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建築格局,主要建築,門廊,前進廡廊,前進天井,門廳,中進廡廊,中進天井,享堂,後進廡廊,後進天井,寢堂,文物遺存,歷史文化,文物價值,保護措施,旅遊信息,地理位置,交通信息,
歷史沿革
歙縣許氏宗祠始建於明嘉靖十五年(1536年),前後歷時30餘年,分三次建成。
民國二十三年(1934年),“敦睦堂”進行大修,由
許承堯親自出面主持理柱,許承堯先祖從“敦睦堂”遷到
唐模。
1984年,由金村村委會主持,做簡易補漏維修。
建築格局
許氏宗祠坐西朝東,進深48.7米,面闊13.7米,四進五開間,單層,磚木混合建築結構,占地面積667.53平方米。許氏宗祠由門廊、門廳、享堂和寢堂以及聯繫它們前後檐的兩側龐廊共同合圍成的三個天井組成,與其他徽州地區一般祠社建築相比較,多出一門廊,這種平面與立面的布置形式亦不多見,外牆為徽派傳統建築印斗式馬頭牆。門廊和門廳月梁兩端梁眉上彎弧度較大,近乎滿月,下設雀替,檐口挑頭梁下設斜撐,無斗拱,檐柱間月樑上置梁袱,這種做法正是清代中晚期的形式。享堂樑柱粗碩,大梁繪包袱錦,立柱為梭柱,披麻捉灰,髹漆,月梁兩端梁眉上彎較平緩,下用丁頭拱,脊蜀柱下端作鷹嘴狀,叉手奔浪形,枋貼雕花替木,雙步樑上有成對駝峰,月梁間用斗拱琵琶撐托起小梁,小樑上雕有雙龍戲珠等吉祥圖案並飾有彩繪,上接軒檁,這些表現形式和構造為徽州古建築較典型的明代做法。寢堂已整體毀圮,現只留下了石柱礎遺物。
主要建築
門廊
門廊由內外兩部分組成,中間砌有一道隔牆,明間設入祠大門,內外門廊皆為單坡水屋面,外門廊屋脊與中間隔牆牆脊為同一立瓦脊,隔牆在祠內立面牆頂部做清水磚三線拔檐,而內門廊屋脊則收於三線拔檐下。
外門廊進深2.03米,五開間,木構架為兩檁一步架,12根立柱分東西橫向分布。各檐柱間由月梁連線,月梁梁眉與徽州明代遺構中梁眉的那種平緩的曲線相比較,上彎弧度較大,月梁兩端安裝有雀替,雀替上雕12生肖圖案,月樑上置有梁袱,梁袱上承檐枋。明間和次間的檐柱與脊柱之間由月梁和一直枋相連,梢間則是兩道直枋拉結。上一道直枋穿過檐柱並出挑,出挑部分為挑頭梁,挑頭梁下裝有斜撐,枋上置一平盤斗,斗上立一蜀柱,蜀柱頂端二側裝有象鼻,蜀柱上置一方檁,由該檁向西又有一坡水的覆水椽,椽上皆鋪有望磚。這樣的屋架結構從立面看去是一坡水屋面,而由外門廊內仰視則是人字軒形式。各脊柱間由兩道枋連線,上面一道枋又為覆水椽的承椽枋。腦椽與檐椽為一根通椽,檐椽上置飛椽,屋椽上鋪有望磚,屋面為青瓦,檐口花邊為勾頭滴水瓦,出檐1.25米。外門廊明間和次間地面均為花崗岩石板鋪地,梢間則是青磚鋪地。
