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陽許氏宗祠

揭陽許氏宗祠

揭陽許氏宗祠位於榕城區西馬路東段,距離石獅橋約150米,是潮州後七賢之一許國佐(號班王)的曾祖父許守愚(號蒙泉)為奉祀玉滘公等列祖所創建,約建於明朝嘉靖三十八年至萬曆六年(公元1558-1578年)期間,距今已有400多年歷史。整座建築坐北朝南,占地面積1031平方米,主體建築面闊18米,深57.3米,為揭陽地區現存面積較大的古代祠堂。祠堂為三進廳兩天井廟堂格局,灰、石、木結構,主座保留有大門、三山門、拜亭、中廳、後廳,保存完好,結構完整。堂內三山門,相傳為御賜敕建,是許氏宗祠一大特色,為潮汕祠堂所少見。

祠堂東北側有許國佐為其親祖母余氏建造的庶祖祠(堂號“追遠堂”),俗稱“阿婆祠”,約建於明朝崇禎十年(公元1637年),是揭陽地區建造時間較早的女祠。

許氏宗祠自民國起被改造成國小,2005年交由族人管理並被列為揭陽市文物保護單位。經過多年修繕加固,“修舊如舊”,已經基本恢復原貌,2019年被列為廣東省文物保護單位。許氏宗祠同時為許班王紀念館和揭陽市源遠福利會會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揭陽榕城西馬路許氏宗祠
  • 館藏地點:廣東省揭陽市榕城區西馬路東段
  • 所屬年代:明代
  • 創建人:許守愚
  • 經度:116°20′46.6″
  • 緯度:23°32′24.2″
  • 海拔:3 m
  • 保護級別: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 管理單位:揭陽市源遠福利會
  • 主要景點:許氏宗祠、許氏庶祖祠(婆祠)
  • 主要特色:三山門 許班王 許玉磬 許氏舞龍
  • 文化價值:祠堂文化 傳統建築 潮汕先賢 革命先烈
中國許氏,神農苗裔,高陽世家,許氏名人,源遠堂,堂號由來,輩分字序,世系圖表,蒙泉公建始祖祠序,增捐烝租碑記,源遠堂聯語,詩禮閥閱,功勳世家,揭陽先賢,烈士姐弟,文物保護,潮州厝皇宮起,厝頂,厝角頭,門當與戶對,旗桿夾,重宴鹿鳴坊,神龕,嵌瓷,金漆木雕,龍舞,祖祠復興,重修源遠堂記,源遠堂議入祠記,許氏(其文公)誡子書,重光大事記,活動時間(農曆),研究文獻,創基歷史,玉滘公世系,道光至民國族譜,源遠堂資料彙編,歷代府縣誌之許氏人物,

中國許氏

“許”是中國最古老的姓氏之一,位列《百家姓》第20位。根據公安部《2020年全國姓名報告》,許氏在全國姓氏列第26位。以廣東、浙江、江蘇、山東、河南、安徽、雲南等省居多,這七個省的許氏放記譽約占中國漢族許氏人口的50%以上。

神農苗裔

在古漢語中,“姓”和“氏”是有區別的,“氏”是“姓”的衍支,“姓者統其祖考之所自出,氏者別其子孫之所自分”。許氏源於姜姓,是上古三皇之一炎帝神農氏的後裔,西周初期分封姜姓諸侯之一以國號“許”為氏,始祖為許文叔(姜信)。許國在今河南省許昌縣(別稱“蓮城”),曾為東漢末年和三國魏國初期的首都。
揭陽許氏宗祠
許文叔

高陽世家

魏晉南北朝以來,多重視“郡望”,意思是世居某郡,為當地所仰望。許氏衍遷最早北上冀州高陽(今河北省高陽縣),後有高陽、安陸、汝南、太原、晉陵、中山等主要郡望,其中尤以高陽許氏最盛,故多以“高陽”為世腿戰獄己家。潮汕一些老房子門上寫著“高陽舊家”,則表示主人姓許。
揭陽許氏宗祠
高陽舊家

許氏名人

許由:上古堯舜時代的高士,帝堯曾欲讓位於他,兩次堅辭不就,以“洗耳”明高潔淡泊之志,帝堯封其“箕山公神,配食五嶽,後世祀之”。據說,許由曾做過堯、舜、禹的老師,後人稱其為“三代宗師”。長子“夸父”,夸父逐日是流傳千古的英雄神話。
許行:先秦農家代表,主台霸張“賢者與民並耕而食,饔飧而治”。
許慎:東漢著名經學家、文字學家,《說文解字》作者,有“五經無雙許叔重”之稱。
許攸:東漢末遷說姜年謀士,官渡之戰轉折性人物,建議曹操火燒烏巢,大敗袁紹軍隊,奠定統一北方基礎。
許劭:三國魏國大名士,曾評曹操為“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
許遜:晉代道教著名人物,淨明道、閭山派祖師,稱許天師、許真君,被譽為“神功妙濟真君”“忠孝神仙”。
許敬宗:唐初李世民秦王府十八學士之一,助武則天逐褚遂良,逼殺長孫無忌、上官儀等。
許天正:開漳聖王陳元光副使,唐初隨陳鎮亂開發閩南,繼陳任漳州刺史,配陳祀威惠廟(號“宣威將軍”“昭應侯”),為閩台重要民間信仰,被尊為許氏“開漳聖祖”。
許遠:與張巡同為唐朝睢陽抗擊“安史之亂”犧牲忠烈,並稱“雙忠聖王”,享祀“靈威廟”,為民間信仰。潮州名賢林大春題傳世廟聯“國士無雙雙國士,忠臣不二二忠臣”。
許渾:唐代詩人,其詩作名句“山雨欲來風滿樓”為世人所傳唱。
許道寧:北宋畫家,當朝宰相張士遜以“李成謝世范寬死,惟有長安許道寧”讚譽其畫作。
許申:唐宋潮州八賢之一,曾孫許珏為北宋英宗長女德安公主駙馬。
許衡:宋元著名理學家、能臣,有“元代魏徵”之稱,留下“不食無主之梨”的道德故事。
許仲琳:明代小說家,著名神魔小說《封神演義》作者。
許拜庭:清乾隆時期兩廣頭號大鹽商,廣州北京路高第街許地創始人,曾被稱為“廣州第一家族”。
許廣平:魯迅夫人,婦女解放運動先驅。
許地山:現代作家、學者,祖籍揭陽市玉湖鎮浮山村,筆名落花生,著有散文名篇《落花生》、散文集《空山靈雨》等。
許世友:革命家、軍事家,新中國開國名將。
許崇清:新教育學和新中國高等教育奠基人之一,備受毛澤東推崇,三次出任中山大學校長。
許海峰:中國首位奧運冠軍。

源遠堂

中國人以孝悌為立身之本,古代祠堂作為祭祀祖先和宗族活動的重要場所,是傳承祖德家風的重要載體,起到慎終追遠、敦親睦里的重要教化功能,在構建和諧社會、倡導良好家風的今天煥發出新的積極意義。
許氏宗祠
許氏宗祠“源遠堂”位於揭陽市榕城區西馬路東段,距離石獅橋約150米,是潮州後七賢之一許國佐(號班王)的曾祖父許守愚(號蒙泉)為奉祀玉滘公等列祖所創建,約建於明朝嘉靖三十八年至萬曆六年(公元1558-1578年)期間,距今已有400多年歷史。祠堂坐北朝南,占地面積1031平方米,為灰、石、木結構,三進三廳五開間兩天井兩火巷布局,主座保留有大門、三山門、拜亭、中廳、後廳,保存完好,結構完整。堂內三山門,相傳為御賜敕建,是許氏宗祠一大特色,為潮汕祠堂所少見。
祠堂東北側有許國佐為其親祖母余氏建造的庶祖祠(堂號“追遠堂”),俗稱“阿婆祠”,約建於明朝崇禎十年(公元1637年),是揭陽地區建造時間較早的女祠。
許氏宗祠自民國起被改造成國小,許氏庶祖祠解放後也被改造為工廠,21世紀初交由族人管理並被列為揭陽市文物保護單位,2019年被店應埋舉列為廣東省文物保護單位。經過多年修繕加固,“修舊如舊”,已經基本恢復原貌。許氏宗祠同時為許班王紀念館和揭陽市源遠福利會會址。

堂號由來

源遠堂為世界許氏十大堂號之一,創基者是84世玉滘公。宋末元初,為躲避戰亂災禍,安谷公從潮州韓山帶抹元達四子文明、仲明、克舟雅盼明、義明先居溢溪(今潮州意溪)。不久,安谷公逝世。四兄弟奔走福建莆田,又遇連年災荒,義明公與長子惟遜(字碧泉,又名耀明)、惟玉(字碧山)遷回廣東,居揭陽縣城玉滘村,因韓山許氏抗元恐遭元兵追殺,子孫隱稱義明公為玉滘公,稱源於福建莆田。其子孫為追尋祖源曰:“源哪裡來?混混出由莆郡;遠於何始?綿綿系自宋朝”,故以“源遠”為堂號。目前,玉滘公派下居於揭陽市區約2萬多人,支系有榕城東山圍,普寧南園(寮園,創基祖為惟遜)、北山大潭、上耘西清(創基祖為惟玉之孫機隱),惠來平山三多足,汕尾甲子東湖,遠及浙江象山、台灣高雄等。

輩分字序

(8-39世)
守公有國,茂孟志亨(俊敦仁文),啟祥迪佑,實其典成,佳德宏秀,岳日光清,宗元炳泰,文彩昇廷。

世系圖表

見《廣東揭陽許氏宗譜(1995)》第81-157頁。

蒙泉公建始祖祠序

君子將管官室,先立祠堂,蓋報本追源,尊祖敬宗也。我先君蒙泉,鄉薦尹東流(註:南京池州府東流縣)典侯事,敬共天子命令。迨告歸,猶有本源之思,首祀始祖玉滘公,捐己租田三百石為大宗祭田,五房輪收,以助祭祖;復高曾祖乏祭,再捐己新村、上罔、三洲、黃寨內、龜坑田租一百七十二石,為小宗祭田,三房輪收,春冬二祭。創是舉也,光祖澤後,配享列祖,足綏神靈於不匱矣!於是將祖積銀四百兩,並己助銀一百兩,乃鳩之督理,可因者仍,可益者增,神龕香案祭具桌椅,糜不盡制。迨事告成,顏其額曰:“源遠堂”,蓋追遠遍及曲盡無遺。先人之位安,而子孫也安矣!顧祖宗禮法之地,而仁義之秩序,規矩之申明,又寧可不典族屬相詔告,以秉人心於軌物乎?自是而晨昏之有香燈。告朔,輪之當年,毋得隕越。凡吾子孫,登斯堂,睹斯制,當知祠為人建為人起也。共守典,則俾公廟貌奕代如新,庶不負立廟者之至意焉。噫!斯廟也,僅公一人耳,而列代祠宇未備,權合祀於其中,似未合制。異日吾宗中,有能弘業創建,為列祖各建祖祠,各奠於廟,則吾族昭穆盛序,而列祖洋洋莫爽,豈不從俎豆間式憑之,則昌熾振振有極哉!是為序。
揭陽許氏宗祠
蒙泉公建始祖祠序
明萬曆甲辰年陽月朔日立

增捐烝租碑記

嘗思盛德莫大於報本,報本莫先於致祭。春露秋霜,古人所為撫時而增感也。伏惟曾祖父勇莊公乃兵部郎中班王公第三子,時遭兵燹,祭業未豐。今則子孫蕃盛,理宜追念本源,增修俎豆。幸元孫歲進士啟齊,念前人之功德,殫一己之孝思,爰將本邑土名曲腳松鄉自置糧田三畝,年帶租谷一十石零七斗五升,願捐為勇莊公祭祀之業,俾各房輪流,永傳千載,以崇祀典。是可風也,用勒瑱珉以垂不朽雲。
揭陽許氏宗祠
增捐烝租碑記
嘉慶乙亥春房長亨棟暨眾豎

