捷地樞紐

捷地樞紐

捷地樞紐,是海河南運河向捷地減河分洪的控制工程,同時擔負著向捷地減河下游黃驊等地輸水任務,該樞紐由分洪閘和電站閘(2000年改建為泄洪閘)組成。始建於明弘治三年,經歷了多次改造。

捷地分洪閘在1963年汛期以及引黃濟津和引黃引岳濟津期間,對於保證捷地以下南運河的安全行洪特別是冬季輸水起到“太平門”的作用,效益非常顯著。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捷地樞紐
  • 地址:河南省滄州市南捷地回族鄉捷地村
  • 控制河流:海河南運河分洪道捷地減河
  • 建設時間:1933年、2000年
工程背景,工程概況,分洪閘,電站閘,泄洪閘,設計標準,工程建設,工程效益,工程管理,旅遊開發,

工程背景

捷地分洪閘在水利位置捷地分洪閘在水利位置
捷地樞紐,位於捷地減河的始端,即南運河向東分洪口的位置。
捷地減河,又名磚河或南減河,為南運河的主要分洪河道,開挖於明朝弘治三年,挖捷地減河時,在減河上口建橋設閘。從河南省滄州市南捷地回族鄉捷地村的捷地進洪閘開始,到黃驊市歧口南高塵頭村的新防潮閘止,長約83(83.53)公里。跨黃驊、滄縣、滄州市新華區、滄州開發區等地。捷地減河,初建時的使用就是主要承擔排泄南運河一部分的洪水。為滄州市的市級分洪河道。
京杭大運河——南運河“滄州段”北起青縣李又屯村,南至吳橋第六屯,流經青縣、滄縣、滄州市區、泊頭、南皮、東光、吳橋,全長253公里,滄州是京杭大運河流經的20個城市中里程最長的城市。占京杭大運河總長的七分之一。滄州段運河當時稱為御河或衛河,清代以後,稱為南運河。南運河起自山東省德州市四女寺樞紐,由南向北經我省衡水市、滄州市的十一個縣(市、區),於天津市靜海縣十一堡與子牙河匯流後經海河入海。
明清時代,京杭大運河不僅是國家的交通要道,更是經濟命脈。清廷多次出台疏浚方案。明弘治三年, 捷地決口處修建滾水壩,下挖減河。清雍正年間。減河因河道規模小,且處於低洼地帶,沿河田地莊稼屢遭水淹,河道自然而然地堵塞了。雍正三年,南運河決口十三處。皇帝派人開挖捷地減河,分泄水勢,但沒有獲得預期的成功,南運河依然泛濫成災。1781年,乾隆下詔“又添石海漫坦坡等工”,捷地減河的問題再次得到根治。後人為紀念乾隆視察捷地河工而立“乾隆碑”,上面刻著乾隆這次興濟捷地之行的詩句。清宣統三年將閘壩改建成溢流堰。1933年,重建分洪閘。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進行了一系列修繕、增建工程,使捷地減河分洪效益更加明顯

工程概況

分洪閘水利建築分布示意圖分洪閘水利建築分布示意圖
捷地樞紐,系南運河向捷地減河分洪的控制性工程,位於滄縣捷地鎮西南, 由分洪閘和電站閘(也稱電站涵洞,2006年拆除重建為泄洪閘)組成。分洪閘1933 年修建, 共8 孔, 每孔淨寬2. 65 m , 閘底高程8. 05 米。

分洪閘

舊閘(分洪閘)舊閘(分洪閘)
分洪閘,由130米的引河與南運河右岸相連線。1933年,華北水利委員會將溢流堰改成八孔閘(即現捷地分洪閘)。這些啟閉機設備,為齒條式電動手搖兩用,是1933年出產於德國的西門子產品。1995年汛期前,八扇木閘門全部更換為鋼閘門,使用到21世紀初。由於年代久遠已不再運用,2005年5月,經河北省水利廳批准,在分洪閘上游引洪道上填築擋水堤,分洪閘不再行洪,作為歷史文物保護起來。

電站閘

電站涵洞(發電洞閘、電站閘),位於分洪閘上游的右側,為六孔鋼結構閘門。建於1958年,共6 孔, 每孔淨寬2. 3米、高2. 5米,閘底高程5. 86米。1964 年以後,由於南運河來水無保證, 電站廢棄,發電機、水輪機和電站廠房先後被拆除。作為引黃濟津工程的“安全口門”,2000年引黃濟津前,為使兩閘聯合泄水,以達到增加捷地樞紐泄量的目的,由滄州市水利工程處對電站涵洞尾部進行了改建。2001年10月31日開工,2002年6月28日全部完成。2005年拆除。
新閘(泄洪閘,原電站閘)新閘(泄洪閘,原電站閘)

