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述
1949年新中國的成立使祖國母親徹底擺脫了被壓迫的境地,中國這頭東方睡獅開始慢慢覺醒,但卻步履維艱。直到1978年,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作出全面實行改革開放的新決策,從此改革開放的春風使中華大地再次煥發了活力,中華民族終於踏上了民族復興的偉大征程。30年的征程,中華民族以嶄新的姿態重新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30年的滄桑巨變,30年的光輝歷程,成就了一個民族近百年的夢想。
改革開放的30年,是中國經濟迅速蓬勃的30年。幢幢高樓拔地而起,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1978年到2006年間,中國經濟總量迅速增加,國內生產總值從0.3645萬億元增長至21.0871萬億元,增長近60倍。中國的經濟成就不僅寫在了中國歷史之上,也在世界歷史上刻下了輝煌的一頁,過去25年全球脫貧所得成就中,近70%的成就歸功於中國。
改革開放的30年,是中國社會和諧穩定的30年。自粉碎“以江青為首的
四人幫”以後,中華民族猶如鋼鐵長城一般堅不可摧。1997年
香港回歸,1999年
澳門回歸;1998年面對南方歷史罕見的特大洪水,2003年面對讓人聞風喪膽的非典疫情,2008年面對十幾個省份百年不遇的冰雪災害,四川汶川大地震,中華兒女眾志成城,手挽手將一個個磨難阻擊。
改革開放的30年,是教育事業穩步發展的30年。1983年,鄧小平同志提出,教育要面向現代化,面對世界,面對未來。高考制度恢復之初,全國有570萬人參加高考,卻僅錄取27萬名;而到2007年,全國普通高校招生報名人數達到1010萬,錄取新生達567萬名。伴隨著教育規模的發展,更有越來越多的中華兒女在世界高精尖人才中占據著日益重要的位置。
改革開放的30年,是中國航天事業不斷創新的30年。從1979年遠程火箭發射試驗成功,到2003年“神五”升天,首次載人航天飛行成功,再到2005年神舟六號載人航天衛星順利返回,中國航天人在摸索中讓祖國一躍成為航天科技強國。2007年,我國首顆探月衛星“嫦娥一號”發射升空,炎黃子孫的千年奔月夢成為了現實。 “神七”的成功發射,神七在太空漫步,讓中國人第一次在太空留下了自己的足跡。
改革開放的30年,也是我國體育事業蒸蒸日上的30年。1984年
許海峰摘得中國奧運首枚金牌,自此之後,中華體育健兒奮勇爭先:2000年悉尼奧運,中國代表團收穫28枚金牌,取得了金牌榜和獎牌榜均名列第三的佳績;2004年雅典,中國軍團更是將金牌總數擴增到32枚,位列金牌榜第2位。而2008年,奧運會在中華大地上拉開,我們成為奧運的主人。 51枚金牌,穩居金牌榜第一位,更是我們實力的見證。
我們堅信,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路程上,必將出現一個又一個輝煌的30年。中華民族的崛起,必將讓世界為我們自豪。
中國的改革開放已經走過了近30個年頭。今天的中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逐步建立,綜合國力日益增強,人民生活水平大大提高,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回顧30年來的歷程,總結經濟體制改革所取得的成就,探討改革過程中的經驗、教訓,能夠加深對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認識,進一步指導實踐。
政策簡介
改革開放指中國二十世紀八十年代的改革經濟政策,對外開放的政策。1978年,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作出了實行改革開放的重大決策。1979年,黨中央、國務院批准廣東、福建在對外經濟活動中實行“特殊政策、靈活措施”,並決定在深圳、珠海、廈門試辦經濟特區,福建省成為全國最早實行對外開放的省份之一。
十一屆三中全會後,國民經濟進入調整時期。1979年9月的十一屆四中全會通過了《關於加快農業發展若干問題的決定》,允許農民在國家統一計畫指導下,因時因地制宜,保障他們的經營自主權,發揮他們的生產積極性。
1980年9月,中共中央下發《關於進一步加強和完善農業生產責任制的幾個問題》,肯定了包產到戶的社會主義性質。到1983年初,農村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在全國範圍內全面推廣。
1984年10月,黨的十二屆三中全會比較系統地提出和闡明了經濟體制改革中的一系列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確認我國社會主義經濟是公有制基礎上的有計畫的商品經濟,這是全面進行經濟體制改革的綱領性文獻。政治體制的改革與經濟體制的改革基本上是同步進行的。
1980年8月18日,鄧小平在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上發表了題為《黨和國家領導制度的改革》的講話,為新時期我國政治體制的改革指明了方向。
80年代中期,我國的科技、教育、文化等各個領域的改革也開始啟動。
1979年7月,黨中央、國務院曾作出決定,對廣東、福建兩省的對外經濟活動實行特殊政策和優惠措施,並決定在深圳、珠海、汕頭、廈門設定經濟特區,作為吸收外資、學習國外先進技術和經營管理方法的視窗。1984年4月,又進一步開放大連、秦皇島、天津、煙臺、青島、連雲港、南通、上海、寧波、溫州、福州、廣州、湛江、北海這14個港口城市。1985年2月,增開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閩南三角區為經濟開放區。
經過多年的實踐,形成了全方位、多層次的開放格局,改革和開放得到了全國人民的擁護,「改革開放是強國之路」成為人們的共識。
加快我國經濟發展,必須進一步解放思想,加快改革開放的步伐,不要被一些姓“社”姓“資”的抽象爭論束縛自己的思想和手腳。社會主義要贏得同資本主義相比較的優勢,必須大膽吸收和借鑑世界各國包括資本主義已開發國家的一切反映現代社會化生產和商品經濟40一般規律的先進經營方式和管理方法。國外的資金、資源、技術、人才以及作為有益補充的私營經濟,都應當而且能夠為社會主所利用。政權在人民手中,又有強大的公有制經濟,這樣做不會損害社會主義,只會有利於社會主義的發展。
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在鄧小平同志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指導下,我們黨和人民銳意改革,努力奮鬥,整個國家煥發出了勃勃生機,中華大地發生了歷史性的偉大變化。社會生產力獲得新的解放。安定團結的政治局面不斷鞏固。十三億人民的溫飽問題基本解決,正在向小康邁進。我國經濟建設上了一個大台階,人民生活上了一個大台階,綜合國力上了一個大台階。在世界風雲急劇變幻的情況下,中國的社會主義制度經受住嚴峻的考驗,顯示了強大的生命力。
改革歷程
改革的初始、試點和探索階段
1978年12月召開的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標誌著中國經濟體制市場化改革(又稱市場取向改革)正式起步。全會實現了一次歷史性的偉大轉折,清算了長期以來“左”的錯誤,把黨和國家的工作重心轉向現代化經濟建設,提出了經濟體制改革的任務。1979年4月召開的中央工作會議,確定了“調整、改革、整頓、提高”的新八字方針,把改革開放放在重要位置上。
