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台(地質學名詞)

地台(地質學名詞)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地台是指大陸上自形成以後未再遭受強烈褶皺的穩定地區。曾稱陸台。1885年由E.修斯提出。在地槽地台學說中,地台是與地槽相對應的地殼穩定構造單元,以含有未變質的沉積蓋層區別於地盾。地台具有雙層結構,即由基底和蓋層構成。基底由前震旦紀或前寒武紀的巨厚已變質的沉積岩系與火山岩組成,構造複雜,一般遭受過較強的區域變質作用。基底岩石建造序列屬地槽型。蓋層由震旦紀或寒武紀以來的沉積岩系組成,其厚度一般不超過1000~2000米,未經受區域變質作用。其沉積物組成地台型建造序列。蓋層與基底以角度不整合接觸。

特徵,單元劃分,

特徵

地台的主要特徵有:①形態上呈等軸狀,面積一般超過數十萬平方千米,地貌反差小。②沉積建造多由高成熟度、分選良好的淺海或陸相地層組成,厚度不大但分布廣泛,地層成席狀體,對比性良好,有石英砂岩建造、粘土鐵質建造、碳酸鹽建造等。③岩漿活動微弱,以大面積的陸相溢流玄武岩為特徵。④構造變形弱,多發育短軸背斜和盆地;⑤盛產石油、煤等能源和其他沉積礦產。

單元劃分

地台根據沉積蓋層的有無、厚薄的不同,內部活動性,分為:地盾、地軸、台背斜(台隆)、台向斜(台坳)和台褶帶等二級構造單元。
地台
地盾,地台相對穩定的部分,長期處於上隆,沒有或很少有沉積蓋層。前寒武紀變質基底大面積出露,周緣被有蓋層的地台所環繞,平面形態呈盾狀。在長期的地質歷史中,地盾輪廓變化不大,區內地勢起伏較小,由於地盾上出露的岩層都屬太古宙和元古宙,對它的研究可發掘出早期地球演化歷史的寶貴信息。
地軸,地台相對活動性較大的部分,長期處於相對上隆,沒有或很少有沉積蓋層,前寒武紀變質基底廣泛出露,平面形態呈軸狀,區內斷裂、岩漿活動較強烈,地軸的構造位置與地盾一致,所不同的是它具有長條形的輪廓。
台背斜(台隆),又稱陸背斜,是地台上的二級正向構造單元,由於長期隆起,在台背斜的頂部各時代的沉積厚度往往變薄,且沉積間斷較多。和相鄰台向斜中同時代完整的岩系和沉積組合相比,這裡的地層常常有所缺失。台背斜總體上呈寬闊而平緩的隆起構造,平面上通常呈不規則的圓形或橢圓形,它所占據的面積一般稍小於台向斜,台背斜的內部構造常由一些大型寬緩複式背斜和向斜組成。
台向斜(台坳),又稱台陸向斜,是地台上的二級負向構造單元,直徑由數千米至數千千米,台向斜是地台上的相對坳陷區,沉積蓋層厚度較大,但褶皺寬緩,總體構成一個巨型向斜,岩漿活動和變質作用都很微弱。
台褶帶,是地台上的二級構造單元,是地台內部長條形、活動性較大的地帶。台褶帶在發展歷史中,早期以強烈坳陷、接受巨厚沉積為特徵,有的還伴有火山噴發,後期發生過比較強烈的構造變形,形成過渡型的褶皺,有時還伴有中、酸性岩漿侵入。與地槽相比,台褶帶未經歷旋迴。這類構造單元的出現,是我國地台活動性增強的具體表現之一。台褶帶形成有兩種情況:一是與地軸或台背斜相伴生,它的不斷下降與相鄰單元的不斷隆起相對應,另一類位於地台邊緣,因受相鄰地槽的強烈坳陷影響所致。
按照褶皺基底的形成時代,地台可劃分為古老地台和年輕地台兩類,前者指地台的基底在前寒武紀時已經形成。但是由於年輕地台基底形成時代晚,蓋層相對不發育,有些甚至還未出現蓋層(如喜馬拉雅),在中國稱之為褶皺帶,地台這一術語只用於古老地台。
地槽地台學說認為地殼的演化規律是由活動轉化為穩定,世界各地的地槽不斷回返成為地台就體現了這種演化。但是中國的許多地台在古生代的穩定階段以後,中、新生代期間重又活化。地台活化地窪學說等理論就是試圖解釋這些現象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