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支腳

【陶支腳】所謂支腳,就是在燒飯時支在釜、鍋等一類炊器底下的三個分開的物體,其作用是為了在炊器下面形成一定的空間以便於燒火。最早的支腳可能是採用天然的石頭,後來採用陶支腳。陶支腳的運用分布廣泛:河北、山東、湖北、湖南、江蘇、浙江、台灣和廣東等。這些地區也是陶鼎的使用和分布地區。現知最早的陶支腳出自9l新石器時代早期的磁山文化,這些陶支腳的特點是頂部基本保持水平,很可能是與承托的炊器是平底而非圜底有關。現在發現的陶支腳有倒靴形、豬嘴形、饅頭形、角形、圓柱形、塔形和歪頭柱形等七種,此外還有若干變體的形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陶支腳
  • 釋義:炊器底下的三個分開的物體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