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錄片作為一種歷史敘事文本,有著其他虛構文本所不具備的社會現實性和歷史真實性。紀錄片的敘事,其實就是敘述者發起的身份與角色之間的主體對話。《紀錄片敘述者的主體性研究》基於主體性哲學的觀照視野,融匯經典敘事學的框架理論和後現代主義敘事的主體分析方法,從紀錄片的敘述者切入,對紀錄片的影像敘事語言及其背後的主體關係進行身份和角色的互動性剖析,發掘並總結出紀錄片敘事過程中不同主體(創作者、事件人物和客群)之間的交往規則和對話場閾。通過紀錄片創作者在敘事中的主體地位(與其他相關主體之間的關係)、主體功能(建構紀錄片文本的方法和風格)和主體價值(如何實現傳播目的)來揭示紀錄片敘事的本質特性(主體間的歷史對話與角色中的有序狂歡)。 本書可以為紀錄片的相關研究提供資料和視角的借鑑,為紀錄片的創作實踐提供理論參考,為紀錄片的教學提供方向指引。
基本介紹
- 書名:紀錄片敘述者的主體性研究
- 作者:鄧秀軍
- 出版日期:2013年8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560984650
- 外文名:Research on the Sulejectiwity of the Nauiation of Dacumentary
- 出版社: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
- 頁數:283頁
- 開本:16
- 品牌: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
基本介紹,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序言,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一本難得的有關紀錄片的理論研究著作。其難得在於,在相對浮躁與浮淺的紀錄片研究領域,它能關注於哲學的視野,去研究作者與敘述者、敘述者與作品的人物、作者與讀者等主體間的相互關係,以及敘述話語、敘述行為等相對學理的抽象的問題,將研究的重點從工具性的敘事技巧拉回到對“人”的哲學思考。是紀錄片研究者、創作者、愛好者必備的一本好書。
作者簡介
生於華鎣山下、長在嘉陵江畔,年已不少才北出秦嶺,歲尚未老卻徘徊於夔門之外。碩士、博士畢業於中國傳媒大學電視與新聞學院,先後在四川電視台、北京電視台和中央電視台從事過攝像、編導、策劃和出鏡記者等工作。熱愛電視事業,小有新聞理想,剛過而立之年,就發現做電視太老、當老師又太嫩,為了裝嫩,於是就選擇了當老師。 來到喻家山下、躬耕三尺講台,三年輪迴始登學術殿堂,九百課時方觸教學精髓。先後承擔了“電視畫面與攝像”、“電視編輯與製作”、“視聽新媒體節目製作”等本科課程,“紀錄片敘事(全英文)”、“視聽新媒體研究前沿”等研究生課程的講授工作。崇尚理論與實踐互動、教學與科研並進的治學理念,做一個傳道授業的好老師是自己的職業理想。 研究方向:電視節目策劃與製作、紀錄片、視聽新媒體、社會化媒體
圖書目錄
緒論 紀錄片的敘述者及其背後的主體
第一節 問題的提出
一、紀錄片:一種影像建構的歷史話語
二、紀錄片的敘述者
第二節 紀錄片的主體化敘事
一、敘事學的紀錄片敘事
二、主體與主體間性
第三節 紀錄片敘事主體的身份與角色
一、紀錄片中的主體關係
二、敘述者:探尋主體關係的引路人
上篇 敘述者的生成:主體身份的構建
第一章 創作者與歷史事件
第一節 創作者:作為創作團隊中的主導性個體
一、創作者的身份認同
二、生產關係視閾下的創作者分類
第二節 歷史語境下的事件選擇
一、民族(國家)文化影響下的事實呈現
二、技術制約下的時代背景——以美國為例
三、主體人格決定下的事件認知——以“直接電影”為例
小結
第二章 創作者與事件人物
第一節 紀錄片事件人物的類型
一、主體與客體
二、施動者與接受者
三、幫助者與對抗者
第二節 紀錄片的創作者與事件人物的關係
一、交融關係
二、從屬關係
三、平等關係
四、對立關係
小結87中篇敘述者的功能:主體角色的塑造
第三章 創作者與敘述者
第一節 敘述者被敘述——化身敘事角色
一、紀錄片文本的構成:故事、人物和敘述者
二、紀錄片敘述者的生成機制
三、紀錄片敘述者的功能和價值
第二節 敘述者與敘事視角
一、鏡頭內的限知視角:敘述者是出現在畫面中的故事人物
二、鏡頭外的限知視角:敘述者是畫面之外的故事人物
三、全知視角:敘述者作為無所不知的布道者
小結
第四章 敘述者與被述者
第一節 被述者——敘述者組織下的人物安排
一、焦點人物和盲點人物
二、主要人物和次要人物
三、圓形人物和扁形人物
第二節 敘事情境的營造和情節的設定
一、用生存鬥爭塑造生命傳奇——弗拉哈迪和雅克·貝漢
二、用人物關係揭示人物性格——懷斯曼和梅索斯兄弟
三、用英雄壯舉吟頌“史詩”——里芬斯塔爾和勞倫斯
四、通過挑戰權威來針砭社會——從維爾托夫到摩爾
小結
下篇 敘述者的價值:主體身份的重構
第五章 創作者與客群
第一節 敘述人稱與受述者的敘事角色
一、第一人稱(我和我們):置身事外的受述者
二、第三人稱(他和他們):參與旁觀的受述者
三、第一、第三人稱的結合(我和他們):一起體驗的受述者
四、第二、第三人稱的結合(你和他們):參與討論的受述者
第二節 從獨白到對話:以伊文思為例分析傳受關係
一、拘泥於自我的藝術獨白
二、與事件人物跨越階級的對話
三、與客群超越民族的對話
四、超脫個人羈絆的人類狂歡
小結
第六章 事件人物與客群
第一節 圍繞被述者的歷史對話——紀錄片的人物原型
一、傳奇人物:從納努克到鳥的遷徙
二、史詩人物:英雄還是梟雄?
