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腳

支腳

支腳,就是在燒火時支在等炊器下面的支撐物,目的就是為了在炊器下面形成一定的空間以便於火焰燃燒。雖然支腳高度在10厘米左右體形不大,多取材於石頭粘土製作簡單,但是它卻在歷史上綿延存在了千年之久。作為與火配合使用的器物,支腳從來都不是主角,然而它卻支撐起了人類生命的火焰,點燃了歷史文明的火花。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支腳
  • 拼音:zhījiǎo
  • 英譯:arm
  • 代表:芝罘區白石村遺址
名稱含義及其歷史文化,名稱含義,支撐燒火的支腳,支腳的發明,陶支腳取代石支腳,陶支腳的種類,支腳的演變,支腳的消失,支腳和鼎之間的承繼關係,支腳演變為鼑,

名稱含義及其歷史文化

名稱含義

zhījiǎo [arm] 兩個或更多的側向的與經常呈水平方向延伸的部件中的一個
支腳

支撐燒火的支腳

大約一萬五千年前,先人們已經能夠將採集到的穀物用水煮熟。起初,人們用編制的籃子盛水,為防止漏水開始在籃子外圍糊上泥巴,使用久了遂將泥巴燒成堅硬的陶殼,於是就發明了陶器,而且多為底部呈圓形的圜底器。
圜底器適於用作炊器,它受火均勻,製作工藝也簡單,但是最大的缺點就是底部不穩固,放置時底部需要支撐。在使用的時候,圜底器要么用物體支撐,要么直接放在圓形灶口上。考古人員在實際發掘過程中,能確定為灶的遺蹟並不多,倒是發現了許多用來支撐圜底器的支腳。
山東是全國發現支腳最多的地區之一,煙臺關於支腳的考古發現也十分豐富,考古人員在白石文化早期遺址中發現了相當數量的支腳。

支腳的發明

支腳在發現之初,考古學者並不能明確它的用途,只是粗略地判定它是一種生產或生活工具。考古學者有猜測為石錘的,有認為是扳手的,有覺得是陶拍的,甚至有人覺得支腳是陶器的一部分。支腳的命名也五花八門,有角形器、墜形器、長帽形器、豬嘴形器等。直到考古人員們發現了一側有煙燻和粉紅色等長久燒過痕跡的支腳,結合土著居民中仍在使用的支腳,這才恍然大悟———原來這些器物是用來支撐燒火的支腳。
支腳雖然形體不太引人注目,且製作方法簡單原始,但是在那個蠻荒的遠古時代,它卻是人們生活必不可少的生活器件,並隨著生產力的不斷進步演化發展。
“起先人們使用天然石塊作為支腳,可能是隨手撿來的幾塊大小相當的石塊,無所謂形狀和姿態,接著開始選用形狀規則、表面光滑、穩定性強的石塊,甚至還要對選用的石塊進行加工。”煙臺市博物館陳列社教部副主任王金定介紹說。

陶支腳取代石支腳

膠東地區發現的支腳最早發現於芝罘區白石村遺址的一期文化,而白石文化一期也被認為是煙臺最早的新石器時代文化,其年代大約在距今六千至七千年左右。另外,考古人員在萊陽市泉水頭遺址、龍口市唐家遺址等地挖掘時也發現了支腳,與白石村一期年代相當或略晚。
石支腳目前發現數量較少,棲霞古鎮都遺址發現的一件石支腳形似四稜台,高約15厘米。它一側坡度較大,一側略直,是黃色的砂岩利用石塊天然形狀磨製而成,頂部因使用磨成斜坡形狀。考古人員認為石支腳的使用在當時應該很廣泛,但很可能是利用天然石塊的情形較多,而考古發掘時,對於未經加工的石塊,除非有特殊的遺蹟或使用痕跡,往往是不會加以注意的,這可能就是目前我們發現石支腳數量較少的原因。
天然支腳雖然發掘使用簡單,但是卻受到自然形狀的限制,不易調整燒火空間,聰慧的人們開始燒制陶支腳。在王金定看來,陶支腳的發明可以說是支腳本身發展的一次革命,由於粘土具有可塑性,人們能夠很容易按照實際需要做成想要的形狀,主動性大大增強。
在調查和發掘的大汶口文化早期遺址中,如白石村遺址的第二期、福山邱家莊遺址、牟平姜格莊遺址、棲霞古鎮都遺址都發現了較多的陶支腳,證明陶支腳當時已經在煙臺廣泛流行起來。

