擲出窗外事件

擲出窗外事件

捷克是傳統的天主教國家。1419年7月30日,部分激進的新教徒上街示威,人潮聚集至新市政廳前的查理廣場,要求釋放被逮捕的信徒。隨著遊行民眾情緒的高漲,也益發激起反胡斯派的不滿,突然有人由市政大廳的視窗向胡斯信徒丟擲石塊,立刻引爆了一觸即發的情勢。狂怒的激進份子衝進新市政廳,在民眾的鼓譟煽動下,活活地將市長及市議員共7人自新市政廳的窗戶扔向樓下一大群手持長矛的抗議者,此即為“第一次扔出窗外事件”。之後暴動更加激烈,開始攻擊天主教教堂及相關人物,導致神聖羅馬帝國出兵鎮壓新教信徒也全面叛亂,引發長達15年的胡斯戰爭

基本介紹

第一次,第二次,事件背景,事件經過,戰爭過程,事件影響,

第一次

1415年,神聖羅馬帝國諸侯國波希米亞宗教改革揚·胡斯在康斯坦茨宗教會議中被羅馬教廷判決為異端並以火刑處死後,引起支持胡斯的地方貴族及民眾對教廷激烈抗議,最後教廷對波希米亞發布“禁行聖事”的處罰禁令。1419年,在神聖羅馬君主(只當選羅馬人民的國王,未就任帝位)兼波希米亞國王瓦茨拉夫四世斡旋下,終於讓禁令解除,然而原本以胡斯信徒為主的布拉格市議會卻遭到解散,還有人被逮捕,代之而起的是以天主教為主的新市議會。胡斯信徒非常憤怒,同年7月30日,部份激進的胡斯信徒在神父揚·柴利夫斯基的率領下走上街頭示威遊行,人潮聚集至新市政廳前的查理廣場,要求釋放被逮捕的胡斯信徒。隨著遊行民眾情緒的高漲,也益發激起反胡斯派的不滿,突然有人由市政大廳的視窗向胡斯信徒丟擲石塊,立刻引爆了一觸即發的情勢。狂怒的激進份子衝進新市政廳,在民眾的鼓譟煽動下,活活地將市長及市議員共7人自新市政廳的窗戶扔向樓下一大群手持長矛的抗議者,此即為「第一次扔出窗外事件」。之後暴動更加激烈,開始攻擊天主教教堂及相關人物,導致神聖羅馬帝國出兵鎮壓,胡斯信徒也全面叛亂,引發長達15年的胡斯戰爭

第二次

第二次扔出窗外事件(同時代版畫)
1617年,神聖羅馬帝國皇帝馬提亞斯派遣耶穌會教士進入波希米亞,意圖在波希米亞復興天主教,並任命哈布斯堡皇室的斐迪南大公為波希米亞國王。斐迪南是一名狂熱的天主教徒,他對波希米亞的新教徒進行大規模的迫害,並禁止新教徒的宗教活動,拆毀他們的教堂。於是在1618年5月23日,波希米亞首都布拉格的新教徒發動起義,衝進布拉格城堡,以侵害宗教自由的罪行將兩名帝國大臣威廉.格拉夫.斯拉法塔(Wilhelm Grav Slavata)、亞羅斯拉夫.波西塔.馮.馬丁內斯(Jaroslav Borzita Von Martinitz)及一位書記官菲利普.法布雷加斯(Philip Fabricius)共3人從視窗扔出,此即為「第二次扔出窗外事件」。三人僥倖墜落堆肥中而未受傷,隨即逃至斐迪南國王處報告造反。1619年新教徒成立臨時政府,由30位成員組成,推舉腓特烈五世為王,宣布波希米亞獨立,引發白山之戰,雖以慘敗告終,但戰後的嚴酷處置卻釀成影響歐洲深遠的三十年戰爭