鄧小平同志的遠見卓識要想變成全黨的共識,成為全民的行動,尚需時間,必然會經歷一個過程。這個過程大約從1979年至1992年共13年時間。其中又劃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1978~1984年):計畫經濟為主,市場調節為輔。鄧小平在1982年9月召開的黨的“十二大”指出:“今後一個長時期,至少是到本世紀末的近二十年內,要抓緊進行經濟體制改革和機構改革,要堅定不移地實行對外開放政策。”十二大報告提出,要貫徹“計畫經濟為主,市場調節為輔”的原則,要正確劃分指令性計畫、指導性計畫和市場調節的各自的範圍和界限;堅持國營經濟的主導地位,發展多種經濟形式;實行對外開放,按照平等互利原則擴大對外經濟技術交流。按照上述方針,這個時期的改革和開放的主要舉措有:改革首先在農村突破,取得巨大成就;擴大企業經營自主權;1980年中國人民保險公司恢復了它業已中斷20年的國內保險業務,後來又建立了公司制的中國平安保險公司;1979年7月試辦深圳、珠海、汕頭、廈門特區。
第二階段(1984~1989年):
社會主義有計畫的商品經濟。從1984年起,經濟體制改革的重心由農村轉向城市。為適應這種轉變,1984年10月召開的中共十二屆三中全會做出了《關於經濟體制改革的決定》。決定指出,社會主義經濟是公有制基礎上的有計畫的商品經濟。這樣把社會主義經濟界定為商品經濟,而不是計畫經濟,的確是認識上的一次質的飛躍。第二階段中採取的主要措施有:農業方面,進一步完善聯產承包責任制,著力改革農產品流通體制;工業方面,進一步擴大企業自主權;工資改革是1985年的重要改革任務;對方開放方面,1984年初,鄧小平同志視察深圳特區時做出了“特區是對外開放視窗”的講話,進一步推動了開放。
第三階段(1989~1991年):計畫經濟與市場調節相結合。1989年後,在計畫與市場關係這個問題上,出現了反覆。1989年6月之後,報刊上陸續出現批判“市場取向”、“市場化”、“市場經濟”的文章。有的認為“市場經濟就是取消公有制,這就是說,要否定共產黨的領導,否定社會主義制度,搞資本主義”。第三階段雖然存在一些爭論,但改革開放的步伐並未停止。主要的改革措施有:通貨膨脹的出現及其治理;繼續加深農村經濟體制改革;資本市場開始起步並有所發展;新的社會保障體系開始運行;在對外開放方面,1989年後,由於西方的“制裁”,吸引外資有所下降,外貿增長不多。
確立目標模式和基本框架階段
1992年初鄧小平同志的南巡講話和1992年10月黨的“十四大”的決議標誌著中國改革開放進入新的歷史階段。鄧小平於1992年1月18日至2月21日在巡視南方時發表了關於市場經濟問題的及其重要的談話。他說:“計畫多一點還是市場多一點,不是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的本質區別。計畫經濟不等於社會主義,資本主義也有計畫;市場經濟不等於資本主義,社會主義也有市場。計畫和市場都是經濟手段。社會主義的本質,是解放生產力,發展生產力,消滅剝削,消除兩極分化,最終達到共同富裕。”10月12日江澤民在十四大的政治報告中指出:“,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目標是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在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過程中,計畫與市場兩種手段相結合的範圍、程度和形式,在不同時期、不同領域和不同地區可以有所不同”。
1993年11月14日中共十四屆三中全會通過了《關於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若干問題的決定》。這個決定勾勒出中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藍圖和基本框架。框架的設計是:“必須堅持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經濟成分共同發展的方針,進一步轉換國有企業經營機制,建立適應市場經濟要求,產權清晰、權責明確、政企分開、管理科學的現代企業制度;建立全國統一開放的市場體系,實現城鄉市場密切結合,國內市場與國際市場相互銜接,促進資源的最佳化配置;轉變政府管理經濟的職能,建立以間接手段為主的完善的巨觀調控體系,保證國民經濟健康運行;建立以按勞分配為主體,效率優先、兼顧公平的收入分配製度,鼓勵一部分地區一部分人先富起來,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建立多層次的社會保障制度,為城鄉居民提供同我國國情相適應的社會保障,促進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這些主要環節是相互聯繫和相互制約的有機整體,構成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基本框架。”
按照上述框架設計,在各個領域各種層次上展開了全方位的改革與開放:建立現代企業制度,轉化國有企業經營機制;積極引導和大力發展非公有制經濟;大力推進財政、金融體制改革;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的對外開放。
以完善為主題的改革開放新階段
2002年11月召開的黨的“十六大”和2003年10月召開的十六屆三中全會《關於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若干問題的決定》,標誌著中國經濟體制改革與開放進入了以完善為主題的新階段。
如上所述,改革開放已經經歷了初始、探索、試驗階段和確立目標模式、基本框架階段。應當說,我國經濟體制已基本轉軌,市場已開始對資源配置起基礎性作用。但是,仍然存在很多問題,有待於通過深化改革去解決。
改革成就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初步建立
我國於上個世紀90年代初期確立了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改革目標。經過努力,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已經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初步建立並在完善過程中,資源配置由原來的行政分配逐步過渡到市場發揮基礎性作用。
1.農村經濟體制改革不斷深入
“包產到戶”、實現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再到以全面攻堅為特點的農村綜合改革,農村經濟體制改革步步深入。特別是近幾年來,農村改革取得顯著成績。實施了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農民的利益和國家的糧食安全得到了最大限度的保護。放開了糧食收購市場,特別是把通過流通環節對農民的間接補貼改為直接補貼,有效地保護了農民的利益。2005年,全國有28個省份全面免徵了農業稅,從2006年起,我國全面取消了農業稅,農民負擔大幅度降低。
2.國有企業改革不斷取得突破