內門廊主木構架為六根落地立柱,柱頂架一脊檁,柱上設有挑頭梁,挑頭梁下一斜撐,上挑撩檐杭,一坡水屋面,無飛椽。現狀北梢間撩檐枋插入山牆,南面因該部位山牆已坍塌,所以用一臨時斜撐支於立柱上,內門廊整體結構用料較小,屋面瓦亦有鬆散破損情況,地面為花崗岩石板鋪地。
前進廡廊
前進廡廊由內門廊梢間屋面向後延伸形成兩側前廡廊,現狀前廡廊已全毀,在內門廊梢間立柱和門廳梢間前檐柱上留有原前廡廊結構榫眼,廡廊地面鋪有方磚。
前進天井
門廊與門廳以及兩側廡廊合圍成前天井,該天井設定的是南、北、西向“U”型排水溝,花崗岩石板階沿,階沿石用料規整,天井中間及溝底為石板鋪地,門廳前檐階沿石下有一條較窄花崗岩石板走邊。
門廳
門廳主木構架為八檁七步架,五開間並將次間脊柱、前金柱、後上、下金柱向次間做了平移,使該部分的梢間擴大用作廂房,木構架形式為抬梁式與穿斗式相結合的形式,並在前檐步架設定卷棚軒,其餘皆為露明架,軒椽及屋椽上鋪望磚。
明間和次間前檐四根落地立柱為方柱,並抹角40毫米,其餘立柱均為圓柱。前後檐柱除了梢間邊貼立柱,其他檐柱都有挑頭梁和斜撐,斜撐上雕有卷草龍紋。次間前檐柱上斜撐高度低於前檐其他檐柱上斜撐並且為斜角,與前面所述內門廊兩次間立柱上斜撐形制相同,高度一致,而門廳兩次間和梢間立柱上也遺留榫眼,位置高度皆與內門廊次間和梢間立柱上榫眼一致,都是原前廡廊的結構遺存,由此也可推斷原前廡廊檐口與內門廊檐口水平交圈,而低於門廳前檐。
前後各檐柱間由月梁連線,月梁的梁眉上彎弧度亦較大近乎滿月形,月樑上設有梁袱,上承檐枋。明間及兩次間的前金柱和後金柱之間也是月梁連線,而兩次間後金柱間月梁截面為半圓,月梁兩端下為雕有卷草紋的雀替明間兩邊列前下金柱與後金柱間為抬梁式結構,之間為一大月梁連線即五架梁,五架樑上設兩蜀柱即上金蜀柱,上承上金檁,蜀柱下都置有平盤斗,兩蜀柱間又設三架月梁,並在此部位穿過蜀柱分別裝有一象鼻,三架樑上置一平盤斗,平盤斗上為脊蜀柱,上承脊檁,蜀柱兩側設有象鼻抱梁雲,其餘柱間穿插都是直枋,次間和梢間縱向列柱間都是穿插式結構。後檐柱與後下金柱間為一穿插枋,該枋穿過檐柱並出挑,出挑部分作挑頭梁,挑頭梁下設斜撐。門廳屋面為青瓦,檐口有勾頭滴水瓦。門廳地面鋪地,梢間廂房部分為三合土地面,後檐廊步為方磚鋪地,其他空間皆為花崗岩石板鋪地。
中進廡廊
門廳兩梢間後檐屋面向後延伸至享堂梢間前檐柱形成中廡廊,現狀中兩側廡廊亦全毀,門廳梢間後檐柱和享堂梢間前檐柱上留有與廡廊相連線的結構榫眼,廡廊地面亦為方磚鋪地,靠山牆部位遺留下兩個柱磉石。
中進天井
門廳和享堂以及中進兩側廡廊合圍成中天井,開間方向寬8.62米,進深方向為5.05米,排水溝寬400毫米,口字形布局,天井中間為花崗岩石板鋪地,由中心向四周以坡面鋪設,中間稍稍隆起,四周略高於溝底,天井四周為花崗岩石板階沿。從階沿石和鋪地石板可以看出中天井用料規整,四邊階沿均為三塊石板組成,開間方向石板間斷縫位置分別與門廳明間兩後檐柱、享堂明間兩前檐柱相對進深方向石板斷縫分別與兩側廡廊中間兩立柱相對,四邊相交處作斜角對縫處理