三、現實人物:呈現美國的個人與社會
四、諷刺人物:挑戰社會的不公
第二節 對比分析《意志的勝利》和《華氏911》的人物解讀
一、動機與認知——客群的再創作
二、態度與影響——客群的再認識
小結
結語紀錄敘事:身分的對話與角色的狂歡
一、問題的解答
二、觀點的提出
參考文獻
後記一
後記二
第一節 問題的提出
一、紀錄片:一種影像建構的歷史話語
二、紀錄片的敘述者
第二節 紀錄片的主體化敘事
一、敘事學的紀錄片敘事
二、主體與主體間性
第三節 紀錄片敘事主體的身份與角色
一、紀錄片中的主體關係
二、敘述者:探尋主體關係的引路人
上篇 敘述者的生成:主體身份的構建
第一章 創作者與歷史事件
第一節 創作者:作為創作團隊中的主導性個體
一、創作者的身份認同
二、生產關係視閾下的創作者分類
第二節 歷史語境下的事件選擇
一、民族(國家)文化影響下的事實呈現
二、技術制約下的時代背景——以美國為例
三、主體人格決定下的事件認知——以“直接電影”為例
小結
第二章 創作者與事件人物
第一節 紀錄片事件人物的類型
一、主體與客體
二、施動者與接受者
三、幫助者與對抗者
第二節 紀錄片的創作者與事件人物的關係
一、交融關係
二、從屬關係
三、平等關係
四、對立關係
小結87中篇敘述者的功能:主體角色的塑造
第三章 創作者與敘述者
第一節 敘述者被敘述——化身敘事角色
一、紀錄片文本的構成:故事、人物和敘述者
二、紀錄片敘述者的生成機制
三、紀錄片敘述者的功能和價值
第二節 敘述者與敘事視角
一、鏡頭內的限知視角:敘述者是出現在畫面中的故事人物
二、鏡頭外的限知視角:敘述者是畫面之外的故事人物
三、全知視角:敘述者作為無所不知的布道者
小結
第四章 敘述者與被述者
第一節 被述者——敘述者組織下的人物安排
一、焦點人物和盲點人物
二、主要人物和次要人物
三、圓形人物和扁形人物
第二節 敘事情境的營造和情節的設定
一、用生存鬥爭塑造生命傳奇——弗拉哈迪和雅克·貝漢
二、用人物關係揭示人物性格——懷斯曼和梅索斯兄弟
三、用英雄壯舉吟頌“史詩”——里芬斯塔爾和勞倫斯
四、通過挑戰權威來針砭社會——從維爾托夫到摩爾
小結
下篇 敘述者的價值:主體身份的重構
第五章 創作者與客群
第一節 敘述人稱與受述者的敘事角色
一、第一人稱(我和我們):置身事外的受述者
二、第三人稱(他和他們):參與旁觀的受述者
三、第一、第三人稱的結合(我和他們):一起體驗的受述者
四、第二、第三人稱的結合(你和他們):參與討論的受述者
第二節 從獨白到對話:以伊文思為例分析傳受關係
一、拘泥於自我的藝術獨白
二、與事件人物跨越階級的對話
三、與客群超越民族的對話
四、超脫個人羈絆的人類狂歡
小結
第六章 事件人物與客群
第一節 圍繞被述者的歷史對話——紀錄片的人物原型
一、傳奇人物:從納努克到鳥的遷徙
二、史詩人物:英雄還是梟雄?