源遠堂聯語

大門:高陽日麗流暉遠,太岳風清衍澤長。
三山門:門高不僅能容馬,地廣須知可植槐。
拜亭:源哪裡來?混混出由莆郡;遠於何始?綿綿系自宋朝。
中廳:九奪功名十賜宴,三登甲第一叨翎。
中廳:虔誠堂上薦時食,拜舞階前序燕毛。
後廳:春風早報高陽郡,淑氣先臨源遠堂。
後廳:玉滘支分本閩漳而鼎族,蒙泉源發肇科甲以蟬聯

詩禮閥閱

許昱,字景晰,號拙菴。太學貢生,與楊浩、姚顯等數百太學生聯名抗疏切諫明景帝,“一時名震中外”,選授應天府(今南京)江寧縣丞。
許守愚,字敏之,號蒙泉,舉人,選授池州府東流縣尹。有孝名,侍母奉湯藥三月不解衣帶,晚年捐己租田創建許氏宗祠。
許公望,字思志,號尚齋,守愚長子,舉人,先後授湖廣祁陽縣、福建順昌縣知縣,政聲至清代光緒年間尚為當地百姓傳頌。子有寰(字鳳石)、有宙(字粵石)皆舉人,孫國佐為進士。
許有寷,字萬石,子國佐。割己身產業修葺許氏宗祠,增置祭田;修橋路,助垂老;飢歲捐賑,活人以萬計,邑人稱善,卒祀鄉賢。
許國佐,字欽翼,號班王、舊菴,有寷長子,進士。官至兵部郎中(正五品)兼督九江餉務,潮州後七賢之一,以“死孝”載方誌。
許茂茪,字爾揚,號勇莊,國佐三子,拳斃“九軍”頭目劉公顯子於縣門,報父仇亡命十年而歸。
許登元,字世光,號其升,茂茪子。處事公正,揭陽“九都曰能”。歲荒,倡設粥廠於韓祠救濟饑民,獲“望重榕江”匾獎。
許登庸,字揆敘,號萍川,國佐侄孫,進士,太原令,著有《四書節解》等,晚年任榕江書院山長(今揭陽一中校長),曾主持修葺揭陽學宮,屢被推舉為“鄉飲大賓”。中舉60年重登科舉官宴,賜建“重宴鹿鳴”牌坊於宣化街(今中山路),故許氏“九奪功名”而“十賜宴”。子重光為乾隆二十五年武舉人。
許啟穆,國佐五世孫。一生以善、正誡子,焚數百金之債券救人艱危,身後受朝廷嘉勉褒獎,贈啟穆及其子大彰皆朝議大夫。
許啟齊,字純齋。國佐子茂茪五世孫,貢生。增捐祭田,許氏宗祠立碑以記,後代稱“千粟公”。
許希逸,字菊坡,號堆墨齋主、琅琊逸史,丁日昌幕僚,參與纂修《揭陽縣續志》,創建許氏宗祠對面百洲草堂。
許彥章,字介軒,創建滘墘許厝巷尾祖祠“文遠堂”(又名祥錫公祠),並創問渠書屋。

功勳世家

許英逵(1906-?),名其雲,打銅街人,1929年畢業於中央陸軍軍官學校(黃埔軍校)第七期,歷任兵團副司令、西安城防指揮官、潼關衛戍司令等職,曾參加著名的台兒莊戰役、長沙保衛戰等重大戰役,敘國民黨陸軍少將銜,獲國民政府頒授勝利勳章、忠勤勳章各一座。
許實拱(1914-1990),字伯陽,滘墘人,黃埔軍校十一期中將司令。國民黨軍抗日將領,抗戰初期駐防潮汕,負責收集日偽情報;後曾帶兵擊退日寇收復贛州城。晚年身在台灣,心繫祖國和平統一。榮獲國家頒授“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70周年”紀念章。
許實浩(1911-2002),字松筠,雙踏頭人,畢業於黃埔軍校。國民黨軍抗日將領,敘上校銜。在解放海南島戰役中,以蒼生為念,下令國民黨軍不準開炮,深得周恩來嘉許。許氏源遠堂抗日將領敘上校銜者還有許元鴻、許典謀。
許鶴卿(1906-1998),字其澄,別號覺因居士,又號黃岐山人,北市人。揭陽一中11屆學生,後畢業於廣州大學,曾執教於真理中學。1931年棄筆從戎,考入黃埔軍校。參與抗日諸役,授少將軍銜。曾發動軍界要員捐資擴建修繕揭陽一中,嶺東畫派著名畫家。
許奇高(1905-1985),又名其高,號長壽山人,別署百洲草堂後人,北市人,嶺東畫派著名左手畫家。抗日戰爭期間,香港舉辦支援抗日救國義展,在馬來西亞參加愛國僑領蟻美厚倡導的“華僑賣畫籌款救國運動”。
許玉磬(1908-1932),又名許冰,乳名阿音,金城腳人,彭湃革命夫人,許氏家族第一位女共產黨員、女紅軍、女革命者。因叛徒出賣在普寧被捕,就義於汕頭,年僅24歲。
許玉書(1915-1943),又名曉民,禁城腳人,玉磬胞弟,18歲畢業於金山中學,以優異成績考入南京空軍學校並獲選派美國深造。“七七事變”後回國歸隊參戰,參與國民黨軍“敢死隊”,多次擊落日機,在嘉陵江受擊墮機犧牲,年僅28歲,葬於重慶黃山空軍烈士公墓。許氏源遠堂族下烈士還有犧牲於抗日戰場的許實明(黃埔軍校十三期學生)、許其坤,犧牲於抗美援朝戰場的許典能等。

揭陽先賢

許國佐,字欽翼,號班王、舊菴,自署名百洲堂主人,生於明朝萬曆三十三年(公元1605年)。自幼好學,生平最嗜詩、酒二行,與當時縣令馮元飈詩文相和、交為好友。天啟七年(公元1627年)丁卯科舉人,崇禎四年(公元1631年)辛未科進士,授四川富順縣令,在懲辦豪強中受誣陷入獄。兩年後脫罪,調任貴州遵義縣令,因治理有方、人民擁戴,擢為兵部主事,又轉授員外郎,升郎中(正五品),兼督九江餉務。明清鼎革之際,許國佐眼見崇禎皇帝剛愎自用、朝臣傾軋,有才難施,知已無力回天,乃憂憤辭官歸家。
清朝順治二年(公元1645年),揭陽武生劉公顯趁亂聚眾起事,號稱“九軍”(部下有九支部隊),次年攻破揭陽城,大肆殺掠,並抓了許國佐的母親,企圖逼許國佐歸順。許國佐在外議事聞知,不顧親友勸阻,策馬隻身直闖九軍大營,欲以身代死。許國佐見九軍不過一班烏合之眾,全無愛民之心,雖受嚴刑拷打仍然不從,關押1個多月後,終被劉公顯殺害,年僅42歲,清《揭陽縣正續志》以“死孝”論其節,被尊為潮州後七賢之一,遺著有《蜀弦集》《百洲堂集》《舊菴拙稿》《班齋數句話稿》等。

烈士姐弟

許玉磬(1908-1932),又名許冰,乳名阿音,榕城金城腳“迎紫軒”主人許英豪女(許英豪為南枝拳潮汕首代傳人之一)。她是中國第一個紅色政權——海陸豐蘇維埃政府創立者、被毛澤東稱為“中國農民運動大王”的彭湃的革命夫人,也是粵東地區較早的中共女黨員之一和許氏家族第一位女共產黨員、女紅軍、女革命者。
揭陽許氏宗祠
1929年,彭湃英勇犧牲後,她滿懷悲痛,寫下了《紀念我親愛的彭湃同志》一文,決心繼承遺志,堅決要求重回大南山進行革命鬥爭。1932年因叛徒出賣在普寧大壩杜香寮村被捕,遭受綽號“潮汕殺人王”的張瑞貴施以割去雙乳等酷刑迫訊,始終堅貞不屈,說道“我生為紅軍人,為革命而死,光明正大,決不貪生受辱。”後被押至汕頭殺害,年僅24歲。
許玉磬的弟弟許玉書(1915-1943),又名曉民,18歲畢業於金山中學,以優異成績考入南京空軍學校並獲選派美國深造。“七七事變”後,憤然回國歸隊參戰,在淞滬會戰中擊落日機三架,後參與國民黨軍“敢死隊”炸毀日本軍械庫和兵工廠,屢立戰功。1943年,在四川上空迎擊日寇中,擊落十餘架日機後,終因寡不敵眾,受擊墮機犧牲於嘉陵江,年僅28歲,葬於重慶黃山空軍烈士公墓。
許氏“源遠堂”族下烈士還有犧牲於抗日戰場的許實明(黃埔軍校學生)、許其坤,犧牲於抗美援朝戰場的許典能等。

文物保護

潮州厝皇宮起

潮汕俗語“潮州厝,皇宮起”,意思是潮汕建築多仿皇宮宅院,雕樑畫棟,精美考究。建築樣式有下山虎、四點金、四馬拖車等。以“四點金”為基礎,簡化為“下山虎”,繁化為“四馬拖車”。許氏宗祠主座與“四馬拖車”相同,為三進三廳五開間兩天井布局,同時又獨具特色,如三山門則為潮汕祠堂所僅見。
西馬路和打銅街一帶,由許國佐後裔所建的進士第、中翰第等官廳、府第共有十八座,大部分保存完整,是難得的大型傳統建築群,具有相當的文化價值。

厝頂

傳統建築的屋頂(潮州話“厝頂”),共分九級,其中以重檐廡殿頂、重檐歇山頂級別最高,其次為單檐廡殿、單檐歇山頂,再次是懸山頂、硬山頂、攢尖頂、卷棚頂、半坡頂。只有五品以上官吏的住宅正堂才能使用歇山頂。潮汕傳統建築多為硬山頂,許氏宗祠也為硬山頂。

厝角頭

山牆是建築兩個側面上部成山尖形的橫牆,主要起到隔離和防火的功能。潮汕建築山牆頭(俗稱“厝角頭”)受五行學說影響,分為金、木、水、火、土五式,由風水先生根據主人命格指定。民居牆頭多為金、木、土式,少為水式,極少為火式。許氏宗祠的厝角頭為木式。

門當與戶對

“門當”本指門前的抱鼓石(俗稱“石鼓”),最初用於固定門框,後取鎮宅之義。武官用圓形門當,象徵戰鼓;文官用方形門當,象徵硯台。潮汕地區一般混用圓形石鼓,以是否雕獸區分武官、文官。許氏宗祠為許守愚出仕南京池州東流知縣後晚年開始營建,屬文官,故石鼓未雕紋。
揭陽許氏宗祠
門當
“戶對”原是嵌在門楣上,飾以吉祥祝語的圓形、六角形或方形標識。取雙數成對,故名“戶對”。一般按二、四、十二之數,五至七品官員對應二個戶對,四品以上對應四個戶對,十二個戶對只有親王以上才能用,即便皇親國戚,未封王也不敢建三開門,嵌十二個戶對!許氏宗祠大門上的戶對寫著“詩禮閥閱”,意思是以儒家教導修身傳世的名門望族。孔子曰“不學詩,無以言;不學禮,無以立。”
揭陽許氏宗祠
戶對