享堂
享堂部分是“敦睦堂”中最大單體,為典型的徽州明代建築結構形式。共34根立柱,其中明間前金柱為包柱形式,兩次間前金柱、脊柱、後金柱、後下金柱以及明間後金柱、後下金柱都是梭柱形式,現狀中兩稍間邊貼草脊柱、脊柱、後金柱及後檐6根檐柱全部缺失,所缺失立柱相應位置的柱磉石尚存。
享堂前檐廊步作“人”字軒,檐柱與前金柱間為五架月梁,月梁兩端有梁眉,梁眉上彎弧度平緩,且兩端下裝丁頭拱,為典型明代做法;五架月樑上有兩個荷葉駝峰,荷葉駝峰施以雕刻,面飾彩漆,駝峰上為盧斗,斗上設重拱,上承金檁;金檁做成月梁形式,底部有雕刻並飾以彩漆,盧斗外側裝有托腳,分別與檐柱和前金柱相連線以固定盧斗及上部結構,兩盧斗間為三架梁,三架樑上置一斗三升,拱上為脊檁,脊檁下設替木,替木施以雕刻,拱兩側裝有楓拱。
前檐柱除了兩梢間邊柱,其他檐柱均設有柱頭五鋪作斗拱,該斗拱出雙抄,一耍頭,瓜子拱外出麻葉頭,壁內慢拱上為柱頭枋,慢拱上承羅漢枋,令拱上置撩檐枋。檐柱之間為額月梁,月梁兩端有梁眉,梁眉上彎弧度平緩,下設丁頭拱,其中兩次間月樑上置一補間鋪作,明間月樑上為兩個補間鋪作,明間和次間月樑上補間鋪作形制相同,都是五鋪作重拱出兩抄、一耍頭,里轉四鋪作出單抄並計心上出一琵琶撐,撐上為令拱,不同的是兩次間斗拱盧斗下加設了一個蓮花座斗,這是因為次間額月梁比明間額月梁小,而月梁底部高度相同,所以次間月梁頂部至檐枋間的距離就大於明間,故加設一蓮花座斗,補間鋪作壁內慢拱上為柱頭枋,慢拱上承羅漢枋,令拱上置撩檐枋,該部分結構與柱頭鋪作相似。前面所述前檐廊“人”字軒軒金檁做成月梁形式,在兩次間軒金檁分兩段,明間則分為三段,而明間與次間補間鋪作正設於每段軒金檁交接處,由里轉琵琶撐上令拱支撐,撐上令拱有四升,順軒金檁方向有三升分別撐托兩段軒金檁及中間接縫處,另一升與軒金檁垂直撐托前後軒金檁間的小月梁,該月樑上為軒脊檁,月梁底部有木雕貼面裝飾;在琵琶撐正上方,軒金檁與前檐檁間裝有一托腳。
享堂各前金柱頂部南北側裝有一重拱,上承金檁,各前金柱之間也是月梁相連,在與檐柱間額月樑上補間鋪作相對應位置也有補間鋪作斗拱,該斗拱為四鋪作出單抄計心上出一麻葉頭,里轉四鋪作出單抄並計心上出一琵琶撐,撐上為令拱,里轉部分與檐柱間補間鋪作里轉結構和功能相同。在琵琶撐正上方也裝有一托腳,壁內慢拱上承金枋。兩次間前金柱間補間鋪作與次間檐柱間補間鋪作相同,盧斗下加設一蓮花座斗。
