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穆古城是東非最古老、保存最完整的殖民地,並保持著它的傳統作用。作為非洲斯瓦希里文化的發源地,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的肯亞拉穆古城仍保留著傳統的生活方式。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拉穆古城
- 外文名:Lamu Old Town
- 國家:肯亞
- 所屬洲:非洲
- 批准時間:2001
簡介,歷史,特色,概況,外貌變化極小,建築特色,文化,世遺評價,與中國的往來,
簡介
作為非洲斯瓦希里文化的發源地,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的肯亞拉穆古城仍保留著傳統的生活方式。在飛速發展的世界面前,古城的人們正在尋求發展與傳統之間的平衡。
位於肯亞東部的拉穆古城其實就是一個瀕臨印度洋的小島。一踏上這個小島,就會有種時空倒轉的感覺。港口邊矗立著幾個世紀前的大炮,手工藝人們在一鑿一鑿地雕琢木門。數百年來,島上惟一的交通工具就是驢。出島,進島如果不是騎驢就要乘船。狹窄曲折的街道只能供步行者或者是驢子來往。島上共有2萬多漁民居住,都是虔誠的穆斯林,男人們仍然穿著長袍,女人用黑邊布把自己包裹的嚴嚴實實。
這裡大多數建築的歷史都能追溯到中世紀,至今十分完好。拉穆人吸收著外來的一切,異域文化特別是阿拉伯文化深深地影響著拉穆古城。謝赫艾哈邁德·巴達維的祖祖輩輩都生活在古城,到他已經是第十代了。
歷史
作為肯亞最古老的居住城鎮,拉穆有一個豐富而燦爛的歷史。這個鎮是從索馬里到莫三比克這些斯瓦西里最原始的殖民地中之一。從狂暴的葡萄牙入侵到後來17世紀的阿曼統治,它一直是一個繁榮的港口城市。直到20世紀初拉穆的經濟一直是以奴隸為基礎。當1907年奴隸制取消以後,這個島的經濟受到很大的衝擊。直到最近隨著遊客的進入才使它的經濟獲得了新生。
地處離島的拉穆,是史瓦希第文化的重鎮,史瓦希第(Swahile)是阿拉伯文的“海岸”一意,史瓦希第語結合班圖語和阿拉伯語,通用於東部非洲,北至坦尚尼亞,南至莫三比克,以及東部非洲沿海一帶,也是肯亞的國定語言。
拉穆推估約建於公元12世紀,由當地班圖人和外來的商人合力打造,商人有的來自阿拉伯半島,有的來自波斯灣和遠東地區。這個新興城鎮擔任起內陸和海運的中間人角色,對外輸出象牙、木材,對內運進衣服、陶瓷、香料等工業製品,很快地在13世紀時於東非海岸的獨立成邦中竄起。
1506年,葡萄牙入侵拉穆,拿下海運的主導權,並壓抑拉穆的海岸貿易地位,小鎮榮景不再。1585、1588年,拉穆等海岸城鎮遭受土耳其的入侵,引發一連串的反抗行動,但被葡萄牙所鎮壓。一直到1652年,阿曼的回教君主協助拉穆扺抗葡萄牙政權,終在1698年獲得獨立,成立共和政權,由Yumbe長老議會統治,開啟拉穆的黃金時期。
這個鎮建立時間至少是14世紀,甚至更早。經過幾百年的時間,在肯亞於20世紀60年代獲得獨立之前,這個島及其周圍的群島從葡萄牙人手中移到阿曼人手中,最後受英國人統治。在19世紀阿曼統治時期,這個島處於繁榮時期,因為盛產象牙、紅樹林木材和從內部駛往中東的奴隸而成為貿易中心。人丁興旺,這個島成為東非海岸的斯瓦西里和阿拉伯藝術中心,也是至高無上的知識中心。
特色
概況
拉穆有許許多多值得探索的地方。它的房屋及營造物的建築尤其獨特。絕大多數建築物都可以追溯到18世紀或之前,建築材料取源於當地,包括牆壁用的珊瑚石,支撐木門用的紅樹林柱子,以及雕刻複雜的百葉窗。村落,拉穆堡壘,斯瓦西里住宅博物館和驢子避難所都是值得每個旅客參觀的地方。