改革逐步確立了符合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要求的現代企業制度的基本框架,國有經濟發揮了主導作用。國有資本有進有退、合理流動的機制不斷完善,國有資本更多地投向關係國家安全和國民經濟命脈的重要行業和關鍵領域,國有經濟的主體地位進一步鞏固。國有大型企業股份制改革正在積極推進,國有資產管理和監督體制已經建立並不斷健全。
3.所有制結構不斷調整
近幾年,在放寬市場準入、加大財稅金融支持、完善社會服務、改進政府監管等方面採取了一系列措施,非公有制資本進入民航、鐵路、文化、出版和金融等重要領域的政策限制實現重要突破,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服務體系和信用擔保體系建設步伐加快。
4.收入分配和社會保障制度日臻完善
在改革開放前和改革開放初期,我們只承認勞動創造價值,只允許勞動參與價值的分配。在經過不斷的思想解放後,特別是“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提出後,十六大報告明確提出了各種非勞動要素也可以參與價值的分配,強調要建立多種分配方式並存的分配體制。在實踐中,各地早已允許資本、技術專利、管理等非勞動要素參與分配。建立了把按勞分配與按生產要素分配結合起來的機制。同時,整頓和規範分配秩序,加大收入分配調節力度,重視解決部分社會成員收入差距過大的問題。社會保障改革的力度不斷加強,初步建立了以城鎮職工基本養老、醫療、失業保險為主要內容的社會保障體系。
5.巨觀調控體系逐步健全
在改革開放前的計畫經濟時期,我國的經濟主要依靠國家計畫進行調控,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只能起到輔助性作用,特別是貨幣政策更是非常欠缺。經過30年的不斷改革,原來的國家指令性計畫已被現在的指導性計畫和規劃所取代,原來的國家計委已改為國家發改委,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對巨觀經濟的調控作用越來越強。同時,我們還積累了越來越豐富的巨觀調控經驗。通過不斷進行行政、投資、金融、財政、稅收、外貿、外匯、價格、流通等方面的改革,國民經濟市場化進程不斷加快,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不斷增強,巨觀調控由原來的行政手段和計畫手段為主逐步抓變為以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為主以其他手段相配合。
6.市場價格機制開始發揮基礎性作用。經過持續不斷的價格改革,我們已將原來計畫價格“一統江山”的局面改革為市場價格起主導作用。目前,除了利率、電價、油價、水價等金融、能源和城市公用事業領域的價格仍由國家計畫控制外,絕大部分商品和服務的價格已由市場競爭決定。除了在通貨膨脹嚴重時政府採取一些臨時性價格管制措施外,大部分時候都由市場供求決定價格。
綜合國力躍居世界前列
1.國民經濟快速增長。國內生產總值由1952年的679億元上升到2006年的209407億元,年均遞增7.9%。其中1979~2006年年均增長9.6%,是新中國經濟發展最快的時期,是世界同期增長速度最快的國家。最近30年來,在改革開放的推動之下,中國的GDP以每年接近於10%的速度增長,在世界歷史上是沒有先例的。
2.綜合經濟實力明顯增強。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公布的數據,2005年中國國內生產總值跨過2萬億美元台階,躍居世界第四位,國內生產總值占世界的份額由2001年的4.2%提高到2005年的5.0%。人均GDP則由1978年的257元提高到2006年的15930元。
3.重要工農業產品的產量躍居世界前列。解放初期,我國沒有一種農產品產量達到世界第一,工業更弱。經過幾十年的不懈努力,主要農產品中,穀物、肉類、棉花、花生、油菜籽、茶葉、水果等產品產量已位居世界第一,甘蔗、大豆分別居第三、四位。主要工業產品中,鋼、煤、水泥、化肥、棉布、糖產量位居第一位,發電量居第二位,原油產量居第六位,其他主要產品產量的位次也明顯前移。
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
改革開放30年的時間裡,中國城鎮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和農村居民的純收入增長了6.7倍,人民的生活水平顯著提高。
1.城鄉居民收入快速增長。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978年的343元提高到2006年的11759元,增長了34.3倍;農民人均純收入由1978年的135.8元提高到2006年的3587元,增長了26.4倍。城鄉居民儲蓄存款由1978年末的210億元增加到2006年末的166627億元。收入水平的增長有效地提高了居民的消費水平。
2.居民消費結構明顯改善。改革開放初期,城鎮居民恩格爾係數都在57%以上,農村居民則高於60%;2006年城鎮居民家庭恩格爾係數為35.8%,接近中等收入國家水平,農村居民家庭為43%。城鎮居民每百戶擁有家用汽車3.4輛,農村居民每百戶擁有機車41輛、彩色電視機84台;每百戶城鎮居民行動電話擁有量達137部,每百戶城鎮居民接入網際網路計算機和行動電話數達32.2台(部);農民每百部擁有電話機58.3部,行動電話50.2部。
3.居住條件和生活環境逐步改善。城鎮居民人均住房使用面積由1986年末的8.8平方米擴大到2005年末的21.3平方米。2005年,2.9%的城鎮居民家庭居住單棟住宅,33.1%的家庭居住三、四居室,住宅的配套設施得到明顯改善。農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積由1978年的8.1平方米擴大到29.7平方米,其中55.9%的農戶人均居住面積大於25平方米;居住在鋼筋混凝土結構住房中的農戶占31.1%,居住在磚木結構住房中的農戶占58.9%,90.6%的農戶的住房擁有衛生設備。
4.扶貧工作成效明顯。1978年全國的絕對貧困人口約有2.5億,2006年農村貧困人口降低到2148萬人。聯合國和國際有關組織認為,在消滅貧困方面,中國政府做出了巨大的努力,是開發中國家的典範。
經驗教訓
必須選擇漸進式改革的方式
所謂漸進式改革是指在根本經濟制度不發生較大變化的情況下,對經濟發展過程中限制或阻礙經濟發展的經濟體制進行逐漸地改革。中國的漸進式改革體現在許多方面:從農村改革開始,然後擴展到城市;先著力發展比較適應市場經濟的非國有制經濟,然後重點推進國有經濟的改革;先發展商品市場,然後著重發展生產要素市場;價格改革先調後放,調放結合,並逐步同國際市場價格相聯繫;生產、流通、價格等都出現計畫內外雙軌制,然後向市場單軌制過渡;經濟特區、沿海城市改革開放先行一步,逐步向內地推開,實現全方位開放等等。在改革推進的方法上,也是這樣。先是摸著石頭過河,走一步看一步,然後隨著經驗的積累,逐步實行相互協調、相互配套的整體推進;還有是先易後難,先改革那些比較容易改的領域,最後搞攻堅戰——推進國有企業改革。
從目前的改革情況來看,中國的漸進式改革比較成功。但是,它同樣有其局限性。而且,我們也不能認為或斷定激進式改革就不成功或不能成功。一切有待更長時期的實踐去檢驗。不同國家在不同時期的制度變遷所面臨的環境和約束條件不同,改革道路的選擇也可能不同。
要防止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拉大