旗桿夾

明清,凡考上貢生及中舉人、進士者,朝廷每人發給“旗匾銀”,供其在宗祠或祖屋門前豎旗、於大堂掛匾,以示光宗耀祖。因功名不同,功名旗桿有所區別:一是底端的磐石(有的沒有磐石),貢生為四角形,舉人為六角形,進士為八角形,貢生還需在磐石上墊一圓礎;二是旗桿夾,文為尖頭象徵毛筆,武為平頭象徵戰斧;三是旗桿上的四方“旗斗”,狀元為三斗,進士為兩斗,舉人為一斗,貢生沒有斗,如果立四斗必為一品高官。許氏宗祠至今保留著一塊斷裂的旗桿夾和兩個圓礎,旗桿夾上書“嘉慶庚午科甲中式二十五名舉人十七代孫許剛中”。

重宴鹿鳴坊

古代官方為新科士子舉辦的大型慶賀宴會統稱“科舉四宴”,起自唐宋,沿襲至清,其中:文科宴包括鹿鳴宴(宴請鄉試舉人,州府主辦)、瓊林宴(宴請殿試進士,朝廷主辦),武科宴包括鷹揚宴(宴請鄉試舉人,地方主辦)、會武宴(宴請殿試進士,兵部主辦)。中舉滿一甲子重逢原科開考,經奏準與新科舉人同赴鹿鳴宴,是為重宴鹿鳴,又稱重赴鹿鳴宴。
許氏源遠堂明末清國中進士2人、舉人6人次、武舉人1人(許重光),其中許登庸為清康熙三十八年己卯科(1699)舉人,至乾隆二十四年(1759)已屆60周年,經奏準重宴,並聖旨詔立“重宴鹿鳴”牌坊於縣衙前宣化街(今中山路),以記錄當時邑人少遇榮典,故許氏“九奪功名”而“十賜宴”。

神龕

神龕是放置神佛塑像或祖宗靈牌的小閣,木造,雕以吉祥如意圖案和帝王將相、英雄人物、神仙故事圖像,金碧輝煌。祖宗龕無垂簾,有龕門,祖宗龕分台階依輩序自上而下設位,始祖居中,二、四、六世居左,稱“昭”;三、五、七世居右,稱“穆”,以此類推,與會議座位排列相同。“昭穆制”始於周公制禮,反映的是長幼有序的思想。

嵌瓷

嵌瓷是潮汕著名傳統手工藝,通過剪取不同顏色的精薄瓷器,鑲嵌成各種表現對象,主要用於祠堂、廟宇及民居“四點金”、“下山虎”等建築物的屋頂裝飾。最早出現於明朝萬曆年間,盛於清代,迄今已有400多年歷史。

金漆木雕

潮汕金漆木雕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起源不晚於唐宋,經精雕細琢後貼上純金箔,顯得金碧輝煌,主要用以建築、神器、家具、案頭等裝飾,與東陽木雕、黃楊木雕、龍眼木雕並譽於世。

龍舞

許氏龍舞是揭陽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和揭陽市民間傳統藝術協會會長單位。舞龍是漢族傳統民俗文化活動,最初承繼殷周“祭天”遺風,漢代已有形式比較完整的舞龍套路,唐代以後舞龍從單為祭祀逐漸發展為助慶活動。舞龍活動在揭陽榕城歷史悠久,融舞蹈、服飾、潮樂、武術於一體,深受民間喜愛。清代《潮州府志》記載當時潮州府(包括揭陽)燈節“有魚龍之戲”。 2005年前後,在興復許氏宗祠過程中,許典欽(字雄霸)、許成高等人有感於榕城舞龍藝術凋零失傳危機,組織族人創立許氏舞龍團,經過多年學習傳承、保護髮掘和整理創新,融合南北龍技藝風格,流暢表達出龍猛、騰、臥、越、攀、跳等動作特徵,並在國內首創高柱盤龍等新技法,其表演器械設計、套路受廣東省智慧財產權保護。目前,許氏舞龍還拓展匯入鳳舞、麒麟舞、鯉魚舞等。

祖祠復興

近年來,許氏宗祠理事會堅持“敦親睦里、尊老敬賢、和衷共濟、光宗耀祖”的理念,致力於保護歷史文物遺產、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倡導良好家教家風、促進族內交流互助;廣大宗親捐款捐物、獻智獻力,在修繕文物、崇祀先賢、扶貧濟困、獎學育才、文獻整理、社區活動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為建設和諧社會作出了積極貢獻。

重修源遠堂記

族之有祠,則緬先賢、聚根脈、明世序、凝族力、知分派、親血統。秉承祖宗遺風遺德,氏族因之,子孫昌盛,世澤衍長,此立祠之宗旨也。揭陽我族自明有北市大宗祠,以供祭祀、受瞻仰、享蔭益、追遠源、知脈絡、聚親情、圖久遠,遂成望族。北市許氏宗祠,堂名源遠,為明朝先祖守愚公所建,於茲四百多年。堂中“科甲濟美”堂匾,為其親手所立筆,光輝熠熠;乾隆皇帝御書“重宴鹿鳴”,滿堂生輝;“源遠堂”匾額為清朝宰相田從典所書,渾厚沉雄。祠堂文化品位極為深厚,於是我族文化,龍脈綿延不絕,名賢輩出,子孫昌盛。然則歲月滄桑,宗祠年久失修,受損嚴重。族賢倡議修繕以望重光,於是賢者策劃,族人踴躍議事,捐資百十不限,集腋成裘,終成二百多萬巨資。歷經數載,潛心修繕,終告竣工。族人歡呼雀躍,大功告成。成事足慰先祖先賢。宗祠此舉也,系揭陽古邑忠孝仁禮義結晶之精神矣。全族鼎力宗祠修繕一新,展現於族人面前之宗祠,誠如明代當年新祠一般,實可謂子孫不辱先祖,期希今日然也,後代宜知而謹記之!
是為記。
揭陽許氏源遠堂 立
歲次癸巳年孟春中浣

源遠堂議入祠記

夫祠堂之立也,在追遠揚德,尊祖以知來,敬宗以教往。非尊祖無以立,非敬宗無以信,是孔子曰為親諱、為親隱。我在城許氏,五世乃有功名,其上無非流庶,而開基至偉!及於近世,吾等祖考,適逢鼎革,安身立命何其艱難,因時因勢而行亦世之然。《弈喻》:世無孔子,誰能定是非之真?其可以今論道而求完人哉?而無祖何以有我,無祖則祠堂與我何乾?是碑記“當知祠為人建為人起”所以言者。故今議入祠,其要睦族,使各宗列祖綏靈祠堂、同饗配祀,則子孫浩浩而來,禮祭受教,祠堂可興而久也。童子無知,胡言以記。歲在庚子。

許氏(其文公)誡子書

吾以上皆重仁義、尚勇武,忝竊俠名於鄉黨。然詩禮欠修, 亦未免憾矣!凡我子孫,當以讀書為要、強健為輔。至於經商致仕,聽其自由。惟奢賭積禍,切須戒止!教子者首於孝悌,是父兄不敢違逆!與人者務期善正,是小民不敢妄欺! 治學明禮,知所敬畏,吾家可興矣!

重光大事記

1558-1578年間:許守愚創建許氏宗祠,奉祀玉滘公等列祖。
1637年:許有寷、許國佐等首次修葺許氏宗祠並創建許氏庶祖祠。
1815年:許啟齊增捐祭租,春房長許亨棟為其在祠堂立碑記。
民國以後:許氏宗祠先後被作為魁西鎮中心國民學校(初等國小)、市立第二國小、北市國小。
1995年:在許典欽(字雄霸)等爭取下,揭陽市政府將黃岐山走馬陵許守愚、許國佐“雙賢墓”先行交由許氏族人管理。同年,在揭陽學宮隆重成立許班王學術研究會,陳燕發、謝昭思、孫銳卿、巫奕琦、許登科、許鶴卿、彭妙艷等領導和名賢出席活動,陳鴻輝、許典欽分任正副會長,並出版成立專刊;參編《廣東揭陽許氏宗譜》出版。
1996年:“雙賢墓”被列入第二批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揭府〔1996〕21號)。
1997年:市文管委批覆成立許班王紀念館。
2002年:揭陽市政府將許氏庶祖祠交由許氏族人管理。
2005年:揭陽市政府將許氏宗祠交由許氏族人管理並將其與許氏庶祖祠同時列為第三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揭府〔2005〕66號);同年10月啟動修繕許氏宗祠。
2013年:在許典欽、許實勛、許成佳、許成斌、許成輝、許敏偉、許映卿(女)、許再惜(女)等族賢族親的帶動下,廣大族人踴躍捐資,許氏宗祠基本修復完工,許氏庶祖祠啟動修繕。
2015年:許氏庶祖祠修復完工。許氏獎學基金成立,後改名為班王獎(助)學金。
2017年:以許氏源遠堂為紐帶,重組成立揭陽市源遠福利會,下設文物保護、班王獎(助)學金、許班王學術研究、文化傳播與青年工作4個分支機構。
2018年:許班王紀念館正式開館。出版《揭陽許氏源遠堂資料彙編》。
2019年:許氏宗祠(含許氏庶祖祠)被列為第九批廣東省文物保護單位(粵府函〔2019〕96號)。
2021年:許氏宗祠舉辦晉主大典,標誌著許氏宗祠全面實現重光。

活動時間(農曆)

正月十一:許氏源遠堂新年文藝聯歡晚會
揭陽許氏宗祠
謁“雙賢墓”祭文
二月十六:祖婆余氏貞勉忌日
九月十五:黃岐山西麓走馬陵祭掃蒙泉公、國佐公“雙賢墓”
九月廿七:金和祭掃祖婆余氏貞勉墓
十月第二個周日:祭掃世光公(許登元)墓

