府第祠宇

府第祠宇

郭氏宗祠坐落於東門直街馬山橋以東,坐南朝北,為典型的潮汕三進式祠堂建築,規模宏大,建築格局保存完整。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府第祠宇
  • 地理位置:榕城
  • 景點級別:三級
  •  創建時間:1629
基本信息,歷史沿革,

基本信息

除了宮觀寺廟,先賢府第和名人故居也是榕城的一大特色建築。
郭氏宗祠坐落於東門直街馬山橋以東,坐南朝北,為典型的潮汕三進式祠堂建築,規模宏大,建築格局保存完整。祠堂前原有二十多座象徵功名、官階、爵位的旗桿斗座,現只剩下幾段殘石。郭氏宗祠曾被作為榕城城東中學校址,現為市文物保護單位。
金馬玉堂位於郭氏宗祠向東約30米處,坐北朝南,屬三進式官廳杉、木、石結構,格局為潮汕傳統的“四馬拖車”建築。經過修整之後的金馬玉堂既保留著古樸的建築風貌,又煥發出新的氣息,廳門保留木製屏風,中廳寬敞明亮,現多作為會客議事之地,後廳供奉著東門郭氏祖先神位。金馬玉堂的建築特點在於廳門和天井之間建有牌坊門,這一建築模式目前在榕城僅發現兩處。金馬玉堂左右各建有兩排民居建築與之相配套,稱左右火巷,西北面毗鄰雙峰寺,古時有小溪為界。
金馬玉堂東側即為太史第,同樣位於東門直街北側,主體建築坐落於蓮花芯,坐北朝南,總體為“百鳥朝鳳”,牆基全部墊石條,牆體用青灰磚砌成,整座建築均用木柱支架屋頂,主體建築為硬山頂,穿斗與抬梁混合式梁架結構,梁架上的木雕,廳堂地面鋪設的紅磚典雅古樸,更為難得的是後廳左右兩根石柱上留有郭之奇親筆手書的對聯:“尊聞行知自是高明廣大,正道修理何須勝利急功”。太史第官廳左右各有兩條火巷,前面為陽埕,陽埕南面原為蓮花芯池,池對面為麒麟照壁,新中國成立後,蓮花芯池被填埋建成一幢二層樓,麒麟照壁因建設東門學校也被毀掉。官廳後面為後包;后座建有阿婆廳及配套建築。太史第整組建築群占地面積約6000平方米,四周小溪環繞,東連東內城河,西連雙峰寺前河通馬山滘,西北接陳泰興河。現雖河道淤塞,但河網基本保留完好,河道水牆為明代所建,至今仍十分堅固。有堪輿家稱,榕城為“水上蓮花”,東門蓮花芯應被視為榕城風水地理的關鍵所在。
郭氏宗祠、金馬玉堂、太史第均為揭陽先賢郭之奇於明崇禎二年(1629)創建,至今已有380多年的歷史,現整體結構相當完整,屬揭陽市文物保護點。郭之奇為揭陽“戊辰四俊”之一,他忠君愛國,矢志不渝地抗清復明的精神和被俘後鐵骨錚錚、至死不降的英雄氣概備受後人景仰;郭之奇傳世詩作多達三千多首,為潮汕地區詩文傳世最多的先賢,名列潮州後七賢。
羅氏祠堂位於馬山巷西側,為潮州後七賢之一羅萬傑的府第,因所處地理稱蟹地,俗稱“蟹地羅”。“蟹地羅”祠堂坐北向南,整體建築由主座和左右兩座“拋獅”組成,座與座之間由一通巷隔開。主座為羅氏祠堂,祠堂大門在“文化大革命”時期被毀,中廳、後廳及其它廂房保存完整,天井被簡易建築物覆蓋,梁、柱及木雕大部分完好無損,甚至連梁架上的木瓜及其它雕刻仍保留金漆風韻。遺憾的是整座祠堂現在仍為揭陽無線電元件一廠工場,未被收回保護,更未被列為文物保護單位。祠堂右側為威武第,門匾在“文化大革命”時被人為用泥灰塗抹,字跡依稀可見;左側一座門匾書“天官第”。
羅氏祠堂前原有一個小池塘,稱蟹地羅池,據說池中有蟹眼泉,日夜清流如注,流經池邊小溪與馬山滘河相通形成活水,池南面建有一幅麒麟照壁。蟹地羅池後來被埋填建成民房,麒麟照壁尚存,為榕城目前發現最古老的的祠堂照壁建築。