泄洪閘

泄洪閘,系2005年5月在原電站閘原址上開工建造的,2006年7月投入運行,為中型水閘,設計流量為150立方米/秒,設計閘上水位11.49米,閘下水位11.01米。共3孔,每孔淨寬4.4米,高4.4米,閘底板高程5.86米,間門為平板鋼閘門,啟閉機為QP-2×125KN固定卷揚式啟閉機。

設計標準

南運河300立方米/秒 流量下,捷地閘分流180立方米/秒,捷地以下南運河行洪120立方米/秒, 捷地閘閘上設計水位為11. 49米,閘下設計水位11. 01 米。校核工況水位:南運河300立方米/秒流量下, 捷地閘分流180立方米/秒,考慮到下游北陳屯樞紐有節制抬高水位的狀態,捷地閘上游設計水位為 11. 86米,閘下設計水位為 11.01米。根據《中國地震烈度區劃圖(19902河北地區) 》確定本地區基本地震烈度為Î 度。

工程建設

捷地分洪口門是一古老建築,隨著時代的變遷,經歷了多次改造,它始建於明弘治三年年(1490年),在減河上口建橋設閘。清雍正四年(1726年)重開減河時,建五孔閘,總寬28米。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將閘改為滾水壩,並將壩頂高程降低0.40米。嘉慶十二年(1807年),又將壩頂提高0.73米。宣統三年(1911年),將壩改成溢流堰。1933年,重建分洪閘。1963年大水,1964年進行了規模較大的工程維修:修補海漫,拋石護沖坑,閘上下游塊石護坡,更換閘門,改建工作橋面。
電站閘,1958年由滄州專署水利局設計、滄縣水利局負責施工。為充分發揮引黃濟津捷地樞紐“安全口門”的作用,於2000年9月對捷地電站閘尾水閘尾部進行了改建,以解決電站閘的阻水問題,以達到增大捷地樞紐泄量的目的。拆除原電站廊道及尾水洞,與捷地分洪閘聯合運用,以增強過水能力。同時,將5個電站尾洞之間的隔牆拆除之後,改建了消力池,補做了溢流堰,改建了海漫及下游擋土牆按南運河遇設計洪水300立方米/秒,捷地減河分洪180立方米/秒時,電站閘泄水能力為84.2立方米/秒。該工程由河北省南運河河務管理處設計室設計,河北省滄州市滄縣橋涵工程公司承建。

工程效益

作為為引黃濟津的分水口門,捷地樞紐在1950年代、1963年汛期以及1980年代引黃引岳濟津期間,對保證捷地以下南運河安全行洪和冬季輸水起到“太平門”作用,保證了滄州市的防洪安全。效益顯著。捷地閘建國後經歷了1955年、1963年兩次大洪水。1955年9月分洪閘最大泄量為266立方米/秒,相應閘前水位12.89米;1963年8月,下泄流量190立方米/秒,相應閘前水位12.02米。
在南水北調東線工程實施後,該閘還負擔地運河向捷地減河兩岸的黃驊市、南大港農場、中捷農場和滄縣東部地區輸水的任務。 

工程管理

1958年由滄州專署水利局設計,滄縣水利局施工,竣工後交滄縣電力局管理。1963年6月,滄州專署水利局將該閘移交給河北省南運河管理局管理,1964年以後電站廢棄,涵洞交河北省南運河河務管理處管理。下設捷地閘管理所,管理上述兩項工程建築。

旅遊開發

御碑苑”景區御碑苑”景區
2010年代開始,捷地閘管理所在捷地樞紐基礎上,建設 “御碑苑”景區。御碑苑景區,有“三廊”,分別是:作家廊、歷史長廊和大運河碑廊;景區有“三園”,分別是:憲示碑園、垂釣園、治水園;景區範圍內的兩條河流分別是古運河和捷地減河;兩閘分別是捷地分洪閘和捷地閘。
作家廊,於2006年建成完工。它由著名作家廊、滄州作家牆和歷史名人牆三部分組成。
歷史長廊,是御碑苑景區的維形,共有碑帖16塊,主要反映了大運河和捷地減河的歷史概況和人文典故。
大運河碑廊是由乾隆下江南乘坐的龍船的靈感建造的,廊中的乾隆碑為乾隆親筆題詞,此處為景區最大看點。
憲示碑園建於2003年,因立有憲示碑而得名。憲示碑是一塊告示碑,碑文上主要寫的是針對捷地樞紐水利工程的一些管理規定和保護條例。治水園中央矗立著大禹的塑像。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