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政事堂
- 拼音:zhèng shì táng
- 注音:ㄓㄥˋ ㄕㄧˋ ㄊㄤˊ
- 釋義:唐、宋時宰相的總辦公處
政事堂,拼音:zhèng shì táng ,釋義:唐、宋時宰相的總辦公處。 唐初始有此名,設在門下省,後遷到中書省。為行政機構,長官稱“同中書門下平章事”,職務...
中國唐宋時期宰相議事的地方。 政事堂會議是常設的,協助皇帝統治全國的最高決策機構。...
政事堂會議是唐、宋宰相議事的地方。北宋前期沿唐制,以政事堂為宰相、參知政事議事辦公處,設于禁中。政事堂囊括門下省、中書省和尚書省的大部或主要職權,是...
政事堂制度是唐代議政制度,是討論朝廷軍政大事的一種會議形式。唐初,政事堂建在門下省,後遷至中書省,變成由宰相主持的定期朝政會議,議決一切朝廷大事。...
《晉江政事堂評論匯總》是政事堂創作的網路小說,發表於晉江文學網。...... 《晉江政事堂評論匯總》是政事堂創作的網路小說,發表於晉江文學網。中文名稱 晉江政...
參知政事,中國古官職名。原是臨時差遣名目,唐太宗貞觀十三年(639)十一月,以劉洎為黃門侍郎、參知政事,參知政事始正式作為宰相官名。到宋代,設中書門下(習稱...
“二府”為樞密院、政事堂;“三司”為度支、戶部、鹽鐵。...... “二府”為樞密院、政事堂;“三司”為度支、戶部、鹽鐵。中文名 宋二府三司制 意義 ...
中書門下,簡稱中書,習稱政事堂、都堂、政府、東府,是唐代中期至北宋前期的行政機構,由門下省、中書省與尚書省的最高長官共同參與行政。初設於門下省,唐高宗...
“政府”其名,起源於唐宋時期的“政事堂”和宋朝的“二府”兩名之合稱。唐宋時中央機關機構為三省六部,即尚書省,下設吏主管行政事務;中書省起草政令,實為秘書...
開元十一年,中書令張說奏改政事堂為中書門下,政事堂印也改為中書門下印,且於其後分列吏、樞機、兵、戶、刑禮五房。從此,中書門下正式成為宰相的辦事機構。...
同中書門下平章事與政事堂唐代初年,以中書省長官中書令、門下省長官門下侍中、尚書省長官尚書令共議國政,都是宰相。宰相是輔佐皇帝總領天下大政的官員。《新...
中堂之說起於北宋,一說起於唐。唐、宋置政事堂於中書省內,為宰相處理政務之處,中堂因宰相在中書省內辦公而得名,後稱宰相亦為中堂。中堂也是一種書、畫藝術...
唐 杜甫 《莫相疑行》:“集賢學士如堵牆,觀我落筆中書堂。” 仇兆鰲 注:“ 李華 《中書政事堂記》: 武德 以來,於門下省議事,謂之政事堂。 高宗 光宅 ...
宋朝皇宮內別置中書,叫做“政事堂”,是宰相辦公的地方,孫近身為宰相副職,處處附和秦檜,不作主張,所以稱他為“伴食中書”。語出《舊唐書·盧懷慎傳》:“懷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