摔跤之鄉

摔跤之鄉

山西省忻州市是有名的“中國摔跤之鄉”,忻州摔跤已有800多年的歷史,當地將其俗稱“撓羊”、“跌對”。“撓羊賽”顧名思義,“撓”即“扛”之意;撓羊也,就是扛起羊。扛起羊意味勝利與力大,是一種宣告、展示與炫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摔跤之鄉
  • 地址:山西省忻州市
  • 歷史:800多年
  • 俗稱:撓羊
撓羊賽,由來,

撓羊賽

山西省忻州市是有名的“中國摔跤之鄉”,忻州摔跤已有800多年的歷史,當地將其俗稱“撓羊”、“跌對”。“撓羊賽”顧名思義,“撓”即“扛”之意;撓羊也,就是扛起羊。扛起羊意味勝利與力大,是一種宣告、展示與炫耀。撓羊賽其實也就是摔跤賽。只是,這種比賽最初不是在體育場館內,而是在田間地頭進行。中國·忻州摔跤節自2003年創辦以來,已經成為當地一個重要的民俗節日。

由來

忻州“撓羊賽”由來有下面兩種說法。
一種說法是把忻州的摔跤淵源歸於對異族競技的接受和演化。摔跤原名“角牴”,即“抵羊角斗”之意。“角牴”源於蒙古人在廣闊的牧場上開展的一種互搏技藝,用以祭祀祖先和慶賀豐收。摹仿公羊的打架,以顯示自己的剽悍與魅力。蒙古式摔跤的那種典型的姿勢和動作,與“角牴”的是多么的逼真、形象和貼切。
另一種說法是據傳宋朝忻州人就喜歡摔跤。尤其到了南宋時,著名抗金將領岳飛被害後,其部下一位叫陳效嬰的忻州老兵返回家鄉後,把軍中所學的“”(近似摔跤)傳授給鄉鄰,一方面強身健體,一方面寄託抗金的宿願。因其簡便易行,深受民眾喜愛,得以廣泛開展,世代相傳終成習俗。隨著時代的變遷和進化,摔跤技術也逐步提高,由原來單一的摔跤活動慢慢演變成對抗競賽。由於宋元時期的忻州地處忻定盆地的西部,水草茂盛,老百姓以放牧為生,因此獲勝者會得到一隻肥羊,並把羊扛起繞場一周以示榮耀。從此忻州、定襄原平一帶就有了摔跤這一民間競技,流傳至今。按照當地的傳統,人們把摔跤比賽叫做“撓羊賽”。
在忻、定、原一帶,摔跤是一項極為普及的民眾活動,也是廣大農民業餘生活的一項重要內容。勞動之餘,明月之夜,夏日飯罷,冬日閒暇,毋須專門組織,也不需要專門的場地,或地頭,或街頭,或打穀場,或河邊沙灘,人們常常興致所至,便擺開戰場摔將起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