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癌中藥

抗癌中藥

抗腫瘤血管生成為腫瘤的治療提供了新的契機,中藥均為有效的血管生成抑制劑,與傳統的腫瘤治療相比,抗腫瘤血管生成治療的最大特點在於它不但具有良好的特異性,而且克服了藥物達到腫瘤組織的不足和腫瘤耐藥性等問題。而我國傳統的中醫藥因其抗腫瘤效應、放化療增敏以及減輕放化療毒副方面獨具效果而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抗癌中藥
  • 特點:抗腫瘤效應、放化療增敏
  • 課題研究:“絡病”理論與腫瘤血管生成
  • 相關文獻:《本草綱目
國內現有理論研究,課題研究,抗癌中藥,

國內現有理論研究

轉移是腫瘤惡性生物學行為的特徵性表現,是導致臨床治療失敗、影響腫瘤患者長期生存的主要因素。如何阻斷腫瘤的浸潤轉移是提高腫瘤治療水平及治癒腫瘤的關鍵。近年來研究表明,新生血管生成腫瘤生長和轉移的必要條件之一。斷絕或減少腫瘤血管供應,抑制腫瘤血管生成是控制腫瘤生長和轉移的重要途徑,尋找新的高效低毒血管生成抑制劑已成為當前抗腫瘤轉移藥物研究的熱點課題。

課題研究

1 “伏邪餘毒是腫瘤術後轉移及其血管生成的前提
儘管目前作為絕大多數腫瘤患者首選治療手段的外科手術,使一部分早期腫瘤患者獲得了良好的療效,相當一部分晚期患者仍免不了術後復發甚至廣泛轉移。其原因可能在於某些腫瘤的非特異性生物學行為,早期即發生了腫瘤細胞的轉移而尚無臨床表現,手術雖切除了原發病灶,減輕了腫瘤負荷,但仍存在肉眼和各種檢測手段不能發現的亞臨床病灶或微轉移灶;或者是外科治療手段促進了腫瘤復發和轉移過程而使其術後很快出現復發轉移徵象。
另外手術及其他創傷性檢查的擠壓、出血也易導致瘤細胞脫落,進入血管和淋巴管引起腫瘤復發和轉移。腫瘤術後的化療放療生物治療雖能一定程度地殺滅殘留癌細胞,但仍未能阻止腫瘤的浸潤和轉移。腫瘤微血管持續性生成和免疫監視功能低下使殘留癌細胞成為復發轉移的根源,符合中醫“伏邪”、“餘毒”致病學說。腫瘤經手術、放化療後,邪氣雖漸消,但仍有癌毒蟄伏體內,成為“餘毒”、“伏邪”。癌毒蟄伏之餘毒未消,伏邪未盡乃為癌症復發與轉移的前提。
2 “絡病理論與腫瘤血管生成
腫瘤血管生成是腫瘤轉移的主要機制之一,屬於祖國醫學“絡病”範疇。祖國醫學認為,絡脈經絡系統的分支,猶如網路,縱橫交錯,遍及全身,內絡五臟,外連肢節,具有貫通表里上下、環流氣血津液及滲灌臟腑組織等生理功能。正常情況下,絡脈系統作為溝通機體內外、維持陰陽平衡和保障臟腑氣血灌注的功能性網路,也是協調機體內外環境統一,維持機體內穩態的重要結構,對於維持人體正常生命活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但在各種病理狀態下,如腫瘤患者血管生長因子的調控機制失常,腫瘤血管生成過程中促血管生成因子分泌增加,抑制因子分泌減少,血管生成的正負調節因子失衡,這一功能性網路系統的結構、分布和功能會發生明顯變化,表現為絡體迂曲、擴張,絡脈分布異常,造成局部經絡氣血津液疏布灌註失常,發為其絡屬的臟腑、組織、器官結構和功能異常等一系列以絡脈阻滯為特徵的疾病。這與腫瘤患者病灶局部病態微循環的建立極為相似。因此,腫瘤的微血管生成過程,即中醫“久病入絡”而形成絡脈病變的過程。其病機始動因素為正氣本虛,癌毒內蘊,日久則正不勝邪,引起臟腑、陰陽、氣血功能失調,機體內穩態結構破壞。絡脈的損傷既是其病機演變過程的主要病理產物,又是其病變漸次深入、變生諸病導致病情進一步惡化的途徑和必要條件。由於癌瘤局部絡脈結構、分布、功能異常,使得癌邪易於侵入脈絡,癌邪入絡客脈,影響絡中氣血的運行及津液的輸布,致使絡失通暢,滲灌失常,導致癌毒、瘀血滯絡,引起絡中不同程度的氣滯、血瘀或津凝等病理變化,日久延虛,虛氣留滯、血瘀津凝等互相影響,互結互病,積久蘊毒,毒損脈絡,瘀毒橫逆旁竄,敗壞臟腑,損傷形體。此演變過程充分體現了虛滯、痰瘀、毒損脈絡這一基本病理變化,為病邪漸次深入、正虛邪實、病勢膠著的一種病理狀態,並由此導致癌變經久難愈,漸成痼疾。
3 中醫藥抑制腫瘤血管生成和抗腫瘤轉移
中藥具有“天然組合化學庫”之稱,作用機制可能是“多靶作用”,即多種成分以低於它們某一單體治療劑量進入人體後,有選擇地反覆作用於某種疾病的多個直接靶點(治標)和間接靶點(治本),從而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中醫藥與手術、放療、化療等局部殺滅方法最大的不同是強調整體調節,充分調動機體的防禦及免疫監視機制,發揮多層次、多環節、多靶點的綜合調節作用,從整體調節機體臟腑、經絡、陰陽、氣血功能,做到“正氣內守”,通過自身調節,“瀉其有餘,補其不足”,達到“陰陽平復”。中藥的這種調節作用有可能抑制腫瘤及腫瘤術後亢進的促血管生成因子,恢復其與抑制因子之間的平衡,抑制腫瘤血管生成,從而有助於減少腫瘤組織局部血供,通過缺血、缺氧等飢餓方式限制腫瘤的增殖並阻斷其入血擴散的途徑,消除術後殘留癌細胞生存及轉移的環境,消滅殘存的癌細胞,防止腫瘤的復發和轉移。此外,中藥的不良反應相對小,無骨髓毒性,在用藥上可保持一定的連續性,在抑制腫瘤血管生成,防止和控制腫瘤轉移方面有較大優勢。