事件背景

神聖羅馬帝國在公元1526年吞併了捷克。當時的大帝國已是名存實亡。奧地利成為諸侯中最有勢力的國中國。奧地利的皇帝來自哈布斯堡家族,所以,捷克併入德意志的版圖,實際上成了奧地利哈布斯堡王朝的領地。1617年,哈布斯堡家族的斐迪南受德意志皇帝之封為捷克國王。捷克在歸入哈布斯堡家族領地之時,奧地利皇帝曾有過承諾:不論是哈布斯堡家族的哪一個成員作國王,都必須承認並遵守捷克王國的法律,保留原有的議會、宗教以及政治上的自主權等等。然而,斐迪南上台,把捷克當作奧地利的附庸國。捷克的法律、議會、自主權被取消。
擲出窗外事件擲出窗外事件
自從16世紀以來,歐洲發生了分裂基督宗教的宗教改革。基督教的正統天主教,組織了著名的“耶穌會”,用以維護宗教秩序,同新教抗衡。斐迪南,就是一個虔誠的天主教徒。他堅決地反對新教,上台便打壓捷克新教徒。這一切對於久已心懷怨憤的捷克的少數新教徒來說是不能容忍的,1618年的一天,捷克新教徒終於開始了暴動,而這一行動成了三十年戰爭的導火索。

事件經過

5月23日,一群暴民和新教徒手拿鐵棒長矛衝進了王宮,國王出逃,暴民搜尋逮住了兩個斐迪南國王最忠實大臣。突然不知是誰喊了一句:“把他們扔到窗外去!”“對,扔出去摔死他!”狂怒的激進份子衝進新市政廳,在民眾的鼓譟煽動下,活活地將從20多米高的窗台狠狠摔了下去。兩人大難不死只是昏暈了而已。“擲出窗外事件”這一暴行使得歐洲統治者們大為憤怒。斐迪南決定說服哈布斯堡家族發動一場戰爭。一舉掃平捷克新教徒叛亂。
捷克組成了自己的臨時政府,選出了30名保護人。捷克絕大多數人信奉天主教,可偽政府其中大部分是新教貴族。叛亂分子占領了政府各部門,廢除了一切法規,取消了一切賦稅。
事件發生地——布拉格市政府事件發生地——布拉格市政府
叛軍開始時所向披靡,殺進了奧地利境內,直逼維也納。奧地利自古是天主教國家,奧地利的新教徒們一向也不滿皇帝的一些政策,藉此機會紛紛暴動。此時奧地利的老皇帝已經死掉了,斐迪南接任皇位。聽到捷克叛軍已兵臨維也納城下,斐迪南皇帝一方面派出他的一個親信作為全權代表去同叛軍領袖談判,一方面暗中派人去西班牙國王那搬討救兵了叛軍的領導權全部掌握在捷克貴族手裡,這些貴族們在緊要關頭,不願浪費自身實力卻想從中獲利的想法使其搖擺不定。一方面他們要迫使國王讓步,從中得到實惠,一方面又害怕如果叛亂真的勝利了,損害自身的利益,所以這些新教貴族們一再主張談判。斐迪南皇帝化險為夷。
一天深夜,當叛軍的戰士正在沉睡的時候,西班牙軍隊從背後突然襲擊,斐迪南皇帝的軍隊也從正面發動了進攻,叛軍腹背受敵,被打得落花流水,潰不成軍,傷亡慘重,一退再退,退回到了捷克
1620年11月初,兩軍在捷克首府布拉格附近決戰,由於起義者出脫離叛軍,加上天主教軍勢大,叛軍紛紛倒在了被擊斃。斐迪南皇帝順利平定叛亂。

戰爭過程

戰爭過程整個戰爭大致分4個階段:
捷克-普法爾茨時期(1618~1624)
擲出窗外事件發生後,捷克擺脫了哈布斯堡王朝的統治。1620年,神聖羅馬帝國皇帝斐迪南二世 (1619~1637在位)依靠德意志天主教同盟軍,返回捷克。1620年底,捷克和普法爾茨聯軍在布拉格附近的白山為天主教同盟軍所敗,捷克重歸奧地利統治。
丹麥時期(1625~1629)
神聖羅馬帝國皇帝方面的勝利,引起外國參戰。丹麥於1625年攻入帝國境內。捷克貴族 A.W.E.von瓦倫斯坦率僱傭軍協同蒂利打敗丹麥軍隊。丹麥王國同皇帝於1629年5月簽訂《呂貝克和約》,保證不再干涉德意志事務。皇帝的勢力伸展到波羅的海
瑞典時期(1630~1635)
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和天主教同盟勢力北進,促使瑞典加速軍事行動,與法國結成同盟。瑞典國王古斯塔夫二世·阿道夫率軍於1630年7月進入波美拉尼亞,同布蘭登堡薩克森選帝侯聯合,在德意志西部和南部接連取勝。 1634年皇帝聯合西班牙打敗瑞典軍隊,返回波羅的海沿岸。
法蘭西-瑞典時期(1635~1648)
瑞典軍隊戰敗,促使法國直接出兵,與瑞典聯合對哈布斯堡王朝作戰。1635年5月,法國又聯合荷蘭進入萊茵地區,瑞典軍隊在萊比錫附近的布賴滕費爾德取勝,並繼續南進。法國軍隊大敗西班牙軍。1643~1645年丹麥同瑞典開戰,結果,戰敗求和。此後法、瑞兩國軍隊進入德意志南部。長期戰爭使雙方都有極大的消耗,帝國方面的困難更為突出,被迫求和,戰爭結束。

