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復理石
- 外文名: flysch
- 屬於:海相沉積岩套
- 特徵:單層薄,而累積厚度大
主要特徵,學術爭議,
主要特徵
具多次重複性韻律層理,每一韻律層都包含由砂岩到泥質岩的順序規律;單個韻律層厚度不大,但總厚度巨大;岩石類型單一 ,主要為砂岩和粘土岩,其次為灰岩,礫岩少見;象形印痕 、波痕發育,化石罕見。另外,還認為復理石是深海濁流沉積作用的產物,但濁積岩並不都限於有復理石韻律。
復理石的確定,對探討構造與古地理環境具有重要意義。復理石曾被評論為當然是造山前的,而復理石的巨大厚度說明復理石的沉積必然是和活躍的沉降作用是同期的。砂岩、頁岩互層的成因長期被解釋為垂直的構造運動。直到50年代濁流學說興起後才得出濁流可將砂等較粗物質帶入深水環境中的新概念,但對泥質頁岩仍認為是深入性細泥質沉積。
其後,逐漸證明泥質沉積物亦多屬濁流尾部沉積物,只有少量遠洋或半遠洋頁岩薄夾層。復理石形成於一定構造帶和構造階段,受構造活動控制。現代板塊構造學說興起後,又把復理石分為兩類。①活動大陸邊緣型。這一類型比較典型,常發育碎屑質復理石。它又分為砂岩中多火山物質、石英碎屑含量較低的島弧型或弧後盆地沉積形成的復理石和砂岩中缺少火山物質的安第斯型復理石。②被動大陸邊緣型。常為碳酸鹽質復理石和富石英砂的陸源碎屑質復理石。按板塊學說還常把野復理石定為一種混雜沉積岩,而強調其構造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