我國在進行農村經濟體制改革和國有企業改革的同時,也在收入分配領域進行著相應的改革,提出了“按勞分配為主、其他分配方式並存”、“按勞分配和按要素分配相結合”、“效率優先,兼顧公平”的收入分配政策。但是,實際情況是,我國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不斷拉大。
1.城鄉居民收入差距日趨擴大
改革開放之後,我國城鄉居民的可統計的收入差距經歷了縮小、擴大、在縮小、再擴大四個階段。1997年之後,城鄉居民的收入差距進入改革開放之後的第2輪擴張期。2003年我國城鄉居民可統的收入差距進一步擴大到3.23:1,2006年為3.28:1,如果加上城市居民享受到的各種補貼和福利,城鄉居民的實際收入差距要更大。
2.區域之間以及區域內部居民的收入差距擴大
改革開放之後,我國各地區居民的收入都有了較大幅度的增長,但東部地區居民收入增長最快,中部地區次之,西部地區最慢。到2005年底,我國上海城鎮居民家庭人均全年可支配收入達到18645元,是全國最高的地區;而最低的新疆陳鎮居民家庭人均全年可支配收入只有7990元。在區域之間收入差距擴大的同時,區域內部的收入差距也在擴大,而且落後地區的收入差距要大於發達地區的收入差距。
3.行業之間的收入差距擴大
行業之間收入差距擴大主要表現為當前我國有些壟斷行業收入分配過分向個人傾斜,使行業之間的收入差距總體上呈擴大的趨勢。1978年我國最高行業和最低行業的工資比是1.38:1,2005年我國職工平均工資最高行業為最低行業的約5倍。
4.從社會各個階層的收入差距來看,據溫州的一項調查,在一般的私營企業中,企業主的年收入為一般職工的21倍,在具有百萬資產以上的私營企業中,業主的年收入為一般職工的79倍。
目前收入差距不斷拉大已經導致了嚴重而長期的社會經濟問題。例如,有效需求不足,有效需求不足的原因雖然有許多種,但是大多數居民收入低、收入分配不合理是最主要的原因之一。多數居民雖然有強烈的需求衝動,但是沒有購買力,無法形成有效需求。收入差距的拉大災短期內難以消除,而且隨著我國按勞分配和按要素分配政策的實施,這種收入差距還會有進一步拉大的趨勢。
(三)政治體制改革滯後於經濟體制改革
改惡開放以來,我國在進行經濟體制改革的同時也在進行著政治體制改革。但是從現實中可以看出,後者是滯後於前者的。當經濟體制改革過程中遇到難以解決的問題時我們才考慮進行政治體制改革,而且往往是推而不動或大推小動,甚至越改越令人不滿意,例如,機構改革越改越臃腫。可以說,政治體制改革的嚴重滯後,成為經濟體制改革的阻力。
(四)技術創新落後於制度創新
這裡所謂的“技術創新”是指直接進入生產領域的技術發明、創新、運用,不是科學家的實驗室或檔案櫃裡的“科研成果”。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農村經濟體制改革和國有企業改革不斷進行,可以說制度創新是明顯的。但是,技術創新相對於制度創新是嚴重滯後的。技術創新滯後於制度創新的後果就是當制度創新所帶來的效率完全發揮出來之後,經濟發展的動力就趨於消失。
思想轉變
中國改革開放30年在經濟發展取得巨大進步的同時,社會經濟思想理論也發生了積極轉變。
1、毛澤東思想轉向
鄧小平理論。實踐證明,
毛澤東思想是中國新
民主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的理論指南。鄧小平理論繼承了毛澤東思想,並根據中國社會經濟發展形式變化,提出了改革開放新的發展理論。
2、階級鬥爭理論轉向經濟建設理論,經濟建設成為
黨的基本路線。隨著時代變化,社會主義建設取代民主主義革命,成為中國社會經濟發展的主要任務。今天,經濟建設和改革開放成為中國社會經濟思想的主流。
3、國際戰爭理論轉向國際和平理論,中國進入和平發展的年代。對於世界形勢的判斷決定一個國家的基本戰略,20世紀前中期是美蘇爭霸的冷戰時代,國際戰爭危險依然存在。進入20世紀80年代,世界政治發生重要變化。鄧小平同志高瞻遠矚,審時度勢,正確提出和平是世界主流的判斷。從而為中國和平發展、改革開放提供了重要理論依據。
4、計畫經濟理論轉向市場經濟理論,中國開始全面的市場經濟改革。新中國建立在社會主義計畫經濟基礎之上,由於計畫經濟缺乏市場競爭,也缺乏市場靈活性,加上帝國主義封鎖,使中國經濟發展面臨許多困難。計畫經濟理論轉向市場經濟理論使中國經濟變得更有活力,也為中國的改革開放奠定了理論基礎。
5、自力更生理論轉向對外開放理論,中國經濟全面走向世界。自力更生是中國社會主義建設和經濟發展的重要理論,也使中國建立起相對獨立的經濟體系。然而,一個國家的資源和市場總是有限的,轉向開放無疑會增加發展的資源與空間,對外開放理論使中國走向世界。以往,中國對跨國公司抱有敵意,把跨國公司看作帝國主義的工具。隨著改革開放,敵視跨國公司理論轉向國際合作理論,跨國公司開始大量進入中國。
6、社會公平理論轉向社會競爭理論,社會分配差距不斷擴大。中國的社會主義理論重要基礎之一是公平理論,然而在生產力水平較低的時候,強調分配公平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生產者的勞動積極性。由公平理論轉向競爭理論是提高經濟效率的需要,也是由計畫經濟轉向市場經濟的邏輯基礎。
7、農村化理論轉向城市化理論,城市人口越來越多。中國曾一度出現農村化理論,大量城市人口隨著上山下鄉從城市流向農村。隨著改革開放,城市化理論成為主流,越來越多的農民進入城市。
8、均衡發展理論轉向非均衡發展理論。
毛澤東時代,中國比較注意社會經濟發展的均衡性,毛澤東的《
論十大關係》是均衡發展理論的代表。改革開放後,中國經濟發展轉向非均衡發展理論,片面理解“發展是硬道理”和“以人為本”,導致經濟成長過程中資源環境惡化、社會失業增加、貧富差距擴大、城鄉差距擴大,社會經濟發展失衡。
9、平衡人口理論轉向非平衡人口理論。以往中國的人口結構是自然增長,儘管一段時期內由於長期戰爭後的補償性增長和經濟結構引起的社會性增長疊加,造成人口增長較快,但“正三角形”人口結構基本是基本合理的、可持續的(中國距離人口飽和上限還有相當距離,且會像其他國家那樣進入自然下降過程,呈常態分配)。相反,非平衡的計畫生育人口政策使今天的中國人口結構呈現“倒三角形”,貧困老齡化的中國邏輯上難以持續。
10、工業經濟理論向
服務經濟、綠色經濟理論。中國改革開放30年的實踐證明,中國工業化發展理論和增長方式有效率,但是沒有和諧持續,中國社會經濟發展的矛盾越來越突出。以人力資本為主要增長來源的服務經濟可以有效地解決這些主要問題,北京開闢了服務經濟發展的新路,這也是目前所有先進已開發國家的發展之路。不過,服務經濟發展的主要地域在城市,“三農問題”仍未解決。以原生態農業、可循環工業和可持續的服務產業為特徵的四川遂寧的綠色經濟道路,不但解決了“三農問題”、
中國西部發展問題,也解決中國社會經濟的主要問題。
大事記錄
1、1978年 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
1978年12月18日至22日,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在北京舉行。這次全會徹底否定“兩個凡是”的方針,重新確立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指導思想,實現了思想路線的撥亂反正;停止使用“以階級鬥爭為綱”的口號,作出工作重點轉移的決策,實現了政治路線的撥亂反正;形成以
鄧小平為核心的黨中央領導集體,取得了組織路線撥亂反正的最重要成果;恢復黨的民主集中制的優良傳統,提出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的重要任務;審查和解決歷史上遺留的一批重大問題和一些重要領導人的功過是非問題,開始了系統清理重大歷史是非的撥亂反正。