研究文獻

創基歷史

許氏來揭陽創基始於宋末元初。潮州韓山名賢世家之許氏八十三世光祖公,最先來揭創基於潮臨村(又稱渡頭村,在今東山區磐東鎮境內),以後分創十多處。稍後,八十四世玉滘公從福建遷來,住榕城西馬路。明末清初,又有一些許氏支系從福建等地遷來,分居於十多處。於今,許氏分布在榕城區兩個鎮、四個居委會,東山區一個鎮、二個居委會,揭東縣九個鎮,汕頭市一個村,共29個居住點,人口在五萬以上,還有眾多僑胞。
許氏在揭陽,以韓山世係為大。韓山許氏於唐末因世亂從福建南詔遷來。至宋末三百年間,興旺發達。自許氏七十四世(韓山許氏二世)許申公起十一代,有文武仕官四十一人,其中進士十九人。七十七世許珏公還是駙馬公,故友名賢世家之美稱。詎料宋末元初遭兩次重大禍災,燒殺擄劫,許氏各走他鄉,謀生落籍。其禍災之一,是宋理宗淳祐一年(公元1241年)之“韓山為事”。其時,有一太監游訪韓山山前鄉,因許氏失於款待,被誣奏說駙馬公子孫在潮州私通元番,帝下諭行剿。山前鄉許氏子孫聞知,於聖旨未到時,先行逃散到外方,而祖址被焚。許氏八十二世義夫公之子安谷公(號竹林),攜子奔往潮安溢溪(即意溪)避難,不久病逝。宋末時,其子孫遭元兵剿殺,再奔福建莆田,後安谷公之子玉滘公(號義明)再遷來榕城。義夫公之二弟謙夫公(曾官授韶州教諭,因世事日非,退隱在家),時雖年邁,也帶子光祖、光宗、光族等,避居揭陽豹崗錦里(現揭東雲路鎮境內許厝埔)。禍災之二是,為元兇剿殺。“韓山為事”後38年,帝昺走潮州時,陳壁娘(張世傑妻)、許大娘招募義士勤王,當時隱居的許氏八十四世君輔公(進士、原漳州南靖縣知縣,辭官回家)也從隱居處回鄉,率子弟兵回響,勤王抗元。公元1278年,元將嘜都(奸徒張弘范降元後被賜名)引兵陷潮州後,在潮屠殺忠臣義士,許氏受“扶宋不扶元”之祖訓,又群起勤王,被大肆燒殺,子孫散走他鄉避難。潮人死難之慘烈,以許氏為最。
八十二世謙夫公長子光祖、字福南、號致政,賜進士出身,官任湖廣武城縣縣尹,升東昌府知州。因宋室日頹,不仕,回家隱居。“韓山為事”,與二弟光宗、三弟光族,隨父避居豹崗。期間,歷察揭屬山川,至磐溪都(今磐東鎮)西北,見潮漲潮落,碧水環流,田疇廣闊,土地肥饒,林木蒼翠,古渡扁舟,勝似畫圖,遂與三弟光族於此地創寨,以潮臨為名。此地與錫場鄉隔河相望,古渡相通,又稱“渡頭村”。公避居揭陽後,韓山之事漸平靜,置業有谷萬七石,潮臨人稱“萬七公”。光祖之二弟光宗,從豹崗分居于山溝尾(又名仙埔尾,今錫場鎮之後圍村),建寨修祠,蕃衍至今,人口二千多。光祖公之三弟光族,又名福耀,號直齋,與兄長局潮臨時,首領有藍田都之崎嶺、藤吊嶺、牛牯嶺及赤坎、河浦嶺、長尾林、白石登嶺、陳公山、牛角林、楓林、白頸山、赤秋溪嶺、貝象等處糧山,復創糧渡二所於渡頭潭角及浮山過湖崗渡。子五人,分遷於陸豐甲子、甲東奎湖、甲東前及惠來金來州、神泉等地。因光族公有功於潮臨,故配祀於光祖公。
光祖公有四子:君佐、君宰、君輔、君弼。宋亡之年,光祖七十一歲,改名醉翁,與四子君弼奔往饒平之黃岐山,此地偏僻,適於避亂,較平靜後遷至平原許厝埔;又因地勢低洼,再遷黃岡山上鄉。光祖公媽之墓今猶在。公募碑文曰:“宋醉翁許公之墓”;媽另葬,碑文:曰:“宋善人黃氏墓”。可見宋雖亡仍不忘宋之志,也可見危難中仍不敢以真名出現。光祖公在炮台東嶺也有墓,傳說是衣冠冢。
光祖公長子君佐,字象泰,號心月、朝喜,鄉進士,授湖廣武昌縣教諭,不仕,回家隱居,為渡頭許之始祖。長子愚隱,次子泮學,兄弟情篤,不甘分家,各生二子,為示親如胞兄弟,堂兄弟四人排列為春夏秋冬四房,沿稱至今。春房北潭公,居渡頭下寨,後分創鳳潮村(今東山區境內)及象崗村、古湖村(今揭東縣雲路鎮境內)。夏房平山公居渡頭村新圍,後分創東寮村(今揭東縣玉湖鎮境內)及榕城金城腳之下池許。秋房元溪公,住渡頭南北厝,後外遷,少數居於浮山村新寨內,有部分居新亨下埔,大多徙外縣。冬房松溪公,住渡頭南北厝,分創浮山村(今揭東縣玉湖鎮境內)、溪圍許厝(今揭東縣登崗鎮境內)及汕頭市崎山溝邊外(今汕頭金園區中岐居委會溝湖村)。
光祖公次子君宰,字朝隱。因光祖公認為潮臨村接近縣城,塵市囂雜,非隱居之地,與黃氏太及次子君宰離開潮臨,徙居桃山都(今揭東縣炮台鎮)東嶺村。該村現有1900人。該系九十五世振萬公分創漁湖溪南東寨,現稱漁湖東仁許厝村。又分創雲路官田埔。
光祖公之季子君輔,年方六歲便隨父外出,避“韓山為事”之難。二十歲中進士,授漳州南靖縣正堂,德政惠於民,士庶感戴,為之刻像建生祠,勒碑其事立於文廟之左。事聞於朝,欽點戶部主事。宋理宗景定五年(公元1264年)分居於饒平樟籍鄉(現屬澄海市隆都鎮)。元兵犯閩時,奏請回潮養親。公元1278年,陸秀夫、張世傑保帝走潮州,君輔從隱居地石龍寨回上浦鄉,回響陳壁娘、許大娘之號召,率子弟兵勤王抗元。1279年崖山兵敗,陸秀夫負帝投海,中興絕望,君輔悲憤不食元粟,同年十一月廿六日卒。
榕城許氏玉滘公派下,是揭陽許氏另一較大派系。宋末,“韓山為事”時,八十二世謙夫公之兄義夫公之子安谷公(字竹林)帶兒子克明、東濟、明濟、義明,先奔溢溪(意溪),未幾,安谷公逝世。因元兵多次搜掠,四子再奔莆田。不久,八十四世義明公(玉滘公)遷來揭陽榕城北市(一說先居官溪都,後遷入榕城),八十五世祖碧泉公分創普寧寮園村,九十一世見石公(名守魯)遷普寧北山大潭、惠來平山三多足、甲子東湖。許氏創業榕城以來,子孫昌盛,人才輩出。明末登進士者有蒙泉公、國佐公、登庸公、鳳石公。民國時期畢業於中央軍校者二十多人,被授予將級軍銜者三人,上校軍銜者三人。其祖祠源遠堂中廳對聯:“九奪科名十賜宴,三登甲第一叨翎”,概括其古代功名之盛。裔孫許典存,參予創建榕城自來水廠,現任揭陽市自來水公司經理、中國城鎮供水協會廣東分會常務理事,獲汕頭市勞動模範和揭陽市文明市民光榮稱號。
韓山世系來揭陽創基者,還有八十二世豎基公裔孫,創寨在官溪都槎橋鄉洋內村(今榕城區仙橋鎮境內),今人口500多人;分創梅雲鎮石頭洋內村,人口650多人。
現住榕城區梅雲鎮夏橋村和潮東村之許氏,於元末從福建莆田遷來。元末(公元1368年),許氏萬一公帶三個兒子與一位姓章先生,從福建莆田縣待誥巷(俗名刣狗巷)一同來潮創業。到紫峰山下時,見一片依山傍水平坦之地,土質肥美,遂定居建寨,至夏季完成,該地狀似板橋,故取夏橋為村名,至今2100多人。上述章姓先生受聘於夏橋村,與萬一公情誼深厚,以禮金相酬,拒而謝之。章先生無嗣,萬一公以次子玉譚為先生嗣裔,並議訂玉譚屬下子孫,應以“生姓章死姓許”相傳,以表“落葉歸根”,潮東村歷代子孫恪守祖訓,相傳至今。玉譚公子孫勤耕力作,成為周圍較富庶之村寨。解放後,大興農業水利;改革開放以來,省道沿村過,工商雲集,經濟騰飛。現人口五千多人。
榕城區梅雲鎮石頭村許氏,現有三千多人,系先後從三個地方遷來。其中較大派系是“源遠堂”。其始祖松軒公,諱爵,字廷賀,原籍松江府華亭縣雲間鄉(現屬上海市),乃江南進士,授橫州刺史。元至正庚子年(1360年)左遷揭陽市主簿。傳子有三,達道、達德被遣回祖地,達均公留在揭陽,占籍於官溪都石頭鄉。舊《揭陽縣誌》載:“許爵,江南華亭進士。”又載:“許爵,江南華亭人。至元二十年授揭陽主簿,後占籍於官溪都石頭鄉。”第五世祖日房素靜公分創三洲(今屬揭東縣霖磐鎮)、蘆清(今屬揭西縣東園鎮)及望草洋三個村;月房梅隱公留居石頭村。九世祖繼玉公,祖孫雙進士,長子次子兩房文武七登科。十七世材勇公登乾隆七年壬戌(1742年)科三甲武進士。“源遠堂”代有碩儒,居堂事政,宗族鼎盛,現人口二千多人。今尚保存清康熙年間兵部尚書三晉田從典所書,光緒庚辰年(1880年)所立“源遠堂”匾額一塊;北四房祖廳保存著武進士許材勇府的“進士第”匾額一塊;還保存旗桿斗八座,練武石四塊,均成為珍貴歷史文物。石頭村許氏頂園世系,是榕城區仙橋鎮洋內村許氏十一世秋白公,於清康熙年間遷來,現人口六百多人。石頭三家許世系,是九十六世代敬公,於康熙六年(1728年)從潮州三家巷遷來,現人口二百多人。
揭東縣新亨下埔許氏,系明朝時九十四世維侯公從福建遷來,生子平爾公。公子二:長茂士,次俊夫(移居增城)。茂士公子六:長君耀,大部分住新亨鎮上鄉,君耀公之三子志?(志寬?)居下軍埔(屬錫場鎮);次子住上鄉;三子君振住下軍埔;四子不詳;五子君拔住上鄉新厝許;六子君捷住下軍埔。
榕城西馬路“十房許”,系清康熙年間,養貴公從福建遷來,人口現130多人。
榕城草街許氏,繫於明代末年戰亂時,省昆公從福建莆田、漳州一帶遷來揭陽炮台南潮許厝圍,省昆公之子明紫公常來榕城金城腳附近積肥,後改做豆腐生意,在榕城定居,其子孫先後分住於草街、溝仔墘、南和市、汕頭及香港、泰國等地。
仙橋馬山村許氏,從何時何地遷來,尚未明。
本《簡史》資料,主要來源於新加坡許氏總會編印之《許氏宗譜》、各支系族譜,以及編輯部人員在海內外蒐集之史料。許氏來揭創基至今七百多年,歷經戰亂遷徙,史料或散佚或焚毀,存之者甚少,且多殘缺不全,故本文中若干代失記者有之,遷來之時地不明者有之,各系族譜所記不一者有之,尚待賢者繼續收集、增補、考證焉。
(載《廣東揭陽許氏宗譜(1995)》第9-12頁,作者李鐸)

