敘事劇

布萊希特提出的“敘事劇”構想。“敘事劇”要求舞台上所展示的事件,既要讓觀眾覺得他看到的就是真實生活,同時又要他明確意識到自己所面對的僅是一個舞台上的藝術虛構而已.“

基本介紹

簡介,提出者,

簡介

“敘事劇”要求舞台上所展示的事件,既要讓觀眾覺得他看到的就是真實生活,同時又要他明確意識到自己所面對的僅是一個舞台上的藝術虛構而已.“敘事劇”的這個要求,無疑隱含著一個舞台本身難以解決的二元對立.他指出:“觀眾不應當去跟隨舞台產生的感受,而是應當作理性批評”.這就是說,布萊希特希望“敘事劇”首先要能調動觀眾的主觀能動性,唯其如此,觀眾才能既對舞台上的演出產生生活真實認同,同時又打破這種真實感,認識到舞台演出僅是個有意設定的假象.
布萊希特提出的“敘事劇”構想,是對傳統戲劇在社會功能、內在結構、價值取向、審美形態乃至表現題材等方面的一個挑戰,是對傳統的亞里士多德式戲劇形式的一個突破.傳統的亞里士多德式戲劇的表演藝術,旨在充分發揮作品和表演的美學影響力,吸引觀眾進入舞台上設定的情景,攫取他們的感情和思維,追求台上台下感情共鳴的效果,使觀眾無形之中被“征服”,成為戲劇的“俘虜”,由此達到“淨化”淤積於他們心中的心理情結之目的.而布萊希特的“敘事劇”,則要還給觀眾獨立思考問題的主體性,還給他們自我評判事物的頭腦和心靈,讓他們自主地發現生活的本質.因此,布萊希特要求“敘事劇”既使觀眾面對著舞台而又脫離舞台,冷靜地保持一定距離,既面對布景、服裝、燈光和音樂交織的氛圍和場景又擺脫舞台幻覺的桎梏,達到身在劇場,心卻浮於劇情之外的效果.一言以蔽之,布萊希特“敘事劇”的理論思想,中心是怎樣使觀眾自己去透過舞台上的藝術形象認識生活的真諦.這種啟迪觀眾思辨的考慮,實為對觀眾的角色和作用的一個重新定位、關照、選擇和發掘,具有劃時代的意義.

提出者

貝爾托·布萊希特(也譯做貝托爾德·布萊希特),是一位著名的德國戲劇家與詩人。1898年2月10日,貝爾托·布萊希特生於德國巴伐利亞奧格斯堡鎮。年青時曾任劇院編劇和導演。曾投身工人運動。1933年後流亡歐洲大陸。1941年經蘇聯去美國,但戰後遭迫害,1947年返回歐洲。1948年起定居東柏林。1951年因對戲劇的貢獻而獲國家獎金。1955年獲列寧和平獎金。 1956年8月14日布萊希特逝世於柏林。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