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子地台,又稱為揚子準地台,是和華北地台相對應的中國南方前寒武紀克拉通。揚子地台因長江幹流(又稱揚子江)縱貫全區而得名,其在晉寧運動形成基底。揚子地台範圍包括川、黔、滇、鄂、湘等省的大部分地區,陝南和桂北地區,以及長江下游的皖、蘇兩省部分地區。地台的邊緣有一些山脈環繞,如北側的米倉山和大巴山,東側的武陵山,西北緣的龍門山等。
出露地表的地台基底岩系多為元古宙的變質岩,變質年年齡17億~23億年。繼承鋯石年齡和地球物理資料提示下伏有更老岩系。約8億年前後發生的晉寧運動形成了揚子地台的統一基底。新元古代為地台早期裂陷階段,南華紀起出現廣布全地台的海相沉積蓋層,並且含冰磧層。這裡的海相沉積總體上一直延續到中三疊世。在二疊紀中期,地台西部有大規模的玄武岩噴溢。三疊世印支運動使海水撤出地台。長江下游部分與華北地台東部一起轉變成亞洲東部活動大陸邊緣的一部分。西部的四川盆地保持穩定狀態。揚子地台是全國最主要的磷礦分布區,四川西昌地區的釩鈦磁鐵礦和雲南銅、錫礦和長江中下游的銅、鐵等金屬礦床在全國具有重要地位。
基本介紹
基底演化
蓋層沉積
相關書籍
簡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