玉滘公世系

吾榕城許氏玉滘公,乃出自潮州韓山山前鄉許氏世家。韓山許氏於唐末宋初,因閩漳兵革,遷居潮州韓山,子孫蕃衍昌盛,十一世中,文武仕官者四十一人,登進士者十九人,有名賢世家之美稱。宋理宗淳祐元年(1241),有一太監游訪至韓山許族,因失於款待,被誣奏勾結蒙古軍,帝諭行剿,聖旨未到之日,許氏聞知,各房分別逃離避難,八十三世光祖公帶子逃至揭陽隱居。玉滘公之父八十三世安谷公,帶子文明、仲明、克明、義明,避難於潮州溢溪(今意溪)。未幾,安谷公逝世。宋末元兵陷潮州,因許氏子弟回響陳璧娘、許大娘之召,勤王抗元,被元兵大肆燒殺,切搜劫溢溪之許氏,安谷公之子又奔走各方。義明公(原名歪,後裔稱“玉滘公”)千里迢迢,篳路襤褸,逃至福建莆田,又連遭災荒,遷回廣東,居於揭陽縣城玉滘村(今榕城)。元初,兵革未平,義明公未敢道出源於韓山及真實姓名,子孫隱稱義明公為玉滘公,稱源於福建莆田,相沿至今,義明之名及韓山之源,則佚而失之。宗祠源遠堂拜亭對聯曰:“源哪裡來,混混出由莆郡;遠於何始,綿綿系自宋朝”;頂廳上聯曰:“玉滘分支本閩漳而鼎族”,可以明見。對於揭陽渡頭許氏,亦系因“韓山為事”八十三世光祖來創,則一直未知,更不知光祖公乃八十一世許新公之二房孫,而玉滘公系許新公之大房曾孫。直至此次纂修揭陽許氏宗譜,各支系宗親相序昭穆,反覆核對各系世系圖表,方知玉滘公即義明公。玉滘公與光祖公乃叔侄之輩,屬至親,而咫尺之隔,卻七百多年來未解共樹同根。噫!戰亂之災,何其久而遠也!修譜之義,何其大也。
玉滘公來揭後,長子碧泉公遷普寧,創寮園村。次子碧山公於榕城創業。明清以來,繁榮昌盛,才俊輩出。明中期於城西北市建成許氏宗祠,顏其額曰:“源遠堂”。九十四世國佐公、九十六世登庸公,榮登進士;中舉人者七人次。功名最盛者為九十二世公望公及子孫。公望公登隆慶丁卯(1567)舉人。子八:長,鳳石,甲申科舉人;二,粵石,辛卯科舉人;三、岐石,戊辰科進士(存疑);四、用石,由癢生入太學;五,仙石,郡廩生;六、昆石,廩生;七、萬石,癢生;八、旭石,癢生。萬石之子國佐,登辛未科進士。源遠堂中廳對聯云:“九奪功名十賜宴,三登甲第一叨翎”,概括當時功名之盛。民國肇啟,裔孫接受新教育,中學、大學畢業者,大有其人。公元1923年至1994年,源遠堂所屬人員畢業於黃埔軍校者有20多人,其中領國民黨將軍銜者三人(許實拱、許英逵、許鶴卿)、上校銜者三人(許實浩、許元鴻、許典謀),任團級以上軍官者六人。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在黨、政、軍、科技、文化、教育、企業各界任領導職務者,比比皆是。
玉滘公第八世見石公,遷創普寧北山,其民國十八年所修族譜中云:“吾始祖玉滘公開基榕城,手創基業,至今瓜瓞綿綿,子孫濟濟”,且額顏其族譜曰:“源遠堂族譜”,其所制世系圖表,稱“榕城普寧北山世系圖表”。
玉滘公派下,子孫昌盛,居榕城者七千多人,分住寶豐、惠迪、怡昌、大書齋、廣順(雙踏頭)、順源、問渠、毓秀軒、打銅街、大聖媽、滘墘等地,還分創山東圍村。僑居海外者有幾千人之多。
(載《廣東揭陽許氏宗譜(1995)》第12-13頁,有刪訂)

道光至民國族譜

源遠堂資料彙編

2018年,許氏宗祠管理機構揭陽市源遠福利會多方收集祠堂史料,整理出版《揭陽許氏源遠堂資料彙編》,為存史育人,深化對揭陽許氏和許氏宗祠的研究,豐富祠堂文化內涵發揮重要支撐。

歷代府縣誌之許氏人物

許遠:與張巡同為唐朝睢陽抗擊“安史之亂”犧牲忠烈,並稱“雙忠聖王”,享祀“靈威廟”,為民間信仰。潮州名賢林大春題傳世廟聯“國士無雙雙國士,忠臣不二二忠臣”。
許渾:唐代詩人,其詩作名句“山雨欲來風滿樓”為世人所傳唱。
許道寧:北宋畫家,當朝宰相張士遜以“李成謝世范寬死,惟有長安許道寧”讚譽其畫作。
許申:唐宋潮州八賢之一,曾孫許珏為北宋英宗長女德安公主駙馬。
許衡:宋元著名理學家、能臣,有“元代魏徵”之稱,留下“不食無主之梨”的道德故事。
許仲琳:明代小說家,著名神魔小說《封神演義》作者。
許拜庭:清乾隆時期兩廣頭號大鹽商,廣州北京路高第街許地創始人,曾被稱為“廣州第一家族”。
許廣平:魯迅夫人,婦女解放運動先驅。
許地山:現代作家、學者,祖籍揭陽市玉湖鎮浮山村,筆名落花生,著有散文名篇《落花生》、散文集《空山靈雨》等。
許世友:革命家、軍事家,新中國開國名將。
許崇清:新教育學和新中國高等教育奠基人之一,備受毛澤東推崇,三次出任中山大學校長。
許海峰:中國首位奧運冠軍。

源遠堂

中國人以孝悌為立身之本,古代祠堂作為祭祀祖先和宗族活動的重要場所,是傳承祖德家風的重要載體,起到慎終追遠、敦親睦里的重要教化功能,在構建和諧社會、倡導良好家風的今天煥發出新的積極意義。
許氏宗祠
許氏宗祠“源遠堂”位於揭陽市榕城區西馬路東段,距離石獅橋約150米,是潮州後七賢之一許國佐(號班王)的曾祖父許守愚(號蒙泉)為奉祀玉滘公等列祖所創建,約建於明朝嘉靖三十八年至萬曆六年(公元1558-1578年)期間,距今已有400多年歷史。祠堂坐北朝南,占地面積1031平方米,為灰、石、木結構,三進三廳五開間兩天井兩火巷布局,主座保留有大門、三山門、拜亭、中廳、後廳,保存完好,結構完整。堂內三山門,相傳為御賜敕建,是許氏宗祠一大特色,為潮汕祠堂所少見。
祠堂東北側有許國佐為其親祖母余氏建造的庶祖祠(堂號“追遠堂”),俗稱“阿婆祠”,約建於明朝崇禎十年(公元1637年),是揭陽地區建造時間較早的女祠。
許氏宗祠自民國起被改造成國小,許氏庶祖祠解放後也被改造為工廠,21世紀初交由族人管理並被列為揭陽市文物保護單位,2019年被列為廣東省文物保護單位。經過多年修繕加固,“修舊如舊”,已經基本恢復原貌。許氏宗祠同時為許班王紀念館和揭陽市源遠福利會會址。

堂號由來

源遠堂為世界許氏十大堂號之一,創基者是84世玉滘公。宋末元初,為躲避戰亂災禍,安谷公從潮州韓山帶四子文明、仲明、克明、義明先居溢溪(今潮州意溪)。不久,安谷公逝世。四兄弟奔走福建莆田,又遇連年災荒,義明公與長子惟遜(字碧泉,又名耀明)、惟玉(字碧山)遷回廣東,居揭陽縣城玉滘村,因韓山許氏抗元恐遭元兵追殺,子孫隱稱義明公為玉滘公,稱源於福建莆田。其子孫為追尋祖源曰:“源哪裡來?混混出由莆郡;遠於何始?綿綿系自宋朝”,故以“源遠”為堂號。目前,玉滘公派下居於揭陽市區約2萬多人,支系有榕城東山圍,普寧南園(寮園,創基祖為惟遜)、北山大潭、上耘西清(創基祖為惟玉之孫機隱),惠來平山三多足,汕尾甲子東湖,遠及浙江象山、台灣高雄等。

輩分字序

(8-39世)
守公有國,茂孟志亨(俊敦仁文),啟祥迪佑,實其典成,佳德宏秀,岳日光清,宗元炳泰,文彩昇廷。

世系圖表

見《廣東揭陽許氏宗譜(1995)》第81-157頁。

蒙泉公建始祖祠序

君子將管官室,先立祠堂,蓋報本追源,尊祖敬宗也。我先君蒙泉,鄉薦尹東流(註:南京池州府東流縣)典侯事,敬共天子命令。迨告歸,猶有本源之思,首祀始祖玉滘公,捐己租田三百石為大宗祭田,五房輪收,以助祭祖;復高曾祖乏祭,再捐己新村、上罔、三洲、黃寨內、龜坑田租一百七十二石,為小宗祭田,三房輪收,春冬二祭。創是舉也,光祖澤後,配享列祖,足綏神靈於不匱矣!於是將祖積銀四百兩,並己助銀一百兩,乃鳩之督理,可因者仍,可益者增,神龕香案祭具桌椅,糜不盡制。迨事告成,顏其額曰:“源遠堂”,蓋追遠遍及曲盡無遺。先人之位安,而子孫也安矣!顧祖宗禮法之地,而仁義之秩序,規矩之申明,又寧可不典族屬相詔告,以秉人心於軌物乎?自是而晨昏之有香燈。告朔,輪之當年,毋得隕越。凡吾子孫,登斯堂,睹斯制,當知祠為人建為人起也。共守典,則俾公廟貌奕代如新,庶不負立廟者之至意焉。噫!斯廟也,僅公一人耳,而列代祠宇未備,權合祀於其中,似未合制。異日吾宗中,有能弘業創建,為列祖各建祖祠,各奠於廟,則吾族昭穆盛序,而列祖洋洋莫爽,豈不從俎豆間式憑之,則昌熾振振有極哉!是為序。
揭陽許氏宗祠
蒙泉公建始祖祠序
明萬曆甲辰年陽月朔日立

增捐烝租碑記

嘗思盛德莫大於報本,報本莫先於致祭。春露秋霜,古人所為撫時而增感也。伏惟曾祖父勇莊公乃兵部郎中班王公第三子,時遭兵燹,祭業未豐。今則子孫蕃盛,理宜追念本源,增修俎豆。幸元孫歲進士啟齊,念前人之功德,殫一己之孝思,爰將本邑土名曲腳松鄉自置糧田三畝,年帶租谷一十石零七斗五升,願捐為勇莊公祭祀之業,俾各房輪流,永傳千載,以崇祀典。是可風也,用勒瑱珉以垂不朽雲。
揭陽許氏宗祠
增捐烝租碑記
嘉慶乙亥春房長亨棟暨眾豎

源遠堂聯語

大門:高陽日麗流暉遠,太岳風清衍澤長。
三山門:門高不僅能容馬,地廣須知可植槐。
拜亭:源哪裡來?混混出由莆郡;遠於何始?綿綿系自宋朝。
中廳:九奪功名十賜宴,三登甲第一叨翎。
中廳:虔誠堂上薦時食,拜舞階前序燕毛。
後廳:春風早報高陽郡,淑氣先臨源遠堂。
後廳:玉滘支分本閩漳而鼎族,蒙泉源發肇科甲以蟬聯

詩禮閥閱

許昱,字景晰,號拙菴。太學貢生,與楊浩、姚顯等數百太學生聯名抗疏切諫明景帝,“一時名震中外”,選授應天府(今南京)江寧縣丞。
許守愚,字敏之,號蒙泉,舉人,選授池州府東流縣尹。有孝名,侍母奉湯藥三月不解衣帶,晚年捐己租田創建許氏宗祠。
許公望,字思志,號尚齋,守愚長子,舉人,先後授湖廣祁陽縣、福建順昌縣知縣,政聲至清代光緒年間尚為當地百姓傳頌。子有寰(字鳳石)、有宙(字粵石)皆舉人,孫國佐為進士。
許有寷,字萬石,子國佐。割己身產業修葺許氏宗祠,增置祭田;修橋路,助垂老;飢歲捐賑,活人以萬計,邑人稱善,卒祀鄉賢。
許國佐,字欽翼,號班王、舊菴,有寷長子,進士。官至兵部郎中(正五品)兼督九江餉務,潮州後七賢之一,以“死孝”載方誌。
許茂茪,字爾揚,號勇莊,國佐三子,拳斃“九軍”頭目劉公顯子於縣門,報父仇亡命十年而歸。
許登元,字世光,號其升,茂茪子。處事公正,揭陽“九都曰能”。歲荒,倡設粥廠於韓祠救濟饑民,獲“望重榕江”匾獎。
許登庸,字揆敘,號萍川,國佐侄孫,進士,太原令,著有《四書節解》等,晚年任榕江書院山長(今揭陽一中校長),曾主持修葺揭陽學宮,屢被推舉為“鄉飲大賓”。中舉60年重登科舉官宴,賜建“重宴鹿鳴”牌坊於宣化街(今中山路),故許氏“九奪功名”而“十賜宴”。子重光為乾隆二十五年武舉人。
許啟穆,國佐五世孫。一生以善、正誡子,焚數百金之債券救人艱危,身後受朝廷嘉勉褒獎,贈啟穆及其子大彰皆朝議大夫。
許啟齊,字純齋。國佐子茂茪五世孫,貢生。增捐祭田,許氏宗祠立碑以記,後代稱“千粟公”。
許希逸,字菊坡,號堆墨齋主、琅琊逸史,丁日昌幕僚,參與纂修《揭陽縣續志》,創建許氏宗祠對面百洲草堂。
許彥章,字介軒,創建滘墘許厝巷尾祖祠“文遠堂”(又名祥錫公祠),並創問渠書屋。

