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地台區

大陸地台區

是傳統上的一級大地構造單元,地台的標準結構包括古老的變質基底及其上的沉積蓋層。多數變質基底形成於古元古代末,有的形成於新元古代,形成後長期處於構造穩定狀態。地台區內長期相對上升,未接受蓋層沉積的部分稱為地盾。相對下降受陸表海、陸架海侵漫,接受沉積的部分稱陸架或狹義的台地。在地台區形成前已固結的元古宙活動帶稱古褶帶。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大陸地台區
  • 外文名:continental platform
  • 學科:構造地質學
  • 形成時間:古元古代晚期
地槽—地台學說,地台區,

地槽—地台學說

地槽—地台學說,簡稱槽台學說。它主要是在用地質學方法研究大陸地殼的基礎上形成的。它把大陸地殼劃分為地槽和地台這兩種性質不同的構造單元,地槽是地殼上構造極不穩定的地區,地台是地殼上相對穩定的地區。槽台學說,就是研究地槽和地台的特徵及其發生、發展歷史,以及在地殼演變中兩者間的相互關係。該學說是於19世紀中葉首先在北美和西歐建.江起來的,後來才陸續傳播到蘇聯、中國和其他國家,並有了進一步發展。許多學者對槽台學說的發展做出過重要貢獻。直至29世紀中葉的100年間,該學說在大地構造學領域一直占據主導地位,其學術思想對地質科學各個方面都有深刻的影響,故一般被認為是傳統的大地構造學說。
自20世紀60年代洋底擴張、板塊構造等學說興起以後,許多地質學家又都積極地對;板塊構造學進行研究,並運用板塊構造學說的理論,對地槽和地台的概念進行新的解髯。特別有的學者,把地槽的造山褶皺帶與板塊的碰撞帶有機地結合起來,進一步闡明地槽的起源、演化和造山褶皺帶的形成機制,給槽台學說賦予了新的生命力,並使其得到新的發展。

