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陣亡將士紀念亭

抗日陣亡將士紀念亭

位於西寧市城中區解放路原青海省圖書館院內。1939年9月,由青海省子弟組成的暫編騎兵第一師奔赴抗日前線,先後在河南、山西、安徽等地與日軍作戰,至1945年日寇投降,八年抗戰期間傷亡近萬人。40年代,青海省各界為紀念陣亡將士修建此亭。亭為六角攢尖式,磚木結構,亭前有“抗日紀念碑”一通。系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抗日陣亡將士紀念亭
  • 地址:西寧市城中區解放路
  • 修建時間:20世紀40年代
  • 結構:磚木結構
抗戰記憶
在西寧大十字的拐彎處,巨大橫幅上寫著“有錢出錢,有力出力”的八個大字,有捐錢的、捐糧的,也有捐物的,老西寧婦女連夜做布鞋,捐獻給抗戰前線的士兵。最讓大家感動的是位於當時北大街孤老院的二三十個盲人。
“那天,他們一個抓一個的胳膊,拄著拐杖,女人們腋下夾著做好的布鞋,男人們拿著積攢的錢,到現場捐獻。因為知道他們困難,大家都覺得不應該要他們捐獻的財物,但是被他們拒絕了。他們說,我們也是中國人,國家興亡,我們也有責任。我清楚地記得,他們共捐獻了白元(銀圓)三塊多,法幣幾十塊,還有軍鞋15雙。”楊愷說。孤老院老人們的舉動,引起了全西寧的轟動。
“十不乾”表達抗日決心
85歲的楊愷老先生曾親身經歷抗戰歲月,他清晰地記得青海人民為支援抗日的往事。
“抗戰期間,蘭州是西北最重要的工業基地,所以離蘭州很近的西寧也經常受到日軍飛機的騷擾。”楊愷說。
那時的楊愷是湟川國小的一名學生,回憶起當年被日軍飛機騷擾的情景,老人一臉憤慨。“那時,西寧三天兩頭就會響起刺耳的警報聲,只要警報一響,大家就會四散逃避,跑到西寧市周邊田地、河灘躲避轟炸。弄得各機關單位辦不了公,學校上不了課,各行各業基本陷入癱瘓。”楊愷說。
當時政府還提出了“我們十不乾”的要求,即不給漢奸指路,不給漢奸住宿,不給漢奸吃飯,不給漢奸錢財,不給漢奸租房,不推銷日貨,不給日寇運輸,不給日寇借用車輛騾馬,不給敵機放火,不給日寇泄密。
“‘我們十不乾’的每一個字都被寫在臉盆大小的洋灰圓塊上,鑲嵌在老西門瓮城外的牆面上,讓往來百姓認真學習,老師也交代我們要認真記住。”楊愷說。不僅如此,西寧隨處可見各類抗日標語,“消滅日本帝國主義,保護祖國領土完整!”“收回祖國大好河山!”…
收留流亡兒童
抗戰時期,有很多來自淪陷區的人都踏上了流亡西部的路。“當時,有許多來自東三省、上海、湖南等地的難民,流亡到青海。西寧人民給與了他們許多的幫助,給米給面,有空房間的給他們住。”楊愷說。
宋慶齡基金會在抗戰時期曾經在全國建了許多學校和醫院,收容難民。為了援助淪陷區兒童,回響宋慶齡基金會的號召,抗戰時期,西寧小橋還建立了一所海陽國小,專門收容來自難區的兒童,讓他們有一個安全、寧靜的環境學習。
抗日陣亡將士紀念亭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