敘事主體是敘事交流過程中故事講述的發出者,沒有敘述主體存在就沒有完整的敘事交流行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敘事主體
- 定義:敘事交流過程中故事講述的發出者,沒有敘述主體存在就沒有完整的敘事交流行為
敘事主體是敘事交流過程中故事講述的發出者,沒有敘述主體存在就沒有完整的敘事交流行為。
敘述主體又稱為敘述者,是指敘事作品“陳述行為的主體”。... 敘述主體又稱為敘述者,是指敘事作品“陳述行為的主體”。中文名 敘述主體 亦稱 敘述者 所指 ...
敘事主體是敘事交流過程中故事講述的發出者,沒有敘述主體存在就沒有完整的敘事交流行為。敘事主體在進行信息交流敘述的過程中,信息才能傳達給接受者。因此敘事主體是...
敘事,首先必須把事件交代清楚,事情敘述完整,這就要求一定要在寫作中把握“六要素”(時間、地點、人物、起因、經過和結果)。“六要素”中的地點、時間、原因和結果...
電影敘事結構是一種以敘事為主的藝術,其敘事方法雖千奇百怪、變化多端,但其結構模式可歸納為幾種類型。結構(整體性、轉換性和自身調整性)指作品內容的組織、...
敘述人稱是指人稱代詞的變格形式,按照敘述主體的不同,可分為第一人稱、第二人稱和第三人稱,以“第一人稱”.和“第三人稱”最為常見。...
《敘事形式與主體評價》,是2005.5作家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江守義。... 《敘事形式與主體評價》,是2005.5作家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江守義。
第一人稱敘述容易形成真實,親切的格調,帶有鮮明的主體特徵和主觀抒情意味。它既適合於內心獨白式地呈現人物的內心世界,又適合於講故事式地敘述事件,從而在組織篇章...
敘事學理論發源於西方,以形式主義批判而聞名於世。近年來,隨著全球化浪潮的推進,它已逐漸成為充滿活力且風行各地的學術思潮之一。...
紀錄片作為一種歷史敘事文本,有著其他虛構文本所不具備的社會現實性和歷史真實性。紀錄片的敘事,其實就是敘述者發起的身份與角色之間的主體對話。《紀錄片敘述者的...
小說的敘述視角就是根據作家主觀意圖所確定的敘述主體及所選擇的反映生活的觀察點和立足點。(二) 視角與人稱的關係談到視角就不可避免地涉及到人稱,視角的確定和...
教育敘事,即是講有關教育的故事。它是教育主體敘述教育教學中的真實情境的過程,其實質是通過講述教育故事,體悟教育真諦的一種研究方法。非為講故事而講故事,而是...
敘述層面是指創作主體以獨特的審美視角選取的小說內容所表現的藝術角度。... 敘述層面是指創作主體以獨特的審美視角選取的小說內容所表現的藝術角度。
《敘事學:敘事的形式與功能》是一本饒富特色的敘事學概論,在力圖概括“所有敘事,且僅僅是可能性的敘事”這一理論目標下,作者以簡潔的篇幅,描述和解釋了“敘事的...
敘事邏輯是有廣義、狹義之分。狹義的敘事邏輯由法國學者C.布萊蒙( Bremond)在《敘事邏輯》( 1973) 一書中提出,其基本內容是:論述敘事的基本序列和複合序列的...
敘述史指歷史編纂中通常採用客觀描述的方式,而非以分析為主的歷史研究,它既不構成一種史學學科分支,也不能說是一種歷史研究方法,而是指那些採用敘述的文體寫成的...
亞里士多德最早指出文學的敘事結構即情節安排,他認為悲劇情節應有頭有尾(完整)並有長度(時間延續過程)。傳統敘事作品中情節結構占主體地位,最典型的是戲劇衝突的結構...
《敘事探究》是2012年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美】瑾·克蘭迪寧。... 《敘事探究》是2012年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美】瑾·克蘭迪寧...
接受主體就是“接受敘述的人”,他們是敘述者傳送信息的接收者。 ... 接受主體就是“接受敘述的人”,他們是敘述者傳送信息的接收者。 [1] 參考資料 1. 淺析《...
《跨文化的中國敘事》是2006年上海三聯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高鴻。本書主要以小說家賽珍珠、林語堂、湯亭亭的小說的跨文化的中國敘事為研究對象,並對其詩學秘密和...
布萊希特提出的“敘事劇”構想。“敘事劇”要求舞台上所展示的事件,既要讓觀眾覺得他看到的就是真實生活,同時又要他明確意識到自己所面對的僅是一個舞台上的藝術...
《康拉德小說主體研究》以英國小說家約瑟夫·康拉德小說中的主體人物為研究對象,運用拉康等理論家的精神分析理論對文本中的主體形象予以剖析。作為19世紀末20世紀初英國...
《薩特的敘事之旅:從倫理敘事到意識形態敘事》是2010年1月1日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閻偉。...
《唐傳奇敘事》是2006年安徽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江守義。... 《唐傳奇敘事》運用敘事學理論對唐傳奇展開研究。首先討論敘事主體,因為敘事主體直接導致了敘事的...
書稿針對經典敘事學的純文本研究的不足以及傳統意識形態批評的外在性而提出,在此基礎上對敘事與意識形態的關係作更為深入地挖掘和拓展,目的是為敘事作品的意識形態...
第六章 "技術革新"和工人階級的主體性敘事 273 一、弱者的武器和工匠精神 273 二、"文化訴苦"與"技術革新" 286 三、反智主義還是反專業主義 300 結語322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