功勳世家

許英逵(1906-?),名其雲,打銅街人,1929年畢業於中央陸軍軍官學校(黃埔軍校)第七期,歷任兵團副司令、西安城防指揮官、潼關衛戍司令等職,曾參加著名的台兒莊戰役、長沙保衛戰等重大戰役,敘國民黨陸軍少將銜,獲國民政府頒授勝利勳章、忠勤勳章各一座。
許實拱(1914-1990),字伯陽,滘墘人,黃埔軍校十一期中將司令。國民黨軍抗日將領,抗戰初期駐防潮汕,負責收集日偽情報;後曾帶兵擊退日寇收復贛州城。晚年身在台灣,心繫祖國和平統一。榮獲國家頒授“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70周年”紀念章。
許實浩(1911-2002),字松筠,雙踏頭人,畢業於黃埔軍校。國民黨軍抗日將領,敘上校銜。在解放海南島戰役中,以蒼生為念,下令國民黨軍不準開炮,深得周恩來嘉許。許氏源遠堂抗日將領敘上校銜者還有許元鴻、許典謀。
許鶴卿(1906-1998),字其澄,別號覺因居士,又號黃岐山人,北市人。揭陽一中11屆學生,後畢業於廣州大學,曾執教於真理中學。1931年棄筆從戎,考入黃埔軍校。參與抗日諸役,授少將軍銜。曾發動軍界要員捐資擴建修繕揭陽一中,嶺東畫派著名畫家。
許奇高(1905-1985),又名其高,號長壽山人,別署百洲草堂後人,北市人,嶺東畫派著名左手畫家。抗日戰爭期間,香港舉辦支援抗日救國義展,在馬來西亞參加愛國僑領蟻美厚倡導的“華僑賣畫籌款救國運動”。
許玉磬(1908-1932),又名許冰,乳名阿音,金城腳人,彭湃革命夫人,許氏家族第一位女共產黨員、女紅軍、女革命者。因叛徒出賣在普寧被捕,就義於汕頭,年僅24歲。
許玉書(1915-1943),又名曉民,禁城腳人,玉磬胞弟,18歲畢業於金山中學,以優異成績考入南京空軍學校並獲選派美國深造。“七七事變”後回國歸隊參戰,參與國民黨軍“敢死隊”,多次擊落日機,在嘉陵江受擊墮機犧牲,年僅28歲,葬於重慶黃山空軍烈士公墓。許氏源遠堂族下烈士還有犧牲於抗日戰場的許實明(黃埔軍校十三期學生)、許其坤,犧牲於抗美援朝戰場的許典能等。

揭陽先賢

許國佐,字欽翼,號班王、舊菴,自署名百洲堂主人,生於明朝萬曆三十三年(公元1605年)。自幼好學,生平最嗜詩、酒二行,與當時縣令馮元飈詩文相和、交為好友。天啟七年(公元1627年)丁卯科舉人,崇禎四年(公元1631年)辛未科進士,授四川富順縣令,在懲辦豪強中受誣陷入獄。兩年後脫罪,調任貴州遵義縣令,因治理有方、人民擁戴,擢為兵部主事,又轉授員外郎,升郎中(正五品),兼督九江餉務。明清鼎革之際,許國佐眼見崇禎皇帝剛愎自用、朝臣傾軋,有才難施,知已無力回天,乃憂憤辭官歸家。
清朝順治二年(公元1645年),揭陽武生劉公顯趁亂聚眾起事,號稱“九軍”(部下有九支部隊),次年攻破揭陽城,大肆殺掠,並抓了許國佐的母親,企圖逼許國佐歸順。許國佐在外議事聞知,不顧親友勸阻,策馬隻身直闖九軍大營,欲以身代死。許國佐見九軍不過一班烏合之眾,全無愛民之心,雖受嚴刑拷打仍然不從,關押1個多月後,終被劉公顯殺害,年僅42歲,清《揭陽縣正續志》以“死孝”論其節,被尊為潮州後七賢之一,遺著有《蜀弦集》《百洲堂集》《舊菴拙稿》《班齋數句話稿》等。

烈士姐弟

許玉磬(1908-1932),又名許冰,乳名阿音,榕城金城腳“迎紫軒”主人許英豪女(許英豪為南枝拳潮汕首代傳人之一)。她是中國第一個紅色政權——海陸豐蘇維埃政府創立者、被毛澤東稱為“中國農民運動大王”的彭湃的革命夫人,也是粵東地區較早的中共女黨員之一和許氏家族第一位女共產黨員、女紅軍、女革命者。
揭陽許氏宗祠
1929年,彭湃英勇犧牲後,她滿懷悲痛,寫下了《紀念我親愛的彭湃同志》一文,決心繼承遺志,堅決要求重回大南山進行革命鬥爭。1932年因叛徒出賣在普寧大壩杜香寮村被捕,遭受綽號“潮汕殺人王”的張瑞貴施以割去雙乳等酷刑迫訊,始終堅貞不屈,說道“我生為紅軍人,為革命而死,光明正大,決不貪生受辱。”後被押至汕頭殺害,年僅24歲。
許玉磬的弟弟許玉書(1915-1943),又名曉民,18歲畢業於金山中學,以優異成績考入南京空軍學校並獲選派美國深造。“七七事變”後,憤然回國歸隊參戰,在淞滬會戰中擊落日機三架,後參與國民黨軍“敢死隊”炸毀日本軍械庫和兵工廠,屢立戰功。1943年,在四川上空迎擊日寇中,擊落十餘架日機後,終因寡不敵眾,受擊墮機犧牲於嘉陵江,年僅28歲,葬於重慶黃山空軍烈士公墓。
許氏“源遠堂”族下烈士還有犧牲於抗日戰場的許實明(黃埔軍校學生)、許其坤,犧牲於抗美援朝戰場的許典能等。

文物保護

潮州厝皇宮起

潮汕俗語“潮州厝,皇宮起”,意思是潮汕建築多仿皇宮宅院,雕樑畫棟,精美考究。建築樣式有下山虎、四點金、四馬拖車等。以“四點金”為基礎,簡化為“下山虎”,繁化為“四馬拖車”。許氏宗祠主座與“四馬拖車”相同,為三進三廳五開間兩天井布局,同時又獨具特色,如三山門則為潮汕祠堂所僅見。
西馬路和打銅街一帶,由許國佐後裔所建的進士第、中翰第等官廳、府第共有十八座,大部分保存完整,是難得的大型傳統建築群,具有相當的文化價值。

厝頂

傳統建築的屋頂(潮州話“厝頂”),共分九級,其中以重檐廡殿頂、重檐歇山頂級別最高,其次為單檐廡殿、單檐歇山頂,再次是懸山頂、硬山頂、攢尖頂、卷棚頂、半坡頂。只有五品以上官吏的住宅正堂才能使用歇山頂。潮汕傳統建築多為硬山頂,許氏宗祠也為硬山頂。

厝角頭

山牆是建築兩個側面上部成山尖形的橫牆,主要起到隔離和防火的功能。潮汕建築山牆頭(俗稱“厝角頭”)受五行學說影響,分為金、木、水、火、土五式,由風水先生根據主人命格指定。民居牆頭多為金、木、土式,少為水式,極少為火式。許氏宗祠的厝角頭為木式。

門當與戶對

“門當”本指門前的抱鼓石(俗稱“石鼓”),最初用於固定門框,後取鎮宅之義。武官用圓形門當,象徵戰鼓;文官用方形門當,象徵硯台。潮汕地區一般混用圓形石鼓,以是否雕獸區分武官、文官。許氏宗祠為許守愚出仕南京池州東流知縣後晚年開始營建,屬文官,故石鼓未雕紋。
揭陽許氏宗祠
門當
“戶對”原是嵌在門楣上,飾以吉祥祝語的圓形、六角形或方形標識。取雙數成對,故名“戶對”。一般按二、四、十二之數,五至七品官員對應二個戶對,四品以上對應四個戶對,十二個戶對只有親王以上才能用,即便皇親國戚,未封王也不敢建三開門,嵌十二個戶對!許氏宗祠大門上的戶對寫著“詩禮閥閱”,意思是以儒家教導修身傳世的名門望族。孔子曰“不學詩,無以言;不學禮,無以立。”
揭陽許氏宗祠
戶對

旗桿夾

明清,凡考上貢生及中舉人、進士者,朝廷每人發給“旗匾銀”,供其在宗祠或祖屋門前豎旗、於大堂掛匾,以示光宗耀祖。因功名不同,功名旗桿有所區別:一是底端的磐石(有的沒有磐石),貢生為四角形,舉人為六角形,進士為八角形,貢生還需在磐石上墊一圓礎;二是旗桿夾,文為尖頭象徵毛筆,武為平頭象徵戰斧;三是旗桿上的四方“旗斗”,狀元為三斗,進士為兩斗,舉人為一斗,貢生沒有斗,如果立四斗必為一品高官。許氏宗祠至今保留著一塊斷裂的旗桿夾和兩個圓礎,旗桿夾上書“嘉慶庚午科甲中式二十五名舉人十七代孫許剛中”。

重宴鹿鳴坊

古代官方為新科士子舉辦的大型慶賀宴會統稱“科舉四宴”,起自唐宋,沿襲至清,其中:文科宴包括鹿鳴宴(宴請鄉試舉人,州府主辦)、瓊林宴(宴請殿試進士,朝廷主辦),武科宴包括鷹揚宴(宴請鄉試舉人,地方主辦)、會武宴(宴請殿試進士,兵部主辦)。中舉滿一甲子重逢原科開考,經奏準與新科舉人同赴鹿鳴宴,是為重宴鹿鳴,又稱重赴鹿鳴宴。
許氏源遠堂明末清國中進士2人、舉人6人次、武舉人1人(許重光),其中許登庸為清康熙三十八年己卯科(1699)舉人,至乾隆二十四年(1759)已屆60周年,經奏準重宴,並聖旨詔立“重宴鹿鳴”牌坊於縣衙前宣化街(今中山路),以記錄當時邑人少遇榮典,故許氏“九奪功名”而“十賜宴”。

神龕

神龕是放置神佛塑像或祖宗靈牌的小閣,木造,雕以吉祥如意圖案和帝王將相、英雄人物、神仙故事圖像,金碧輝煌。祖宗龕無垂簾,有龕門,祖宗龕分台階依輩序自上而下設位,始祖居中,二、四、六世居左,稱“昭”;三、五、七世居右,稱“穆”,以此類推,與會議座位排列相同。“昭穆制”始於周公制禮,反映的是長幼有序的思想。

嵌瓷

嵌瓷是潮汕著名傳統手工藝,通過剪取不同顏色的精薄瓷器,鑲嵌成各種表現對象,主要用於祠堂、廟宇及民居“四點金”、“下山虎”等建築物的屋頂裝飾。最早出現於明朝萬曆年間,盛於清代,迄今已有400多年歷史。

金漆木雕

潮汕金漆木雕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起源不晚於唐宋,經精雕細琢後貼上純金箔,顯得金碧輝煌,主要用以建築、神器、家具、案頭等裝飾,與東陽木雕、黃楊木雕、龍眼木雕並譽於世。

