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絲菜

拔絲菜

撥絲菜是中華飲食文化中特有的烹調方法,起源於山東菜系(魯菜),後來其他地方菜也有援引。撥絲這種烹調方法,是利用糖在加熱到一定溫度時具有伸延性的物理性質來製做的,所以只要掌握好熬糖時的溫度就能拔出絲來,並沒有什麼神秘的,而且一般家庭都有條件做。能做撥絲菜的原料很多,如山藥、蘋果、葡萄、蓮子、土豆、南芥白薯等。這些原料大體可分兩種:一種是含澱粉較高的,如山藥白薯、土豆、南芥等;一種是含水份較多的,如蘋果、葡萄、香蕉等。每當親友會餐,或是筵席將要結束時,端上一盤拔絲菜,大家一齊下箸,銀絲滿席,趣味無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拔絲菜
  • 主要食材山藥
  • 分類:魯菜
  • 口味:可口
  • 輔料:花生油、白糖150克
菜品特色,做法,營養價值,

菜品特色

魯菜

做法

其中利用含澱粉量較高的原料做撥絲比較容易掌握,可分為四個步驟:
一、準備原料:
(一)主料:山藥300克(或白薯、土豆、南芥)。最好選用粗細相等的山藥
(二)調料:花生油500克(實耗50克)、白糖150克(綿白糖或白砂糖均可)。
二、原料加工:用小刀削去山藥的外皮,然後切成滾刀塊,即連切邊滾動山藥,切塊的大小要均勻。切好後把山藥用開水焯一下,再瀝淨水分。
拔絲菜
三、炸料:把鍋坐在旺火上,注入花生油,燒至六七成熱(約120℃~130℃),如投入一小塊原料烹製冒出很多氣泡,證明油溫已合適。這時下入山藥,炸成金黃色。當用手捏山藥時感覺很軟,並沒有生心,證明已經炸透。這時把山藥撈出,瀝淨油,放在較溫暖處。
四、熬糖:
把鍋洗淨,放於火上,注入油少許,稍熱後,下入白糖,糖化開後用手勺慢慢攪動,使糖均勻受熱,炒至糖呈淺黃色時,把鍋端離火口,這時因為糖中的水份被蒸發,會出現很多大的氣泡,當糖色由淺黃變成深黃,氣泡由大變小,由多變少時,說明糖中的水分已將耗盡,如再繼續加熱,糖便會焦化,不能食用,所以要快速將炸好的山藥倒入鍋中,顛翻數下,使糖汁全部均勻地裹在每塊山藥上,然後倒入抹好一層薄油的盤子內,即可食用。
拔絲菜
撥絲菜須趁熱吃,快吃,涼後糖即凝固,撥不出絲來。吃時桌上放一碗涼開水,用筷子沾水食用,以免筷子被糖粘住了。

營養價值

另外一種是含水分較多的原料,如蘋果、葡萄、香蕉等。用這些原料做撥絲菜也同樣要去皮、去籽。但因為水分多,為使水分少被蒸發,又能使食品表面有一層金黃色的硬殼,在炸料時要先裹上一層麵糊。麵糊是用清水和玉米粉或澱粉調成,要稠一些,然後再取一個雞蛋,不用蛋黃,把蛋清用筷子攪出很多氣泡,再把蛋清和面調勻成為蛋清糊。炸時先把原料裹上一層麵粉,再把蛋清糊拖上,逐塊下入炸鍋內,用手勺慢慢地把粘在一起的原料劃開。炸成金黃色,當油麵發出吱吱聲時證明已經炸透,要趕快把原料撈出,放於溫暖處。葡萄水分最多,而且炸之前又要剝去外皮,並用牙籤捅去籽。至於熬糖的方法,所有撥絲菜都是一樣的。只是水分多的原料在裹糖汁時注意不要把糊的外殼弄破,防止原料的水分流出影響質量。
要做好撥絲菜,首先要掌握好熬糖的火候,其次是把糖汁均勻地裹在原料上,只有這樣才能撥出絲來。有人覺得有些水果本身就可食用,無需再炸了。其實不然,因為沒有經過炸的原料,一是表層水分多,二是本身溫度低,所以糖汁裹不上,也就撥不出絲來。需要注意點是這種菜含大量的糖成分,對於糖尿病患者應儘量少吃或者不吃,常人也不應多吃,避免身體發胖。
糖極易被人體消化吸收,空腹大量吃糖,人體在短時間內不能分泌足夠的胰島素來維持血糖的正常水平,會導致血液中的血糖驟然升高,對健康不利。而且糖屬酸性食品,空腹吃糖還會破壞機體內的酸鹼平衡和各種微生物的平衡,有損健康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