事件影響

導致經濟嚴重衰敗
1618年發生在波西米亞的“擲出窗外事件”使得雙方的矛盾馬上激化以戰爭形式出現。波希米亞危機再次引發了宗教鬥爭的導火線,三十年戰爭爆發了。德意志作為三十年戰爭的發生地及主戰場是戰爭中遭受破壞最嚴重的地區,這種破壞導致了德意志帝國經濟嚴重的衰敗,宗教分裂合法化、外國勢力可以隨便干涉德意志的事務。
確定了德意志的分裂局面
戰爭之後1648年簽訂的《威斯特發里亞和約》實際上確定了德意志的分裂局面,德皇加強中央集權的企圖徹底破滅了。《威斯特法里亞和約》似乎被定為帝國後來的基本法,由戰爭形成的一切秩序用法律固定下來了。條約主要內容為:(1)瑞典獲得西波美拉尼亞,並以帝國封地形式取得不萊梅大主教區、維爾登主教區和維斯馬城,從而控制了德意志的奧得河易北河維西河等重要河口。(2)法國得到阿爾薩斯大部,並確認其在1552年占領的麥茨、圖爾凡爾登和洛林地區。法國有權參加德意志的帝國議會。(3)德意志諸侯完全獨立,享有內政、外交上的完全主權。帝位不得世襲,帝國重要事務由諸侯參加的帝國議會決定。(4)荷蘭、瑞士正式獨立。(5)承認戰爭期間各諸侯得到的新的領土。(6)實行“教隨國定”的原則。條約中承認法國和瑞典有權參加帝國議會,因此獲得了干涉德意志內部事務的合法權利,從此德意志問題國際化了。
統一問題開始國際化
瑞典在戰後開始主導北歐的事務。法國通過戰爭割去了德意志許多領土奠定了直到十九世紀中葉歐洲的霸主地位。荷蘭、瑞士獨立得到了國際的承認。德意志的地緣政治環境日益惡化,西部的法國憑藉實力採取種種手段阻撓德意志的統一和強大,東部的俄羅斯逐漸崛起,並且在戰勝瑞典後逐步向西擴張勢力。德意志在削弱的時期又夾在諸強中間,從此寄皇帝來統一德意志國家的希望已經是徹底化為泡沫了,德意志的統一問題開始國際化了。三十年戰爭以後德國的統一問題就不是德國內部的簡單事情了,而是變成了一個複雜的國際問題。,早些形成的民族國家英國、法國以及後起的俄羅斯都不希望在歐洲大陸出現德意志統一的現象,以免對他們形成了強大的威脅。英國雖然一直奉行光榮孤立政策,但是先行的工業國家在歐洲大陸有著非常重要的經濟利益,英國擔心德意志的統一將會對英國築起關稅壁壘,“英國怕因此不能再剝削德國的市場”。①相鄰的法國更是不願意看到自己身邊有一個強大的德意志與自己爭奪歐洲大陸的領導權,1848年歐洲革命時法國資產階級臨時政府外交部長巴斯蒂德聲言:“德意志的統一將使這個有3500萬人口的民族成為這樣一個強國,它會比今天的德意志更使鄰國感到可畏”。②東部的俄羅斯更是力圖將德意志控制在自己的掌握之中,挑撥普魯士奧地利相互對立,同時又支持其它中小邦國反對普魯士和奧地利。沙皇尼古拉一世是無論如何都要“反對分裂的德國之統一”所以阻礙德國統一的因素髮展到18世紀以後已經不是單純的內部問題了,而且是一個重大的國際關係問題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