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遊戲(在計算機上運行的遊戲軟體)

電腦遊戲(在計算機上運行的遊戲軟體)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電腦遊戲(computer game),遊戲形式的一種。隨著個人電腦產生而出現的一種由個人電腦程式控制的、以益智或娛樂為目的的遊戲。20世紀70年代(特別是80年代)以來,隨著個人電腦技術的高速發展,電腦遊戲的內容日漸豐富,種類日趨繁多,遊戲的情節也越來越複雜,圖像越來越逼真。遊戲內容來源於現實生活和對現實生活的加工。大體分教育性電腦遊戲和娛樂性電腦遊戲兩類。前者用於教育和教學,可使知識的掌握變得更加容易和富於趣味,有助於促進對個體智力的開發和訓練,可進一步擴展思維的空間,有助於培養想像力、創造性以及思維的靈活性、敏捷性和求異性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電腦遊戲
  • 外文名:Personal computer games, Computer games
  • 別稱: PC games
  • 含義:在電子計算機上運行的遊戲軟體
  • 功能:娛樂
  • 出現:1960年代
發展歷史,遊戲分類,專用遊戲,遊戲技術,遊戲比賽,

發展歷史

電腦遊戲的出現與1960年代電子計算機進入美國大學校園有密切的聯繫。當時的環境培養出了一批編程高手。1962年一位叫斯蒂夫·拉塞爾的大學生在美國DEC公司生產的PDP-1型電子計算機上編制的《宇宙戰爭》(Space War)是當時很有名的電腦遊戲。一般認為,他是電腦遊戲的發明人。 1970年代,隨著電子計算機技術的發展,其成本越來越低。1971年,譽為“電子遊戲之父”的諾蘭·布希內爾發明了第一台商業化電子遊戲機。不久他創辦了世界上第一家電子遊戲公司——雅達利公司(ATARI)。在1970年代,隨著蘋果電腦的問世,電腦遊戲才真正開始了商業化的道路。此時,電腦遊戲的圖形效果還非常簡陋,但是遊戲的類型化已經開始出現了。
宇宙戰爭地球突襲戰宇宙戰爭地球突襲戰
從1980年代開始,PC機大行其道,多媒體技術也開始成熟,電腦遊戲則成為了這些技術進步的先行者。尤其是3Dfx公司的3D顯示卡給行業帶來了一場圖像革命以後。
進入1990年代,電腦軟硬體技術的進步,網際網路的廣泛使用為電腦遊戲的發展帶來了強大的動力。進入21世紀,網路遊戲成為了電腦遊戲的一個新的發展方向。