明間兩前檐柱、兩前金柱間以及兩前金柱與後金柱間的四根月梁用料碩大,且月樑上都繪有包袱錦圖案彩繪。其中,明間前檐柱間月梁彩繪中間還繪有“福、祿、壽”三仙吉祥圖案,明間前金柱與後金柱間月梁彩繪中間分別繪有“八仙過海”中的四仙。明間南北前金柱與兩後金柱間為抬梁式結構,前後金柱間為五架月梁月梁兩端有梁眉,下設丁頭拱。五架樑上立兩蜀柱即前後金蜀柱,蜀柱為梭柱形式,兩蜀柱下分別有一平盤斗,蜀柱上承前後上金檁。前金蜀柱與前金柱間及後金蜀柱與後金柱間都有一小月梁相連,以穩定兩蜀柱。兩蜀柱間為三架梁,三架梁穿過兩蜀柱並出頭,出頭部分做雲頭樣式,三架樑上再立一蜀柱,該蜀柱即為脊蜀柱,也是梭柱形式,下端做成鷹嘴形式並咬住三架梁,上承脊檁,兩旁分別裝有一叉手支於二金蜀柱頂部,用以穩定脊蜀柱。
明間開間方向,相對應的前後金蜀柱間為月梁連線.該月梁與享堂其他月梁做法相同,月樑上中間位置為一斗三升拱,斗拱上承前後上金檁,上為上金檁。相對應的脊蜀柱間也是月梁連線,樑上也有包袱錦彩繪,月樑上為脊枋,枋上脊檁。所有檁條上皆設有椽椀木,以固定屋椽。明間後金柱間為直枋相連,柱上端為後金檁,檁下設後金枋,從後金枋和下面兩道直枋上遺留榫眼可以推斷,原枋間應有裝飾夾堂板,從下至上第一道枋下部所留榫眼以及後金柱底端榫眼遺痕上不難看出,該部位原設有屏門,下設地袱石和木下檻,現已全毀。而從下至上第二道枋背面可以看到枋上遺留一段破損的椽椀木,結合明間後金柱和後下金柱間的空間結構,可以看出,原結構該部位應有一卷棚軒。再從南北後金柱與後下金柱間上部穿插枋位置、形狀,以及結合南北次間該部位結構可以推斷,僅明間設有卷棚軒。由於明間南面後下金柱現已缺失,導致與之相連的南北後下金柱間的另一軒椽椽椀木及其他構件全毀。
南北次間為穿斗式梁架結構,前金柱、脊柱及後金柱間自下而上有三道直枋,下面二道枋穿過後金柱並連線後下金柱,後金柱與後下金柱間第三道枋則做成月梁形式。前金柱與脊柱,後金柱與脊柱間第三道亦為雙步梁,兩雙步樑上各立一蜀柱,下置平盤斗,該蜀柱與明間前後金蜀柱形制規格相同.亦為次間前金蜀柱和後金蜀柱。兩蜀柱與脊柱間也有上下兩道枋,該枋稱為單步梁,上一單步梁做成月梁形式,分別穿過兩蜀柱並出挑,出挑部分做成雲頭狀。前金柱與前金蜀柱間,以及後金柱與後金蜀柱間各有一相連,以穩定兩蜀柱,該枋亦做成月梁形式,脊柱與金蜀柱頂部之間各裝有一叉手。次間前、後金蜀柱,脊柱與明間前、後金蜀柱及脊蜀柱間也做成月梁相連,月梁形式與明間相同,不同的是因為次間開間小於明間,故次間金蜀柱與明間金蜀柱間月樑上未做一斗三升,並且次間脊柱與明間脊蜀柱間月樑上沒有脊枋,月樑上也沒有彩繪,而是直接緊貼月樑上部做一脊檁。兩次間後金柱間是一月梁連線,這與明間兩道直枋相連結構有所不同。次間後下金柱間有兩道直枋,因為明間南面後下金柱缺失,所以南次間該部位直枋亦毀。南北次間前金柱至後金柱距地面3.4米處裝有蝴蝶木,而脊柱距地面5米處又增設一蝴蝶木,享堂立柱上的蝴蝶木只用作裝飾,並無連線其他構件。