外貌變化極小
拉穆看起來像是一個在幾乎停滯不前的地方。經過了幾百年的時間,它的物理外貌及特徵變化很小。狹窄曲折的街道只能供步行者或者是驢子來往。人口幾乎全是伊斯蘭教徒。男人們仍然穿著長袍,女人像其他伊斯蘭教徒一樣用黑邊布把自己包裹的嚴嚴實實。在二十世紀七十年代初期,拉穆因為它的異國情調、偏僻和沉寂而出名。它成為嬉皮士和其他非英國國教徒的精神中心,他們被它的不受外界干擾的傳統文化所吸引。有些人認為拉穆的出名以及旅遊的增長終究會破壞這個斯瓦西里殖民地獨一無二的價值體系與文明。然而又有些人認為,沒有旅遊業拉穆會受到損失而變得蕭條。
建築特色
今天的拉穆鎮雖小——從這頭走到另一頭僅需要40分鐘——但是,鼎盛時期的痕跡仍然很明顯,儘管常常遭到破壞。許多19世紀的大官邸仍然存在;使房屋變的雅致的新雕刻門、複雜的珊瑚製品以及硬木家具在這個島上仍然能找到。長久以來,拉穆的商人們漂洋過海到達波斯灣甚至遠至葡萄牙,他們不但帶回了異國的商品,更帶回了異域的文化。經過了與本土文化逐步的磨合,最終形成了今天拉穆當地班圖人獨特的語言與生活方式。傳自波斯灣的銅製造型大門,以及獨特的古老珊瑚建築都是拉穆文化的驕傲。
文化
19世紀末蒙巴薩取代拉穆的貿易地位,1890年皇家東印度公司接管海岸省份,沿著港邊蓋了不少房子,與回教領袖共同管理拉穆,1963年隨著肯亞獨立,拉穆也正式回到非洲的懷裡,以其獨特的文化,吸引眾多旅客的眼光。
拉穆古城是最能代表肯亞乃至整個東非歷史的遺蹟。早在公元8世紀,阿拉伯人就在這裡建立集鎮,同時帶來伊斯蘭文化,至今島上還是清一色的穆斯林。公元10世紀,拉穆古城的大規模興建正式開始。外來伊斯蘭文化融匯當地土著文化後形成了斯瓦希里文化,與英語同為肯亞官方語言的斯瓦希里語也在這裡誕生。今天,斯瓦希里文化已經成為肯亞、坦尚尼亞、烏干達等東非國家的主流文化。
21世紀的拉穆,跟300多年前並沒有太大差別,遺世獨立的地理位置,彷佛讓不斷前進的時代也遺忘了它……石造城鎮、雕花木門,蒙面的非洲婦女、戴著圓帽的黑人男子、穿著長袍的小孩、載著貨物的驢子,皆在狹窄的巷弄里鑽進鑽出,一天五次的回教吟唱祈禱,清朗地在小巷裡迴繞,來這裡旅遊,很自然地就會跟著放慢速度,回到過去。
世遺評價
遴選理由:
標準(iv):港口都市東非海岸的繁榮與衰退以及班圖、阿拉伯、波斯、印地安和歐洲之間的相互作用反映了這個地區歷史上的重要文化與經濟的逐步發展,而拉穆古城是其最突出的體現;
標準(vi):拉穆的重要的貿易角色及其對學者和教師的吸引力使它在這個地區具有重要的宗教功能。繼續保持著伊斯蘭和斯瓦西里文化教育中心地位。
世界遺產委員會評價:
拉穆古城是東非最古老、保存最完整的殖民地,並保持著它的傳統作用。這個鎮用珊瑚石和紅樹林木材搭建而成,以簡樸的結構為特色,內部庭院、陽台走廊、精心雕刻的木門更為其增色很多。從19世紀開始主要的穆斯林宗教節日活動在這裡舉行,這裡已經成為伊斯蘭和斯瓦西里文化的重要研究中心。
與中國的往來
拉穆古城建於公元14世紀之前,在19世紀,這個島及其周圍的群島從葡萄牙人手中移到阿曼人手中,最後受英國人統治。在阿曼統治時期,拉穆島處於繁榮時期,因為盛產象牙、紅樹林木材和從內部運往中東的奴隸而成為貿易中心。
據史料記載,1415年,非洲麻林國(即現在的肯亞的馬林迪)曾把一隻長頸鹿送給印度國王,由印度國王轉送給中國皇帝。隨後,明朝鄭和船隊抵達馬林迪、蒙巴薩等東非沿岸城市――這是中國人到達東非的最早紀錄。而拉穆群島恰好位於環印度洋航線的交通要道,是鄭和船隊前往上述東非沿岸城市的必經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