三、現實人物:呈現美國的個人與社會
四、諷刺人物:挑戰社會的不公
第二節 對比分析《意志的勝利》和《華氏911》的人物解讀
一、動機與認知——客群的再創作
二、態度與影響——客群的再認識
小結
結語紀錄敘事:身分的對話與角色的狂歡
一、問題的解答
二、觀點的提出
參考文獻
後記一
後記二
序言
講故事,是近些年來紀錄片創作特別關注的話題,這其實是一個時代的進步。 早些年,新聞紀錄片被定義為“形象化的政論”,使得紀錄片的政治宣傳功能發揮到了極致,作為主語的“政論”左右了創作者的講述。 後來,紀錄片創作者被“跟蹤、跟蹤、再跟蹤”的方法所激勵,將“現實”作為講述的對象,去貼近它、展示它。儘管“紀實”已經具有了美學的意義,但是,人們高度重視的還是紀錄片的社會功能。 再後來,人們開始了紀錄片風格多樣性的嘗試,紀實影像被定義為一種表達意義的語言工具,而不再是“現實”的簡單的再現。紀錄片的創作成為一種自主性的個人講述,越來越多的藝術性元素和表現方法被借鑑到紀錄片的創作之中。其中也包括了“講故事”。 “講故事”從學理上說屬於敘事學的範疇,其本源來自對神話的研究。人們在文化傳承中發現,在許多神話及民間傳說之中,都有一種內在不變的內容因素和結構形式,形成某種固定的“原型”,無論是中國還是外國、古代還是現代,都有許多相同或相似的故事類型和講述形態。這種講故事的“原始意義生成動因”作為敘事的深層結構其實存在於人類的集體潛意識之中,是人類思維的基本結構。 正是因為這種潛藏於思維結構深處的集體潛意識,使得人類對虛構藝術作品的故事原型和講述故事的方法有了一種先天的敘事認同。這種立足於結構主義語言學的敘事觀點,注重作品的文本意義及其語言構成,而不是作品的內容和社會意義;注重作品共性的結構模式,而不是個性的藝術創造,試圖為虛構的藝術建立一種可供複述的慣例。由於這種工具性,“講故事”被紀錄片創作所借鑑。 ⅢⅡ但紀錄片的“講故事”相比於虛構的藝術,如故事片、戲劇、小說等,要複雜得多。其複雜性在於以下幾個方面。 (1) 紀錄片的敘事不只是講故事,它面對的是複雜的現實生活,其敘事動機具有多樣性。因此,對紀錄片的敘事來說,從對“故事”的講述擴展到對“內容”的講述。而所謂“內容”實際上包括了作者想要表達的所有意義,這除了生活本身的戲劇性之外,還要有對生活的思考、評價以及作者的情感、理解和認知。只不過隨著紀錄片實踐與研究的深入,人們對故事情節越來越重視,進而開始注重挖掘甚至設計情節、組織擺拍或情境再現,以此來調動觀眾欣賞的積極性。 (2) 紀錄片是建立在生活真實基礎上的講述。現實生活中發生的事情無論看起來多么簡單,實際上都有很複雜的背景、關係和過程,當人們把它當做一個故事來講述時,必須經過一個邏輯化和有目的的簡化過程。紀錄片與文學的區別在於它是以真實影像呈現的方式在講述(利用光線、攝影、場面調度、剪輯等視覺陳述方法),講述的行為往往被隱藏在行為表象之中不易被察覺出來。 (3) 對於紀錄片來說,敘事是一種意義形成機制。因此它始終與創作者的表意動機和語言工具的使用有關,而且主體的表意動機遠比故事本身的內涵要重要。這是基於幾個基本認知:其一,紀錄片是創作者對客觀事物感悟、思考而進行的藝術化表述;其二,紀錄片作品是一個完整意義表述的人工製品;其三,紀錄片傳播是作者與觀眾交流(認知上、情感上、觀念上)的過程。於是,紀錄片成為一種“影像意義系統”構成的文本。 基於這樣的理解,近年來紀錄片創作和研究突破了“紀實論”的束縛,出現了“表意論”、“風格論”、“作者論”、“敘事論”等多種取向的理論觀照,開始從主觀的角度,從人生與紀錄片文本構成的角度,去探討紀實表象之下隱藏在更深層的那些邏輯因素,看它們是怎樣利用現實的影像創造一個意義系統的。 由於這種“講故事”的敘事理論更具有方法論的意義,因此受到紀錄片創作者和實用的研究者們的青睞,並以此為理論依據而衍生出許多新的語言形態,如情境再現、扮演、三維動畫演繹、情節性敘事等。當這些方法被錯用或被濫用的時候,人們才發現理論被誤讀在於理論本身過於執著於語言表達系統,而其深入的人文與社會因素被忽視了。 鄧秀軍的這本《塑造角色,重構身份——紀錄片敘述者的主體性研究》是一本難得的有關紀錄片的理論研究著作。其難得在於,在相對浮躁與浮淺的紀錄片研究領域,它能關注於哲學的視野,去研究作者與敘述者、敘述者與作品的人物、作者與讀者等主體間的相互關係,以及敘述話語、敘述行為等相對學理的抽象的問題,將研究的重點從工具性的敘事技巧拉回到對“人”的哲學思考。 “主體性”是一個哲學的命題,它與“真實性”一樣是紀錄片研究中一個眾說紛紜而又常說常新的命題。從敘事的角度來研究主體的角色、身份以及它們之間的關係,是以前人們很少關注的新視角。這本書細緻地建構了紀錄片創作所涉及的不同角色之間關係的主體性系統,這種研究儘管有些純學理的意味,但我相信它同樣會給紀錄片創作者以啟發和思考。 理論的價值其實並不在理論本身,而在於它能從中引導出指導實踐的方法,正所謂“理論是灰色的,而生命之樹常青”。 鐘大年於北京鳳凰會館2012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