享堂南北梢間開間較小,實為邊廊,兩梢間除前檐步“人”字軒結構尚存外.邊貼列柱全部缺失。梢間各檁條于山牆位置皆為懸挑,現狀中部分檁下替木尚存,檁端下部遺留原立柱榫眼。由於享堂後檐六根檐柱全部缺失,以至各後下金柱與檐柱間穿插枋及各檐柱之間的連線結構全部損毀,現只遺留下各檐柱柱磉石。
享堂明間和兩次間前檐步“人”字軒軒脊至享堂脊檁之上設有草架,從每根前金柱頂部立一短柱即草金柱,柱上為草金檁,草金柱與脊柱間架一直枋,枋上立短柱為草脊柱,草脊柱兩旁各有一簡單叉手支於草金柱和脊柱頂部。各草金柱間加設順身串,各草脊柱間加設順脊串,由於明間開間較大,順身串用料偏小,所以中間又加設二支撐。
享堂屋面為青瓦,做立瓦正脊,檐口有花邊瓦、勾頭瓦和滴水瓦,現屋面瓦破損缺失嚴重。
後進廡廊
享堂南北梢間後檐屋面向後延伸至寢堂廊牆形成後廡廊。現狀中兩側廡廊已全毀,廊牆亦破損嚴重,牆中開設的門洞現已封閉,現南北兩側山牆上原廡廊屋脊痕跡依稀可見,與原廡廊立柱相對應位置山牆上的鐵牽尚存,南面山牆開設一側門,廡廊三合土地面亦破損嚴重。
後進天井
享堂和寢堂以及兩側廡廊合圍形成後天井。後天井現狀破損嚴重,天井鋪地全毀,階沿石也嚴重缺失,天井中間堆放有破舊磚瓦以及該祠破損糟朽的部分梁枋構件,四周滑落的泥土已嚴重堵塞天井排水溝。天井中間通向寢堂的石台階尚在,但台階踏步石板均鬆動移位,有待整修。
寢堂
整座寢堂木構架已全毀,現存方磚鋪地和石柱礎以及後金柱柱礎間石地袱。鋪地方磚保存較好,部分有破損,石柱礎除了明間南面前金柱柱礎缺失,其他柱礎都保存完好。因為鋪地方磚長期日曬雨淋,表面已有風化現象。
文物遺存
2014年,村民許金平將保存數十年的明代“敦睦堂”匾額捐贈於歙縣許氏宗祠。
歷史文化
許氏家族歷史
據許氏族譜載,唐末吏部尚書許儒因朱溫篡位,剿之不利,為避戰禍,便攜父自雍州(今陝西)南下江南,初入歙州黃墩,卻因此地亦多難民,人多姓雜,矛盾叢生,勢難久居,便請術士為子孫挑選宜居之地,得饒、歙二州四地,分別為楊(婺源楊村)、洺(饒州樂平洺口)、昉(歙縣昉源)、董(休寧董源),後世遂逐一遷之。昉溪為新安江上游水源,該處地勢肥沃,在許氏遷入前,便有楊、金、顏、詹、任、石、侯等姓氏在此居住,時名“昉源”。許氏遷入後,日益興旺,反客為主,最終將村名改為“許村”,並與歙南吳氏南北相望。許儒作為許村許氏族譜上的一世祖,育有四子,分別為知柔、知稠、知善、知節。其中次子許知稠便是遷往歙北昉源(今許村)的一支,其餘三子分別遷往另外三地。
文物價值
歙縣許氏宗祠是徽州地區保存較完整的明代木結構建築遺存,其建築和裝飾有較強的地方特色,彩繪雕刻題材豐富,具有較高的歷史價值和藝術欣賞和研究價值。
保護措施
旅遊信息
地理位置
交通信息
自駕:自安徽省黃山市歙縣人民政府開車前往歙縣許氏宗祠,路程約43千米,用時約57分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