2、1979年 設立經濟特區
1979年7月15日,中共中央、國務院批轉廣東省委、福建省委關於對外
經濟活動實行特殊政策和靈活措施的報告,決定在深圳、珠海、汕頭和廈門試辦特區。8月13日,國務院頒發《關於大力發展對外貿易增加外匯收入若干問題的規定》,主要內容是擴大地方和企業的外貿許可權,鼓勵增加出口,辦好出口特區。1980年5月16日,中共中央、國務院批轉《廣東、福建兩省會議紀要》,正式將“特區”定名為“
經濟特區”。
3、1982年 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確立
1982年1月1日,中共中央批轉《全國農村工作會議紀要》,指出目前農村實行的各種責任制,包括小段包工定額計酬,專業承包聯產計酬,聯產到勞,包產到戶、到組,包乾到戶、到組,等等,都是社會主義集體經濟的生產責任制;1983年中央下發檔案,指出聯產承包制是在黨的領導下我國農民的偉大創造,是馬克思主義
農業合作化理論在我國實踐中的新發展;1991年11月25日—29日舉行的中共十三屆八中全會通過了《中共中央關於進一步加強農業和農村工作的決定》。《決定》提出把以
家庭聯產承包為主的責任制、統分結合的
雙層經營體制作為我國鄉村集體經濟組織的一項基本制度長期穩定下來,並不斷充實完善。
4、1984年 有計畫的商品經濟提出
1984年10月20日,
中國共產黨十二屆三中全會在北京舉行。會議一致通過《中共中央關於
經濟體制改革的決定》,明確提出:進一步貫徹執行對內搞活經濟、對外實行開放的方針,加快以城市為重點的整個經濟體制改革的步伐,是當前我國形勢發展的迫切需要。
5、1986年 全民所有制企業改革啟動
1986年12月5日,國務院作出《關於深化企業改革增強企業活力的若干規定》。《規定》提出全民所有制小型企業可積極試行租賃、承包經營。全民所有制大中型企業要實行多種形式的經營責任制。各地可以選擇少數有條件的全民所有制大中型企業進行股份制試點。
6、1987年 “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基本路線提出
1987年10月25日—11月1日,
中國共產黨第十三次全國代表大會舉行。
趙紫陽作《沿著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前進》的報告。報告闡述了
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理論,提出了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的基本路線,制定了到下世紀中葉分三步走、實現現代化的發展戰略,並提出了
政治體制改革的任務。十三大是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路線的繼續、豐富和發展,實現了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新飛躍,開闢了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建設之路。
7、1988年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提出
1988年9月5日鄧小平在會見捷克斯洛伐克總統
胡薩克時,提出了“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的著名論斷。1985年3月13日,中共中央作出《關於科學技術體制改革的決定》。《決定》指出,現代科學技術是新的社會生產力中最活躍和決定性的因素,全黨必須高度重視並充分發揮科學技術的巨大作用。同時規定了當前科學技術體制改革的主要任務。
1992年10月12日—18日,
中國共產黨第十四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北京舉行。
江澤民作《加快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步伐,奪取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更大勝利》的報告。報告總結了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14年的實踐經驗,決定抓住機遇,加快發展;確定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目標是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提出用鄧小平同志建設有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武裝全黨。大會通過《 中國共產黨章程(修正案) 》,將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理論和黨的基本路線寫進黨章。黨的歷史上第一次明確提出了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目標模式。
9、1993年 建立現代企業制度
1993年11月11日—14日,中共十四屆三中全會舉行。全會通過了《中共中央關於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若干問題的決定》。全會指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是同社會主義基本制度結合在一起的。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就是要使市場在
國家巨觀調控下對資源配置起基礎性作用。要進一步轉換國有企業經營機制,建立適應市場經濟要求,產權清晰、權責明確、政企分開、管理科學的
現代企業制度。
10、1993年 進行分稅制改革
1993年12月15日,國務院作出關於實行
分稅制財政管理體制的決定。我國於1994年進行了分稅制財政體制改革,從1995年開始又對政府間
財政轉移支付制度進行了改革,逐步建立了較為規範的政府間財政轉移支付體系,加之2002年的所得稅收入分享改革,我國基本上建立起了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要求的財政體制框架。這是我國建國以來政府間財政關係方面涉及範圍最廣、調整力度最強、影響最為深遠的重大制度創新。
11、1993年 提出金融體制改革目標
1993年12月25日,國務院作出《關於金融體制改革的決定》。金融體制改革的目標是:建立在國務院領導下,獨立執行貨幣政策的中央銀行
巨觀調控體系;建立政策性金融與商業性金融分離,以國有商業銀行為主體、多種金融機構並存的金融組織體系;建立統一開放、有序競爭、嚴格管理的
金融市場體系。
12、1994年 外貿體制綜合配套改革
1994年1月11日,國務院作出《關於進一步深化對外貿易體制改革的決定》,提出我國對外貿易體制改革的目標是:統一政策、開放經營、平等競爭、自負盈虧、工貿結合、推行代理制,建立適應國際經濟通行規則的運行機制。
13、1992、1994年醫療、住房市場化改革施行
1985年,在中國改革開放的大背景之下,醫療衛生系統也開啟了改革的歷程。醫改的核心思路是:放權讓利,擴大醫院自主權。醫改的政府態度是:給政策不給錢。其政策為藥品可加價15%,以彌補政府投入之不足。上世紀90年代,醫改再掀波瀾。1992年9月,衛生部根據國務院意見,提出醫院要“以工助醫”、“以副補主”。 2000年,改革逐漸向縱深發展,觸及體制性、機制性、結構性等深層次問題。2000年3月,
