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說內容
地槽-地台說認為,地殼運動方式以垂直運動占主要地位。根據地殼各個地區在升降運動、沉積建造、構造變動、岩漿活動、變質作用等方面的差異,槽台說把地殼劃分為相對活動的地槽區和相對穩定的地台區,以及介於其間的過渡區。地槽經過發展也可以轉變為地台。該學說對褶皺山脈的演化過程及展布規律、地殼演化階段、成礦作用方式及過程等,都作出了有根據的解釋,但對地殼的水平移動,特別是水平錯動,缺少充分的解釋。其整個觀點是固定論的,即地殼各部分的相對和絕對的地理位置從地殼形成以來基本保持不變,這和20世紀60年代以來的活動論觀點恰好相反。而且,該學說只是根據大陸殼的各種地質資料綜合分析得出的認識,缺少大洋殼的材料及其發展情況的論證,因此,該學說不像板塊構造說那樣具有全球構造的觀點。
地槽
地殼上的強烈構造活動帶。地槽地台學說中地槽與穩定的
克拉通或
地台構成地殼的兩種基本構造單元。曾譯為地向斜。
地槽是地殼上最活動的構造帶,其特徵表現在:①形態上呈長條狀分布於大陸邊緣或兩個大陸之間,長度可上千公里,寬可達數百公里。在地槽發展的晚期,劇烈的造山運動使地槽褶皺成山。世界上一些著名的
造山帶,如阿巴拉契亞、阿爾卑斯、安第斯、喜馬拉雅、秦嶺-崑崙等,其前身都是地槽。②特定的沉積建造和建造序列。如硬砂岩建造、矽質-火山岩建造、
復理石建造、
磨拉石建造等。其沉積物成熟度低,厚度變化劇烈,空間上往往成楔狀體或凸鏡狀體。③廣泛強烈的
岩漿活動。一般規律是早期海底細碧-角斑質火山噴發,中期中、酸性深成活動,晚期高位切割型花崗岩到後期大陸溢流玄武岩。④構造變形強烈。以遍布的緊閉線形褶皺和多層次逆沖-推覆構造區別於地台的近水平產狀地層或斷續的短軸褶皺。⑤受造山運動強烈擠壓和熱影響發生大規模區域
變質作用。⑥具有成礦專屬性,如與中酸性侵入活動有關的銅、鐵、鎢、鎢鉬礦,與基性、超基性岩有關的鉻、鎳礦,以及稀有金屬礦等。⑦地球物理場具有呈條帶狀分布的重力和磁異常以及高熱流值的地熱分布。
地台
大陸上自形成以來未再遭受褶皺變形的穩定地區。又稱陸台。1885年由E.修斯提出。在地槽地台學說中,地台是與
地槽相對應的地殼穩定構造單元,以含有未變質的沉積蓋層區別於
地盾。
結構
地台具有雙層結構,由上、下兩個
構造層構成。下構造層稱基底,由前震旦紀或
前寒武紀的巨厚
沉積岩系與火山岩組成,構造複雜,常伴有深成岩侵入及廣泛的
變質作用、混合岩化作用和花崗岩化作用,從而使沉積岩與火山岩受到大面積的中、深變質作用,也稱結晶基底。如果變質程度淺,混合岩化作用和花崗岩化作用不發育,沉積岩與火山岩只表現出複雜的
褶皺、斷裂,則稱褶皺基底。基底岩石建造序列屬地槽型。上構造層稱蓋層,由
震旦紀或
寒武紀以來的沉積岩系組成,其厚度一般不超過1000~2000米,具有反映地殼較為穩定的條件下形成的地台型建造序列。蓋層與基底以角度不整合接觸(見
不整合)。
特徵
①形態上呈等軸狀,面積一般超過數十萬平方公里,非洲地台達2000萬平方公里,地貌反差小;②沉積建造多由高成熟度、分選良好的淺海或陸相地層組成,厚度不大但分布廣泛,地層成席狀體,對比性良好,有石英砂岩建造、鋁土-鐵質建造、碳酸鹽建造等;③
岩漿活動微弱,以大面積的陸相溢流玄武岩為特徵,如西伯利亞通古斯暗色岩、揚子地台的峨眉山玄武岩等;④構造變形弱,多發育短軸背斜和盆地;⑤蓋層未經受區域變質作用;⑥盛產
石油、
煤等能源和其他沉積礦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