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續性痛

持續性痛是由於機體組織受到各種損害刺激而產生的感覺,往往促使機體避開這些損害,因而是機體的一種警示信號,具有保護作用。但是,持久而強烈的疼痛會造成生理功能的紊亂,甚至休克等後果。 任何形式的刺激(物理的或化學的),達到一定強度都能引起疼痛。

原理,分類,疼痛部位,發作表現,性質及強度,疼痛本身的特性,

原理

各種形式的超強刺激都可引起組織細胞釋放出某些化學物質,稱為致痛物,包括:乙醯膽鹼5-羥色胺組胺、緩激肽及多肽類、鉀離子、氫離子,以及組織損傷時釋放的酸性代謝產物等;前列腺素E1也已被證明可提高組織對疼痛的敏感性而致疼痛。致痛物直接作用於神經末梢的痛覺感受器,產生衝動經過不同的傳入神經到達脊髓的後根神經節細胞,並沿脊髓丘腦側束,經內囊傳至大腦皮質中央後回的第一感覺區,而引起有定位的痛覺。頭面部的刺激主要由三叉神經感覺支傳入;內臟的痛覺主要由交感神經傳入;食管和氣管的痛覺則由迷走神經乾的傳入神經上傳。
持續性痛持續性痛

分類

(1)皮膚痛:常為機械(戳刺、切割、擠壓等)的、化學的和溫度的因素刺激皮膚而產生,為體表疼痛,具有定位明確;皮膚痛可有"雙重痛感"的特徵。雙重痛感:是指皮膚受刺激後,首先產生尖銳的刺痛(快痛、銳痛),經1-2s後出現燒灼樣痛(慢痛、鈍痛)的現象,是由不同的神經纖維傳導所致。
(2)內臟痛:內臟對牽拉、缺血、痙攣和炎症等比較敏感,引起內臟痛的刺激是:突然的牽拉、擴張、痙攣,急性缺血、化學刺激、炎症,和摩擦、壓力等機械性刺激等。內臟痛的痛覺位於深部,發生緩慢而持久,定位、邊緣常不準確,無"雙重痛感";常表現為鈍痛、酸痛、燒灼樣痛或絞痛等性質。當病變累及胸膜或腹膜時,還可以在相應的脊髓神經節段的相應皮膚區,引起痛覺或痛覺過敏。
(3)深部痛:指肌肉、肌腱、筋膜、骨膜、關節的疼痛,機械性、化學性或局部缺血等刺激均可以引起疼痛,以骨膜對痛覺最為敏感,疼痛的性質常為酸痛、脹痛、鈍痛等。
(4)牽涉痛:指內臟器官、深部組織的病變,引起體表某一遠距離部位產生痛覺、或痛覺過敏的現象。牽涉痛一般認為與相應的脊髓神經對痛覺的傳導有關。牽涉痛與病變的內臟有一定的解剖相關性:患病內臟的傳入神經纖維和被牽涉皮膚部位的傳入神經纖維由同一後根進入脊髓。強烈而持久的內臟疼痛衝動,經傳入神經興奮相應的脊髓節段中樞,由此上傳入腦,而被誤意識為相應節段皮膚受到刺激,因而產生不同程度與範圍的牽涉痛,甚至對同一皮節的正常衝動也產生痛覺過敏。這種解剖的相關性對病變部位的判斷有一定幫助。

疼痛部位

疼痛最明顯的部位,常是病變所在部位;尤其是皮膚及皮下組織的外傷、炎症等病變時,定位最為明確。深部痛和內臟痛的定位較模糊,常有牽涉痛,如:急性闌尾炎早期腹痛可在臍上方,常被誤認為是急性胃炎,數小時後轉移至右下腹痛;急性心肌梗死的病人,偶可表現為上腹部痛,類似急腹症,甚至於疼痛在牙齒、頸頦部等;下葉的大葉性肺炎或胸膜炎,也可引起腹痛,易誤診為急腹症。牽涉痛常干擾診斷,診斷時要細心鑑別。如腹痛病人腹部壓痛最明顯處即是病變部位。