龍舞

許氏龍舞是揭陽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和揭陽市民間傳統藝術協會會長單位。舞龍是漢族傳統民俗文化活動,最初承繼殷周“祭天”遺風,漢代已有形式比較完整的舞龍套路,唐代以後舞龍從單為祭祀逐漸發展為助慶活動。舞龍活動在揭陽榕城歷史悠久,融舞蹈、服飾、潮樂、武術於一體,深受民間喜愛。清代《潮州府志》記載當時潮州府(包括揭陽)燈節“有魚龍之戲”。 2005年前後,在興復許氏宗祠過程中,許典欽(字雄霸)、許成高等人有感於榕城舞龍藝術凋零失傳危機,組織族人創立許氏舞龍團,經過多年學習傳承、保護髮掘和整理創新,融合南北龍技藝風格,流暢表達出龍猛、騰、臥、越、攀、跳等動作特徵,並在國內首創高柱盤龍等新技法,其表演器械設計、套路受廣東省智慧財產權保護。目前,許氏舞龍還拓展匯入鳳舞、麒麟舞、鯉魚舞等。

祖祠復興

近年來,許氏宗祠理事會堅持“敦親睦里、尊老敬賢、和衷共濟、光宗耀祖”的理念,致力於保護歷史文物遺產、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倡導良好家教家風、促進族內交流互助;廣大宗親捐款捐物、獻智獻力,在修繕文物、崇祀先賢、扶貧濟困、獎學育才、文獻整理、社區活動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為建設和諧社會作出了積極貢獻。

重修源遠堂記

族之有祠,則緬先賢、聚根脈、明世序、凝族力、知分派、親血統。秉承祖宗遺風遺德,氏族因之,子孫昌盛,世澤衍長,此立祠之宗旨也。揭陽我族自明有北市大宗祠,以供祭祀、受瞻仰、享蔭益、追遠源、知脈絡、聚親情、圖久遠,遂成望族。北市許氏宗祠,堂名源遠,為明朝先祖守愚公所建,於茲四百多年。堂中“科甲濟美”堂匾,為其親手所立筆,光輝熠熠;乾隆皇帝御書“重宴鹿鳴”,滿堂生輝;“源遠堂”匾額為清朝宰相田從典所書,渾厚沉雄。祠堂文化品位極為深厚,於是我族文化,龍脈綿延不絕,名賢輩出,子孫昌盛。然則歲月滄桑,宗祠年久失修,受損嚴重。族賢倡議修繕以望重光,於是賢者策劃,族人踴躍議事,捐資百十不限,集腋成裘,終成二百多萬巨資。歷經數載,潛心修繕,終告竣工。族人歡呼雀躍,大功告成。成事足慰先祖先賢。宗祠此舉也,系揭陽古邑忠孝仁禮義結晶之精神矣。全族鼎力宗祠修繕一新,展現於族人面前之宗祠,誠如明代當年新祠一般,實可謂子孫不辱先祖,期希今日然也,後代宜知而謹記之!
是為記。
揭陽許氏源遠堂 立
歲次癸巳年孟春中浣

源遠堂議入祠記

夫祠堂之立也,在追遠揚德,尊祖以知來,敬宗以教往。非尊祖無以立,非敬宗無以信,是孔子曰為親諱、為親隱。我在城許氏,五世乃有功名,其上無非流庶,而開基至偉!及於近世,吾等祖考,適逢鼎革,安身立命何其艱難,因時因勢而行亦世之然。《弈喻》:世無孔子,誰能定是非之真?其可以今論道而求完人哉?而無祖何以有我,無祖則祠堂與我何乾?是碑記“當知祠為人建為人起”所以言者。故今議入祠,其要睦族,使各宗列祖綏靈祠堂、同饗配祀,則子孫浩浩而來,禮祭受教,祠堂可興而久也。童子無知,胡言以記。歲在庚子。

許氏(其文公)誡子書

吾以上皆重仁義、尚勇武,忝竊俠名於鄉黨。然詩禮欠修, 亦未免憾矣!凡我子孫,當以讀書為要、強健為輔。至於經商致仕,聽其自由。惟奢賭積禍,切須戒止!教子者首於孝悌,是父兄不敢違逆!與人者務期善正,是小民不敢妄欺! 治學明禮,知所敬畏,吾家可興矣!

重光大事記

1558-1578年間:許守愚創建許氏宗祠,奉祀玉滘公等列祖。
1637年:許有寷、許國佐等首次修葺許氏宗祠並創建許氏庶祖祠。
1815年:許啟齊增捐祭租,春房長許亨棟為其在祠堂立碑記。
民國以後:許氏宗祠先後被作為魁西鎮中心國民學校(初等國小)、市立第二國小、北市國小。
1995年:在許典欽(字雄霸)等爭取下,揭陽市政府將黃岐山走馬陵許守愚、許國佐“雙賢墓”先行交由許氏族人管理。同年,在揭陽學宮隆重成立許班王學術研究會,陳燕發、謝昭思、孫銳卿、巫奕琦、許登科、許鶴卿、彭妙艷等領導和名賢出席活動,陳鴻輝、許典欽分任正副會長,並出版成立專刊;參編《廣東揭陽許氏宗譜》出版。
1996年:“雙賢墓”被列入第二批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揭府〔1996〕21號)。
1997年:市文管委批覆成立許班王紀念館。
2002年:揭陽市政府將許氏庶祖祠交由許氏族人管理。
2005年:揭陽市政府將許氏宗祠交由許氏族人管理並將其與許氏庶祖祠同時列為第三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揭府〔2005〕66號);同年10月啟動修繕許氏宗祠。
2013年:在許典欽、許實勛、許成佳、許成斌、許成輝、許敏偉、許映卿(女)、許再惜(女)等族賢族親的帶動下,廣大族人踴躍捐資,許氏宗祠基本修復完工,許氏庶祖祠啟動修繕。
2015年:許氏庶祖祠修復完工。許氏獎學基金成立,後改名為班王獎(助)學金。
2017年:以許氏源遠堂為紐帶,重組成立揭陽市源遠福利會,下設文物保護、班王獎(助)學金、許班王學術研究、文化傳播與青年工作4個分支機構。
2018年:許班王紀念館正式開館。出版《揭陽許氏源遠堂資料彙編》。
2019年:許氏宗祠(含許氏庶祖祠)被列為第九批廣東省文物保護單位(粵府函〔2019〕96號)。
2021年:許氏宗祠舉辦晉主大典,標誌著許氏宗祠全面實現重光。

活動時間(農曆)

正月十一:許氏源遠堂新年文藝聯歡晚會
揭陽許氏宗祠
謁“雙賢墓”祭文
二月十六:祖婆余氏貞勉忌日
九月十五:黃岐山西麓走馬陵祭掃蒙泉公、國佐公“雙賢墓”
九月廿七:金和祭掃祖婆余氏貞勉墓
十月第二個周日:祭掃世光公(許登元)墓

