擬桿菌屬

擬桿菌屬

擬桿菌屬(Bacteroides)是指革蘭氏染色陰性、無芽孢、專性厭氧的小桿菌。又稱類桿菌屬。正常寄居於人和動物的腸道、口腔、上呼吸道和生殖道。

比較重要的是脆弱擬桿菌和產黑色素擬桿菌。脆弱擬桿菌的菌體大小(0.5~0.8)微米×(1.5~4.5)微米,單個存在或兩端相連,主要存在於腸道,比腸內的大腸桿菌多100~1000倍,在臨床標本中,為闌尾炎和敗血症的常見菌。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擬桿菌屬
  • 拉丁學名:Bacteroides
  • 別稱:類桿菌屬
  • :細菌界
分類
擬桿菌科的1屬。 又稱類桿菌屬。為革蘭氏染色陰性、無芽胞、專性厭氧的小桿菌。正常寄居於人和動物的腸道、口腔、上呼吸道和生殖道。因長期套用廣譜抗生素、激素、免疫抑制劑等,而使機體免疫功能紊亂或菌群失調時,能導致內源性感染。
菌體呈球桿狀,多數無鞭毛,硝酸鹽還原陰性,過氧化氫酶陰性,分解蛋白腖或葡萄糖,產生琥珀酸、乙酸、甲酸、乳酸和丙酸等。少數種產生暗黑色色素。DNA中的G+C克分子含量為40~50%。根據生化反應、色素等的不同分22種,比較重要的是脆弱擬桿菌、產黑色素擬桿菌。
脆弱擬桿菌  菌體大小(0.5~0.8)×(1.5~4.5)微米。單個存在或兩端相連。在陳舊培養基中呈多形性,有長絲狀出現。無動力,氯化血紅素和10~20%膽汁能促進其生長。在肉湯培養基中呈均勻混濁生長,有白色沉澱物。對葡萄糖、果糖、半乳糖、乳糖、蔗糖、糊精等均發酵,產酸產氣。耐青黴素和卡那黴素,對紅黴素和利福平敏感。DNA中的G+C克分子含量為44~45%。有內毒素。對豚鼠進行皮下注射可形成膿瘍,對家兔進行靜脈注射引起死亡。本菌主要存在於腸道,比腸內的大腸桿菌多100~1000倍。在臨床標本中,為闌尾炎和敗血症的常見菌,也可從肺或肝膿腫、轉移性膿腫、尿路感染排泄物中分離出。根據抗源性不同,可分成脆弱、多形、吉氏、普通和卵形5個亞種,現均已列為獨立的種。
產黑色素類桿菌  菌體大小(0.3~0.4)×(0.6~1.0)微米。在舊培養基中呈多形性,無莢膜,無鞭毛,形成黑色素菌落是本菌特點。DNA中的G+C克分子含量為 47.4~51.5%。很少單獨致病,常與其他菌(如大腸桿菌等)混合感染。有中間型、產黑色素和列氏3個亞種。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