宋兆禴故居位於東郊村鳳圍宋厝,為戊辰四俊、潮汕後七賢之一的宋兆禴所建,屬祠堂兼住宅式建築,明崇禎年間創建,清乾隆、道光年間有過修繕,新中國成立後曾被作為公共食堂、國小、藤器廠等場所,二十世紀八十年代末歸還宋氏族人並進行維修,現整體結構保留完整。宋兆禴故居總面積1800平方米,一主座,二通巷,主座宋氏宗祠坐北朝南,為三間三進式建築,是典型的明代潮汕建築格局,祠堂堂匾書“履元堂”。
許氏宗祠位於榕城西馬路北側,建於明萬曆三十二年(1604),為揭陽先賢許班王的祖父許蒙泉所建,祠坐北朝南,為灰、石、木結構,三廳兩天井廟堂式建築,主座保留有大門、牌坊門、拜亭、中廳、後廳,整座保存完好,結構完整,東西為二條火巷,後面為後包。後廳橫柱掛著兩塊木匾,一塊寫著“源本堂”,一塊寫著“追遠”,兩匾均為許國佐所書。許氏宗祠現為“許班王學術研究會”會址。
據許氏族人介紹,在西馬路和打銅街一帶,由許班王后裔所建的進士第、昭武第、中翰第等官廳、府第式建築共有十八座,這些建築物除少部分被增加一些臨時搭建物之外,其整體建築和內部結構保存都相當完整,特別是大部分廳門、屏風等配套建築還保留著木質結構,顯得十分古樸典雅,如果對祠堂中的一些臨時搭建物稍加清理的話,這組府第式建築群將變成一處處珍貴的參觀旅遊景點。

歷史沿革

武狀元故址有狀元府、狀元巷和狀元踏頭。狀元府為林德鏞所建,位於西環城地段。林德鏞生於清康熙二十五年(1686),康熙六十年(1721)中武狀元,為潮汕歷史上第一位武狀元。康熙六十一年(1722),林德鏞隨康熙帝出巡,途中因患風寒病逝,由康熙帝賜建的武狀元府隨之中止。儘管如此,武狀元府西側一條長52米,寬3米的通巷還是被人們稱為狀元巷。武狀元踏頭在釣鰲河南段東岸水門仔地段,連線廊下頭。踏頭的得名源於林德鏞中舉之前曾當過縣城往返棉湖貨船的撐船夫,當時貨船主要在該處停泊裝卸貨物,因而林德鏞經常由此踏頭上下船,後人遂將它稱為“武狀元踏頭”。
丁府即清末中國洋務運動的先驅者丁日昌的府第。清光緒八年(1882)丁日昌去世,第二年被誥封為光祿大夫、建威將軍,賞戴花翎,正一品封典,因而丁府被稱為“丁氏光祿公祠”,俗稱“丁府”。
丁府為高台基三進廳四合院府第,在揭陽市區北滘柴街。占地約6000平方米,平面呈繁體“興”字形,俗稱為“百鳥朝凰”,分四直巷兩天井,左右對稱,中廳和後廳為三進間,大門原有石獅、門前有旗桿夾斗座,現已毀;陽埕與照壁之間原有月池,也已被填塞。
百蘭山館位於馬山滘河東側,為清同治年間丁日昌所建。該館呈平面凹字型二層石木結構,由向西大門和兩幢南北相向的樓閣組成,中間為寬天井,天井中間原有一橢圓形蓮池,池周圍種滿蘭花,因而得名“百蘭山館”。丁府和百蘭山館現為廣東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陳泰興民居群分老泰興和新泰興,位於馬山滘中段百蘭山館東側,其地為古榕城“一草棲六蟹”地理中的一蟹。老泰興創建於清同治年間,包括青窗大門樓、觀察第、陳氏家祠、愛日廬、穎川舊居、酉山書屋、陳氏花園等建築組群,其中青窗大門樓和觀察第是陳泰興的發祥地,也是清末任梧州府知府陳瑞芝的故居;陳氏花園部分用地被丁日昌闢建成丁公館,也就是現在的百蘭山館,另一部分連同陳氏家祠在解放後一同被改建成學校,現仍作為紅旗國小教學場所。陳氏家祠為三進兩天井建築格局,屬傳統的大型潮汕祠堂建築,祠前擺放石獅石鼓,兩隻石獅在“文化大革命”時期被搬走,遺存的這對石鼓的石料為黑油麻石,雕工精細,雖經百餘年仍烏黑鋥亮。兩個天井被加蓋屋蓋。
