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花戰刀》是2015年青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冶生福。
基本介紹
- 書名:折花戰刀
- 作者:冶生福
- 出版社:青海人民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5年12月
- 開本:16 開
- ISBN:9787225051109
《折花戰刀》是2015年青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冶生福。
《折花戰刀》是2015年青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冶生福。內容簡介 1937年七七蘆溝橋事變,驚醒了沉睡的中國,中華民族又一次面臨著生死考驗,全國抗日誌士風起雲湧,青海這個遠離戰場的高原,也派出了一支由漢、回、撒拉、藏族組成的8000多人的抗日騎兵,他們沒有先進的武器,沒有系統的作戰經驗,拿著落後的...
折花戰刀 《折花戰刀》是2015年青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冶生福,回族,1977年出生,青海大通人。現居西寧。2013年就讀於魯迅文學院第七期少數民族文學創作培訓班。現為中國作家協會會員、青海省民間文藝家協會副主席。出版有長篇小說《折花戰刀》《藍月亮》,短篇小說集《陽光下的微塵》等。社會任職 2024年1月8日,當選青海省民間文藝家協會副主席。所獲榮譽 作品曾獲第...
關市作坊首推關兼常,關氏生於1925年繼承鎌倉時代的傳統鍛刀技術而成為當代刀具有名工匠。在二戰時期曾被日本軍國主義者強迫集中生產戰刀,戰後獲得解放,曾在日本中央賽馬會為裝蹄師製造專用刀具。以後又獨創以七層軟鐵夾安來鋼製作所謂“美濃傳”的現代日式刀具,傳統及現代格調兼備。特殊氛圍的設計使人倍感尊貴 ...
東漢末年名將關羽所用戰刀,為重騎兵大刀類型。身經百戰,所向披靡,具體的就不多說了,實在是名副其實的“眾所周知”。評定:青龍偃月跟關羽一樣,都已經變成了中國人心中“神”之化身,可以說是今天我所評點的刀中算是比較成功的一把了,不論其材質、資歷、戰績、神韻,都是無可挑剔,實可當為“中華刀祖”...
隋唐時採用更為先進的“灌鋼法”代替了百鍊法,煉出的刀更加堅韌鋒利。唐代制刀保持漢民族傳統的製作技藝,而且隨著各國間經濟文化的廣泛交流,還吸收了不少外來的制刀技藝,促使戰刀的製作更趨於實用。以純棉毛巾布、絨布或鹿皮,先輕輕擦去刀身上之殘油、灰塵,再以棉紗沾少許拭刀油均勻塗抹刀身。三分鐘後以原...
刀是我國最早出現的兵器之一,原始人用它切、砍,劃、刮,或割獸皮之用。殷商的銅刀就脫胎於原始的石刀,並出現了大型的戰刀。漢代的環首刀,漢代帝王公卿,均佩刀而不復佩劍,可見刀之作用在漢代尤為突出。宋代,承襲三國、兩晉、隋、唐之制,傳統單刀只一色,刀形笨重,鐵刃也寬。其餘大刀則廣用之,有屈刀...
高等至寶戰刀8-30至寶點 高等至寶鎧甲12-60至寶點 高等領域類至寶180至寶點 普通飛行宮殿類至寶18-80至寶點 普通靈魂類至寶36-120至寶點 普通領域類至寶16-80至寶點,16至寶點的共有13件普通領域類至寶(包括九虓河)頂級至寶戰刀等等,一般80至寶點就能搞定。高等靈魂類至寶,最低也得兩三百至寶點 1200至寶點,...
蘸著嗚咽的隴頭水磨礪戰刀,水色變紅才覺察刀刃割破了手。我想不理睬這令人斷腸的流水聲,怎奈心緒已亂了許久。大丈夫立誓以身許國,又何必再心生怨怒?只要能把自己的畫像放在麒麟閣,即便立即戰死也是值得。其四 押送征夫的是你們這些官長,而遠戍邊疆的我們也都算個人。不管是生是死我們向前去,用不著你們吹鬍子...
我從小就腰佩戰刀、頭裹頭巾去應徵入伍,成為抗敵軍隊中的一員。每當我閒暇時,便獨自登上戍樓眺望那失去的中原故地。但見中原大地一片殘破荒涼,到處是野狐、野兔活動的蹤影,人煙稀少,在夕陽暮靄中更顯得淒涼無比。時事變幻莫測,政權更迭頻繁,兵連禍結,戰事不斷,百姓們受盡了戰爭的侵擾,無法休養生息,要靠...
彝族成年人常從右肩經胸前挎一皮條編制鑲白色海螺骨片並經紅布沿邊的佩帶,佩帶下掛一把劍或戰刀。一般舉行大型超度送靈儀式、家支會議、出遠門或打冤家時佩帶,以示威武和示鬼神見了也愁之意,胸前掛虎牙、獐子牙、野豬牙或三角形麝香包為飾,彝語稱“格比”,據說具有避邪護身、招得好運等很多功用,至今彝族民間...
吳三桂提著血淋淋的戰刀,進了西府巷,來到原毓宗家。原毓宗說:“將軍,刀何不入鞘?速停殺戳(chuo)”。吳三桂才下令停止殺搶擄掠(lu lve)。這次屠殺,據屈復記載共死了十萬人。《蒲城縣誌》記載,死萬人。不論怎么說,“乙丑之變,城內空虛”。死人很多,卻是事實。劫後城內斷垣(yuan)殘壁,雜草叢生...
引以為傲的地方,廣場中央矗立著烏拉圭之父阿蒂加斯跨著戰馬,腰掛戰刀的銅像,銅像高17米,重30噸。生於1764年阿蒂加斯,一生戎馬倥傯,把自己的生命全部獻給了烏拉圭的獨立解放事業。1850年逝世,他被人民尊稱為“獨立之父”,他的遺體就安葬在銅像下的墓地。 阿蒂加斯碑和阿蒂加斯陵墓 烏拉圭國父像(位於獨立廣場)...
1945年春,侵莊日本守備隊軍官惠谷在大街上用戰刀背痛打中國百姓,被一群“國高”學生碰上,以勸阻為名,進行阻止。惠谷不理,被學生拳腳齊加,直打得惠谷跪地求饒。1945年“八·一五”光復後,9月,莊河縣民主政府接管了“國高”。於12月21日,將莊河男、女“國高”及大孤山男、女“國高”合併,名為莊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