捷地分洪閘

捷地分洪閘

捷地分洪閘,也稱捷地減河分洪閘等。是海河南運河向捷地減河分洪的控制工程,同時擔負著向捷地減河下游黃驊等地輸水任務。始建於明弘治三年,經歷了多次改造。

捷地分洪閘在1963年汛期以及引黃濟津和引黃引岳濟津期間,對於保證捷地以下南運河的安全行洪特別是冬季輸水起到“太平門”的作用,效益非常顯著。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捷地分洪閘
  • 別名:捷地泄洪閘
  • 地址:河南省滄州市南捷地回族鄉捷地村
  • 控制河流:海河南運河分洪道捷地減河
  • 建設時間:1933年、2000年
工程背景,工程概況,工程建設,除險加固,工程效益,工程管理,

工程背景

捷地分洪閘在水利位置捷地分洪閘在水利位置
捷地分洪閘,位於河北省滄州市捷地減河的始端,即南運河向東分洪口的位置。捷地減河,從河南省滄州市南捷地回族鄉捷地村的捷地進洪閘開始,到黃驊市歧口南高塵頭村的新防潮閘止,長約83(83.53)公里。跨黃驊、滄縣、滄州市新華區、滄州開發區等地。捷地減河,初建時的使用就是主要承擔排泄南運河一部分的洪水。為滄州市的市級分洪河道。
京杭大運河——南運河“滄州段”北起青縣李又屯村,南至吳橋第六屯,流經青縣、滄縣、滄州市區、泊頭、南皮、東光、吳橋,全長253公里,滄州是京杭大運河流經的20個城市中里程最長的城市。占京杭大運河總長的七分之一。滄州段運河當時稱為御河或衛河,清代以後,稱為南運河。南運河起自山東省德州市四女寺樞紐,由南向北經我省衡水市、滄州市的十一個縣(市、區),於天津市靜海縣十一堡與子牙河匯流後經海河入海。

工程概況

分洪閘水利建築分布示意圖分洪閘水利建築分布示意圖
捷地分洪閘,位於河北省滄縣捷地鎮西南,由130米的引河與南運河右岸相連線。明弘治三年(1490年)開挖捷地減河時,在減河上口建橋設閘。清雍正四年(1726年)重開減河時,建五孔閘,總寬28米。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將閘改為滾水壩,並將壩頂高程降低0.40米。嘉慶十二年(1807年),又將壩頂提高0.73米。1911年,將壩改成溢流堰。1933年,將溢流堰改成八孔閘(即現捷地閘)。由於年代久遠已不再運用,只作為文物進行保管,原有兩閘的泄洪任務由新建泄洪閘一閘負擔。
舊閘(分洪閘)舊閘(分洪閘)
2000年,新泄洪閘為孔式涵洞閘。閘門為潛孔式,寬4.4米、高4.4米,後接8.3米長涵洞,中孔寬4.7米,邊孔寬4.55米,底高程4.95米,設計流量150立方米/秒。拆除原消力池,新建鋼筋混凝土消力池,池寬18米,長19.5米、深1米,底板厚0.65米。

工程建設

捷地分洪口門是一古老建築,隨著時代的變遷,經歷了多次改造,它始建於明弘治三年,當時為滾水壩,清雍正四年挑通捷地減河,設立閘口。清宣統三年將閘壩改建成溢流堰。1933年,重建分洪閘。1963年大水後,於1964年進行了規模較大的工程維修:修補海漫,拋石護沖坑,閘上下游塊石護坡,更換閘門,改建工作橋面。
電站閘位於分洪閘上游的右側,1958年由滄州專署水利局設計、滄縣水利局負責施工。修建的捷地公社水電站,竣工後交河北省滄縣電力局管理。

除險加固

南運河捷地八孔泄水閘原為木結構閘門,六孔發電洞閘原為鋼結構閘門。這十四孔閘門經過三十多年的運用已老化,漏水嚴重,南運河河務處於1992年8月完成了閘門改建設計,河北省廳以冀水規設(1995)54號《關於捷地樞紐閘門改建設計的批覆》批准了捷地樞紐閘門改建工程設計。經過議標,八扇泄水閘和六扇發電洞閘的閘門更換維修工程由滄州水利工程處水工結構廠中標承修。閘門改建工程於1995年9月1日動工,10月30日竣工,共完成閘門改建工程量14扇重15.4噸。

工程效益

作為為引黃濟津的分水口門,捷地分洪閘保證了滄州市的防洪安全。在南水北調東線工程實施後,該閘還負擔地運河向捷地減河兩岸的黃驊市、南大港農場、中捷農場和滄縣東部地區輸水的任務。
此閘在20世紀50年代、1963年汛期以及80年代引黃引岳濟津期間,對保證捷地以下南運河安全行洪和冬季輸水起到“太平門”作用,效益顯著。捷地閘建國後經歷了1955年、1963年兩次大洪水。1955年9月分洪閘最大泄量為266立方米/秒,相應閘前水位12.89米;1963年8月,下泄流量190立方米/秒,相應閘前水位12.02米。 

工程管理

1958年由滄州專署水利局設計,滄縣水利局施工,竣工後交滄縣電力局管理。1963年6月,滄州專署水利局將該閘移交給河北省南運河管理局管理,1964年以後電站廢棄,涵洞交河北省南運河河務管理處管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