國務院辦公廳轉發八部委的《關於城鎮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指導意見》,俗稱醫改“十四條”;2001年5月,國務院辦公廳轉發四部委的《關於農村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指導意見》。
1994年7月18日,國務院作出《關於深化
城鎮住房制度改革的決定》,明確城鎮住房制度改革的基本內容,其中包括把住房實物福利分配的方式改變為以按勞分配為主的貨幣工資分配方式、建立住房公積金制度等。《決定》的出台,開啟了城鎮住房商品化的大門,標誌著我國全面推進住房市場化改革的確立,其最大意義在於穩步推進公有住房的出售,通過
向城鎮職工出售原公有住房,逐步完成了我國住房私有化的進程。
1998年7月3日,國務院下發了《國務院關於進一步深化城鎮住房制度改革加快住房建設的通知》。正是由於此檔案廢除了
住房實物分配的制度,為商品房的發展掃清了“競爭對手”,從而確立了商品房的市場主體地位
14、1995年 提出“兩個根本性轉變”目標
1995年9月25日—28日,中共十四屆五中全會舉行。全會通過了《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九五”計畫和2010年遠景目標的建議》。《建議》提出,實現“九五”計畫和2010年遠景目標的關鍵是實行兩個具有全局意義的根本性轉變,一是經濟體制從傳統的
計畫經濟體制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轉變,二是
經濟成長方式從粗放型向集約型轉變。兩個根本性轉變,是我們黨在深入探索和全面把握我國經濟發展規律的基礎上提出的重要方針,是關係國民經濟全局緊迫而重大的戰略任務,標誌著我國經濟建設將朝著深化體制改革、提高質量的方向發展。
15、1996年 外匯管理體制改革取得重大進展
1996年12月1日,中國開始接受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協定第八條款,實行人民幣經常項目下的可兌換。提前達到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協定第八條款的要求,標誌著
中國外匯管理體制改革取得重大進展。
1997年9月12日-18日,
中國共產黨第十五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北京舉行,系統、完整地提出並論述了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綱領: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經濟,就是在社會主義條件下發展市場經濟,不斷解放和發展生產力;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政治,就是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在人民當家作主的基礎上,依法治國,發展
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文化,就是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公民為目標,發展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社會主義文化。
17、1999年明確非公有制經濟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 18、1999年 提出西部大開發戰略
1999年3月22日,《國務院關於進一步推進西部大開發的若干意見》提出了進一步推進西部大開發的十條意見。
19、2001年 中國正式成為世貿組織成員
2001年11月10日,在卡達多哈舉行的世界貿易組織(WTO)第四屆部長級會議通過了中國加入世貿組織法律檔案,它標誌著經過15年的艱苦努力,我國終於成為世貿組織新成員。
黨的十六大立足於我國已經解決溫飽、人民生活總體達到小康水平的基礎,進一步提出了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構想,即在本世紀頭20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設惠及十幾億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會,使經濟更加發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進步、文化更加繁榮、社會更加和諧、人民生活更加殷實。
21、2003年 振興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戰略提出 22、2004年 推進資本市場發展的“國九條”頒布
2004年1月31日,《國務院關於推進資本市場改革開放和穩定發展的若干意見》頒布,明確指出大力發展資本市場對我國實現本世紀頭20年國民經濟翻兩番的戰略目標具有重要意義。
23、2004年 國有商業銀行進行股份制改革
中國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和中國建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分別於2004年8月26日和9月21日成立。兩家國有獨資商業銀行整體改制為國家控股的
股份制商業銀行。
24、2004年 保護私有財產入憲
2004年3月14日,十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審議通過了
第四次憲法修正案,“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財產不受侵犯”、“國家尊重和保護人權”等內容寫入憲法。它適應了保護私有財產的客觀需要,擴大了私有財產的保護範圍,進一步完善了私有財產保護制度。加強對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財產的保護,有利於堅持和完善
基本經濟制度,促進非公有制經濟發展;有利於保障公民權利的實現,推進依法治國;有利於調動廣大人民民眾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全面建設小康社會。
25、2005年 農業稅條例廢止
2005年12月29日
第十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19次會議通過《關於廢止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稅條例的決定》,新中國實施了近50年的農業稅條例被依法廢止,一個在我國延續兩千多年的稅種宣告終結。自2004年開始,國務院就實行了減征或免徵農業稅的惠農政策。2005年歲末,國家最高權力機關依法廢止農業稅條例,使免除農業稅的惠農政策以法律形式固定下來,九億
中國農民徹底告別了繳納農業稅的歷史。廢止農業稅條例,使解決“三農”問題步入了一個新的歷史起點。
2005年10月11日,黨的