遊戲分類

RPG=Role-playingGame:角色扮演遊戲
由玩家扮演遊戲中的一個或數個角色,有完整的故事情節的遊戲。玩家可能會與冒險類遊戲混淆,其實區分很簡單,RPG遊戲更強調的是劇情發展和個人體驗,一般來說,RPG可分為日式和美式兩種,主要區別在於文化背景和戰鬥方式。日式RPG多採用回合制或半即時制戰鬥,如《最終幻想》系列,大多國產中文RPG也可歸為日式RPG之列,如大家熟悉的《仙劍》、《劍俠》等;美式RPG如《暗黑破壞神》系列。
暗黑破壞神2暗黑破壞神2
WEG=WebGame:網頁遊戲
網頁遊戲又稱無端網遊,中文也簡稱頁游,是基於Web瀏覽器的網路線上多人互動遊戲,無需下載客戶端,打開網頁光用瀏覽器就能玩的網路遊戲。尤其適合上班一族,只要幾分鐘的設定,遊戲內的自動成長功能即可關掉電腦心滿意足的去做工作。 如懷舊味很濃的力港網路的捕魚達人網頁版《深海狩獵》,還有經典的《石器部落
捕魚達人之深海狩獵捕魚達人之深海狩獵
ACT=ActionGame:動作遊戲
玩家控制遊戲人物用各種武器消滅敵人以過關的遊戲,不追求故事情節,如熟悉的《超級瑪里》、可愛的《星之卡比》、華麗的《波斯王子》等等。電腦上的動作遊戲大多脫胎於早期的街機遊戲和動作遊戲如《魂斗羅》、《三國志》等,設計主旨是面向普通玩家,以純粹的娛樂休閒為目的,一般有少部分簡單的解謎成份,操作簡單,易於上手,緊張刺激,屬於“大眾化”遊戲。
波斯王子4波斯王子4
AVG=AdventureGame:冒險遊戲
由玩家控制遊戲人物進行虛擬冒險的遊戲。與RPG不同的是,AVG的特色是故事情節往往是以完成一個任務或解開某些迷題的形式出現的,而且在遊戲過程中刻意強調謎題的重要性。AVG也可再細分為動作類和解迷類兩種,動作類AVG可以包含一些格鬥或射擊成分如《生化危機》系列、《古墓麗影》系列、《恐龍危機》等;而解迷類AVG則純粹依靠解謎拉動劇情的發展,難度係數較大,代表是超經典的《神秘島》系列。
SLG=SimulationGame:策略模擬類遊戲
玩家運用策略與電腦或其它玩家較量,以取得各種形式勝利的遊戲,或統一全國,或開拓外星殖民地。策略遊戲可分為回合制和即時制兩種,回合制策略遊戲如大家喜歡的《三國志》系列、《櫻花大戰》系列;即時制策略遊戲如《命令與征服》系列、《帝國》系列、《沙丘》等。後來有些媒體將模擬經營,即SIM(simulation)類遊戲,如《模擬人生》、《模擬城市》、《過山車大亨》、《主題公園》等。
模擬人生2模擬人生2
RTS=Real-TimeStrategyGame:即時戰略遊戲
本來屬於策略遊戲SLG的一個分支,但由於其在世界上的迅速風靡,使之慢慢發展成了一個單獨的類型,知名度甚至超過了SLG,有點像如今國際足聯和國際奧委會的關係。代表作有《魔獸爭霸》系列、《帝國時代》系列、《星際爭霸》等等。後來,從其上又衍生出了所謂“即時戰術遊戲”,多以控制一個小隊完成任務的方式,突出戰術的作用,以《盟軍敢死隊》為代表。
魔獸爭霸3魔獸爭霸3
FTG=FightingGame:格鬥遊戲
由玩家操縱各種角色與電腦或另一玩家所控制的角色進行格鬥的遊戲。按呈畫技術可再分為2D和3D兩種,2D格鬥遊戲有著名的《街霸》系列、《侍魂》系列、《拳皇》系列等;3D格鬥遊戲如《鐵拳》、《高達格鬥》等。此類遊戲談不上什麼劇情,最多有個簡單的場景設定,或背景展示,場景、人物、操控等也比較單一,但操作難度較大,主要依靠玩家迅速的判斷和微操作取勝。
拳皇拳皇
STG=ShootingGame:射擊類遊戲
這裡所說的射擊類,並非是類似《VR特警》的模擬射擊(槍戰),而是指純的飛機射擊,由玩家控制各種飛行物(主要是飛機)完成任務或過關的遊戲。此類遊戲分為兩種,一叫科幻飛行模擬遊戲(Science-SimulationGame),非現實的,想像空間為內容,如《自由空間》、《星球大戰》系列等;另一種叫真實飛行模擬遊戲(Real-SimulationGame),以現實世界為基礎,以真實性取勝,追求擬真,達到身臨其境的感覺,如《王牌空戰》系列、《蘇-27》等等。
王牌空戰王牌空戰
PZL=PuzzleGame:益智類遊戲
Puzzle的原意是指以前用來培養兒童智力的拼圖遊戲,引申為各類有趣的益智遊戲,總的來說適合休閒,最經典的就是大家耳熟能詳的《俄羅斯方塊》。
RCG=RacingGame:競速遊戲
在電腦上模擬各類賽車運動的遊戲,通常是在比賽場景下進行,非常講究圖像音效技術,往往是代表電腦遊戲的尖端技術。驚險刺激,真實感強,深受車迷喜愛,代表作有《極品飛車》、《山脊賽車》、《摩托英豪》等。另一種說法稱之為“DrivingGame”。當前,RCG內涵越來越豐富,出現了另一些其他模式的競速遊戲,如賽艇的,賽馬等。
極品飛車10極品飛車10
CAG=CardGame:卡片遊戲
玩家操縱角色通過卡片戰鬥模式來進行的遊戲。豐富的卡片種類使得遊戲富於多變化性,給玩家無限的樂趣,代表作有著名的《信長的野望》系列、《遊戲王》系列,包括卡片網遊《武俠Online》,從廣意上說《王國之心》也可以歸於此類。
電腦遊戲(在計算機上運行的遊戲軟體)
MUD=泥巴遊戲
主要是依靠文字進行遊戲的遊戲,圖形作為輔助。1978年,英國埃塞克斯大學的羅伊·特魯布肖用DEC-10編寫了世界上第一款MUD遊戲——“MUD1”,是第一款真正意義上的實時多人互動網路遊戲,這是一個純文字的多人世界。(這可能就是MUD的命名來源吧)其他代表作有:《俠客行》、《子午線59》、《萬王之王》。
俠客行俠客行
MOBA=Multiplayer online battle arena:多人線上戰術競技遊戲
Multiplayer online battle arena(MOBA),也被稱為Action real-time strategy(Action RTS,ARTS)。是視頻遊戲(Video Game)——即時戰略遊戲(RTS)的一個子類。在這類遊戲中,在戰鬥中一般需要購買裝備,玩家通常被分為兩隊,兩隊在分散的遊戲地圖中互相競爭,每個玩家都通過一個RTS風格的界面控制所選的角色。但不同於《星際爭霸》等傳統的硬核的RTS遊戲,這類遊戲通常沒有RTS遊戲中常見的建築群、資源、訓練兵種等組織單位,且玩家只控制自己所選的角色。代表作有:《英雄聯盟》、《dota》、《D10》。

專用遊戲

專門為電腦開發的遊戲往往對滑鼠、鍵盤有相當的依賴,都設計成方便點擊及支持多按鍵,例如即時戰略遊戲(如星際爭霸紅色警戒等),需要對角色進行編隊,滑鼠與鍵盤的運用相當重要。但這類遊戲移植到遊戲機上,受限於手柄按鍵有限,對角色隊伍的控制不佳。而在遊戲機移植電腦的遊戲,在鍵盤映射後對操作有一定麻煩,不過大可使用外設手柄解決。

遊戲技術

電腦遊戲與電子遊戲一樣都有一套專門的開發技術。不過相對於電子遊戲,電腦遊戲的開發更容易讓初學者入手,一般程式設計師都可以寫出簡單的電腦遊戲,比起電子遊戲要考慮遊戲機的兼容問題要輕鬆得多。

遊戲比賽

世界電子競技大賽(簡稱WCG)是目前世界上最受歡迎的國際性電玩比賽。
(已在2013年結束,以後不再舉辦)
電腦遊戲(在計算機上運行的遊戲軟體)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