研究文獻

創基歷史

許氏來揭陽創基始於宋末元初。潮州韓山名賢世家之許氏八十三世光祖公,最先來揭創基於潮臨村(又稱渡頭村,在今東山區磐東鎮境內),以後分創十多處。稍後,八十四世玉滘公從福建遷來,住榕城西馬路。明末清初,又有一些許氏支系從福建等地遷來,分居於十多處。於今,許氏分布在榕城區兩個鎮、四個居委會,東山區一個鎮、二個居委會,揭東縣九個鎮,汕頭市一個村,共29個居住點,人口在五萬以上,還有眾多僑胞。
許氏在揭陽,以韓山世係為大。韓山許氏於唐末因世亂從福建南詔遷來。至宋末三百年間,興旺發達。自許氏七十四世(韓山許氏二世)許申公起十一代,有文武仕官四十一人,其中進士十九人。七十七世許珏公還是駙馬公,故友名賢世家之美稱。詎料宋末元初遭兩次重大禍災,燒殺擄劫,許氏各走他鄉,謀生落籍。其禍災之一,是宋理宗淳祐一年(公元1241年)之“韓山為事”。其時,有一太監游訪韓山山前鄉,因許氏失於款待,被誣奏說駙馬公子孫在潮州私通元番,帝下諭行剿。山前鄉許氏子孫聞知,於聖旨未到時,先行逃散到外方,而祖址被焚。許氏八十二世義夫公之子安谷公(號竹林),攜子奔往潮安溢溪(即意溪)避難,不久病逝。宋末時,其子孫遭元兵剿殺,再奔福建莆田,後安谷公之子玉滘公(號義明)再遷來榕城。義夫公之二弟謙夫公(曾官授韶州教諭,因世事日非,退隱在家),時雖年邁,也帶子光祖、光宗、光族等,避居揭陽豹崗錦里(現揭東雲路鎮境內許厝埔)。禍災之二是,為元兇剿殺。“韓山為事”後38年,帝昺走潮州時,陳壁娘(張世傑妻)、許大娘招募義士勤王,當時隱居的許氏八十四世君輔公(進士、原漳州南靖縣知縣,辭官回家)也從隱居處回鄉,率子弟兵回響,勤王抗元。公元1278年,元將嘜都(奸徒張弘范降元後被賜名)引兵陷潮州後,在潮屠殺忠臣義士,許氏受“扶宋不扶元”之祖訓,又群起勤王,被大肆燒殺,子孫散走他鄉避難。潮人死難之慘烈,以許氏為最。
八十二世謙夫公長子光祖、字福南、號致政,賜進士出身,官任湖廣武城縣縣尹,升東昌府知州。因宋室日頹,不仕,回家隱居。“韓山為事”,與二弟光宗、三弟光族,隨父避居豹崗。期間,歷察揭屬山川,至磐溪都(今磐東鎮)西北,見潮漲潮落,碧水環流,田疇廣闊,土地肥饒,林木蒼翠,古渡扁舟,勝似畫圖,遂與三弟光族於此地創寨,以潮臨為名。此地與錫場鄉隔河相望,古渡相通,又稱“渡頭村”。公避居揭陽後,韓山之事漸平靜,置業有谷萬七石,潮臨人稱“萬七公”。光祖之二弟光宗,從豹崗分居于山溝尾(又名仙埔尾,今錫場鎮之後圍村),建寨修祠,蕃衍至今,人口二千多。光祖公之三弟光族,又名福耀,號直齋,與兄長局潮臨時,首領有藍田都之崎嶺、藤吊嶺、牛牯嶺及赤坎、河浦嶺、長尾林、白石登嶺、陳公山、牛角林、楓林、白頸山、赤秋溪嶺、貝象等處糧山,復創糧渡二所於渡頭潭角及浮山過湖崗渡。子五人,分遷於陸豐甲子、甲東奎湖、甲東前及惠來金來州、神泉等地。因光族公有功於潮臨,故配祀於光祖公。
光祖公有四子:君佐、君宰、君輔、君弼。宋亡之年,光祖七十一歲,改名醉翁,與四子君弼奔往饒平之黃岐山,此地偏僻,適於避亂,較平靜後遷至平原許厝埔;又因地勢低洼,再遷黃岡山上鄉。光祖公媽之墓今猶在。公募碑文曰:“宋醉翁許公之墓”;媽另葬,碑文:曰:“宋善人黃氏墓”。可見宋雖亡仍不忘宋之志,也可見危難中仍不敢以真名出現。光祖公在炮台東嶺也有墓,傳說是衣冠冢。
光祖公長子君佐,字象泰,號心月、朝喜,鄉進士,授湖廣武昌縣教諭,不仕,回家隱居,為渡頭許之始祖。長子愚隱,次子泮學,兄弟情篤,不甘分家,各生二子,為示親如胞兄弟,堂兄弟四人排列為春夏秋冬四房,沿稱至今。春房北潭公,居渡頭下寨,後分創鳳潮村(今東山區境內)及象崗村、古湖村(今揭東縣雲路鎮境內)。夏房平山公居渡頭村新圍,後分創東寮村(今揭東縣玉湖鎮境內)及榕城金城腳之下池許。秋房元溪公,住渡頭南北厝,後外遷,少數居於浮山村新寨內,有部分居新亨下埔,大多徙外縣。冬房松溪公,住渡頭南北厝,分創浮山村(今揭東縣玉湖鎮境內)、溪圍許厝(今揭東縣登崗鎮境內)及汕頭市崎山溝邊外(今汕頭金園區中岐居委會溝湖村)。
光祖公次子君宰,字朝隱。因光祖公認為潮臨村接近縣城,塵市囂雜,非隱居之地,與黃氏太及次子君宰離開潮臨,徙居桃山都(今揭東縣炮台鎮)東嶺村。該村現有1900人。該系九十五世振萬公分創漁湖溪南東寨,現稱漁湖東仁許厝村。又分創雲路官田埔。
光祖公之季子君輔,年方六歲便隨父外出,避“韓山為事”之難。二十歲中進士,授漳州南靖縣正堂,德政惠於民,士庶感戴,為之刻像建生祠,勒碑其事立於文廟之左。事聞於朝,欽點戶部主事。宋理宗景定五年(公元1264年)分居於饒平樟籍鄉(現屬澄海市隆都鎮)。元兵犯閩時,奏請回潮養親。公元1278年,陸秀夫、張世傑保帝走潮州,君輔從隱居地石龍寨回上浦鄉,回響陳壁娘、許大娘之號召,率子弟兵勤王抗元。1279年崖山兵敗,陸秀夫負帝投海,中興絕望,君輔悲憤不食元粟,同年十一月廿六日卒。
榕城許氏玉滘公派下,是揭陽許氏另一較大派系。宋末,“韓山為事”時,八十二世謙夫公之兄義夫公之子安谷公(字竹林)帶兒子克明、東濟、明濟、義明,先奔溢溪(意溪),未幾,安谷公逝世。因元兵多次搜掠,四子再奔莆田。不久,八十四世義明公(玉滘公)遷來揭陽榕城北市(一說先居官溪都,後遷入榕城),八十五世祖碧泉公分創普寧寮園村,九十一世見石公(名守魯)遷普寧北山大潭、惠來平山三多足、甲子東湖。許氏創業榕城以來,子孫昌盛,人才輩出。明末登進士者有蒙泉公、國佐公、登庸公、鳳石公。民國時期畢業於中央軍校者二十多人,被授予將級軍銜者三人,上校軍銜者三人。其祖祠源遠堂中廳對聯:“九奪科名十賜宴,三登甲第一叨翎”,概括其古代功名之盛。裔孫許典存,參予創建榕城自來水廠,現任揭陽市自來水公司經理、中國城鎮供水協會廣東分會常務理事,獲汕頭市勞動模範和揭陽市文明市民光榮稱號。
韓山世系來揭陽創基者,還有八十二世豎基公裔孫,創寨在官溪都槎橋鄉洋內村(今榕城區仙橋鎮境內),今人口500多人;分創梅雲鎮石頭洋內村,人口650多人。
現住榕城區梅雲鎮夏橋村和潮東村之許氏,於元末從福建莆田遷來。元末(公元1368年),許氏萬一公帶三個兒子與一位姓章先生,從福建莆田縣待誥巷(俗名刣狗巷)一同來潮創業。到紫峰山下時,見一片依山傍水平坦之地,土質肥美,遂定居建寨,至夏季完成,該地狀似板橋,故取夏橋為村名,至今2100多人。上述章姓先生受聘於夏橋村,與萬一公情誼深厚,以禮金相酬,拒而謝之。章先生無嗣,萬一公以次子玉譚為先生嗣裔,並議訂玉譚屬下子孫,應以“生姓章死姓許”相傳,以表“落葉歸根”,潮東村歷代子孫恪守祖訓,相傳至今。玉譚公子孫勤耕力作,成為周圍較富庶之村寨。解放後,大興農業水利;改革開放以來,省道沿村過,工商雲集,經濟騰飛。現人口五千多人。
榕城區梅雲鎮石頭村許氏,現有三千多人,系先後從三個地方遷來。其中較大派系是“源遠堂”。其始祖松軒公,諱爵,字廷賀,原籍松江府華亭縣雲間鄉(現屬上海市),乃江南進士,授橫州刺史。元至正庚子年(1360年)左遷揭陽市主簿。傳子有三,達道、達德被遣回祖地,達均公留在揭陽,占籍於官溪都石頭鄉。舊《揭陽縣誌》載:“許爵,江南華亭進士。”又載:“許爵,江南華亭人。至元二十年授揭陽主簿,後占籍於官溪都石頭鄉。”第五世祖日房素靜公分創三洲(今屬揭東縣霖磐鎮)、蘆清(今屬揭西縣東園鎮)及望草洋三個村;月房梅隱公留居石頭村。九世祖繼玉公,祖孫雙進士,長子次子兩房文武七登科。十七世材勇公登乾隆七年壬戌(1742年)科三甲武進士。“源遠堂”代有碩儒,居堂事政,宗族鼎盛,現人口二千多人。今尚保存清康熙年間兵部尚書三晉田從典所書,光緒庚辰年(1880年)所立“源遠堂”匾額一塊;北四房祖廳保存著武進士許材勇府的“進士第”匾額一塊;還保存旗桿斗八座,練武石四塊,均成為珍貴歷史文物。石頭村許氏頂園世系,是榕城區仙橋鎮洋內村許氏十一世秋白公,於清康熙年間遷來,現人口六百多人。石頭三家許世系,是九十六世代敬公,於康熙六年(1728年)從潮州三家巷遷來,現人口二百多人。
揭東縣新亨下埔許氏,系明朝時九十四世維侯公從福建遷來,生子平爾公。公子二:長茂士,次俊夫(移居增城)。茂士公子六:長君耀,大部分住新亨鎮上鄉,君耀公之三子志?(志寬?)居下軍埔(屬錫場鎮);次子住上鄉;三子君振住下軍埔;四子不詳;五子君拔住上鄉新厝許;六子君捷住下軍埔。
榕城西馬路“十房許”,系清康熙年間,養貴公從福建遷來,人口現130多人。
榕城草街許氏,繫於明代末年戰亂時,省昆公從福建莆田、漳州一帶遷來揭陽炮台南潮許厝圍,省昆公之子明紫公常來榕城金城腳附近積肥,後改做豆腐生意,在榕城定居,其子孫先後分住於草街、溝仔墘、南和市、汕頭及香港、泰國等地。
仙橋馬山村許氏,從何時何地遷來,尚未明。
本《簡史》資料,主要來源於新加坡許氏總會編印之《許氏宗譜》、各支系族譜,以及編輯部人員在海內外蒐集之史料。許氏來揭創基至今七百多年,歷經戰亂遷徙,史料或散佚或焚毀,存之者甚少,且多殘缺不全,故本文中若干代失記者有之,遷來之時地不明者有之,各系族譜所記不一者有之,尚待賢者繼續收集、增補、考證焉。
(載《廣東揭陽許氏宗譜(1995)》第9-12頁,作者李鐸)

玉滘公世系

吾榕城許氏玉滘公,乃出自潮州韓山山前鄉許氏世家。韓山許氏於唐末宋初,因閩漳兵革,遷居潮州韓山,子孫蕃衍昌盛,十一世中,文武仕官者四十一人,登進士者十九人,有名賢世家之美稱。宋理宗淳祐元年(1241),有一太監游訪至韓山許族,因失於款待,被誣奏勾結蒙古軍,帝諭行剿,聖旨未到之日,許氏聞知,各房分別逃離避難,八十三世光祖公帶子逃至揭陽隱居。玉滘公之父八十三世安谷公,帶子文明、仲明、克明、義明,避難於潮州溢溪(今意溪)。未幾,安谷公逝世。宋末元兵陷潮州,因許氏子弟回響陳璧娘、許大娘之召,勤王抗元,被元兵大肆燒殺,切搜劫溢溪之許氏,安谷公之子又奔走各方。義明公(原名歪,後裔稱“玉滘公”)千里迢迢,篳路襤褸,逃至福建莆田,又連遭災荒,遷回廣東,居於揭陽縣城玉滘村(今榕城)。元初,兵革未平,義明公未敢道出源於韓山及真實姓名,子孫隱稱義明公為玉滘公,稱源於福建莆田,相沿至今,義明之名及韓山之源,則佚而失之。宗祠源遠堂拜亭對聯曰:“源哪裡來,混混出由莆郡;遠於何始,綿綿系自宋朝”;頂廳上聯曰:“玉滘分支本閩漳而鼎族”,可以明見。對於揭陽渡頭許氏,亦系因“韓山為事”八十三世光祖來創,則一直未知,更不知光祖公乃八十一世許新公之二房孫,而玉滘公系許新公之大房曾孫。直至此次纂修揭陽許氏宗譜,各支系宗親相序昭穆,反覆核對各系世系圖表,方知玉滘公即義明公。玉滘公與光祖公乃叔侄之輩,屬至親,而咫尺之隔,卻七百多年來未解共樹同根。噫!戰亂之災,何其久而遠也!修譜之義,何其大也。
玉滘公來揭後,長子碧泉公遷普寧,創寮園村。次子碧山公於榕城創業。明清以來,繁榮昌盛,才俊輩出。明中期於城西北市建成許氏宗祠,顏其額曰:“源遠堂”。九十四世國佐公、九十六世登庸公,榮登進士;中舉人者七人次。功名最盛者為九十二世公望公及子孫。公望公登隆慶丁卯(1567)舉人。子八:長,鳳石,甲申科舉人;二,粵石,辛卯科舉人;三、岐石,戊辰科進士(存疑);四、用石,由癢生入太學;五,仙石,郡廩生;六、昆石,廩生;七、萬石,癢生;八、旭石,癢生。萬石之子國佐,登辛未科進士。源遠堂中廳對聯云:“九奪功名十賜宴,三登甲第一叨翎”,概括當時功名之盛。民國肇啟,裔孫接受新教育,中學、大學畢業者,大有其人。公元1923年至1994年,源遠堂所屬人員畢業於黃埔軍校者有20多人,其中領國民黨將軍銜者三人(許實拱、許英逵、許鶴卿)、上校銜者三人(許實浩、許元鴻、許典謀),任團級以上軍官者六人。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在黨、政、軍、科技、文化、教育、企業各界任領導職務者,比比皆是。
玉滘公第八世見石公,遷創普寧北山,其民國十八年所修族譜中云:“吾始祖玉滘公開基榕城,手創基業,至今瓜瓞綿綿,子孫濟濟”,且額顏其族譜曰:“源遠堂族譜”,其所制世系圖表,稱“榕城普寧北山世系圖表”。
玉滘公派下,子孫昌盛,居榕城者七千多人,分住寶豐、惠迪、怡昌、大書齋、廣順(雙踏頭)、順源、問渠、毓秀軒、打銅街、大聖媽、滘墘等地,還分創山東圍村。僑居海外者有幾千人之多。
(載《廣東揭陽許氏宗譜(1995)》第12-13頁,有刪訂)

道光至民國族譜

源遠堂資料彙編

2018年,許氏宗祠管理機構揭陽市源遠福利會多方收集祠堂史料,整理出版《揭陽許氏源遠堂資料彙編》,為存史育人,深化對揭陽許氏和許氏宗祠的研究,豐富祠堂文化內涵發揮重要支撐。
  • 75
    揭陽許氏源遠堂資料彙編1
  • 80
    揭陽許氏源遠堂資料彙編2
  • 70
    揭陽許氏源遠堂資料彙編3

歷代府縣誌之許氏人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