老泰興的建築特色在於座與座之間有小巷交錯環繞,巷道設計暗門相通,當外大門關閉時,居住在泰興裡面的陳氏族人便可由暗門和小巷交通往來,既便於傳遞信息,又有利於防搶防盜。
新泰興也即星輝里,是陳泰興族人於民國十七年(1928)所營造的新聚居地,與老泰興隔著一條小溪。新泰興門樓前為三河交匯處,堪輿術稱門前生水煞,因而門頁的外觀設計成一個大圓,圓中間為一個太極圖,外圈圍繞五隻蝙蝠,這一設計被視為既可擋煞又能招財納福,顯得十分獨特。新泰興相對於老泰興來說建築規模要小得多,一主座兩火巷反照廳加後包建築格局,主座門樓書“延慶第”。
新老陳泰興舊時四周皆有小溪與雙峰寺、蓮花芯、東內城河、馬山滘相通環繞,木船可在其間自由穿梭停泊,目前雖大部分水系已失去往昔風貌,但仍保留有不少河段並可見水漲水退。
榕城陳氏家廟在陳泰興西側,地界屬城隍前陳厝倉,為清乾隆年間揭陽縣陳氏族人集資興建,鹹豐十一年(1861)竣工。該廟建築格局為殿堂式大型宗祠,大門匾額書“陳氏家廟”,額背書“潁川華胄”,現被泥灰塗抹掩蓋。陳氏家廟是原揭陽縣陳氏族人的人文基地,供祀嶺南陳氏歷代名賢,每五年祭拜一次,其性質與廣州陳氏家祠相同,屬同一姓氏的家族式總祠。陳氏家廟後廳原為“敦睦堂”,曾於民國期間被開闢成“敦睦國小”,新中國成立後又作為東南國小校址,中廳和後廳被改建成樓房式教學樓,現整座祠堂僅存一個祠堂門。保留並重建陳氏家廟,對於敦睦揭陽海內外陳氏族人的鄉情,聯絡鄉誼,做好統戰工作等方面都有著積極的現實意義。
仰之軒位於榕城百蘭山館正對面的李氏舊居片區,是一座保存比較完整的書樓。仰之軒有外門樓、通巷、內門樓、花園及書樓。主體建築書樓高16.2米,分兩層,二樓有走廊,木屏門、木欄桿、木窗花等建築保存完整,顯得古色古香。仰之軒最為獨特的建築特色在於左右兩個屋角大小不一,其左側屋角約為右側屋角的三倍大,這一建築形式目前為揭陽所僅見,具有一定的研究價值。
李氏宗祠位於榕城中山路介公宮巷內右側,是清代榕城商人李亨衢於清乾隆三十七年(1772)所建,地理稱“雙鳳朝牡丹”,總面積1121平方米,坐西朝東,主體建築為傳統的三進五開間祠堂式建築,左右有子孫巷,祠前面建有反照廳,中間為大埕,南北建有龍、虎門。近年來,李氏族人按照修舊如舊的原則對該祠進行修葺,全祠恢復原來建制,中廳和後廳梁架木雕保留清代特色。
十八天井位於史巷直街謝厝內,建於明嘉靖年間(1522—1566年),占地面積3900平方米。整座建築因建有九個廳堂、十八個天井而得名。十八天井的建築布局像“河圖”之狀,與之相鄰的占奎巷布局則像“洛書”之狀,兩者的建築數理均依據八卦學說。因此,十八天井和占奎巷的建築群,可稱得上是潮汕古民居和古建築文化的精華,在榕城具有一定的知名度,但目前其建築格局已被改建得面目全非,難尋昔日風貌。
埔上里“明清一條街”是榕城古民居最集中且都各具特色的居民區之一,片區內有廊下孫、石鼓裡、元順、祜記祠堂、破門樓鄭、元長、大門樓內等明清古建築。其中除廊下孫在1999年舊城改造時被拆除之外,其餘建築物均保存至今。