陶支腳的種類

在陶支腳中,圓錐形支腳數量最多,僅在白石村遺址中就發現26件,另外在龍口市唐家遺址也有發現。圓錐形支腳可以分為空心和實心兩種,底面成圓形,尖頂,體形頗似圓錐,有的器身上有相對的兩個圓窩,其高度一般在8至11厘米。
彎角形支腳數量也比較多,其形狀好似動物的角,也可以分為空心和實心兩種,白石一期遺址、福山邱家莊遺址和牟平姜格莊遺址都曾有過發現。白石村遺址發現的彎角形支腳為夾粗砂紅陶燒制而成,實心,體態略方,殘高約12厘米。牟平姜格莊遺址發現的彎角形支腳外側還帶有一圓形捉手,其作用顯然是為了提放方便。這一類支腳體形比較高大,一般高9至13厘米。
據介紹,方錐形和斜錐形支腳的數量也不少,僅在白石村遺址的第二期文化中就發現12件。方錐形支腳器身中部多橫穿一孔,斷面呈正方形,均為實心,有的通體刻有裝飾的劃紋。斜錐形支腳也都為實心,背部有柱狀把手,底面有葉脈印痕,應是燒制過程中形成。
王金定解釋說,“無論是穿孔還是附著把手,目的都是為了使支腳提取方便。穿孔的支腳,攜帶時可以用繩索穿起來,剛使用完就可以用棍子挑著進行移動。”
圓台形支腳發現於煙臺白石村遺址、萊陽泉水頭遺址,有空心、實心和束腰、鼓腰之分,體形較矮,高度一般在6至10厘米,有的周身有圓窩。圓柱形支腳也較為常見,圓柱狀,腰部略略凹下,高在5至7厘米。
福山邱家莊遺址發現的支腳絕大部分為豎直的塔形,中間穿孔,頗似燈塔。其次為歪頭的角形,此外還有少量饅頭形和圓柱形。豬嘴形支腳分布較為廣泛,白石村遺址、河口遺址中都可見到,形狀似豬嘴,頂部斜平,有的身上飾有數道裝飾性的堆加紋路。
除此之外,考古人員還發現有羊角錐形、人字形等頂部或底座分叉的支腳,其作用都是為了增加支撐的穩定性。

支腳的演變

支腳的消失

支腳作為一種器物,在膠東地區延續時間較長,前後大約延續了一千多年,如果放眼整個山東地區,其延續時間就更長,從距今八千年前的後李文化一直持續到大汶口文化的早期。隨著古代文明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支腳完成了它長達數千年的使命,悄無聲息地消失在歷史的長河中。

支腳和鼎之間的承繼關係

原始社會的鼎為三足支起,其發明顯然是受到了支腳的啟示,用固定的三條腿取代了三個支腳,使用起來更加穩定、方便。在中原地區的磁山文化遺址人們可以見到大量的支腳,而同屬磁山年代稍晚的裴李崗類型和更晚的後崗類型中發現的支腳很少,相反發掘了大量的鼎。無獨有偶,山東地區的支腳最早出現於後李文化和西河文化,這一時期雖然也有鼎,但是數量較少,而到了大汶口文化時期,當鼎成為最主要的炊器時,支腳便鮮有發現。由此,考古學者確定了支腳和鼎之間的承繼關係。

支腳演變為鼑

膠東地區的支腳出現相對較晚,白石一期文化開始出現支腳,當人類真正進入以鼎為主要炊器的大汶口文化時,支腳就基本消失了。作為支腳和圜底器的組合體,鼎的出現最後取代了支腳,是人類生產力發展、生活進步的直接證明。
如今,鼎已經成為最具中華文明特徵的器物之一,是無上權力和威嚴的標誌。可誰又能想到,這中國歷史文明的最高法物竟是由架空火焰的支腳靈光一現演化而來的呢?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