發作表現

急性疼痛、慢性疼痛;周期性疼痛、持續性疼痛、間歇性疼痛;節律性疼痛、不規則疼痛等發作特點。內臟平滑肌的痙攣性疼痛,不同疾病、不同誘因差異很大,歷時長短不一,從數秒至數小時不等,疼痛部位與病變部位大體一致。腎絞痛為急性發作,可隔數天、數周或數月間歇性發作;胃及十二指腸潰瘍常出現上腹部的周期性、節律性疼痛,表現為秋末春初的周期性疼痛和飢餓時及夜間的節律性疼痛;膽道蛔蟲病的疼痛呈間歇性急性發作,緩解期安靜如常人。心絞痛發作一般持續數分鐘至十多分鐘,急性心肌梗死的胸痛則可以持續數小時,心包炎的疼痛可持續幾天。 針刺樣、電擊樣、刀割樣、燒灼樣、刀絞樣、搏動性 疼痛;脹痛、鈍痛、悶痛、酸痛等。 有隱隱作痛、明顯疼痛、劇烈疼痛等。

性質及強度

由於各人對疼痛的感受程度不同和病變的部位不同,疼痛的程度不能完全代表病變的嚴重程度,但疼痛的性質及強度對確定病因及病變性質有較大的幫助。
①腹腔空腔臟器的梗阻(腸梗阻、膽管梗阻、輸尿管梗阻等)常為突然發生的腹部絞痛,由輕至重,持續數分鐘後漸緩解,間歇一段時間後再次發作。
②消化性潰瘍的腹痛一般較輕,表現為絞痛、鈍痛或燒灼樣痛。
③心絞痛常呈劇烈壓榨性疼痛伴窒息感。
④三叉神經痛、青光眼、牙髓炎、外耳道癤腫、偏頭痛及腦膜刺激等的頭痛,其頭面部疼痛常表現劇烈。
疼痛性質及強度的改變尤其是逐漸加劇時應予以警惕,常提示病情變化或惡化。
①消化性潰瘍的腹痛突然加劇,呈刀割樣或撕裂樣疼痛,持續不緩解,則是急性穿孔的徵象。
②高血壓病人出現劇烈頭痛與嘔吐,應警惕腦出血或高血壓腦病的來臨;
③頭痛進行性加重,伴嘔吐,應考慮顱內壓增高,可見於腦腫瘤或膿腫。
牽涉痛所涉及的部位常有助於疼痛的診斷,因為牽涉部位均與病變臟器所在的相應神經支配範圍有關。
①心絞痛除有心前區及胸骨後疼痛外,可牽涉到左肩和左臂內側,甚至可以引起腹痛、牙痛、頸痛等。
②心包炎的疼痛可牽涉到肩峰、三角肌及頸部等。
③肝、膽疾病除右上腹痛外,可牽涉至右肩胛下。
④十二指腸潰瘍後壁穿孔或急性胰腺炎的疼痛可向背部放射。
⑤急性闌尾炎可在早期出現上腹部疼痛。
⑥輸尿管結石的絞痛常沿著患側腹直肌邊緣向側腹部和腹股溝放射。
⑦女性盆腔疾病的疼痛常向腰骶部及會陰部放射。
⑧男性前列腺病變的疼痛向會陰部、腰骶部及外生殖器等處放射。 呼吸系統疾病所致的疼痛,可在呼吸和咳嗽時加重或誘發。與吞咽有關的疼痛,見於口腔、咽部或食管的疾病。與排大便有關的疼痛,常源於下段腸管疾病。空腹時發作腹痛,進食後緩解,是十二指腸潰瘍的表現。進肥膩食物後腹痛,可見於膽囊、胰腺疾病。心絞痛常在運動後誘發,休息或含服硝酸甘油後立即緩解。缺血性、神經性病變的疼痛,常在運動數分鐘後發生,休息後可緩解。一定運動方式、體位引發的疼痛,常與骨骼、肌肉、關節、韌帶等運動系統疾病有關。

疼痛本身的特性

疼痛作為一個生理學概念,是指由體外或體內的傷害性或潛在傷害性刺激所產生的主觀體驗,並伴隨軀體運動反應、自主神經反應和情緒反應等。疼痛作為機體受到刺激的感覺,一般包括兩個方面:一個是疼痛的感覺,另一個是機體對疼痛的反應。
①痛覺總伴隨情緒反應。
②痛的主觀體驗,以及伴隨的各類反射和反應,常因周圍環境、機體狀態、甚至主觀願望等心理活動的變化而改變。
③實驗過程中,重複多次同樣的傷害性剌激,往往難以得到穩定的痛反應,即反應的可重複性較差。痛覺的生物學意義,在於它作為報警系統,讓機體警覺到所處的傷害刺激,以便迅速作逃避或防禦的反應。 作為中醫症狀,疼痛不特指任何病位,在不帶病位的證候中單獨使用時,即泛指任何部位的疼痛,如證候氣滯血瘀,任何部位都可發生氣滯血瘀,即不帶病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