石鼓裡原名藩相第,創於明洪武元年(1368),創建者李勤為明朝開國功臣之一,被封為藩相之職,後其子李近川在朝為官,頗有政績,也被封為藩相之職,因而石鼓李廳門掛著一塊寫著“父子藩相”的牌匾,中廳一副對聯寫著“父藩相,子藩相,父子藩相;祖敕封,孫敕封,祖孫敕封。”的聯語。藩相第因其主人姓李,又屬朝廷官員,其府第建築大門兩側可以享受擺放石鼓而非石獅的待遇,故而世人俗稱該第為石鼓李。石鼓裡(李)的建築特點還在於其中廳特別寬敞,共有21條鉤縫瓦脊,總寬6.5米,中廳下檐石也比普通的祠堂建築長得多,共有8.48米。
元順也稱大夫第,為該宅第主人林泰斌於清道光二年(1811年)創建,屬三廳二天井結構,規模較大,中廳左右牆保留木製建築,梁架木雕多為通雕,工藝較為繁縟,後廳留有拱門通後包阿婆房。元順大夫第整體格局仍保留清代形制,但天井大部分被占用搭建。
新風林家祠新風林家祠
祜記祠堂是林祜記店主人林炳所建,清同治七年(1868)建成。祠分三進兩天井兩火巷及後包建築格局,凹肚門樓建築為純石結構,門樓頂木雕裝飾精雕細琢,極具潮汕木雕工藝,門樓背書“其甯(同‘寧’)惟永”四字,前後兩天井及前天井通道均由厚實石料精築而成,中後兩廳立柱為木石混合結構,中間位置各由四根巨大的四角柱支撐,屋頂底層均用木板鋪築而不露瓦片,木板間雕有小孔供通風透氣排濕,同時間有兩個相扣的圓形雕花裝飾,梁架間漆畫和金漆畫裝飾仍大部分保留完好。整座祠堂用料厚實,工藝精緻,建築考究,極具建築價值和藝術價值,更為特別的是全祠木料均為楠木,這在揭陽乃至整個粵東地區恐怕是絕無僅有的,極其珍貴。
破門樓鄭原名“通奉第”,為明代洪武年間鄭氏家族所建,門匾書“通德遺徽”,中廳門匾書“榮陽世家”。 破門樓鄭座西朝東,占地面積1155平方米,三進兩天井建築格局,整體建築較為簡陋,層高也很低。據鄭氏族人介紹,破門樓鄭是在虱母仙何野雲的指點下建成的,因該地屬火局,中廳屋頂不能建屋蓋,地埕還要埋一塊帶孔八卦石以通火路,故此這一建築被人們俗稱為“破門樓”。每年正月十一日至元宵夜,破門樓鄭安仔燈是榕城一大民俗活動,被譽為潮汕民俗文化中的瑰寶。
元長與元順為同一主人所建的宅第,元長居長子,元順居二三子,故用“長”與“順”以示區別,兩處宅第門樓前的燈籠都寫著“南安府”字樣。元長的建築特點在於長、深、高三字,長即整座建築物呈長方形,為三進兩天井兩火巷加後包格局;深即巷道深且多子孫門;高即後包蓋成兩層樓,形成一進比一進高的建築風格。
大門樓內為李姓族人的聚居地,整體建築呈外封閉、內敞開格局,外大門與圍牆連成一體,其規模比一般門樓高大,故俗稱“大門樓”。大門樓內為四馬拖車長方形建築,大門樓便位於這組建築的北巷巷口,門上有樓,門前鋪石,壯觀堅實。大門樓內每年正月十五夜的“拜李將軍”儀式也是榕城一項頗具地方特色的民俗活動。
埔上里古民居建築群的存在,對研究揭陽明清時期的社會結構、民風民俗和建築藝術,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王氏輔祖祠位於北滘西側“名豐埕”,是清末揭陽著名的“名豐”號夏布行商人王氏的家祠。祠堂建於清代,坐南朝北,背靠丁府,一進一天井兩火巷建築格局,凹肚門樓石浮雕和通雕建築裝飾圖案繁縟,刀法流暢,整體保留的完整程度為榕城祠堂建築所罕見;木雕裝飾精雕細琢,極具工藝,充分體現清末潮汕木雕的成熟和細膩,保存也十分完整,為揭陽不可多得的木雕精品;祠堂門樓兩側的仿木灰塑裝飾尤為獨特,為揭陽所僅見,該工藝目前已經失傳。王氏輔祖祠現為市級文物保護登記單位。
