對一通話的那組中,有85%的人衝出工作間去報告有人發病;而在有四個人同時聽到假病人呼救的那組,只有31%的人採取了行動!這就是解釋為什麼一樁樁旁觀者眾多卻“見死不救”的事件會頻頻發生了。這種社會現象產生的原因之一就在於“旁觀者效應”,而僅僅把其歸結為世態炎涼、人心不古的社會風氣或旁觀者集體性格缺陷是片面的、孤立的,也是不科學的。
參考資料
(1)《你是否適合吃禁果:迷惘時候的心理診斷》 作者:(日) 秋原雄二郎 著 林青華 譯, 出版社:羊城晚報出版社 ,出版日期: 1999-12-1
(2)《過度消費的美國人》 施羅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