十六屆五中全會通過《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11個五年規劃的建議》,明確了今後5年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奮鬥目標和行動綱領,提出了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重大歷史任務,為做好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的“三農”工作指明了方向。
27、2005年 股權分置改革試點啟動
經過國務院批准,中國證監會2005年4月29日發布了《關於上市公司
股權分置改革試點有關問題的通知》,宣布啟動股權分置改革試點工作。股權分置改革啟動一年後,中國資本市場在股權分置改革、提高上市公司質量、證券公司綜合治理、發展壯大機構投資者以及健全和完善市場法制等五個方面取得了重大進展或階段性成果。股權分置改革後,發行管理制度可以更加突出對股票發行的市場價格約束和投資者約束。
2006年10月8日-11日舉行的黨的
十六屆六中全會通過了《
中共中央關於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在我們黨的歷史上第一次把“提高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能力”作為黨執政能力的一個重要方面明確提出。這一重要論斷的提出,是對馬克思主義理論的重要豐富和發展,是我們黨對什麼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的又一次理論升華。
29、2007年 《物權法》出台
《
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於2007年3月16日由十屆全國人大第五次會議通過,自2007年10月1日起施行。
30、2007年 科學發展觀寫入黨章
科學發展觀,是對黨的三代中央領導集體關於發展的重要思想的繼承和發展,是馬克思主義關於發展的世界觀和方法論的集中體現,是同
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脈相承又與時俱進的科學理論,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指導方針,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必須堅持和貫徹的重大戰略思想。將科學發展觀寫入黨章,這是黨的十七大對科學發展觀作出的科學定位,也是黨的十七大的一個重要歷史貢獻。(“中國改革開放30年經濟百人榜”課題組)
關鍵字
◎關鍵字一:理論先導
改革開放30年來,黨的思想理論創新一刻也沒有停止,因而取得了巨大成就,並一直引領著中國社會的發展。完全可以說,30年的歷史證明,中國經濟社會每前進一步,都與黨的理論創新分不開。正是這一系列新的思想理論成果構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豐富內容。這些內容之間的邏輯的歷史聯繫反映著中國改革開放30年實踐的歷程,也就從根本上詮釋了中國發展的奇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就是包括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學發展觀等重大戰略思想在內的科學理論體系。這個理論體系,堅持和發展了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凝結了幾代中國共產黨人帶領人民不懈探索、實踐的智慧和心血,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成果, 它的精髓就是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為推進中國的社會進步提供了強大的理論支撐。
◎關鍵字二:解放思想
改革開放30年的歷史巨變,靠的是解放思想。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的30年,是我國改革開放的30年,是我國持續快速發展的30年,也是我們圍繞“什麼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這個當代中國首要基本問題解放思想的30年。解放思想使我們破除“兩個凡是”的思想禁錮,堅持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破除
前蘇聯那種僵化的社會主義模式觀念,堅持走自己的道路;破除長期以來超階段的“左”的框框,堅持一切從
中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實際出發;破除抽象談論姓“社”姓“資”的思維定勢,堅持“三個有利於”的判斷標準;破除把馬克思主義教條化的傾向,堅持根據現在的情況認識、繼承和發展馬克思主義。這一系列的“破除”和“堅持”,集中體現了“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我們在深刻總結國際國內、歷史現實經驗教訓的基礎上,撥亂反正、正本清源,澄清了對社會主義的一些曲解、誤解和教條化理解,加深了對
科學社會主義本質和特徵的科學認識。我們拋棄了“以階級鬥爭為綱”的“左”的錯誤,不搞“全盤西化”,堅持把科學社會主義的基本原則同我國國情和時代特徵相結合,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總之,30年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實踐證明,解放思想使社會主義在中華大地煥發出勃勃生機,給中國人民帶來空前的福祉,使中華民族大踏步地趕上時代前進的潮流。
◎關鍵字三:量力而行
為穩步推進改革開放進程,我們黨在改革開放初始就一方面鼓勵人們要敢闖敢幹,大膽探索;另一方面強調要正確處理好改革和發展、穩定的關係,把握好改革的時機、力度和方法。回顧改革開放30年的偉大歷史進程,讓我們清醒地看到我國的改革並沒有像前蘇聯和東歐國家那樣採取激進的辦法,而是根據我國的國情,根據人民民眾可以承受的程度,以及社會經濟的發展程度,由農村到城市、由經濟到政治、由點到面、由淺到深、由易到難、由微觀到巨觀,量力而行、循序漸進一步一步地推進。回顧這30年的改革開放進程,從農村
聯產承包責任制開始,政府和市場之間的關係逐漸變化,開始從有計畫的商品經濟,逐步過渡到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
◎關鍵字四:尊重實踐
30年前那場真理標準問題的大討論,廣大幹部民眾衝破“兩個凡是”的思想禁錮,以實踐作為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重新思考什麼是毛澤東思想、怎樣完整準確地理解毛澤東思想,什麼是馬克思主義、怎樣科學對待馬克思主義,什麼是社會主義、中國怎樣建設社會主義等一系列重大問題,推進了
黨的指導思想和各條戰線的撥亂反正,推進了全面改革和對外開放,推進了馬克思主義與時俱進和觀念更新,從而使社會主義在中國的命運發生了根本改變:一個同中國國情相結合、同時代發展同進步、同人民民眾共命運的生機勃勃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在世界的東方興起。30年滄桑巨變,使我們得出一個重要的歷史結論: 尊重人民民眾的實踐創造和人民民眾的利益,是我們黨解放思想、不斷創新的強大動力和源頭活水。在任何時候,我們都要自覺地從人民民眾的實踐中吸收豐富的養料而使自己的思想永遠富有活力。這是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則,也是科學社會主義的真正生命力之所在。