地台區

1. 中朝準地台
中朝準地台,包括秦嶺以北的整個華北、東北南部、渤海、北黃海以及朝鮮北部,總體呈三角形,並以深斷裂與相鄰單元分界。北以阿拉善北緣深斷裂和內蒙地軸北緣深斯裂為界,與天山一興安地槽褶皺區相鄰,南以秦嶺地軸北緣深斷裂和確山一肥東深斷裂為界,與秦嶺褶皺系分開,東以郯城一廬江和嘉山一響水深斷裂為界,與揚子準地台相隔。
中朝準地台是我國最老的地台,最初的陸核可能形成於距今3000百萬年前,後經眶·今2500百萬年前的阜平運動就形成河淮等較大的陸核,到距今2000百萬年前的五台運動時主體部分基本固結,最終形成於距今1700百萬年前的中條運動。它的基底固結程度較高,都為深變質岩系。
自中條運動一直到三疊紀,中朝準地台區主要表現為升降運動,發育厚達萬米以上釣蓋層。其中,自中元古代至中奧陶世的沉積,;以淺海碳酸鹽建造為主,除鄂爾多斯西.緣的過渡地帶以外,普遍缺失中或晚奧陶世至早石炭世的沉積,這是中朝準地台的一個十分重要的特點。中、晚石炭世和早二疊世的沉積為濱海相和陸相含煤建造,構成我國最重要的含煤岩系。晚二疊世和早、中三疊世為大規模的內陸盆地沉積,形成一套:陸相紅色建造。
經晚三疊世的印支運動後,中朝準地台也象中國東部其它地區一樣,進入了大陸邊緣活動帶發暖階段,形成鄂爾多斯大型中生代陸相沉積盆地。燕山旋迴期間,:良燕遼、山氛內蒙古等地,有大規模的以中酸性為主的火山噴發和大規模酸性岩漿侵入,蓋層·.發生強烈的褶皺、斷裂,使中朝準地台原有的構造格局發生了根本性的變革,新生代以靳塊升降運動為主,形成著名的汾渭,五原一呼和浩特等斷陷盆地以及巨大的華北一渤梅陸緣盆地,並伴隨有玄武岩漿的噴溢。
2. 揚子準地台
揚子準地台,包括從雲南東部到江蘇的幾乎整個長江流域和南黃海。這是一個晚元古代末揚子旋迴形成的地台。西南以金沙江了紅河深斷裂為界,與三江褶皺系相鄰,西北以龍門山深斷裂為,與松潘一甘孜褶皺系相隔,北以城口一房縣深斷裂和襄樊一廣濟斯裂為界:與秦嶺褶皺系相接,東北以郊城—廬江深斷裂和嘉山一響水深斷裂為界,與中朝準地台相接,東南以南盤江深斷裂,淑浦一四堡深斷裂,以紹興深斷裂為界,與華南褶皺系相隔;構成揚子準地台的元古代基底岩系,都是由深變質或淺變質岩系組成,出露於準地台的邊緣地帶。如西部邊緣康滇地軸上的昆陽群,會理群和康定雜岩,西北邊緣龍門山這的寶興雜岩和彭灌雜岩,漢南鶯咀岩隆起上的坤埡群和漢南雜岩,東南邊緣的冷家溪群,四堡群和板溪群。在地台內部的基底僅見於個別地點,出露露稠很小,如黃陵背斜餉Q2嶺群、神農架的神衣架群,峨眉山的峨眉山花崗岩,以及滇東牛首山和黔東梵淨山地區的板溪群和梵淨山群等。 ·
根據地質和地球物理資料分析,揚子準地台的基底可分為三種基本類型。即川中式、江南式和昆陽式。· 川中式基底位於四川中部、湖北中西部以及南黃海等地。由於大部分地區都被掩埋.在古生代和中、新生代沉積之下,對它的研究還很不夠。從現有的地質資料推斷,屍些人認:為它可能是揚子準地台最老的基底成分,代表了揚子準地台最初階段的古陸核。基底岩石變質深,僵化程度高,從峨眉山花崗岩和黃陵雜豈的同位素年齡數據,以及川中深井的岩芯資料,可以初步肯定這些地帶都經受了晉寧運動和澄江運動及其岩漿活動的強烈作用。
江南式基底位於江南隆起(地軸)及其鄰近地帶。基底僵化程度很低,與蓋層之間呈現過渡式的轉化,基底的形成經歷了兩個階段:早期為冷家溪群、梵淨山群沉積時期的擾地糟階段,後經武陵運動(東安運動)初次褶皺,晚期為板溪群沉積時期的冒地槽階段,後經雪峰運動轉化為地台。
昆陽式基底主要位於雲南東部康滇地軸地區。基底由淺變質岩系組成,僵化程度介於川中式與江南式之間。基底的形成也經歷了兩個階段:早期為大紅山群及其相當地層沉積時期的優地槽階段,晚期為昆陽群沉積時期的冒地槽階段,後經晉寧運動轉化為地台。揚子準地台沉積蓋層發育十分良好,統以外,都廣布全台‘另在上二疊統中,在震旦系至中三疊統中,除掉泥盆系和下石炭發育有陸相和濱海相煤系,在一些地區並有大規模玄武岩漿噴溢。自晚三疊世以來,揚子準地台和中國東部大部分地區一樣,進入了大陸邊緣活動帶發展階段。在此階段中,除地台西部上三疊統有海相和海陸互動相沉積,長江中、下游地區娩白堊世至新生代有幾次短暫的海侵和海泛以外,均為陸相沉積。地台西半部,上三疊統和下侏羅統中發育有含煤建造(部分為含煤磨拉石建造),包括祥雲煤系,須家河煤系、白果灣煤系、一平浪煤系及白田壩組等。地台的東半部,長江下游地區,上侏羅統和上白堊統中發育有大陸火山岩系‘新生代沉積主要分布在地台東半部,為含膏鹽的紅色建造和含油建造。 自晚三疊世以來,揚於準地台共經歷了印支、燕山和喜山三次構造運動,使地台原有的構造面貌經歷了十分強烈的改造。印支運動在地台西部邊緣和下揚於地區影響強烈,龍門山地區形成強烈的褶皺、逆掩,康滇地軸地區發生強烈的中;酸性岩漿活動。燕山運動是古生代以來揚子準地台經受最強烈的十次構造運動,影幟台全區,形成廣琵韻地台蓋層褶皺帶,下揚子地區伴隨有以中酸性為主的強烈岩漿活動。喜馬拉雅運動,使包括四J真1盆地。滇中盆地在內的整個地台西半部全面褶皺、隆起,並使龍門山輾掩構造帶最後定型。與此同時,地台東半部劇烈沉隔使晚燕山;階段已經形成的江衩,蘇北一南黃海盆地進一步發展。
8.塔里木地台
塔里木地台位於天山以南,崑崙山以北,主體為塔里木盆地,呈菱形塊狀。除恩圍邊緣地區出露有前震旦紀變質岩構成的基底和古生代蓋層沉積外,內豁廣大地區被新生代地層覆蓋,固屬揚子旋迴地台。基底為深變質岩系,僵化程度高,在這裡,揚於旋迴末的運動稱為塔里木運動,對形成塔里木地台具有普遍意義,在蓋層中,震旦系至二疊係為海相沉積建造,中,新生界,除上白堊統和下第三系在西部邊緣有海相層以外,都為陸相沉積建造,中生界在多數地區缺失。蓋層經華力西和阿爾卑斯旋迴產生褶皺和斷裂,在華力西旋迴期內部分地區有玄武岩漿溢出。喜馬拉雅運動在本地台上表現的特點不僅為斷裂升降,而且使較老岩層逆掩到第三系之上,第三系形成倒轉褶皺。用板塊構造觀點解釋,可能是由於印度板塊向北擠壓的結果.
9. 南海地台
南海地台包括海南島南端和大部分南海廣大地區,向南一直到南沙群島。這是一個在地質歷史上曾經存在過的古構造單元,基底可能是前寒武紀的結晶岩系,由於受到中生代以來地殼運動的影響,大部分巳沉人南海海底,相當部分洋底已轉化為大洋型地殼,故其大部分今已不復存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