抗癌中藥

性味歸經甘、微苦,微溫。歸肝、胃經。
功能主治化瘀止血,活血消腫定痛。主治各種出血證,跌仆瘀腫,胸痹心痛
主要藥理作用
(1)抗腫瘤作用:三七皂甙Rd能使培養的腫瘤細胞92%受到抑制,Rd對培養的瘤細胞也有明顯抑制作用。皂甙Rhl可抑制小鼠黑色素瘤(B16)的生長,使癌細胞再分化誘導逆轉成非癌細胞。三七煎劑在體內對JYC26有抑制作用;三七中的多糖體在體內能明顯抑制小鼠肉瘤-180;三七還有抗噬菌體活性。
(2)對免疫功能的影響:三七總皂甙可提高小鼠巨噬細胞吞噬功能和體液免疫功能。三七中對免疫功能有影響的成分,主要是三七總皂甙和三七多糖。 此外,三七水浸液能縮短家兔凝血時間,並使血小板數增加而有止血作用;對大鼠實驗性關節炎有明顯的預防和治療作用;對中樞神經有興奮、抑制作用,還有鎮痛作用;能明顯增加冠狀動脈血流量,減少心肌耗氧量;還有抗炎、增強腎上腺皮質功能等作用。
臨床套用臨床上常用治肺癌、食管癌、宮頸癌等癌瘤屬瘀血阻滯或兼出血者。
基因強化中藥
基因強化中藥是特效抗腫瘤中藥。它是傳統中藥與現代基因技術有機結合的產物,通過基因萃取產生的特效強化抗腫瘤中藥。基因強化中藥抗腫瘤優勢顯著,它繼承了中醫藥治療腫瘤症無毒副作用的優勢,又彌補了傳統中藥起效慢、療程長的缺陷,突破性地實現了純中藥綠色、快速、高效抗腫瘤。
功能主治:活血化瘀,抑瘤清血,鎮痛排水。主治各種瘕、臌、疼痛症
主藥要用
(1)抗腫瘤作用:抑制腫瘤生長,減輕腫瘤併發症,實現帶瘤生存
(2)肝臟影響:經過基因萃取提純,無肝腎負擔,適宜肝部腫瘤。
(3)免疫影響:從清除血毒入手,調理全身機能,幫助免疫恢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