楊氏家廟在榕城南滘河中段西側,是清末潮汕楊氏合資營建的宗族總祠,清光緒三十一年(1905)建成,占地面積1300多平方米,三間三進。其突出的價值在於凹肚門樓有著市區目前僅見的鏤空石雕及浮雕壁飾,兩處石雕構件堪與聞名遐邇的潮安金砂祠堂石雕相媲美,是清代潮汕地區石雕建築的傑作。
孫氏家廟位於榕城火燒地街中段北側,祠坐北朝南,是為紀念南宋揭陽首任縣令孫乙而建的家族式宗祠,該祠於清光緒十四年(1888)建成,主體建築為二進三開間平面結構,有左右火巷,總面積892平方米,祠前兩側原有石牌坊各一座,可惜在建國後被毀。孫氏家廟曾被改建成學校場所,目前已由孫氏族人收回並進行重修。
新風林家祠在榕城西馬街道辦事處“市尾”,俗稱“市尾林”,與西湖公園隔路相對,清末創建,是原揭陽全縣林氏族人共同出資興建的宗族式宗祠,三壁連建築模式,整體建築物共有十八座,主體建築林氏宗祠為三進兩天井格局,左右各由兩座前後相連的四點金組成,東西兩條火巷各建有兩座拋獅夾一座五間過,後包由五座規模較小的四點金組成,配套建築有東西齋和兩座更樓,總建築面積9600平方米,建築規模較為宏大,目前除西面一座更樓被改建之外,其它保存相當完整,是榕城現存最大規模的民居建築組群之一。祠前原有一個月形池,解放後該池被填埋建成揭陽元件二廠。
吳氏家廟位於新風居委會東側,祠坐北朝南,前臨猛水河,整座為三進兩天井傳統格局,建築時間為清末至民國初期,屬原揭陽縣吳氏族人共同出資興建的宗族式宗祠。吳氏家廟現被榕城房管所圍建成廉租房出租。
甲東里是清末揭陽著名的郭興合號夏布行商人郭升裕的故居,位於榕華大道東側,屬東郊村地界,清同治十年(1871年)開始營建,歷時七年,至清光緒三年(1877年)建成,總面積9000平方米,是市區現存最完整最大型的古民居建築組群之一。甲東里為三壁連建築布局,中間為忠節祠,祠大門匾書“郭氏家廟”,祠前配石鼓、石獅、麒麟照壁,祠左右為秋官第、通奉第,整座為四馬拖車,百鳥朝凰格局,規格按四品官階設計,結構完整,建制典型,陽埕與東西齋、雙門樓及風水池也都完好如初。整座俯視為繁體“興”字。郭升裕為榕城東門郭氏第十四世祖。
邢氏宗祠是潮汕邢、連、顏三姓族人的祖祠。初建於明洪武年間,明、清以來多次重修,民國十一年(1922)被颱風颳倒,民國十三年(1924)重建。該祠規模龐大,占地面積1408平方米;祠內金漆木雕、石雕、彩繪等建築都有較高的文物價值和藝術價值,祠中保存有石雕麒麟,聖旨匾石,石馬槽等珍貴文物。
兵馬司官署位於母仔橋南側,屬滘墘居委轄區,明代建築,一門三進五檐,原有建築風貌雖保留較為完整,但由於保護乏力而顯得有些破敗。
姚梓芳故居俗稱御史衙門,位於史巷橫街北側,解放後曾作為揭陽縣政府辦公地址,後又為榕城鎮政府所在地,至2003年以前一直是中山街道辦事處的辦公場所,現被開闢成覺世慈善會的活動地址。
揭陽縣人民政府辦公樓俗稱紅磚樓,在今思賢中學內。新中國成立後,紅磚樓一直是原揭陽縣的政治中樞,連同附近的考院、中山公園遺址,都是揭陽歷史上具有劃時代意義的建築物,現狀基本完好。揭陽撤縣建市後,這裡成了揭陽作為縣級政府的最後標誌,有著十分重要保存意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