◎關鍵字五:快速發展
新時期最顯著的成就是快速發展。正是在改革開放的推動下,我們這樣一個人口眾多的發展中大國,以世界上少有的速度持續快速發展起來,經濟實力、綜合國力不斷增強,基礎設施和城鄉面貌發生巨大變化,人民生活水平總體上達到小康水平。根據
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從1978-2007年,我國國內生產總值從2165億美元增長到33326億美元,年均增長9.7%,遠遠高於同時期世界經濟平均3%左右的增長速度,經濟總量躍升至世界第四。特別是自2003年起,年均增長速度已經連續五年達到或超過10%。綜合分析我國經濟發展的各種因素,預計在本世紀頭20年,我國經濟將以年均7%-8%以上速度繼續快速增長。
◎關鍵字六:彰顯國力
改革開放大幅度提升了我國的綜合國力,提高了我國的國際地位。30年來,在現代化建設“三步走”戰略的指導下,我們黨從以階級鬥爭為綱到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從“發展才是硬道理”到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實現了從高度集中的計畫經濟體制到充滿活力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從封閉半封閉到全方位開放的偉大歷史轉折,推動了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和綜合國力的躍升。中國社科院在《2006年:全球政治與安全報告》中,公布主要大國綜合國力實測結果,中國排名第六,首次超過日本。世界銀行一份報告認為,“近5年來,外國投資者從中國總共匯出579.4億美元利潤;與此同時,中國經濟成長對全球的平均貢獻率為13%。”中國經濟的迅速發展和綜合國力的不斷提升,不僅使13億人民走上富裕安康的廣闊道路,而且為世界經濟發展和人類文明進步作出了重大貢獻。
◎關鍵字七:倚重人才
適應國內外形勢的發展變化,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提高黨的領導水平和執政水平,牢牢掌握加快發展的主動權,關鍵在人才。黨和國家歷來十分重視人才工作,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培養造就了各個領域的大批優秀人才,為推動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發揮了重要作用。進入新世紀新階段,黨中央、國務院認真分析國內外形勢,提出了
人才強國戰略,確立了新的歷史條件下人才工作的基本思路和巨觀布局,人才工作取得顯著成績。特別是根據人才資源是第一資源的科學判斷,堅持黨管人才原則,堅持以人為本,充分開發國內國際兩種人才資源,緊緊抓住培養、吸引、用好人才三個環節,大力加強黨政人才、企業經營管理人才和專業技術人才為主體的人才隊伍建設,努力把各類優秀人才聚集到黨和國家各項事業中來,為大力推進創新型國家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提供了堅強的人才保證和廣泛的智力支持。
◎關鍵字八:改善民生
改善民生是改革開放的基本出發點和落腳點。30年改革開放不斷推動經濟社會全面發展,勞動、知識、技術、管理和資本的活力競相迸發,創造社會財富的源頭充分涌流。1978年到2006年,城鎮居民人均收入可支配收入由343.4元增長到11759元;農民人均純收入由133.6元增長到3587元,農村貧困人口從兩億五千萬減少到2000多萬。人民生活水平實現了由溫飽到總體小康的跨越。億萬人民民眾以極大的熱情投身並推動著波瀾壯闊的社會變革,在創造舉世矚目成就的同時也明顯提高了自身的素質,生活方式、精神面貌都發生深刻變化,社會充滿著蓬勃的朝氣和創新的活力。
◎關鍵字九:破解難題
改革開放的根本意義在於堅持與時俱進,及時破解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中遇到的各種難題。譬如,隨著國有企業改革的不斷深化,長期制約企業發展的一些體制性和機制性障礙逐步消除。尤其是2003年
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的成立,使
國有經濟布局和結構調整進入由出資人統一規劃、市場化運作的新階段。通過採取一系列改革措施使得國有企業效益大幅增長,國有經濟控制力不斷增強,多種所有制經濟發展進入快車道。又如,金融體制改革取得重要突破,財稅、投資與價格等領域改革繼續深化。
中國建設銀行、中國銀行和
中國工商銀行相繼完成股份制改革並在境內外成功上市,
農村信用社改革取得階段性成果,上市公司股份權分置改革基本完成,保險業改革成效明顯,
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的改革順利實施,匯率的彈性逐步增強,金融領域的對外開放穩步擴大。通過以上改革,我國金融結構體系、市場體系和服務體系不斷發展。再如,加強和改善巨觀調控,政府在市場中的作用更為有效。特別是針對近年來我國經濟在加快發展的同時,已經出現部分行業和地區盲目投資、生產資料價格上漲、煤電油運持續緊張等勢頭,政府及時出台一系列巨觀調控措施,不僅有效地避免了經濟運行由偏快轉向過熱,而且沒有出現大的回落,使國民經濟繼續保持了發展速度較快、物價水平較穩、經濟效益較好的態勢。
◎關鍵字十:政通人和
政通人和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必然要求,是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證。改革開放以來,我們黨領導全國人民在發展中求和諧,在和諧中求發展,團結奮進,不懈努力,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推進國民經濟又好又快發展,積極營造了安全穩定、風正勁足、團結和諧、幹事創業的良好環境。為逐步改變
城鄉二元經濟結構,逐步縮小城鄉發展差距,實現農村經濟社會全面發展,黨中央提出
工業反哺農業、城市支持農村的方針,堅持以城帶鄉、以工促農、城鄉互動、協調發展,使社會事業建設取得明顯進步。為不斷加強社會管理,高度重視正確處理新形勢下的
人民內部矛盾,堅持立黨為公、執政為民,實行科學決策,抓好政策落實,積極宣傳民眾,通過統籌協調各方面利益和深入細緻的工作化解矛盾,一些突出的矛盾和問題得到及時處理,社會安定有序程度進一步提高。為健全
應急管理體制機制,不斷提高應對各種風險的能力,針對社會轉型時期公共安全和突發事件增多的情況,建立健全社會運行狀況的監測體系及危機預警系統,實現了社會預警、社會動員、快速反映、應急處置的整體聯運。為加強
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深入開展平安建設活動,大力推進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建設,進一步完善矛盾糾紛排查調處機制,堅持不懈地開展嚴打整治鬥爭,確保了社會治安大局的持續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