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地槽說(pan geosyncline hypothesis)認為地球原始表面都具有地槽活動性質,稱之為泛地槽。大陸地台是由地槽褶皺硬化形成的。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泛地槽說
- 外文名:pan geosyncline hypothesis
- 學科:構造地質學
- 性質:活動性質
- 術語:地質術語
- 位置:地球原始表面
定義,主要內容,形成過程,發展歷程,
定義
在地槽—地台說出現後受其啟發,一些關於地殼發展規律的構想相繼出現,如泛地槽說、泛地台說等等。泛地槽說認為地球的原始表面全都具有地槽活動性質,是一種泛地槽。地台是由地槽後來褶皺硬化而形成的。泛地台說則與其對立,認為花崗岩質層主要是地球在形成過程中分異出來的,地表先形成統一的地台—泛地台,再經過分裂和斷陷作用形成地槽。
主要內容
泛地槽說認為地台是由地槽褶皺硬化形成的,因此,地槽老於地台,海洋老於大陸。但是根據對前寒武紀地質構造的不斷深入研究,發現地殼的演化並不按照這個模式,前寒武紀早期地殼即已有相對穩定和相對活動之分。
形成過程
原始地球由熔融狀態冷卻時,首先團結的是大陸腹地的中心地塊,繼續冷卻收縮所產生的側壓力集中地加在大陸邊緣,致使地殼彎曲。下彎處形成沉積盆地,上彎處形成山嶽。這是一個漫長的地質過程,在不斷增加的沉積物的重壓下,老岩層連續下沉,其底部在高溫高壓下變得脆弱易斷,斷裂處成為岩漿侵入的通道;其上層則在側壓力擠壓下褶皺,隆起生成山脈。因此,最大的山系都在各大陸邊緣地帶形成。丹納把邊沉積邊下降的狹長盆地稱為“地槽”或“地向斜”,把穹窿稱作“地背斜”。認為地向斜和地背斜的發育是一個長期漸進的過程,而地向斜褶皺生成的山嶽(復向科)和地背斜褶皺生成的山嶽(復地斜)則是一個迅速激變的過程。激變之後的地殼趨於穩定,成為大陸的一部分,在海水侵蝕、流水剝蝕下,其碎屑被運到新的“地槽”中去,在長期漸變中等待下一次激變的來臨。這一次次漸變與激變的交替,導致了大陸面積的擴大。
發展歷程
20世紀初,歐洲學者接受了地槽概念,並根據自己的研究加以補充和發展。法國地質學家奧格(1861-1927)將地殼構造單元劃分為較活動的柔軟地帶—地槽系與較穩定的堅硬地帶—大陸區,從研究大地構造單元的發育史出發,認識褶皺帶分布規律。奧地利的科別爾將只有垂直活動的穩定區域稱為“克拉通”,把強烈褶皺、斷裂、地層倒轉,變質顯著,火山活動頻繁的地帶稱為“造山帶”。把造山帶視為克拉通之間的狹長弱帶。認為造山帶發育經過緩慢下沉的地槽期和褶皺上升的造山期,褶皺山脈形成後便成為大陸克拉通的一部分。法國的貝特朗提出地槽發育史上地槽帶往往經歷了幾次造山期,構成了“造山旋迴”。德國的施蒂勒(1876-1966)將地槽學說推向極致,他在1924年提出的“構造旋迴說”具有廣泛影響。施蒂勒認為,一個構造旋迴經歷了地槽期、造山期、半克拉通期、克拉通期,每期的劃分可以地槽發育中的岩漿活動旋迴為主要依據。並進一步提出“造山幕”概念,確立造山運動中存在突變階段,認為(1)造山勞動中的褶皺與斷裂是全球性突變,具有同時性;(2)幕的時限很短;(3)激烈變動的造山幕與長期寧靜的構造階段相間,因而地殼收縮與褶皺變形具有周期性。推進地槽學說的還有奧地利的休斯(1831-1914)。
在俄國和後來的蘇聯構造地質學界,地槽學說的“統治”維持的時間更長一些,在西方地球科學家普遍接受以板塊構造學說為主體的新全球構造體系的20世紀80年代,以別洛烏索夫為領袖的蘇聯地質學界仍在堅持“泛地槽說”,認為在全部地球史中,地台面積的擴大和地槽面積的減少,是地殼發展的一般規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